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牧场
icon
搜索文档
全省累计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超百个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3 15:52
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 - "格盛1号"智慧型桁架式深远海养殖平台完成1/8产能试养,收获10万斤刺身级章红鱼,并批量投放4万余尾10-15厘米章红鱼苗,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至1/2试养规模 [1] - 广东推进重力式网箱与桁架式平台接力养殖、海洋牧场装备与现代养殖技术融合,实现深远海养殖安全、环保、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1] - 2023年广东加快建设全链条现代化海洋牧场,在种业创新、装备创新、产业布局方面取得突破,为打造海洋强省注入新动能 [1] 海水种业创新突破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中心培育出"虎龙杂交斑"石斑鱼新品种,并实现黄金鲹人工繁殖、蓝圆鲹人工繁育等突破 [2] - 2023年广东培育出金鲳鱼新品系"鲳丰1号",突破硇洲族大黄鱼、黄唇鱼等人工繁育技术,潮州饶平海鲈实现省内全流程人工繁育 [2] - 湛江2家硇洲族大黄鱼原种场获批省级水产原种场,实现湛江省级以上鱼类良种场零的突破 [2] 种业创新体系构建 - 广东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创新中心,汇聚全国63个海水育种团队,针对28个适养品种进行技术攻关 [3] - 广东水产苗种年产量超1.3万亿尾稳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水鱼苗占全国超40%,虾苗约占全国1/3 [3] - 广东在深远海养殖鱼种储备上已跃居全国首位,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持续丰富 [3] 海洋牧场装备发展 - 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在江门下水,具有船体结构创新、自主航行游牧、智能养殖、渔旅融合四大特点 [4][5] - 2023年以来广东新建1500余个重力式深水网箱、10多个桁架类网箱,重力式深水网箱数量居全国第一,桁架类网箱居全国第三 [5] - "明渔1号"全球首台风渔融合装备可抵御17级台风,"联塑L001"号和"湛农1号"桁架类网箱经受住17级台风考验 [5] 海洋牧场产业链形成 - 潮州饶平县依托海域资源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2024年全县渔业总产值约59亿元(含育苗业产值) [6] - 广东在江门、潮州推进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推广环保型高密度塑胶渔排,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 [6] - 2024年广东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同比增长5.47%,海水鱼养殖产量97.54万吨占全国近一半,深水网箱养殖产量3年翻一番 [6] - 2023年以来全省累计开工项目超百个,形成种业培育、装备制造、精深加工、设施化养殖等完整产业链 [7]
为海洋牧场添一抹“保险蓝”
金融时报· 2025-06-12 10:25
为破解海洋牧场风险高、监测难等问题,中国人寿财险着力建设海洋风险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联 合国家海洋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充分整合遥感、气象、海洋环境等20项数据资源,实现了对海水养 殖风险全周期、多维度监测。与此同时,根据海洋牧场经营者的需求设定风险预警阈值,为其智能推送 预警信息,及时开展防灾减灾服务。 "过去,经营者凭经验、靠感觉,现在,平台可以为他们提供精准到特定海域的风险预警和防灾建 议。"中国人寿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上的渔业产业、海温、波高、水质等数据还为气象指数、海洋指数保险产品的研 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按照传统海水养殖保险的经验定损,在茫茫的大海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定损难、风险高,直 接导致理赔慢。中国人寿财险加快转变产品研发思路,在数据的支撑下,着力研究气象变化与海洋生态 对养殖水产的影响机理,重点在指数保险创新上下功夫,研发海参高温指数、牡蛎波高指数、金鲳鱼风 力指数、海草床与贝类碳汇指数、浪高指数和风力指数等保险产品。 相较于传统保险,指数保险颠覆了以实际损失进行赔付的理念,它以某个易于观测、与海水养殖密切相 关且难以人为干预的指数作为触发赔付的标准。以海 ...
