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

搜索文档
整治形式主义关键是科学考核|经观社论
经济观察报· 2025-08-12 15:18
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旨在通过减少文件、会议、检查考核等行政负担,解放基层官员生产力,提升治理效能 [1][2][5] 形式主义表现 - 基层官员面临会议数量多且常被要求"陪会",形成"白天开会、晚上加班"的恶性循环 [1] - 频繁接待多层级检查,打印报表耗时耗资耗力,显著增加工作负担 [1] - 数字化政务导致强制使用APP、在线填报、留痕及排名等新形式主义样态 [1] 整治措施 - 规定地方和部门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专项工作文件不超过4000字 [1] - 禁止将开会发文、拍照留痕、学习笔记等作为工作评判标准 [1] - 不得以点赞量、投票数、转发量、学习时长等网络数据为考评依据 [1] 考核机制问题 - 某县对乡镇考核从2011年9大项42子项31小项增至2020年4大项31子项109小项,细项达371个,呈现碎片化扩张 [3] - 上级部门倾向将工作纳入"一票否决"政治任务,导致基层考核项目只增不减 [3] - 考核机制从正向激励转向负向激励,基层官员优先避错而非创新,出错概率因"一票否决"项目增多而大幅提高 [3] 基层行为异化 - 基层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反映"不出错"心态 [4] - 考核导向"唯材料论"和"数据排名",导致精力集中于美化数据和包装材料 [4] - 衍生公文抄袭普遍化及层层加码现象,形成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的消耗战 [4] 改革方向 - 需科学设置考核项目,以看重成效的"综合考核"替代"多头考核" [5] - 用"短文"取代"长文"、"实绩"取代"留痕",释放基层创新活力 [4][5] - 基层是改革创新源头活水,减负措施需接地气以增强改革创造力和生命力 [4]
从重会场到更重现场的“会风”之变(在现场·作风建设新成效)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20
会议精简与效率提升 - 浙江省衢州市推行"周二无会日"制度,会议数量减少近20%,干部每周超50%时间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2][3][5] - 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合并4个会议为1个,单次会议时长从3小时压缩至1小时,发言限时3分钟并取消非必要形式布置[6][7] - 内蒙古乌审旗实施"三必须"会议制度(明确议程/解决方案/参会人员),嘎查村月均会议量从8场减至3场,项目落地周期缩短50%以上[8][9][10] 基层工作模式转型 - 衢州市龙游县干部通过现场调研收集具体需求(如农家乐增容、鱼塘专线、太阳能路灯等),替代传统会议讨论模糊方案[2] - 鄂尔多斯市通过会前调研+实地走访,养殖棚圈项目带动牧民增收40%,会议节省时间用于争取产业资源[9][10] - 枣阳市干部会后立即投入执行,会议精简使基层精力集中于实务操作而非流程汇报[7] 制度创新与区域推广 - 衢州市2018年首创"无会日"后获全省推广,形成"少开会+短会议+现场办"标准化模式[3][5] - 鄂尔多斯市严控会议审批,优先采用视频会议/合并召开,避免基层重复参会[10] - 乌兰陶勒盖镇通过精准会前准备(如牧户地图标注)将项目决策效率提升200%[8][9]
经观社论|整治形式主义关键是科学考核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15:21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一年后调查显示95%以上受访者认为效果良好[2] - 形式主义表现为会议多、陪会频繁、检查接待多、政务APP强制使用导致工作负担加重[2] - 新规要求地方文件不超过5000字、专项文件不超过4000字,禁止将点赞量、学习时长等作为考评依据[2] 考核机制演变与问题 - 某县乡镇考核从2011年9大项42子项增至2020年4大项31子项109小项371细项,呈现碎片化趋势[4] - 上级部门倾向将工作纳入"一票否决"导致基层考核负向激励,官员转向"不出错"而非创优[4] - 考核导向引发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现象,基层精力集中于数据美化而非实际问题解决[5] 改革方向与建议 - 需用"综合考核"替代"多头考核",科学设置目标以释放基层创新活力[1][6] - 提倡短文取代长文、实绩取代留痕,避免形式主义消耗战[5][6] - 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减负有助于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创造力和生命力[5]
明确规范基层职责是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环节
第一财经· 2025-08-08 08:45
