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庭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当孩子不尊重你时,不要愤怒,不要讲道理,记住这3句话就够了
洞见· 2025-09-07 20:34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子女表现出不尊重时,愤怒和说教无效,需通过三句话改善亲子沟通 [5][7][41] - 三句话是开启和谐亲子关系的密钥:允许争辩、共情倾听、爱己爱人 [42][43][44] 亲子沟通方法总结 - 第一句:允许孩子争辩,解码孩子的想法,父母不应扮演绝对权威角色 [10][18] - 通过允许争辩,孩子可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如刘阿姨案例中亲子关系从冰点转为缓和 [11][14][16][18] - 第二句:闭上指责的嘴,伸出共情的手,指责伤害自尊而共情打开心门 [20][25][26] - 共情案例包括父亲陪儿子玩游戏和妈妈允许晚自习后钓鱼,均有效拉近亲子距离 [21][22][23][24][25][26][28] - 第三句:裙子和孩子不必二选一,爱孩子与爱自己应并行不悖 [30][34][35] - 父母过度牺牲会让孩子产生愧疚感,爱自己才能用爱滋养孩子,如宋莹订牛奶案例 [34][35][36][38]
苏州市领导为市家庭教育咨询中心揭牌
苏州日报· 2025-08-25 07:19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部署 - 市委书记专题调研苏州市家长学校总校并揭牌家庭教育咨询中心 强调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1] - 苏州市家长学校总校是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重要阵地和国内特色品牌 新启用的咨询中心将提供家庭教育咨询与心理测评服务[1] - 推动服务阵地向街道社区延伸 要求中小学校在开学季开展家访和校园文体活动以营造和谐学习环境[1] 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措施 - 系统完善工作方案 健全心理咨询 筛查 预警 干预机制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格局[2] - 建立定期分析评估机制督促工作落实 发挥社会组织与党群服务中心作用 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心理健康服务[2] - 配足配齐心理健康教师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家庭教育典型场景 全面提升工作水平[2] 学生保护与宣传机制 - 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并建立档案 加强隐私保护 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 - 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力度[2]
南航CZ6164航班乘客冲突事件:地上降不住的妖精,都有一个天上的老子
洞见· 2025-08-14 20:35
核心观点 - 文章认为缺乏教养的孩子背后通常存在父母教育缺位的问题 强调家庭教育中规矩与爱并重的重要性 [6][11][45] - 外部社会不会容忍无边界行为 孩子最终需为自身行为承担后果 [19][25][27] - 恰当的惩戒教育能帮助孩子建立敬畏感和规则意识 [37][44][45] 事件案例 - 南航航班上一男孩踢踹前排座椅并故意碰撞乘客引发冲突 母亲以"孩子还小"为由辩解 [3][6] - 高铁儿童吵闹事件中母亲回应"有本事你来管"并攻击劝阻乘客 [9][11] - 六岁男孩强行打开女厕所门 家长以年龄为由拒绝道歉并辱骂受害者 [11] - 书店自习区男孩大声喧哗并威胁工作人员 母亲以"只是孩子"袒护 [11] - 餐厅儿童干扰邻桌并抓取他人食物 被制止后动手遭乘客反击 [14][16][18] - 小区男孩每日早晨尖叫扰民 在校打伤同学后反被受害者家属报复 [20][21][23] - 男孩用石头攻击他人 被罚抱大石头行走后认错 [37] - 男孩电梯内撒尿 父母要求其公开道歉并清洁电梯一个月作为惩罚 [39][41][42] 教育观点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校园之外没有温室" 社会不会宽容无法无天行为 [13] - 心理学家戈尔丁提出人性三层理论 强调需通过约束抑制生物性中的恶 [32] - 李玫瑾认为敬畏感需通过惩罚建立 让孩子知道后悔才能真正保护其成长 [37] - 俞敏洪提出"穷养富养不如有教养" 定义教养为行为得体且令人愉悦 [46][47][48] - 小错不改必酿大祸 及时惩戒能让其预判行为后果 [36][44] - 恰当教育需兼顾管教案与爱 而非纵容或冷漠轻视 [45][50]
