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搜索文档
局部40℃+极端高温!山东高温橙色预警“超长待机”
齐鲁晚报· 2025-07-10 16:44
高温预警与天气预报 - 山东省气象台于7月10日06时00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预计10日最高气温鲁西北和鲁中地区37~39℃ 南部沿海地区28~31℃ 其他地区33~35℃ [1] - 11—12日最高气温菏泽 济宁 鲁西北和鲁中地区37~39℃ 局部40℃以上 南部沿海地区28~31℃ 其他地区33~36℃ [1] - 10日白天到夜间枣庄 临沂和日照天气多云间阴局部有雷雨或阵雨 其他地区天气晴间多云 鲁南地区偏东风3~4级 其他地区南风短时北风3级左右 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 [3] - 11日白天到夜间枣庄 临沂和日照天气多云间阴局部有雷雨或阵雨 其他地区天气晴间多云 鲁南地区偏东风3~4级 其他地区南风短时北风3级左右 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 [4] - 12日白天到夜间枣庄 临沂和日照天气多云间阴局部有雷雨或阵雨 其他地区天气晴间多云 鲁南地区偏东风转南风3级左右 其他地区南风短时北风3级左右 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 [5] 中暑症状与分类 -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 高湿度 不透风环境下 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 散热功能障碍 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过高 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6] - 先兆中暑症状包括口渴 乏力 多汗 头晕 目眩 耳鸣 头痛 恶心 胸闷 心悸 注意力不集中 体温尚低于38℃ [7][8] - 轻度中暑体温会升高超过38℃ 皮肤感到灼热 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 如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 血压下降 心率增快等 [8] - 重度中暑分为热痉挛 热衰竭 热射病 热痉挛表现为躯干和四肢肌肉间歇性痉挛 热衰竭表现为头晕 眩晕 头痛 恶心 呕吐 面色苍白 皮肤湿冷 热射病出现高热 无汗 呼叫不应 体温高达40~42℃甚至更高 [9] 中暑急救措施 - 先兆和轻症中暑急救方法包括立即转移到阴凉 通风环境 去除衣物 口服淡盐水或含盐电解质饮料 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 [10] - 热痉挛急救方法包括补充足量糖盐水 缓慢拉伸 按摩揉捏痉挛肌肉 应用解痉止痛药物 [11] - 热衰竭急救方法包括使中暑者平卧 抬高下肢 及时快速降温 补糖盐水 恢复血容量 [12] - 热射病急救方法包括现场急救处理后及时送医 给予吸氧 降温 应在1小时内降至39℃以下 可采用冰帽 冰毯 冰袋放置大动脉处帮助降温 [13][14]
地表温度超60℃!142个高温预警生效中,广东红透了!重要提醒来了
齐鲁晚报· 2025-07-08 15:17
高温天气状况 - 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广东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7-39℃ [2] - 广东142个高温预警生效中 包括108个高温橙色预警和34个高温黄色预警 [2] - 广州各区均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白天最高气温37℃ 体感温度达40℃ 上午十点户外地面温度超60℃ [5] - 天台温度实测达64.8℃ 建议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避免阳光直射 [7] 中暑医疗数据 - 深圳6月7日至今122人因中暑呼叫120 其中78人送医急救 9例病情较重 多发生于户外及餐饮等高温作业场所 [9] - 中暑病例多集中于高温环境工作(54岁男性、49岁女性、27岁男性等)及户外活动(31岁男性剧烈运动、75岁女性户外行走) [10]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诊34岁高温中暑"热痉挛"男子 出现全身抽筋、肾功能受损及横纹肌溶解症状 [10][11][12] 中暑病理机制 - 热射病为核心温度超40℃的致命性疾病 伴多器官功能障碍 死亡率达20%-50% [14][20] - 中暑分为三级:先兆中暑(体温<38℃)、轻症中暑(面色潮红/苍白、血压波动)、重症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16][17][18][19] - 老人与儿童因体温调节能力差 在密闭室内可能中暑 曾有病案例体温逼近40℃ [21] 防暑措施建议 - 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 户外作业需调整时间并做好防晒 [26] - 每小时补充200-300ml水或运动饮料 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 [26] - 中暑急救四步骤:转移至阴凉处、补充电解质饮料、物理降温(冰敷或温水擦浴)、及时送医(体温>39℃或意识模糊时) [27][28][29]
如何快速判断是否中暑或已经引发热射病?怎么急救?医生解答来了!
