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习近平经济思想
icon
搜索文档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br/>郝鹏主持并讲话 王新伟发言
辽宁日报· 2025-06-20 22:13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 -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强调深刻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1][3] -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4] - 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回升的向好态势,关键在于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 [3] 高质量发展 - 高质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的重大创新,突破了以GDP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局限性 [4] - 辽宁需巩固经济稳中有进态势,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5] - 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未来产业成势 [5] 新发展格局 -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再生产理论 [5] - 辽宁需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经济高效循环,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5] 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5] - 辽宁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5] 民生与安全 -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需加强民生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 [6] - 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 [6] 党的领导 -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需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 [7] - 提升抓经济工作的能力,把握经济规律,解决复杂问题,成为经济工作行家里手 [7] 实践要求 - 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需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7] - 坚持系统思维,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加快锻长板补短板 [7] - 深入调研基层,将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力争实现半年“双过半” [7]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高质量发展战略 - 核心战略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 [1] -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经济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3]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3万亿元,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4] 实体经济与制造业 - 建成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2025Q1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45.4%/44.9%/26.0% [4] - 供给侧改革需破除无效供给,推动人工智能+实体经济融合,强化科技金融等五大金融服务 [13] - 新能源产业链全球领先,提供70%光伏组件和60%风电装备,清洁能源发展形成新竞争优势 [7]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STEM专业年毕业生超500万人全球第一,研发人员总量居首支撑科技进步 [4]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8] - 区域重大战略(京津冀/粤港澳等)优化空间格局,增强内循环稳定性 [10] 消费与投资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出30项措施,联动惠民生与补短板扩大内需 [9][12] -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政府投资带动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 [12] 绿色转型与开放 -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14] -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领域开放试点,推进"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 [15] 制度保障 - 民营经济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1] -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与政绩考核 [5]
国家能源局召开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
国家能源局· 2025-06-13 19:10
能源政策与规划 - 国家能源局召开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 聚焦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 [1] -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被定位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是新时代能源工作的指导纲领 [1] - 能源局强调需规范规划编制程序 健全工作机制 科学指引新型能源体系和能源强国建设 [1] 会议参与情况 -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 监管总监及在京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研讨 [2]
学有所悟 | 以清新文风传递务实作风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主要围绕党的学风文风建设展开,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输出公司和行业相关的分析总结。文档内容聚焦于: 1) 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性 2) 革命家优良文风传承 3)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风的论述 4) 好文章的标准与实践方法 这些内容均属于党政建设范畴,与投资银行研究的公司和行业分析无关。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务数据、行业动态或经济指标的新闻材料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全面准确认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日报· 2025-05-30 06:21
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 - 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 [1][2][3] - 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推动经济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3][5] - 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3][5] -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 [3][5] - 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内外联动问题,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3][5] - 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推动共同富裕 [3][5] 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 - 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社会有机体理论等核心观点 [4][5] - 创新发展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革命力量的观点 [5] - 协调发展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强调系统思维 [5] - 绿色发展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5] - 开放发展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5] - 共享发展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 [5] 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果 - 2021年、2022年、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分别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 [11]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从"跟跑者"迈向"领跑者",培育新兴产业 [11] -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 [11] - 绿色低碳领域如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力 [11] - 对外开放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推进 [11] - 民生保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持续改善 [11] 新发展理念的文化根基 - 创新发展理念继承"革故鼎新"等传统文化思想 [6][7] - 协调发展理念继承"致中和"等哲学智慧 [7] - 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天人合一"生态理念 [7] - 开放发展理念继承"协和万邦"开放精神 [7] - 共享发展理念继承"天下大同"价值观 [8] 新发展理念的国际意义 - 新发展理念超越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 [9][10] - 在金融领域强调服务实体经济,防范脱实向虚风险 [10] - 主张各国根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打破西方话语垄断 [10]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深刻内涵和实施重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59