如何让“蓝色粮仓”丰富国民餐桌
科技日报· 2025-06-12 09:00
原标题:如何让"蓝色粮仓"丰富国民餐桌 眼下,黄海深处的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海面如一块墨玉。 目光下移,直至30米深的冷水团中,身披银白鳞片的三文鱼在"深蓝2号"养殖网箱里穿梭、翻腾。5 个月后,它们将被送往天南海北,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海洋能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总量,是陆地的1000倍。"6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食品 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薛长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在实现"藏粮于海"的进程中,却存在诸多挑战。深远海养殖装备、水产育种、水产品加工等 关键环节,决定着"蓝色粮仓"的深度与广度。 时至今日,提起2024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带来的冲击,广东省阳江市双山岛养殖基地养殖户余先 生仍唏嘘不已。他说,阳江每隔一段时间就可能遭遇一场对深海网箱养殖影响不小的台风,似乎难以摆 脱"看天吃饭"的困境。 随着陆上及近海养殖空间日益趋紧,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建设深远海牧场。然而,与近海养殖相 比,深远海的自然环境更为凶险。据统计,全球约60%的台风活动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区域。 如何提高海洋牧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当前亟待探索的课题。 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看来,建设海洋牧 ...
广东发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1 14:15
日前,《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审议通过,将于7月1日正 式施行。这是广东省首部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打造高水平的"海上新广东"提供了有 力法治保障。 《条例》共七章五十三条,围绕海洋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综合 服务与保障等五个方面,系统总结提升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推动解决存在的堵点卡点 问题。 为保障海洋生态安全,《条例》提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 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科学推进 各类涉海开发保护建设活动。 《条例》明确,加强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引导涉海企业向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集聚发展,探索建设海洋产业园区等。 在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方面,《条例》明确,引导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提升高端 海洋电子装备的研发能力,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海洋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海洋工 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增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和建造能力,鼓励涉海企业在重点领域突破 ...
海南大学海洋牧场科研团队助力珊瑚礁生态修复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07
海南大学海洋牧场科研团队助力珊瑚礁生态修复 "海底热带雨林"长势喜人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艳玫 作为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11年,海南大学海洋牧场科研团队带着人工鱼礁技术和珊 瑚移植技术入驻,开启了珊瑚礁生态修复的探索之路。"我们采用人工鱼礁+珊瑚苗圃+生态监测的立体 修复模式,通过优化珊瑚种植密度、模拟自然礁体结构等,展开珊瑚礁治理和保护。"海南大学教授、 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爱民说。 过程中,海南大学海洋牧场科研团队将多项珊瑚保育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态修复工作,比如研发 出"珊瑚苗圃"立体种植技术,将珊瑚幼苗成活率从40%提升至75%;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打造的珊瑚礁健 康评估模型,实现了修复区域生态指标的动态监测。 "这里的海底世界比我想象中还要美。"近日,来自重庆的游客唐燕逸在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体验了 潜水。五彩斑斓的珊瑚水中摇曳,成群的热带鱼穿梭其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蜈支洲岛凭借其清澈的海水,丰富的珊瑚礁生态和专业的潜水服务,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 的游客前来探秘"海底热带雨林"。这样喜人画面的背后,是长达15年的付出与坚持。 "通过优化珊瑚种植密度、模拟自然礁体 ...
河北秦皇岛—— 创新海上耕作建设蓝色粮仓
经济日报· 2025-06-02 06:28
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拥有82公里海岸线,6海里至12海里范围内的可用海域面积超过20万亩,大部分区域 用于筏式扇贝养殖。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北戴河新区以海洋生态修复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 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截至目前,北戴河新区已有4家单位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总海域面积达2.89万亩,总投资1.4亿 元,累计投放海参、扇贝等各类苗种超过5000万单位。在促进养殖提质增效的同时,还带动了水产品加 工、冷链运输、品牌营销和休闲渔业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近两年在海之洋海洋牧场投放3.6万空方人工鱼礁,已形成'藻—贝—鱼'共生系统。"北戴河新区海洋和 渔业局水产科科长聂国军抓起一把刚打捞上来的礁体附着物说,监测数据显示,海洋牧场建设以来,藻 类的覆盖率已达30%以上,海域渔业资源量恢复至2015年的3.2倍,消失多年的中国对虾、牙鲆鱼在水 域重现。 当前,正值扇贝育苗的关键期,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的扇贝养殖海域生机盎然。渔民们起吊、投 苗、布网,投下一个个装有稚贝的笼具,紧锣密鼓地进行"海上耕作",为全年的收成打下基础。 35岁的养殖户姚远从小跟随父亲以近海渔业为生,见证了北戴河新区海洋牧场的 ...
