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

搜索文档
格力电器主导发布两项ISO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 为该领域20年来首次成功立项并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22:20
行业里程碑事件 - 格力电器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联合发布两项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填补该领域国际标准空白[1][3][4] - 两项标准分别为《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ISO 18501:2025)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ISO 18483:2025)[3] - 这是ISO制冷压缩机领域20年来首次成功立项并发布的标准[3] 标准制定过程 - 标准历经4年研制,经过20余次国内外专家会议讨论达成共识[3] - 2009-2015年英国、中国、德国提出的4份标准提案均因反对票多或专家不足未立项成功[3] - 标准由格力电器联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主导制定[3] 行业意义 - 中国压缩机产能占全球80.5%(2024年),但此前未掌握国际标准话语权[1][9] - 标准发布标志中国从"产品出海"转向"规则出海",夺得国际标准化制高点[9] -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评价该标准彰显中国企业在推动全球行业规范化发展中的担当[4] 技术经济价值 - 压缩机是空调"心脏",其技术质量直接决定空调性能、能耗和寿命[1] - 制冷压缩机能耗占系统总能耗80%以上[9] - 全球制冷压缩机市场规模1285.5亿元(2023年),预计2029年达1772.2亿元[9]
格力发布两项压缩机国际标准,董明珠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6-12 20:51
行业技术突破 - 格力电器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联合公布两项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和《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1] - 两项标准由格力、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导制定 体现节能、健康、环保趋势[1] -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标准涵盖范围更全面 适用于空调、热泵、冷冻冷藏等设备 并明确了可靠性要求[2] - 两项标准历时30个月 通过与国际专家反复研讨并吸纳几百条意见后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2] 行业现状与前景 - 中国空调出货量占全球75% 空调压缩机产量全球居首 格力每年对内对外提供5000万台压缩机[1] - 2023年全球制冷压缩机市场规模达1285.5亿元 预计2029年增至1772.2亿元[2]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全球空调数量较现在增长三倍 达45亿台 热带国家和非传统空调地区为重点[2] - 北美、欧洲、中国、日本已有各自压缩机性能评价标准 但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缺乏相关标准[3] 公司动态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 主导国际标准制定意味着中国企业可用自己技术打造国际标准[1] - 格力热泵洗护机采用符合相关国际标准的压缩机[2] - 格力电器2024年营收1892亿元 同比下降7.26% 2025年一季度营收415.07亿元 同比增长14.14%[3] - 格力电器股价6月12日涨0.20%至44.86元/股[4] 行业挑战与机遇 - 中国压缩机产量全球占比大 但高精尖技术与先进国家仍有差距[3] - 空调压缩机技术未来在高效化、可靠性、降噪、降成本等方面有提升空间[3] - 主导国际标准制定有助于中国企业增强全球竞争力 并促进制冷业国际贸易[1][3] - 海外市场是格力未来增长点 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将助力其开拓国际市场[3]
格力发布两项压缩机国际标准,董明珠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6-12 16:23
行业动态 - 中国空调出货量占全球75% 空调核心技术是压缩机技术 [2] - 全球制冷压缩机市场规模2023年达1285 5亿元 预计2029年增至1772 2亿元 [4]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全球空调数量较现在增长三倍 达到45亿台 热带国家和非传统空调地区成为重点 [3] - 制冷用电量约占全球总用电量的17%~20% [3] - 北美 欧洲 中国 日本已有各自的容积式压缩机性能评价标准 但东南亚 中东及非洲 拉美等新兴市场缺乏相关标准 [5] 技术发展 - 格力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清华大学联合主导制定《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和《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两项国际标准 [2] -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标准涵盖范围更全面 适用于空调 热泵 冷冻冷藏等 性能发布方式更利于现代计算机设计和选型 明确了可靠性要求 [4] - 空调压缩机技术未来在高效化 可靠性 减少噪音 降低成本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5] - 新型制冷剂的替换和热泵等新兴场景的发展要求压缩机标准因时而变 [5] 公司动态 - 格力每年对内对外提供5000万台压缩机 [2] - 格力是全球最大的分体式空调生产商 [5] - 格力电器2024年营收1892亿元 同比下降7 26% 2025年一季度营收415 07亿元 同比增长14 14% [5] - 格力热泵洗护机采用符合相关国际标准的压缩机 [4] - 6月12日格力电器涨0 20%至44 86元/股 [6] 战略意义 - 主导国际压缩机标准制定有助于中国企业增强全球竞争力 [2] - 国际标准制定对推广高效压缩机技术及促进制冷业国际贸易有重要意义 [5] - 海外市场是格力未来增长点 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将有助于格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5]
