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

搜索文档
新动能、新增量、新引擎表现亮眼 上半年服务贸易向“新”而行、行稳致远
央视网· 2025-07-21 11:22
央视网消息:7月21日的"年中经济观察"来关注服务贸易。今年上半年,服务贸易在我国经济成绩单中表现出色,不仅增长势头良好,更 萌生出了新业态、新模式。从数据来料加工到文化产品全球"圈粉",再到中国服务解决方案出海,一条"创新驱动、多元发力"的服务贸易增长 线清晰可见。 在上海临港,仅这一个片区内就聚集了20多家"来数加工"企业。在这间工作室里,意大利博物馆数据库授权的350万幅名画正在这里变成 可以漫游的三维世界。 围绕数据的处理、加工与应用,一条以"来数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链正在上海临港加速形成。在安全合规、数据技术、基础设施等关键领 域,已有33家服务机构在此落地。 记者了解到,企业处理的数据全部来自意大利,对数据处理者的艺术理解、动画渲染等能力都有很高要求,数据经过加工后再通过专线传 回意大利。 同样是在上海临港,在这间办公室里,300多名"训练师"正在给海外用户训练专业大模型。 上海临科智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总监李科称:"我们现在主要涵盖的行业主要是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医疗、教育。这个项目是一个 国外的数学题考试大模型的项目,数据做完以后可以训练到大模型里面去,让它的数学能力更强。" 从给自动驾驶"拉 ...
50万亿!中国消费能力有多野?全球第一不是吹的!
新浪财经· 2025-07-20 20:23
中国消费市场 - 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4亿人均年消费3.57万元,日均98元 [1] - 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引擎 [3] - 服务消费支出占比提升至46.1%,涵盖旅游、健身、网课等新兴领域,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 [3] 消费行为变迁 - 消费观念从"能用就行"转向追求体验,表现为外卖、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爆发 [3] - 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推动兴趣消费和品质升级,但面临学区房等支出压力 [4] - 消费结构多元化,从拼多多低价商品到三亚高端旅游均呈现增长 [3] 外贸竞争力 - 中国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保持在14%和10%以上 [5] - 服务贸易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TikTok等数字服务出口成为新增长点 [5] - 制造业产业链完整度全球领先,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10个月投产,日产能达2000辆电动车 [6] 外资政策开放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覆盖汽车、芯片、医疗器械等行业 [6] - 22个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海南自贸港提供免税购物等便利 [6] - 外资安全审查体系同步完善,形成"开门迎客+守好家门"的双轨机制 [6] 未来发展布局 - 将高质量实施RCEP并推进加入CPTPP、DEPA等自贸协定,扩大国际经贸合作 [7] - 目标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挖掘90后、00后消费群体潜力 [7] - 需突破芯片、能源等"卡脖子"领域,同时降低医疗教育等民生负担 [7]
“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7000亿美元 提前完成目标
快讯· 2025-07-18 10:07
"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7000亿美元 提前完成目标 金十数据7月18日讯,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外贸顶住压力、展现韧性,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出口、 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外资质量提升,"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 亿美元预期目标。 (央视新闻) - F II GAME THE STORE OF TOP 12 11 13 11 and of the pro 央视 新闻 Norther [ 102000 1700 FA ...
我国货物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快讯· 2025-07-18 10:06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 国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外贸顶住压力、展现韧性,货物贸易规模稳居全球 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稳定在14%和10%以上。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新华社) ...
2025年服贸会倒计时60天,最新筹备进展公布
北京商报· 2025-07-12 09:56
服贸会筹备进展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10日至9月14日在首钢园举办[6] 论坛会议情况 - 已征集14场主题论坛、76场专题论坛和50场洽谈推介[7] - 主题论坛拟邀请近300位发言嘉宾 其中省部级领导、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等重要嘉宾占比超50%[7] - 年度主题为"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 涵盖数智电商、服务贸易新趋势、数字贸易创新、旅游文明互鉴、全球绿色经济等领域[7] - 电子商务大会将聚焦数智时代电商发展机遇和AI赋能中小企业出海[7] - 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将分享全球医改经验与医疗创新[7] - 气象经济论坛将讨论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7] - 电信计算机专题将举办中尼数字经贸合作论坛 聚焦5G、AI、跨境电商等领域[7] - 增值电信业开放合作论坛将探讨外资合作模式、跨境云服务等议题[7] 招展情况 - 已有超700家企业机构意向线下参展 其中京外企业占比超30%[8] - 24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将展示AI导管塑型机器人、眼科全域扫频技术等前沿成果[8] - 5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意向设展办会 包括德国、挪威、日本等[8] - 主宾国澳大利亚将组建最大规模展团 包括澳新银行、可画等企业[8] - 主宾省安徽将展示本地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开放成果[8] - 整体国际化率超20% 覆盖22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8] 成果发布 - 47家知名企业机构申请发布70余项新技术新成果 包括阿里巴巴、施耐德、飞利浦等[9]
以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国际经贸合作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01
全球文明倡议与国际经贸合作 -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1]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国提出的"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和平发展共识 [1] - 中国在国际经贸合作中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包容、合作、共赢的现代化之路 [1]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 世界文明多样性体现在资源禀赋、生产能力、流通手段、消费习惯、投资偏好等差异,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需求 [2] - 中国要求出海企业遵守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法规、文化习俗,与各国和谐开展经贸合作 [2] - 中非经贸合作成为典范,2024年中非货物贸易额达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 [2] 国际经贸规则制定 - 中国倡导的《投资便利化协定》是WTO框架下首个多边投资协定,覆盖WTO四分之三成员,包括90个发展中经济体和26个最不发达经济体 [3] - 中国主张尊重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在规则制定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2][3]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 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反对单边主义,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4] - 2024年一季度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 [4] - 2024年1-5月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8% [4] 国际合作与规则制定 - 中国推动WTO电子商务谈判达成《电子商务协议》,涵盖跨境数据流动、电子传输关税等议题 [5] - 中国反对单边主义"关税战",主张通过谈判或WTO争端解决机制化解分歧 [5] 国际人文交流与创新 - 人文交流促进商品和服务流通,为全球经济合作奠定基础,如中法科研伙伴交流计划推动科技合作 [6] - 中巴经贸合作助力文化交流,2024年中巴双边货物贸易额1881.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 [7] 服务贸易与创新发展 - 202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达8.6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金融、计算机、电信等部门增长显著 [7] - 服务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明显,数字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 [7]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2日-7月9日)