哈佛女校长:经常带孩子去这9个地方玩,孩子头脑更聪明,格局不一般
洞见· 2025-08-12 20:35
教育理念 - 哈佛大学首位女校长提出好教育应让人不断重新认识自我和世界 促使改变发生 生活广度决定未来优秀程度 [5] - 家庭教育通过接触新事物和环境拓宽孩子生活广度 培养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建立正确三观 [7] - 孩子生活宽广带来视野辽阔 丰富认知与提升格局对成长至关重要 需通过特定场所体验实现 [8] 知识拓展场所 - 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通过书籍文化科学熏陶提升认知层次 知识积累差异导致人生轨迹分化 [10][14] - 詹青云案例显示广泛阅读培养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 从班级倒数逆袭至哈佛博士并成为辩论冠军 [16][20][21] - 12岁谢昭雨橦因长期接触文博知识成为专业文物讲解员 目标北大考古系 体现跨学科知识价值 [23][24][26] - 余华观点指出哲学文学类"无用"知识会在未来提供方向 塑造人格并影响关键选择 [28][29] 生活实践教育 - 河南商丘12岁辍学少年通过工地搬钢筋体验母亲日薪200元艰辛 最终悔改返校 [36][37][41][42] - 湖北父亲带11岁女儿挖藕四小时使其明白读书之苦远少于生活之苦 [44][45][47] - 真正见世面需接触菜市场农田工地等场景 培养生活常识理财意识与正确价值观 [51][52] - 见世面本质是理解社会各阶层状态 形成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与独立生活能力 [53][54] 身心培养方式 - 过度学业压力导致孩子精神健康问题 运动与自然接触可改善心理状态 [56][62][63] - 家庭通过运动自然公益等活动塑造强健体魄生命力与社会责任感 实现"无为教育" [67][68] - 卢梭提出最佳教育是无形影响心灵与潜能 聚焦做人做事与生活目标引导 [68]
很多亲子关系差的家庭,背后都有一个闷闷不乐的母亲,装死寡言的父亲……
洞见· 2025-08-02 20:34
家庭结构分析 - 东亚家庭普遍存在母亲强势主导、父亲被动退让的模式,母亲过度参与管理而父亲存在感过低[7] - 70%以上家庭存在"沉默暴力"现象,表现为父亲长期回避沟通而母亲独自承担育儿压力[18][19] - 典型场景显示母亲承担90%以上育儿事务,父亲参与度不足10%[24][25] 亲子关系影响 - 父亲长期缺席导致母亲情绪焦虑,进而造成孩子封闭或暴躁的双向负面影响[7][20] - 母亲持续输出负面情绪会使孩子产生压抑感,34%青春期问题源于父母沟通失衡[33][38] - 案例显示父亲参与沟通后孩子学习积极性提升60%,证明父亲角色不可替代[51] 解决方案建议 - 父亲需每日保持15分钟深度交流,采用共读/协作等4种方式建立有效沟通[53] - 母亲应降低30%事务参与度,通过情绪管理三步法改善家庭氛围[55][56][61] - 德国教育案例证明父母协同可使智力缺陷儿童取得博士学位,显示合作育儿的决定性作用[66] 教育模式转型 - 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在现代社会失效,双亲需共同承担教育责任[48][49] - 教师实践表明父亲介入可使孩子考试压力降低50%,学习效率提升显著[51] - 家庭需构建"感情-尊重-沟通"三角支撑体系,缺一不可[7][63]
真正觉醒的家庭:只改变自己,不改变孩子
洞见· 2025-07-18 18:40
家庭教育核心观点 - 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自身而非孩子 父母需通过自省和改变来影响孩子成长而非单向矫正孩子行为 [10][11][25][32] - 孩子行为问题是家庭教育的投射 优秀孩子多源于父母榜样作用 问题孩子多源于不当教养方式 [25][55][62] - 教育本质是"上所施下所效" 父母言行直接塑造孩子行为模式 [53][54][56] 教育案例解析 - **李柳南案例**: - 子女退学/沉迷游戏源于母亲长期高压教育 否定式沟通及剥夺兴趣爱好 [20][22][23] - 关键转折点为子女指出"都是因为你"的指责 促使母亲开始系统反思教育方式 [20][21] - **贾荣韬案例**: - 通过"一日考评表"量化自我改进 三周后行为改善率达显著提升(BC→AB占比反转) [36][39] - 调整教育方式后 儿子从作弊/网瘾转变为考入重点大学 [41][44] 成功教育模式 - **郑渊洁模式**:36年坚持凌晨写作的示范效应 使女儿形成优先完成作业的自律习惯 [57][58] - **樊登模式**:居家办公时持续展示阅读/工作状态 促使儿子自主培养阅读及信息检索能力 [60][61] 父母类型对比 - **两类父母特征**: - 吃老本型:归因于孩子问题 固守传统教育方式 [65] - 学习型:主动迭代教育方法 通过反思优化教养策略 [66] - 教育有效性取决于父母是否持续自我提升而非单纯要求孩子改变 [67][69]
