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营经济

搜索文档
多部门发声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详解如何强化金融支持、破除壁垒、规范执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8:02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旨在通过法治手段优化营商环境 破除市场壁垒 强化权益保护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1] - 法律实施将聚焦金融支持 市场准入 执法监督三大领域 形成政策组合拳 [1][4][6] 金融支持措施 - 对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一业一策"精准服务 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 [2] -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推出科技创新担保计划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20%) [2] - 实施首台套装备/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试点 累计风险保障超万亿元 [2] - 外贸领域单列小微融资协调机制 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2400亿美元 电子信息/现代化工/工程机械领域承保额显著增长 [2] - 建立民间投资项目清单机制 运用大数据实现"资金找项目"模式转变 [3] 市场准入改革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短范围 开展半年集中整治行动 1-4月民企中标率同比+5pct 1亿元以下项目民企中标占比超80% [4] - 将推出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领域3万亿元投资项目 支持民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4][5] - 鼓励民企布局新兴产业 平等使用国家科研设施 参与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 [5] 执法监督机制 - 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涉企诉求沟通机制 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6]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重点抽查问题领域 对整改不力者督办 [6][7] - 加快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和程序 [7] 行业影响领域 - 直接受益行业包括:高新技术(17.7万亿贷款支持)、外贸(2400亿美元信用险)、新基建(3万亿投资) [2][4] - 重点扶持领域涉及电子信息、现代化工、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 [2][4] - 政策将促进私募股权投资(74只基金)、科技保险(万亿保障)、跨境电商等金融创新业态发展 [2][3]
稳经济的中行行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5:36
一季度业绩表现 - 截至3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5.9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64% [1] - 负债总额33.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4% [1] - 实现营业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2.41% [1] - 税后利润586亿元,净息差1.29%,ROA 0.66%,ROE 9.09%,成本收入比26.17% [1] 消费金融布局 - 2025年计划投放超万亿贷款、创造千亿财产性收入、投入百亿消费补贴和减费让利 [1] - 截至3月末非房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62% [1] - 出台《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进"万千百亿"惠民行动 [1] - 房贷投放量同比增长13.45% [1] 民营企业支持 - 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3,532亿元,增幅7.99% [1] - 制造业贷款较年初新增2,226亿元,增幅7.46% [1] - 截至2024年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42万亿元,近三年累计增幅81% [1] - 民营企业有贷户近三年累计增幅88% [1] 资本市场服务 - 累计支持73个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贷款意向金额253.59亿元 [2] - 与18个试点城市达成基金合作意向,在7个城市设立9只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认缴规模合计79亿元 [2]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联合上海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举办民营企业融资对接暨惠企政策发布和集中签约活动
快讯· 2025-04-30 11:40
金融支持民营经济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联合上海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推进2025年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1] - 下一步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1] - 推动金融支持力度与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匹配[1] 合作机制与融资优化 - 继续以"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和上海科创金融联盟为纽带优化融资对接[1] - 加强政策宣传和典型经验总结推广以提升政策落实效果[1]
聚焦创新与消费!汇丰中国最新投资观点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3-14 18:02
政策重心 - 两会政策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三大方向,旨在增强内需和发掘新增长引擎 [2][3]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和6G等未来产业 [3] - 国家发改委推动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带动近1万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前沿科技领域 [3] - 中央预算投向教育及科技的资金预计提升5%及10%,央行扩大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至8千至1万亿元 [3] - 证监会将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培育长期资本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3] 消费提振措施 - 政府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列为首要任务,支持以旧换新项目的超长期国债发行规模翻倍至3000亿元 [3] - 政策支持范围从消费品扩大至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多渠道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4] - 措施包括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育儿补贴等社会福利改革以提升消费信心 [4] 民营经济支持 - 民营经济座谈会释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信号,《民营经济促进法》或加速推出 [4] - 政策强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4] 中国资产重估 - 人工智能发展触发中国资产重估,恒生科技指数及恒生指数年初至今分别上涨35%及21% [5] - 南向资金净流入达404亿美元同比增长370%,A股吸引30亿美元海外资金流入 [5] - 亚洲及新兴市场基金将部分仓位从美国调整至中国 [5] - 监管部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预计为A股提供约1500亿美元资金增量 [6] - 恒生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市盈率较标普500指数存在49%及45%折让,中国科技股估值较美股科技七雄大幅折让 [6] 行业配置偏好 - 互联网及科技股票占比较高的指数受青睐,人工智能推动者及应用者将持续受益 [7] - 消费、金融、工业等板块有望受益于刺激政策带来的市场重估 [7] - 低利率环境支撑高股息优质国企股票,中国离岸美元债吸引力提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