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搜索文档
严禁违规频繁考试,严禁提前开学、延迟放假!教育部明确→
央视新闻· 2025-05-27 13:07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 - 教育部发布通知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旨在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治校行为 [1] 负面清单内容 - 严禁传播反党反社会主义、丑化党和国家形象、分裂国家等错误言行 [2] - 严禁违反国家课程方案规定,随意调整课程内容或超标超前教学 [2] - 严禁布置超过规定总量和时长的作业,或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3] - 严禁违反考试管理规定频繁组织考试加重学生负担 [4] - 严禁违反规定睡眠时间安排作息或挤占课间休息 [4] - 严禁违反校历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利用假期组织补课 [4] - 严禁中小学组织选拔生源考试或以竞赛证书作为招生依据 [4] - 严禁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排名奖惩 [5] - 严禁教师体罚辱骂学生或实施性骚扰等行为 [6] - 严禁制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校规或不平等对待学生 [6] - 严禁漠视纵容学生欺凌行为 [7] - 严禁校园安全管理形式主义或瞒报重大事故 [7] - 严禁不履行食品安全责任导致卫生问题 [7] - 严禁违规选用教材或强迫学生购买指定教辅 [7] - 严禁强制购买校服或利用校服牟利 [8] - 严禁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挪用学生资助资金 [8] 政策背景 - 该行动是在巩固2024年规范管理年工作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1]
教育部:深化整治中小学利用征订教辅及购买校服谋利等突出问题
快讯· 2025-05-27 11:27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行动 - 教育部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 旨在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和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行为 [1] - 重点整治中小学利用征订教辅材料和购买校服谋利等侵害学生家长权益的问题 [1] - 深化整治"校园餐"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1] 学生减负措施 - 坚决遏制节假日补课 提前开学 延迟放假等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行为 [1] - 规范日常作息安排 解决学习时间过长问题 [1] 招生与教育公平 - 持续治理"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等违规招生行为 [1] - 重点整治违规跨区域招生和校外培训机构参与招生问题 [1] 教育评价改革 - 严肃纠正违规组织考试和公布学生成绩排名的行为 [1] - 禁止宣传炒作中高考升学率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1]
严禁频繁组织考试等 教育部部署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
第一财经· 2025-05-27 10:54
《通知》指出,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巩固规范管理成果,凝练固化规范管理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长效 治理机制,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主线,强化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底线,守牢安全管理,规范办 学红线。深化重点难点整治,针对尚未完全解决的基础教育管理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 加大整治力度。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推动各地各校将规范管理要求转化为行为,内化为理念,落实到日 常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在办学治校中做到循规律、明底线、守规则。提升数智赋能水平,积极利用互联 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方式,提升效能,不断提升基础教育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水 平。 严禁违规安排学生作息,挤占学生课间休息;严禁提前开学、延迟放假,或利用假期组织补课。 据教育部网站,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以下简 称《通知》),旨在巩固深化2024年规范管理年工作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侵害 群众利益的办学治校行为,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知》提出"五个进一步"的工作目标: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违背教育规 律、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行为进 ...
