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经济

搜索文档
欧洲央行管委马赫鲁夫:货币政策必须适应由地缘经济碎片化引发的新型供给冲击的特性。
快讯· 2025-05-13 16:10
货币政策调整 - 欧洲央行管委马赫鲁夫指出货币政策需要适应新型供给冲击的特性 [1] - 新型供给冲击由地缘经济碎片化引发 [1]
俄罗斯新版能源战略出炉:破局制裁的东方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08
俄罗斯新版能源战略核心观点 - 俄罗斯发布《2050年前能源战略》,规划未来26年能源发展蓝图,重点转向LNG赛道和亚洲市场,以应对西方制裁并巩固全球能源霸主地位 [1] 资源储备与产能规划 - 天然气储量63.4万亿立方米全球第一,原油储量310亿吨可采65年,煤炭储量2727亿吨满足五世纪需求 [2] - 计划2050年将煤炭全球份额从14.5%提升至27%,天然气产量突破1.1万亿立方米,LNG出口激增五倍 [2] - 原油产量锁定5.4亿吨直至2050年,展现维稳姿态 [5] 东方市场战略布局 - 对亚太管道气出口将增3倍至980亿立方米,LNG出口量2050年达2410亿立方米 [3] - 北极航道吞吐能力提升50%,北极LNG2号、西伯利亚力量2号等重大项目密集上马 [3] - 规划中蒙俄天然气管道、远东油气枢纽,重构欧亚能源版图 [3] LNG领域突破与挑战 - 计划2030年前投运7个LNG项目,每艘LNG运输船被视为移动的能源外交官 [4] - 本土LNG设备国产化率从2014年15%提升至43%,展现自主突围决心 [4] - 西方制裁导致项目延期,技术缺口促使转向中国采购液化模块 [4] 能源结构组合策略 - 采用"传统能源+核能"组合拳,电力领域规划核能倍增计划,铀矿开发提上日程 [5] - 通过控制关键矿产、主导传统能源供应、布局北极航道,构建多维度能源权力体系 [5]
彭文生:应对需求不足要求宏观政策机制转型|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22 18:3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方向 - 2025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应对需求不足的核心矛盾 [1] - 政策机制需从传统供给侧投资驱动转向家庭部门财政扩张,结合稳增长与调结构目标 [1][3] 财政政策机制分析 - 中国财政自动稳定器功能较弱,体现为依赖累退性间接税(占比61%初次分配收入 vs 美国78%)、社保转移支付比例偏低 [2][5] -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具有顺周期性,放大经济波动,需通过国债发行弥补短期财政缺口 [2][4] 家庭部门财政扩张路径 - 直接向家庭转移支付(如乡村老人/育儿家庭/失业者补助)可提升永久性收入,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 [6][7] - 减税措施包括降低社保缴费(累退性税收)、增值税等流转税,重点提升中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 [6] 收入分配结构性矛盾 - 家庭部门收入占比仅61%(2021年),显著低于英美(75%-78%),导致消费占GDP比重偏低 [5] - 个人破产制度缺失加剧家庭财务脆弱性,需通过财政支持弥补制度空白 [6] 地缘经济应对策略 - 美国加征关税(10%普遍/25%钢铁铝制品)对中国构成需求冲击,汇率贬值可能加剧金融风险偏好下降 [9][10] - 财政扩张可对冲外需萎缩,避免通过通缩或失业消化过剩产能的高社会成本 [9][10] 财税体制改革方向 - 增加累进性直接税(资本/财产所得征税)、劳动所得统一征税,强化自动稳定器功能 [4]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直接税体系,与新业态适配的税收制度是长期改革重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