从“教育孩子”到“共同成长”
广西日报· 2025-07-15 10:40
活动规模与覆盖 - 依托全区超过15000所社区(村)家长学校开展活动 [3] - 专项投入186万元升级200所家长学校 [5] - 线上"八桂家教直通车"小程序提供700多个课程视频 [5] 活动形式与内容创新 - 形成"固定阵地+流动课堂+线上平台"三维教育网络 [3] - 开展防溺水、防性侵、亲子阅读等特色课程 [3] - 在法院开展模拟庭审活动 25组家庭参与角色扮演 [3] - 玉林市组织36个家庭参与科技馆家风传承活动 [4] - 防城港市通过山歌形式传授防性侵知识 [6] 专业队伍建设 - 组建由专家智库+专业讲师+志愿者组成的多元化队伍 [6] - "千名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育计划"两年培养1000名专业讲师 [6] - 245人获聘首批"广西家庭教育指导者" [6] - 基层志愿者队伍规模达28000人 [6] - 建立"以考促学"机制 要求每年完成40学时继续教育 [6] - 上半年开展23场指导者培训 1200余人通过考核 [6] 多方协同机制 - 上半年各级妇联联合多部门开展活动1532场 [9] - 防城港市东海湾社区20个"双报到"单位认领特色课程 [8] - 提供志愿服务超2871小时 服务公益暑假班472人次 [8] - 河池市编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家庭保护手册》 [9] - 柳州市"家校社共育联盟"吸纳20多家单位开发特色课程 [9]
倾听尼山2025|孙晓梅:我们需要系统的家庭教育
经济观察报· 2025-07-05 16:34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举办 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3][4] - 分议题涵盖文明起源 儒家文化 齐鲁文化 全球现代化 家庭意义 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等方向 [4] 婚育观与可持续发展 - 健康婚育与科学育儿是推动家庭教育发展和人口均衡发展的核心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7] - 需建立科学婚恋观教育体系 建议将婚恋课程纳入大学甚至高中教育 内容涵盖价值观匹配 冲突处理 家庭关系等 [9][10] - 现行离婚冷静期需评估实际效果 缺乏统计数据支撑其利弊 应加强夫妻关系调解与家庭教育前置 [8] 家庭教育政策与实践 - 家庭教育"十四五"规划实现多部门联动 博物馆 图书馆 公园等公共场所融入亲子活动与家风展览 [13][14] - 现行《家庭教育促进法》范围狭窄 需扩展至家庭成员全周期教育 包括老年人尊重与基层社会治理 [15] - 留守儿童问题因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所缓解 但根源在于缺乏系统性家庭学科教育 需从幼儿园起培养家庭责任意识 [18] 性别平等与职业发展 - 1995年男女平等成为基本国策后 相关立法如《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持续推进 [27] - "妈妈岗"政策旨在帮助产后女性重返职场 需通过税收优惠等激励企业落实 可参考国外弹性工作制经验 [21][25] - 产假政策需配套强化0-3岁托育服务 建议政府提高托育补贴至每月1000元(国家与地方各500元)以提升机构积极性 [22] 育儿与社会化支持 - 0-3岁阶段应提早开始儿童社会化 托育服务不足是抑制生育意愿的关键 需解决母亲返岗后的照护缺口 [19][22] - 母婴关系对早期发育至关重要 建议母亲亲自育儿而非依赖月嫂 需纠正网络信息中的育儿误区 [19] - 男性育儿假政策执行率低 需通过企业工会推动福利改进 借鉴国际企业减少工时等灵活安排 [21]
倾听尼山2025 |孙晓梅:我们需要系统的家庭教育