央视网· 2025-07-05 11:16
高温天气影响范围 - 7月5日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华南大部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 [1] - 新疆吐鲁番盆地、山东北部、河南中北部、浙江西北部、苏皖南部等地局地气温可达40℃以上 [1]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机制 -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5个等级 [2] - 7月2日华北南部、黄淮、江淮等地为黄色预警(较高风险) 江苏、山东、河南等地部分地区为橙色预警(高风险) 江苏北部、山东中东部等地局部为红色预警(极高风险) [4] 中暑与热射病症状识别 - 中暑表现为头晕、口渴、乏力伴体温超38℃ 皮肤灼热或意识模糊 [5] - 热射病表现为体温超40℃、意识模糊、无汗、抽搐 需立即冷敷颈部/腋窝/腹股沟并送医 [7] 高温相关疾病风险 - 炎热天气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9] - 脑卒中症状包括头晕、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 需立即送医 [9]
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 这份高温健康指南请查收
央视网· 2025-07-05 04:52
高温天气影响 - 全国十余省份持续经历"桑拿天",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高温天数最多 [1] - 7月5日是本轮高温最核心时段,长江中下游等地可能出现40℃高温,杭州或迎来观测史上最早40℃ [4] - 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华南大部以及新疆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 [1] - 北方出现大范围闷热潮湿较为少见,主要因副热带高压异常提前北抬 [2] 电力行业影响 -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同比增长接近1.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1] - 预计下周电网负荷仍将维持高位 [1] 医疗健康影响 - 高温导致热射病和中暑病例增加,有患者体温达40℃,需重症监护治疗 [5][7] - 夏季腹泻高发,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如双岐杆菌、乳杆菌调节肠道微环境 [11][13] - "三伏贴"使用需谨慎,孕妇、2岁以下儿童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 [14][16] 防暑降温建议 - 避免11时至15时高温时段外出,户外作业需做好防护并携带防暑药品 [8] -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饮用淡盐水、绿豆汤,避免含酒精或高糖饮料 [8] - 出汗后不宜立即食用冷饮或洗冷水澡,可能导致血压异常 [10] - 室内需保持通风,避免空调冷风直吹 [10]
中暑发热,吃退烧药管用吗?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23:42
高温天气与中暑 - 多地迎来高温天气 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0℃以上 [1] 中暑的发病顺序与危害 - 中暑发病顺序为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 重症中暑 最严重状态为热射病 [2] - 热射病死亡率高达70%-80% 因体温调节失控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2] 中暑症状辨别 - 先兆中暑症状包括头晕 头痛 乏力 口渴 多汗 心悸 注意力不集中 动作不协调 面色潮红 皮肤灼热 [3] - 热痉挛表现为短暂 间歇发作的肌肉抽筋 因钠盐丢失引起 [3] - 热衰竭表现为多汗 皮肤湿冷 面色苍白 恶心 头晕 心率增加 低血压 少尿 眩晕 晕厥 因体液和钠盐丢失过多 [3] 中暑预防措施 - 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长时间活动 室温超32℃或湿度超60%时每30分钟休息5~10分钟并补水 [4] - 及时补充含盐分的淡盐水 [4] - 清淡饮食 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以防湿热体质易中暑 [4] - 多补充绿豆汤 绿茶 西瓜等防暑降温饮品和水果 [4] - 出现先兆症状需立即休息 补水 降温 [4] 中暑应急处理 - 转移至阴凉处 解开衣袖领口 凉毛巾擦拭四肢皮肤降温 [5] - 用风扇空调降低环境温度 [5] - 神志清楚者可多饮含盐分饮品 [5] - 出现意识障碍 昏迷 呼吸循环衰竭需立即拨打120 仰卧位 解衣领 移至通风阴凉处 [5] 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 体温持续升高超40℃ [6] - 持续性头痛 [6] - 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不自主抽动 [6] - 呼吸浅快超20次/分 [7] - 恶心伴呕吐感但吐不出 [7] 需紧急送医的情况 - 昏迷 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无反应 [8] - 极度虚弱 几乎无法移动 [8] - 意识模糊 无法感知周围环境 [8] - 谵妄 精神错乱胡言乱语 [8] - 癫痫 全身肌肉不自主抽搐无意识 [8] 错误处理方式 - 不宜迅速转移至温度过低的空调房 适宜温度为22℃~25℃ [9] - 避免用过冷的水擦身 会导致血管收缩不利散热 可能引发虚脱 [10] - 不宜自行服用退热药 因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导致发热 退热药无效 [11]
热热热!40℃要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6-04 15:07
高温天气趋势分析 - 我国南北方将持续高温天气 北方以干热型高温为主 南方以闷热型高温为主 [1] - 北方高温区域包括新疆 华北 黄淮等地 河南中东部局地气温超37℃ 华北黄淮高温范围将扩大 [3] - 石家庄 郑州 济南可能连续遭遇高温 北京或现今年首个高温 石家庄5日最高气温或达40℃ [5] - 新疆吐鲁番盆地高温强度更大 吐鲁番 托克逊5日起最高气温连续≥40℃ [5] - 南方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华南到江南气温回升 高温范围扩大 体感温度可能超过40℃ [5] 中暑症状及类型 - 高温导致汗腺工作量增加 大量出汗易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进而导致中暑 [7] -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汗淋漓 四肢无力 口渴 头晕 头痛 体温正常或略升 [8] - 轻度中暑表现为皮肤灼热 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 体温上升 [9] - 重度中暑分为三种类型:热痉挛表现为肌肉间歇性痉挛 热衰竭表现为头晕恶心血压下降 热射病最为严重表现为高热昏迷 [10] 中暑急救措施 - 先兆和轻症中暑需及时降温 补充水分 移至阴凉处 [10] - 热痉挛需补充糖盐水 按摩痉挛肌肉 必要时服用解痉药物 [12] - 热衰竭需平卧抬高下肢 降温补液 谨防低血压并送医 [13] - 热射病需立即送医 使用冰帽冰毯或冰袋放置大动脉处降温 [14] 高温防护建议 - 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长时间停留 做好防晒措施如遮阳伞 帽子 太阳镜 [18] - 补充水分 饮用白开水 糖盐水或电解质饮料 保持饮食清淡 [18] - 保证充足睡眠 维持体力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