激发“村小”活力 共绘多彩童年——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5-24 00:35
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观察 课堂新变 - AI数字人进入乡村小学课堂,提升教学互动性和趣味性,如天津市蓟州区西龙虎峪镇中心小学使用AI数字人讲述历史故事 [2] - 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模式打破城乡教育资源壁垒,蓟州区通过4个教育集团和31个联合学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 - 结对帮扶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如蓟州区第一小学与西龙虎峪镇中心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学技能 [4] 硬件升级 - 乡村学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重庆市秀山县岑龙小学建成塑胶操场、24小时热水供应宿舍及多功能综合楼 [6] - 数字化建设推动教育资源云端共享,秀山县龙凤坝镇中心校通过"专递课堂"实现偏远"村小"专业英语教学 [7] - 2021年以来重庆累计投入60.72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覆盖农村学校教室、宿舍、功能教室等 [7] 校园文化创新 - 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如内蒙古林西县统部小学利用玉米皮制作手工粘贴画,丰富美育课程 [8][10] - 校际结对共建促进美育资源共享,如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两校互换教师开展马头琴、国画等特色课程 [9] - 内蒙古计划推进北疆文化融入校园,组织"书香校园""乐动校园"等活动强化乡村教育与地域文化联系 [9]
连云港教育界频推“大动作”
新华日报· 2025-05-22 06:04
尊师惠师十条措施 - 待遇保障方面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待遇联动机制确保长效化[1] - 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班主任倾斜设立班主任年资奖优秀考核奖[1] - 设立市级教师关爱专项基金建立重大节日慰问制度覆盖优秀困难退(离)休教师[1] - 专业发展方面改革职称评审机制放宽骨干教师职称限制开辟竞赛教练青年教师晋升直通车[2] - 建立编制周转池动态调整5%编制优先保障乡村和紧缺学科试点重点高中一班一师配置[2] - 实施新教师教海启航计划建设80个雁阵型教师团队10个卓越校长工作室2030年培养8000名骨干[2] - 职业生态方面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负面清单推广AI辅助教学工具减少重复性工作[3] - 教师凭花果山英才卡享医疗绿色通道表彰30年从教20年班主任教师[3] - 每年表彰20名模范教师组织满25年班主任疗休养保障教育惩戒权[3]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 六大行动包括课程普及融合发展师资培优素养提升治理优化筑基强基[4] - 2027年目标实现中小学AI教育全覆盖打造50个以上应用场景[4] - 培育100名种子教师50支专业团队建成200间AI实验室缩小城乡数字鸿沟[4] 中小学管理者领导力提升计划 - 581+计划培养50名全省领航校长80名全市领军校长100名区域领雁校长[5][6] - 同步启动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后备人才培养建设专业发展团队[6] 政策实施保障 - 建立专项督导机制确保教师幸福学生成长治理现代目标落地[6]
「基础教育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让人按照工具的方式生活」
声动活泼· 2025-04-21 18:39
AI对教育行业的影响 - AI大模型在教育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可快速提供答案、批改作业甚至承担标准化课程教学任务 [1] - 预计到2029-2030年,AI在绝大部分任务中将超越人类能力,倒逼教育体系加速变革 [3] - AI已实现跨学科教学能力超越普通教师,如数学、物理、统计等系统性知识传授,并能设计优于人工的跨学科教学项目 [10] - 美国"Two Hours Learning"实验显示,AI个性化教学可使8年级学生达到12年级水平,通过兴趣导向(如用足球教数学)实现实时反馈 [11] 未来教育模式创新 - 探月学院从学习者孵化器转型为学校,旨在构建持续的项目实践环境,避免传统学校与创新项目的割裂 [3] - 表现性评价体系被嵌入教学框架,但面临与传统教育体系横向比较(如大学录取排名)的结构性挑战 [10] - 未来学校应模拟社会场景,重点提供AI无法替代的生命状态示范,教师角色转向"创业者"范式(科研/艺术/商业创造者) [11] - 基础教育目标重新定义为"丰盈的一生",回归古希腊"闲暇"本质,培养生命意义探索能力而非工具技能 [7] 人才能力需求转变 - 顶级工程师/设计师所需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等综合素质远超企业现行岗位条框限制 [4] - 未来核心竞争力在于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持续创造的热情,以及运用先进工具在无人区探索的能力 [12][21] - 教育应培养"跌倒后重新站起"的韧性,通过模拟社会场景建立支持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路径 [20] - 生命状态的引导成为教育新维度,需通过教育者的身体力行示范无法被AI替代的价值观践行 [14][17] 行业变革深层逻辑 - 物质丰富时代将引发普遍性幸福困惑,教育需提前布局生命意义课题(参照佛陀困惑的现代重现) [8] - 现有教育体系存在"工具人"培养倾向,导致从业者面临AI替代时的身份认同危机,需重构职业价值认知 [15] - 教育创新需同步解决宏观研判、中观治理、微观实施的三层结构问题,才能实现规模化推广 [13] - 直接价值创造成为可能,学历作为"敲门砖"的功能弱化,真实社会连接与持续价值输出成为新评价标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