基层减负政策实施成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一年后再次发布,显示对基层减负的高度重视 [2][3] - 政策实施一年后,95%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效果"好"或"较好" [3] - 政策提出21条具体措施,包括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其中规范基层权责是关键环节 [4] 基层权责规范问题 - 基层权责不明确导致基层干部承担大量非本职工作,影响本职工作的完成 [6] - 学校等机构被赋予非教学任务,属地管理原则导致公职人员承担过多非本职职责 [6] - 政策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建立乡镇职责清单,未经统一部署不得擅自下放职责 [7] - 禁止将村(社区)作为行政执法、城市管理等事务的责任主体 [7] 政策执行与监督 - 政策强调中央督察的严肃性,要求各地区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及时纠治问题 [9] - 截至今年7月,中央层面已通报26起典型问题,带动省市级通报近4000起 [9] - 形式主义严重的原因包括上级的政绩意识和基层的服从意识,明确权责有助于改善这一问题 [9] 政策对基层工作的影响 - 政策有望遏制公众反映强烈的层层加码现象 [8] - 规范基层权责有助于基层干部从不良意识中挣脱,提高工作效率 [9]
从痕迹到实绩背后的“填表”之变(在现场·作风建设新成效)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49
基层减负与效率提升 - 基层存在填表种类繁多、重复报送等问题,部分需要长期关注的难点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2]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后,各地大力规范表格填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 - 重庆推行"简单问题不填表、紧急问题不过夜、复杂问题不推诿"原则,提升群众获得感 [3] - 杨公桥社区22盏高杆路灯年久失修问题通过多方协调4天内开工,7月18日完成修复 [3][6] - 河南开封祥符区实施"多表合一",村民翻修房屋手续从十天半月缩短至几分钟完成 [9][10] - 沈楼村农药发放工作从5人忙活几天变为数据联网共享,大幅提升效率 [10] - 基层减负后村干部更多时间用于走访群众,会议、迎检、填表负担减轻 [11] 政务服务创新 - 安徽马鞍山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刷脸办事",无需携带证件即可办理业务 [11][12] - 网约车驾驶员许可证办理从需跑4个部门简化为1分多钟人脸识别调取7项证明 [12][13] - 马鞍山建设"无证明城市",将"群众自己证明"变为"政府帮助查证" [13] - 技术手段实现一站式办理,有效遏制职能部门推诿和形式主义问题 [14] 工作方式转变 - 重庆渝碚路街道要求问题解决需现场看到结果,群众满意才能销账 [7] - 社区干部从"填表报问题"转变为"现场解难题",复杂问题持续跟踪直至解决 [7] - 河南沈楼村实施"多表合一"后,部门间数据共享消除"一件事多头管"现象 [10]
我说变化丨“我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05 08:40
核心观点 - 村级组织通过减负措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1][2] 减负政策实施 - 区级出台减负增效实施方案 针对报表多/台账多/会议多/留痕多/检查多/牌子多等"六多"问题 [1] - 精简会议活动 与村级工作不相关的会议不再要求村干部参加 [1] - 减少报表台账 非正规程序不得随意要求填表报材料 [1] - 清理办公场所标识标牌 整合降低考核检查频次 [1] 运营效率提升 - 村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 更多精力投入办实事/解难题/抓发展 [2] - 考核标准转变 从注重组织成立数量转向实际办事成效 [1] 财务表现 - 2023年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2] - 蔬菜分拣车间进入试运营阶段 蔬菜种植园区经营良好 [2] - 产业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致富 [2]
湖北枣阳推行“一套表”改革为基层减负(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39
上午9点多,湖北襄阳枣阳市南城街道沙店社区老年学校内人头攒动,沙店社区邀请来医护人员,为老 年人进行爱心义诊和免费体检。80岁的郝金凤一摸口袋,发现身份证忘了带,没法登记体检。党员网格 员赵莹莹迅速掏出手机,点开社区智慧平台小程序,检索到郝金凤的身份证号码并录入系统。顺利完成 了各项检查,郝金凤松了口气。 沙店社区下辖131个小区,拥有常住人口5.6万人。"人多事多,以前上面一要数据,我们就得加班填 表""一位居民去世了,需要给多个部门重复上报信息""不仅要电子版,还要打印出来加盖公章送过 去"……曾经的工作状态,赵莹莹记忆犹新。 为破解基层报表多、重复报、多头报的负担,去年6月起,枣阳市深入调研,探索推进"一套表"改革。 枣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康丹介绍,过多过滥的填表造册,源于职责不清、边界不明。为此,枣阳市 细化制定村级主责、协助、负面清单,将18大类主责事项细化为37项具体工作清单,将3大类协助事项 细化为80项工作清单,将12大类负面事项直接列为负面工作清单。比如司法局的社区矫正工作,列为村 (社区)协助事项后,基层只需做好协助工作,不用再填报相关表格。 在权责清晰的基础上,枣阳市大力推进表格源头减 ...