内需战略与消费升级 -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而非权宜之计,对抵御外部冲击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1]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化政策落地[1] - 消费与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消费需求驱动投资,投资创造新消费需求,需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和扩大有效益的投资[2] 消费潜力分析 - 2024年中国人均GDP超1.3万美元,恩格尔系数降至29.8%,服务消费占比达46.1%,较发达国家60%水平仍有提升空间[4] - 商品消费升级显著:2024年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2.3%,体育娱乐用品增速快于社零总额,汽车消费进入置换升级阶段[4] - 中等收入群体2035年预计达7亿人,推动中高端消费;农村消费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2024年高出城镇0.9个百分点[5] -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从2016年2608.5亿元增至2024年超7800亿元,年均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0.9%(+9.3pct YoY)[6] 投资空间与方向 - 中国劳均资本存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需通过有效投资积累资本提升劳动生产率[7] - 基础设施补短板需求迫切:50%以上高等级公路路龄超设计年限,每千人口病床数为高收入国家的40%[7]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6.3%,较制造业大国仍有5pct差距;技改投资占比仅40%,低于发达国家50%-60%水平[8] - 城镇化率67%,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带动基建投资;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持续领先[8] - 碳中和相关投资占GDP比重超2%,电力、交通、建筑绿色转型是重点领域[9] 政策实施路径 - 短期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家电(+12.3%)、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长期优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11] - 培育智能家居、国货潮品(京东TOP100品牌中国货占比超70%)、银发经济等新消费增长点[6][11] - 扩大高技术产业、民生领域、"两重"项目投资,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协同,优化营商环境[12] - 财政政策向民生和"两新"领域倾斜,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以降低融资成本[13][14]
从“地瓜经济”理论到民营经济促进法 读懂中国经济的成长壮大之道
人民日报· 2025-05-20 05:58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门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施行,具有里程碑意义[1] - 法律定位为基本法、发展促进法和平等保护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1]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及国家长期支持方针[13] 民营经济规模与贡献 - 截至3月底全国登记民营企业超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92.3%[2] - 个体工商户超1.25亿户,民营经济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2] - 浙江民营经济表现突出:600多万浙商遍布国内外,连续26年居中国民企500强数量首位[7] "地瓜经济"理论实践 - 正泰集团从乐清开关厂起步,业务覆盖140多国,在土耳其建设全外资太阳能电池厂[4][5] - 传化集团从液体皂生产扩展至全球20余生产基地和8海外研发中心,覆盖130多国[5][6] - 理论指导企业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藤蔓全球延伸,根系本土深耕"的发展模式[6][7] 政策支持与市场开放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至106项,4年累计缩减45项准入限制[10] - 杭台高铁首创民营控股51%模式,配套收益保底机制激发民资活力[10][11] - 全国清理4200多件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破除隐性壁垒[12] 政府服务转型案例 - 杭州搭建全生命周期政务体系,培育出深度求索等6家科技领军企业[15][16] - 上海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浙江推行"综合查一次"监管为企业减负[18] - 重庆推出信用融资增信模式,目标2025年民营经济贷款增速达7%[20] 行业创新与国际拓展 - 晋江鞋业年产值超3000亿元,大疆无人机通过全球研发网络提升竞争力[7] - 汕头55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实现绿电与农业协同增效[4] - 上海设立3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中心,护航企业出海[20]
2025年第2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在杭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5-19 10:53
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开班式 - 2025年第2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于5月18日在杭州举行,主题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学习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新修订的《代表法》展开,旨在推动代表贯彻新发展理念 [1] - 来自全国32个选举单位的214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部分新疆和内蒙古人大代表跟班学习 [1] 学习班课程安排 - 邀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等单位负责人作六场专题报告 [2] - 专题报告包括习近平经济思想、民营经济促进法、浙江创新实践、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工作、教育强国建设等内容 [2] - 组织代表参观浙江创新馆、之江实验室、阿里云、新华三、杭州城市大脑、宇视科技等企业进行现场教学 [2] 学习形式与目标 - 学习班为期四天,包含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履职交流和分组讨论 [1][2] - 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搭建学用相长、互学互鉴的平台 [2]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话语体系、理论创新和科学方法论(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5-16 06:08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 - 系统反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74篇著作构成权威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 [1] - 提出"中国梦""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标识性概念,形成特色鲜明的话语体系 [3] - 通过"术语的革命"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大厦,具有开放发展特征 [2][4]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 - 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认识,明确"两步走"战略安排 [5] - 强调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5][8] - 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阐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辩证关系,推动社会再生产理论发展 [7] 方法论体系的三大特征 - 创新性:运用系统观念整合社会有机体理论,实现全局性谋划与整体性推进 [10] - 时代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体现动态平衡中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1] - 实用性: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提供微观可操作的经济工作方法论工具 [12] 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指导 - 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核心着力点 [8] - 强调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9] -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 [3][7]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有26处使用了“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
央视新闻· 2025-05-08 11:24
(总台央视记者 李可婧) 三是强化法治保障。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 益保护,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四是注重问题导向。民营经济促进法针对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充分吸收改革成果 和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细化、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 挥政府作用。 二是坚持平等对待。民营经济促进法强调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依法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 权利,一共有26处使用了"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将平等原则贯穿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全过 程各方面。 今天(5月8日)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 瑞贺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既是一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门法律,也是一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重要法律,既是促进法也是保障法,内容丰富,特点突出,举措有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四 个方面来概括这部法律的特色和亮点: 一是突出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