Workflow
中华民族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不止是好看!2000+文创精品讲述中华民族一家亲
新华社· 2025-06-23 09:45
文创作品展示交流活动 - 活动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办,在民族文化宫举行,展示2000余件来自高校与文化单位的文创作品 [1] - 作品分为"积厚流光""润物无声""艺聚凝力"等六大单元,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1] - 展品涵盖传统纹样现代演绎、民族元素创新融合、历史典故生动再现、科技手段巧妙运用等多种形式 [1] 文创作品案例与技术应用 - 西北民族大学团队运用3D扫描技术精准还原4000多年前齐家文化的灰陶鸟文物细节,开发"陶鸟的文明对话"系列文创 [1] - 中南民族大学设计"凤舞朝阳"随身镜,创新性融入广西藤县铜鼓太阳纹元素,采用可旋转同心圆结构 [2] - 北方民族大学创作"文成公主入藏"立体书和长鼓原型首饰,生动再现唐代历史场景与礼乐文化 [2] - 中央民族大学"乐韵华章"丝巾通过音乐可视化手法,将10件民族弦乐器演奏特征转化为图案设计 [2] - MR全息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文成公主入藏历史场景,"唐风蕃乐"文创套盒结合古代乐器与现代科技 [3] 文创产品设计与市场反馈 - 民族文化宫设计的56个民族人物形象托特包经过7次改版,融入篆书大印图案和壮锦纹样背带等细节 [3] - 该款托特包在文创商店和展会市集热销,国际友人常一次性购买三四个 [3] - 产品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结合,如增加防水内衬等功能设计 [3] 文创产业发展方向 - 文创作品承载文化记忆与民族团结历史渊源,具有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 [2][3] - 未来将着力推动产业化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使文创产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载体 [3]
西榴籽・大学魂・中华情:青年学子铸牢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维度
央视网· 2025-06-20 15:3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民族团结教育体系 核心观点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石榴籽"为精神图腾,构建"西榴籽·大学魂·中华情"三维育人体系,通过生涯指导与思政教育融合破解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深化难题 [1][5] 西榴籽计划 个体成长与民族团结培育 - 提出"西榴籽"概念:"西"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西部建功立业,"榴"象征各民族学生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 [2] -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基础薄弱、职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四团一队"组织架构(专家团、星师团、朋辈团),开展学业互助与三农政策解读 [2] - 创新设计思想引领与学业帮扶双模块工作坊,如"党旗引领·三心护航"主题沙龙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2] - 开发"西榴"生涯人物榜样工具卡,以库丽班·托列吾等西农楷模案例激活学生内生动力 [2] 大学魂育人理念 农林院校精神传承 - 凝练"扎根西部、服务三农"的"大学魂"精神,聚焦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3] - 组织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实地调研与农业生产实践,强化"知农爱农、兴农报国"使命 [3] - 创作《石榴花开新时代》民族歌舞MV,融合农耕文明与民族文化符号 [3] - 推动数百名本科生参与"三支一扶"基层项目,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度系统性提升 [3] 中华情价值体系 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 - 构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三维进阶模型,设计思想引领、文化互鉴、实践锻造三位一体路径 [4] - 创新运用Vlog、情景剧等载体传播党的民族政策,开发"西榴"主题文创产品(书签、明信片等) [4] - 组织"石榴籽"团队赴边疆开展社会调查,孵化少数民族骨干成为"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 [4] 体系协同效应 - "西榴籽"奠基个体价值,"大学魂"传承精神谱系,"中华情"实现国家认同跃迁,形成"个体成长-精神传承-国家认同"进阶模型 [5]
“媒体新疆行 助力‘新’发展”主题宣传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消费日报网· 2025-06-18 18:33
活动概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主办"媒体新疆行 助力'新'发展"主题宣传采访活动于2025年6月16日启动 [1] - 活动旨在讲好新疆职工故事和工会故事,展现职工群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的精神风貌 [2] 活动内容 - 采访团将分多组赴新疆各地,记录各族职工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中的奋斗场景 [3] - 活动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展现职工在各行业的贡献 [2] - 工人时报社与光明日报社驻新疆记者站建立合作,并联合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微电影短视频分会征集主题作品 [2] 合作与宣传 - 工人时报社与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微电影短视频分会签约,面向全国征集"共筑精神家园·新疆劳动者之歌"主题作品 [2] - 活动邀请中央媒体、全国性行业媒体、工人报刊等多家媒体参与 [3] 活动意义 - 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新疆工会宣传工作"六个联动"机制 [2] - 通过采访展示新疆工会在职工权益保障方面的成效和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 [2]
夯实边疆教育的发展基石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10