乘联分会· 2025-07-09 16:37
服务贸易 - 2025年1-5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4033.7亿元增长15.1%,进口18509.9亿元增长2.7%,贸易逆差4476.2亿元同比减少1352.2亿元[4] -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2492.7亿元增长5.0%,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5384.1亿元增长3.2%,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4400.6亿元增长10.7%,知识密集型服务顺差1900.3亿元同比扩大293亿元[4] - 旅行服务进出口9200.5亿元增长12.2%,其中出口增长74.2%为增速最快领域,进口增长5.3%[5] 工业生产者价格 - 2025年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上半年累计同比下降2.8%[8] - 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4%影响总指数下降3.26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下降13.2%,原材料工业下降5.5%,加工工业下降3.2%[9] - 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影响总指数下降0.35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2.0%而衣着价格上涨0.1%[9]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3%,燃料动力类下降10.4%幅度最大,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涨2.4%为唯一上涨品类[9] 居民消费价格 - 2025年6月CPI同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5%抵消消费品价格下降0.2%的影响[12] - 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1%,鲜果价格上涨6.1%贡献最大,猪肉价格下降8.5%形成主要拖累[14] -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8.1%幅度最大,交通通信下降3.7%为唯一下降类别[15] - 6月CPI环比下降0.1%,鲜果价格下降3.3%为主要影响因素,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均上涨0.7%[16]
北大汇丰智库宏观经济分析会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呈现新态势
深圳商报· 2025-07-06 01:21
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经贸合作机遇 - 东南亚2024年GDP增速4.8%,出口增长6.8%,外商直接投资逆势增长10%,成为全球供应链重要节点 [1] - 中东地区GDP占全球5.2%,对中国能源进口和机电、车辆等产品需求增长强劲 [1] - 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因持续集聚人流与资金流蕴含重要投资机遇 [1][3] 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中国全年GDP增长目标预计实现5%左右,定向消费券可阶段性提振消费 [2] - 建议通过取消新房公摊面积、推进现房交易、提升品质释放居民购房需求 [2] - 需关注美国高科技出口限制导致的贸易逆差,引导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降低单一依赖风险 [3]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态势 - 2025年二季度大湾区GDP合计增长预测4.3%,消费支撑增长态势显著 [2] - 1-5月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升,机器/电气设备类商品出口增长6.79% [2] - 香港澳门5月访客量同比显著增长,财政政策托底基建投资 [2] 中东具体投资领域 - 农业领域重点关注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三国 [3] - 数字产品服务贸易以Yalla Group为代表展现成长活力 [3] - 二手车市场需求攀升,硬核技术制造业企业在产业升级中价值显著 [3] 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占美国进口比重下降,孟加拉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占比上升 [3] - 需坚持贸易谈判应对高科技出口限制,同时发展服务贸易减少逆差 [3] - 宏观政策应更关注微观主体行为而非仅商业周期 [4]
7月5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新浪财经· 2025-07-05 20:05
宏观经济与贸易 -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服务贸易同比增长7.7% [1] - 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继续回升 [1] - 上半年我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增长17.82% [1] 财政与税收政策 - 今年前五个月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及退税超6000亿元 [1] 区域经济与产业动态 - 厦门发展战略强调将规划蓝图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行动 [1] - 深圳口岸上半年出入境人员达1.3亿人次 [1] - 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十年累计完成物流量3.65亿吨 [1] 能源与基础设施 - 我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1] 科技与制造业 - 深圳调研显示小相机打开大视野,反映科技创新活力 [1] 国际动态 - IMF称美税收与支出法案将扩大财政赤字 [1]
官方解读来了!复制推广77条“上海经验”,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7-04 21:34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复制推广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推广到全国[1] - 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合作、促共赢的实际行动[1] - 国家层面已累计复制推广37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形成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1][4] 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成效 - 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2024年达1095.3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全国30.1%[1] -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深化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措施推广[2] - 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包括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劳动者权益保护等36条措施,占比近一半[7]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 商务部坚持"由易到难、梯次推进"原则,压茬推进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试点[9] - 已进行两批试点,第一批33条措施,第二批80条措施,其中100多条实现更大范围复制推广[9] - 下一步将开展更广领域试点,围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发展新业态新模式[5][9] 深化试点领域 - 开展更深层次试点,推进贸易投资更高水平自由便利,加大电信、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开放力度[10] - 聚焦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等重点领域深化探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10] - 开展更大力度试点,用足用好已有政策,形成更多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探索"从0到1"制度突破[10] 数据跨境流动 - 支持自贸试验区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外数据出境无须履行申报安全评估等程序[7] - 推出更多便利化举措促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满足企业数据跨境流动需求[5][7] 政府采购改革 - 政府采购领域推出15条措施,包括拓宽适用范围、提高信息透明度、优化采购流程等[7] - 鼓励以中英双语发布采购公告,提高政府采购程序透明度和公平性,与国际接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