湖南衡阳聚焦基层治理痛点堵点多管齐下为干部松绑解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02 09:56
基层减负成效 - 衡阳市纪委监委通过"无扰督查"机制整治形式主义 推动基层干部从频繁迎检中解脱 聚焦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纠治问题 [1] - 严格执行精简考核要求 全面取消市级对乡村两级考核 依托数字化系统实现督查全流程管理 防止督查随意化 [2] - 累计清理村级不规范标识标牌15万余块 36项不应由村级出具的证明事项全面清理 2779个村社区完成整改 [2] 监督与整改机制 - 设立72个基层减负监测点 公布举报渠道 今年以来纠治10个问题 查处形式主义问题91起处理167人 [2] - 开展实地走访和"回头看" 针对执行不到位问题立行立改 防止"滥挂牌"等问题反弹 [2] 干部管理与激励 - 清退违规借调人员302人 畅通基层干部上升通道 联合多部门建立核查工作机制 [3] - 选派1863名机关干部和科技特派员下沉基层 培育村级后备力量4436人 实现人才"输血"与"造血"结合 [4] 民生改善成果 - 基层干部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4万余个 从"坐班填表"转变为主动下沉一线服务 [4] - 台源镇特色农产品运输损耗降低 村道翻新后村民收入提升 [4]
减负政策提升治理效能 有效缓解乡镇干部倦怠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0:57
基层减负政策背景 - 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制定乡镇职责清单并健全减负长效机制[1] - 基层干部负担过重主要体现在处理大量文件、检查考核、重复数据填报及应对上级借调等事务,挤占了服务群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2] - 形式主义问题叠加导致基层干部难以深入一线了解实情,影响国家惠民政策落实效果,减负既是关爱干部需求也是政策落地必然要求[2] 基层干部负担现状 - 干部需耗费大量时间处理文件材料、会议及迎检准备工作,工作节奏紧张且时间不足[3] - 政务应用程序和工作群组普及反而加重负担,干部需在多平台重复录入数据并完成"打卡留痕",挤压实际服务群众时间[3] 心理倦怠表现与成因 - 倦怠表现为工作投入度降低,干部机械完成任务但缺乏主动性,回避创新性工作[4] - 情绪持续低落导致对群众诉求回应缺乏耐心,人际关系疏离影响问题解决能力[4] - 成因包括职责与资源不匹配,干部需落实多领域政策但权限有限,长期挫败感消耗热情[5] - 个人发展前景不确定及"隐形贡献"难获认可,削弱工作成就感和内在动力[6] 减负政策缓解机制 - 直接缓解:精简文件会议、压缩检查考核后,干部焦虑疲惫感显著减少,精力转向实际服务[7] - 流程简化:归并报表和优化数据共享减少行政事务消耗,缓解因无效劳动产生的倦怠感[7] - 间接支持:政策提升干部工作价值感,通过实际民生改善获得心理满足[8] - 组织认同增强:上级理解措施拉近心理距离,减少孤独无助感[8] - 心理健康关注度提升:减负后干部有更多精力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实现自我疏导[9]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丨牌子减下去 作风实起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6 10:14
基层减负行动成效 - 山东省东营市通过整治"牌子多""证明多"问题,显著减轻基层负担,使村干部能投入更多时间服务群众 [1] - 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规范村(社区)工作机制,厘清工作权责,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 [1] - 整治前基层干部被各种事务束缚手脚,大量精力耗费在应付牌子和证明相关工作上 [1] 整治工作方法 - 采取"从上而下"整治策略,推动市级部门自查自纠,并将问题整治纳入日常监督检查 [2] - 建立"清单管理、明责减负"机制,推出村(社区)"减负10条",制定挂牌工作指南 [2] - 搭建问题直报平台,开展6次集中督导,推动整改22个问题 [3] 长效机制建设 - 畅通基层反馈渠道,建立基层治理观察机制,持续收集不规范挂牌和不合理证明线索 [3] - 计划持续巩固整治成果,解放基层干部精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