从“产品出海”到“标准出海” 我国主导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发布
快讯· 2025-06-12 13:22
行业技术标准 - 中国主导制定的两项压缩机国际标准《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全球发布 [1] - 这是ISO制冷压缩机领域20年来首次成功立项并发布的标准提案 [1] - 两项标准填补了国际标准在容积式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领域的空白 [1] 行业影响力 - 标准发布标志着中国在制冷压缩机领域技术创新与标准话语权取得历史性突破 [1] - 标准发布会在珠海举行,凸显中国在全球制冷压缩机行业的主导地位 [1]
5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追寻兴奋:文明化过程中的体育与休闲
新浪财经· 2025-05-29 15:37
历史研究 - 奥斯曼帝国黑人宦官在17-19世纪完成从奴隶到权力掮客的转变,深度参与后宫管理、皇子教育及朝政决策 [2] - 非洲本土学者视角分析19世纪殖民主义对非洲经济结构的重塑,涵盖环境、农业、矿业、贸易等领域 [14] - 唐后期皇权研究聚焦安史之乱后政务决策机制,分析皇权对信息控制、议政程序及君臣私人关系的构建 [32] 国际政治与战争 - 冷战研究揭示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接受欧洲现状后核战争风险骤升的机制,探讨稳定国际秩序构建路径 [16] - 二战海战全景分析比较六大海军强国优劣势,重点解析美国海军崛起的经济、技术及地缘政治动因 [18] - 克里米亚战争研究指出其外交控制特性及对后续意法奥战争、普法战争乃至一战的连锁影响 [22] 经济与社会发展 - 美国1960年代社会运动研究通过当事人访谈与地下手稿,探讨数百万美国人参与街头运动的深层原因 [24] - 战后英国史梳理1945年后殖民体系瓦解与产业衰落背景下的社会转型,呈现多元开放与身份认同困境 [46] - 国际标准建立研究揭示一个半世纪来规则制定背后的商业博弈,分析标准化运动对全球治理的奠基作用 [48] 文化与艺术 - 侯麦音乐评论集将电影分析方法应用于古典音乐,探讨莫扎特、贝多芬作品的哲学内涵及跨艺术形式关联 [8] - 德勒兹电影理论导读解析"影像与符号分类学"的思想来源,评述其对电影研究半个世纪的影响 [12] - 安哲罗普洛斯访谈录呈现其电影创作与个人经历的交融,揭示巴尔干历史创伤对其美学体系的塑造 [42] 医疗与科技 - 近代中国医疗史通过孙中山等五人案例,分析疾病抗争史折射的传统医学与现代性对话 [10] - 牛奶全球史追踪从宗教仪式到工业产品的文化渗透,探讨其作为营养学象征与全球化载体的双重角色 [26] 社会批判 - 美国不平等研究批判冷战后凯恩斯主义导致的权力集中,指认新自由主义为贫富分化根源 [30] - 社会科学政策影响力研究揭示和平时期学术与现实脱节现象,呼吁打破"政学鸿沟"壁垒 [28]
小小首饰弹簧扣 叩开全球大市场
齐鲁晚报· 2025-05-26 05:39
行业技术壁垒 - 首饰弹簧扣虽是小配件但技术壁垒高 需在直径0.7毫米壁管中安装6-8毫米弹簧 工艺难度极大 [4] - 弹簧扣需承受每年700次开合 对壁管厚度 弯曲度和弹簧性能要求严苛 [4] - 此前全球仅意大利 日本掌握成熟制备技术 中国长期依赖进口 [4] - 过去每年需进口3吨K金弹簧扣和15吨中高端银制弹簧扣 进口依赖导致供货不稳定 [5] 公司技术突破 - 2008年研发黄金无焊料焊接方法 获国家发明专利 金饰纯度提升至999.9‰及以上 [6] - 2020年至今自主研发生产设备超300套 模具超3200套 实现工业制造与匠造工艺协同 [6] - 2019年引进意大利设备后自主改良 攻克原材料备料技术难题 解决关键部件和异形件加工瓶颈 [8][9] - 自主研发生产线实现持续稳定高效运行 疲劳测试达8万次 使用寿命理论达100年 [9] 智能制造布局 - 2021年启动黄金首饰数字化车间系统建设 [9] - 2022年与中国移动合作建立5G智慧园区 [9] - 2023年智能制造中心启用 成为黄金珠宝加工行业首家5G智慧工厂 [9] 市场与标准进展 - 弹簧扣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迅速提升 实现进口替代 [10] - 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700% 业务扩展至东南亚 中东 欧美 [10] - 2023年获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产品创新一等奖 [10] - 2024年10月ISO会议通过中国"首饰用弹性连接件"标准提案 计划2024年6月巴黎全球投票 [12][13]
我国牵头的首个表面抗菌领域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快讯· 2025-05-22 16:12
国际标准立项 - 我国牵头提出的《非多孔材料表面抗空气传播病毒活性测试方法》(ISO 25718)国际标准新提案正式获准立项 [1] - 这是我国在表面抗菌领域提出的首个国际标准 [1] - 该标准将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对病毒的杀灭效果,评估抗病毒材料的防护性能 [1] 标准应用与影响 - 标准将为抗病毒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 [1] - 将有力推动医疗设备、公共设施、交通工具等领域抗病毒新材料的创新发展 [1] - 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防护贡献中国智慧 [1] 国际合作 - 来自中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芬兰等9个国家的专家将共同参与标准制定 [1] - 专家团队将围绕仪器设备、材料试剂、试验程序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 [1] - 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1]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以标准协同助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5-22 