着眼未来,重视发挥教育在兴边富民行动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对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投入,优 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定将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 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帕米尔高 原的"马背小学",到云南独龙江乡的"云上课堂",从广西崇左"兵教师"讲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事迹,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推进"石榴籽育人工程"、用"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滋养青少年心灵……边疆教 育因地制宜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表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就能在边疆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以融合赋能破解发展难题,打破地域、资源、机制等方面的约束。这就需要强化区域教育间的协同融 合。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面向边疆地区开办"定向班",为边疆"育苗",因地施才创新设置"英模 班"和"劳模班",为边疆"壮苗"。也应强化产教融合"双向赋能"。例如,立足边疆特色产业,广西实施 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还应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通"。在这方 面,西藏那曲市与辽宁省携手打造智慧教育"高速路",让优质资源直通高原偏远地区课堂。 ...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塞垣此地擅繁华——解码乌鲁木齐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网· 2025-06-16 08:43
天山北麓,美丽绿洲,四通八达,人文荟萃。 新疆乌鲁木齐,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枢纽重镇,见证了多种文化、族群在此汇聚、交流、碰撞、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好好研究新疆历史,真正认识到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从而也更有力地证 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从千年前守护丝路安宁,到近代蒙受国难不屈不挠;从抗战时中国共产党播撒革命火种,到新中国发展引来无数建设者……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浸 染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 开放风劲,潮涌天山。进入新时代,乌鲁木齐凝心聚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向西开放新高地,绘就开放自信万千气象。 多元一体贯古今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5日电 题:塞垣此地擅繁华——解码乌鲁木齐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潘莹、王菲 清晨,第一缕曙光透过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照亮乌鲁木齐市。市中心西大桥上的石刻虎头狮纹兽双目圆睁,在霞光映照下显得更加威武勇 猛。 市民从乌鲁木齐市中心地标性建筑西大桥上的石刻虎头狮纹兽旁走过(2025年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这些石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距市区300多公里的阿拉沟墓葬出土的2400多 ...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迪庆:见证民族地区“向上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6-14 09:28
中新网云南迪庆6月14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迪庆:见证民族地区"向上的力量" 作者 杨程晨 袁鸿凯 近日,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海外华文媒体"高原行"迪庆采风活动走进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六天五夜的行程里,采访团先后来到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记者们持续发出报 道,用文字、图片、视频讲述他们眼中的滇西故事。 金晓东说,当地居民有信教及不信教的自由,也有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大家可以生活在同一个村庄, 邻里关系友好和睦,亲如一家。 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全世界游客慕名来到香格里拉,华人头条肯尼亚站副总编辑王晓认为,"心中的日 月"(香格里拉在藏语中的词意)名不虚传。王晓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栈道旁拍摄到工作人员为野生松鼠 觅食搭建的"木窝"照片,在萨马阁林区近距离观察滇金丝猴吃"早餐"的情景。 她说:"我从肯尼亚来到云南,生态环境是我的观察重点之一。就这些天所见,云南迪庆的生物多样性 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中国在高原生态保护方面已形成完整、成熟的工作机制,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 果。" 6月10日, 海外华文媒体"高原行"迪庆采风活动走入噶丹·松赞林寺。中新网记者 杨程晨 摄 "走过一座座村庄,我 ...
市政府召开第152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进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6-14 08:22
6月13日,市政府召开第152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研 究部署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进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等工作。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接受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拜见时的重要讲 话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工作,高质量落实对口援建各项任务,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要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断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促 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 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决扛牢"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的使命 责任,立足全国全省大局谋划和推动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统 筹做强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功能,着力提升武汉都市圈发展能级和一体化发展水 平,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要科学谋 划制定武汉都市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谋深谋实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和重大政 策,久久为功推动都市圈建设不断取 ...