经济观察报· 2025-07-02 15:55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举办 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1][2] - 设置多项分议题包括文明起源与未来发展 儒家文化世界意义 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 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 [2] - 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 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文明交流互鉴平台 [1] 家庭教育与婚育观 - 家庭教育需扩展至家庭成员全民教育 涵盖家庭建设 家风传承和社会治理领域 [12] - 当前《家庭教育促进法》主要关注父母对子女教育 缺乏对老年人尊重教育和撤销监护人资格后的托底机制 [12] - 科学婚恋观应包含人品考察 价值观匹配 冲突处理能力和家庭融合度等核心原则 [7] - 建议将婚恋观和家庭法律知识教育前置至大学甚至高中阶段 [7] 性别平等与职业发展 - 1995年确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后 相关政策如《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取得显著进展 [20] - "妈妈岗"政策旨在帮助生育后女性重返职场 但存在争议 部分专家建议更名为"家庭岗" [18] - 建议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 鼓励提供弹性工作安排以支持职业女性育儿 [16] 托育服务与政策建议 - 当前0-3岁托育服务薄弱 建议国家层面提高补贴至每月500元 地方政府配套500元以提升机构积极性 [17] - 托育服务需直接补贴机构而非仅依赖儿童数量 解决"无孩不补"问题 [17] - 产假政策需配套男性育儿假 并通过工会推动企业落实弹性工作制度 [16] 留守儿童与家庭建设 - 留守儿童问题随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逐步缓解 但根源在于缺乏系统化家庭教育体系 [13] - 建议从幼儿园阶段开设家庭学科课程 培养未来父母的育儿责任意识 [13] - 0-3岁早期社会化教育至关重要 应避免过度依赖月嫂等非亲属照料 [14]
骂游戏,赚大钱
36氪· 2025-06-28 22:41
产业链规模与结构 - 网戒学校及周边产业规模达700亿(2025年推算数据),其中网戒学校单项市场规模400亿(2017年数据) [5] - 产业链包含三大主体:网戒学校(半年收费3万)、短期训练营(21天课程5000元)、网红讲师(单场宣讲收入300万) [5][41][55] - 头部机构利润率超50%,部分接近100%,中等规模网戒学校年收入450万 [55] 核心商业模式 - 情绪驱动型销售:通过"游戏=鸦片/海洛因"等极端言论制造家长焦虑,引流至高价课程 [22][23] - 分层变现体系:免费直播课→2980元录播课→1000元线下课→39.8万"精英圈"会员 [7][15] - 军事化训练营采用"先妖魔化后拯救"话术,同一学员反复扮演网瘾少年与改造成功案例 [41] 头部KOL运营策略 - 王琨团队单平台粉丝400万,全网超千万,通过"废了"等贬损性话术建立权威感 [7][12] - 李阳转型游戏反对者,将疯狂英语业务与反游戏绑定,18万"高级合伙人"资格可获分销权 [56][58] - 短视频矩阵运营:40万粉账号提供标准化素材,2000+下线批量生产"关闭游戏"类内容 [29] 典型产品与定价 - 基础产品线:12980元"隐形链接"卧底服务(63天)、19980元督导套餐 [34] - 高端产品线:39.8万"精英圈"(承诺包办学业/事业/婚姻)、3.98万青少年成长营 [15][55] - 周边变现:9.9元日用品带货与5.9元《带货指南》支撑长尾收益 [27] 用户获取路径 - 精准流量捕获:搜索"孩子厌学"等关键词触发信息流广告,评论区"留言7"引导私域转化 [32][33] - 社群运营套路:群内安排"托儿"反复发布付款截图,制造从众效应 [34] - 线下会销设计:千人会场配合音乐/灯光/限时优惠(仅招9人)刺激冲动消费 [17][19] 行业争议点 - 训练营存在体罚/非法拘禁等行为,豫章书院案涉案人被判2年10个月 [44][51] - "隐形链接"服务被投诉实际服务时长缩水至1个月(承诺63天),且拒绝披露服务内容 [35] - 改造效果存疑:63%投诉称孩子"脾气更暴躁",部分学员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 [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