15:35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的核心业务体系 - 构建七大类服务体系包括标准化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贸易投资促进服务、国际联络服务、商事法律服务、质量品牌建设服务、人才培养服务 [1] - 四条业务主线为贸易投资促进、商事法律服务、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应用型智库建设 [1] 国际标准化领域的突破 - 实施"团体标准化+国际标准化"双驱发展战略,推动19项国际标准制定,涉及共享经济、数字贸易、在线旅游等领域 [3] - 主导研制《无接触配送服务指南》(ISO/IWA 36)和《虚拟厨房服务指南》(ISO/IWA 40),均为全球首个相关领域国际标准 [3] - 承担ISO/TC 351和ISO/TC 342两个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召集18个ISO国际工作组 [3] 未来国际标准化战略 - 深化双驱发展战略,聚焦联络中心领域标准创新 [4] - 拓展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新兴领域国际标准提案 [4] - 培养服务贸易国际标准化专业人才,培育中国服务贸易标准化论坛等平台 [4] 企业出海服务布局 - 以中国国际电商产业博览会(CIEIE)为核心构建全球会展矩阵,2025年新增中东站和越南站,2026年拓展俄罗斯、南非市场 [5] - 研制《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指南》团体标准,建立"贸促出海+贸促优配+贸促精品"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6] - 年均举办40场跨境电商产业带对接活动,培养专业人才超5000人次/年 [6] 服务贸易标准化论坛进展 - 第八届论坛推动成立贸易发展与标准合作组织(ODCCN),启动多项标准研制项目 [7] - 第九届论坛将呈现六大亮点包括ISO/TC 351揭牌、发布《服务贸易标准化中国案例》等 [8] - 论坛主题为"标准合作新路径、服贸发展新未来",聚焦规则对接与标准协同 [7][8] 跨境电商服务网络建设 - 连续两年编制《跨境电商重点联系企业名录》,收录276家全球优质服务商 [6] - 未来三年重点深化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布局,形成全球跨境电商服务网络 [6]
交通运输部:推进港口码头国际标准化 协调各国专家加快推动国际标准研究
证券日报网· 2025-05-20 19:08
本报讯(记者郭冀川)5月20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介绍, 2025年1月1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在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下成立港口码头分委会,秘书处落 户中国。这是交通运输部首次提出并成功设立的ISO技术委员会,也是自ISO成立以来在全球范围内首 个专注于港口码头标准化的技术机构。5月20日上午,港口码头分委会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港口码头分委会主席李义明介绍,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 和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点,其标准的统一与协调直接影响全球物流链的效率和质量。建立ISO港口码头 技术机构将促进全球港口码头在建设运营等各环节的高效协同与可持续发展。首先,统一的港口标准将 减少技术壁垒,便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港口间的船舶、货物和信息流动,提高全球物流效率。其次,标准 化的港口设施和作业流程,能够有效降低船舶在不同港口间的适应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此外,共同 的标准框架为港口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基础,有利于打造全球港口协同发展网络。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介绍,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不断加强港口标准化工作,通过统一设施设备 标准、规范作业流 ...
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国际标准总体转化率超过83%
中国新闻网· 2025-05-20 17:23
对此,孙维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系统推进,加快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 取得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标准国际化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我国已与71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国际机构签署了125份 合作文件,各类双多边合作机制有效运行。发布2300多项国家标准外文版,中俄民机、煤碳领域标准互 认超过250项,推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标准合作走深走实。积极开展标准化国际交流,自2015 年以来,累计举办60期各类国际标准化培训班,惠及100多个国家的近2000名官员和专家。 二是标准国际化治理能力不断增强。认真履行国际标准组织常任理事国和正式成员国责任义务,围绕国 际标准化发展战略、政策制度、远景规划、重点项目等方面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建议。着力推进重 点领域国际标准组织建设,2024年,我国在智能航运、机械储能、文化遗产保护、创意数字设计等方面 新承担了一批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主席和相关秘书处。此次成功申请设立的ISO港口码头分技术委员 会,就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 中新网5月20日电 交通运输部20日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