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何以成为“顶流”?
环球网· 2025-06-13 17:21
来源:道中华 6月10日,安徽合肥,薄雾轻笼巢湖畔,湖光山色画如诗。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分论坛于此间盛启。与会嘉宾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网络空间"这一主题畅所欲言,深 入交流,探讨如何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共建网络精神家园,解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网上传 播"顶流"所蕴藏的密码。 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何以成为"顶流"?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刘春雨 摄) 本次分论坛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舆情管理局、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联袂承办, 安徽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国日报网、中国民族报社鼎力协办。来自中央网信办、国家民委、安徽 省委统战部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中央主流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络平台的负责人,以及专家 学者、高校师生等各界嘉宾12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共论铸牢。 中华文化是根脉,集体记忆铸认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魂魄;文化认同,则是最深沉的心灵归属,在互联网浪潮奔涌的今天,文 化正以其 "化雨春风" 般的浸润之力,汇聚起认同的精神暖流。 "从文化维度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核心在于 ...
新疆孩子们在北京过儿童节:我看到了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25-06-02 19:40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管娜 林卓玮)"我很开心来到北京!"6月1日,新疆和田市的6个孩子跨越数千公 里,从昆仑山下来到首都北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儿童节。 由爱心人士发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新疆和田拉斯奎小学生2025年北京文化行于5 月31日正式拉开帷幕。从国家博物馆到故宫,从升国旗到爬长城,对于第一次来到北京的孩子们而言, 每一段经历都是全新的体验。 "看升旗,我站得特别直" 新疆女孩的舞蹈梦 别看拜尔娜·阿卜力克木只有8岁,她可是和田市的"小明星"。 每当和田市有演出时,总少不了拜尔娜的独舞。"我喜欢跳舞,长大想当一名舞蹈家",拜尔娜嘴角扬 起,眼睛亮晶晶地说道。 当被问及长大后的梦想时,拜尔娜说:"我想把新疆舞跳给全世界的人看,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新疆舞的 美丽"。 蜿蜒的居庸关长城上,"不到长城非好汉"石壁处,伴随着十二木卡姆的悠扬旋律,拜尔娜开心地跳起了 新疆舞。12岁的阿卜杜海拜尔·阿拉合麦提也立刻加入,两人即兴对跳。 拜尔娜舞步轻盈,阿卜杜海拜尔自信阳光,一舞结束,周围的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游客纷纷拍照记录 这美好的一幕。 拥有炽热梦想的不止拜尔娜一人。"我想当医生救死扶伤""我想 ...
多维宣传亮点纷呈 民族团结入脑入心我区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
内蒙古日报· 2025-05-31 10:21
民族政策宣传活动开展情况 - 内蒙古自治区将5月设为"民族政策宣传月",5月25日至31日为"民族法治宣传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主题开展活动 [1]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部署工作,推动民族理论政策进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十大领域,优化宣传方法 [1] - 赤峰市巴林右旗组建"星火石榴"宣讲分队,巴彦淖尔市成立"理论学习轻骑兵"宣讲团,阿拉善盟推出"驼背上的流动讲堂",通过定制化宣讲深入基层 [1] 创新宣传形式与互动平台 - 自治区民委联合多部门举办"光影北疆·同心筑梦"摄影大赛,鼓励群众讲述民族团结故事 [2] - 自治区翻译中心成立"译心·石榴籽"青年服务队,呼伦贝尔市民委开展主题诗歌征集,兴安盟创新宣讲模式引导群众参与 [2] - 通辽市、赤峰市等地在活动中设立非遗展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设置手工艺品展示和美食体验环节,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进校园推广传统文化 [2] 网络传播与长效机制建设 - 各地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主题海报、长图、短视频,开展有奖答题活动,构建民族理论政策网络宣传矩阵 [3] - 自治区民委强调需总结有效经验,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深化"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理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