光伏样板启航 风电牧场共舞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5:31
海上光伏项目进展 - 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用海面积512.7公顷,安装76万块光伏组件,6.2公里跨度,16回35千伏集电线路 [1] - 项目水深8.5米至11米,为山东省首批竞配海上光伏项目中水深最深,预计年发电量6.94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53.58万吨 [1] - 采用"多管桩高精度同步定位"工艺及全国首台海上光伏智能打桩船"电建海装001号",桩基定位精度达厘米级 [2] 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 - 莱州海上风电项目为全国首个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示范工程,装机304兆瓦,安装38台8.0兆瓦风机,累计上网电量20.38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64.87万吨 [3] - 通过投放海藻场和海草床净化水质,形成"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立体模式,海域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 [3] 清洁能源战略布局 - 中广核新能源在运装机总量5683万千瓦(风电3686万千瓦+太阳能1931万千瓦),计划2025年内突破7000万千瓦 [4] - 重点拓展"光热+"、"海上+"、"绿电+"特色业务,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及制氢、光热技术研发,探索区域能源综合解决方案 [4] 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益 - 海上光伏项目研发三大创新应用:海洋环境适配组件、支架单元技术设计、海上打桩工艺 [1] - 风电项目采用增量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形成可复制的"蓝色能源+海上粮仓"融合发展案例 [3]
全省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试验区(珠海)揭牌成立
南方农村报· 2025-05-29 14:05
全省首个!现代 化海洋牧场创新 试验区(珠海) 揭牌成立_南方 +_南方plus 场"标准海"样板 区(隘洲)开园 投产仪式同步开 展。 活动现场 多方合作,共建 海上"产学研"示 范基地 广东省现代农业 装备研究院党委 书记、院长彭彬 表示,建立创新 试验区,旨在落 实广东省农业农 村厅重要工作部 署,重点开展现 代化海洋牧场新 技术、新装备、 新业态等试点建 设。第一阶段实 施《广东省现代 化海洋牧场核心 装备与技术创新 平台项目(第一 批)》,"争取 到2026年底,试 5月28日,广东 省农业农村厅二 级巡视员李冠 强、广东省现代 农业装备研究院 院长彭彬、珠海 市海洋发展局副 局长苏跃朋和珠 海市海洋发展集 团有限公司董事 长梁凯斌在伶仃 牧场1号共同为 广东省现代农业 装备研究院现代 化海洋牧场创新 试验区(珠海) 揭牌,标志着珠 海市率先成为全 省现代化海洋牧 场创新试验区。 现代化海洋牧 验区建设取得积 极进展,一批可 操作、可复制、 可推广的创新性 技术和设施装 备、政策举措和 试验经验初步形 成,现代化海洋 牧场标准模式初 步建立,对全省 现代化海洋牧场 工作的示范引领 作用凸显。" 广东 ...
全国首个“标准海”样板区在珠海建成
南方农村报· 2025-05-28 20:35
全国首个"标准 海"样板区在珠 海建成_南方+_ 南方plus 5月28日上午, 珠海市海洋集团 投资建设的现代 化海洋牧场"标 准海"样板区 (隘洲)项目开 园投产仪式在珠 海万山隘洲海域 举行。 在辽阔的海面 上,三座桁架式 智能化养殖网 箱,30口重力式 网箱整齐排列, 构成"1+N"智慧 集群养殖单元, 可年产海鱼2500 多吨,年产值超 9000万元。"标 准海"样板区顺 利投产,标志着 珠海深远海养殖 将迈入"牧场模 式标准化、智能 装备集群化、陆 海联动产业 化"的新阶段。 年产值9000万元 "标准海"助推传 统渔业转型升级 现代化海洋牧场 被称为"蓝色粮 仓",是通过现 代科技开发海洋 食物系统的战略 工程。珠海市海 洋集团提出建设 集"标准用海、 立体养殖、岸海 联动、智慧赋 能、多元服 务"多维一体的 现代化海洋牧场 发展新模式,先 行先试建设隘 洲"标准海"样板 区,着力破解当 前国内海洋牧场 建设缺乏标准 化、规范化,缺 少全周期全链条 建设运营模式的 痛点。 "标准海"模式由 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的桁架式智能 化养殖网箱伶仃 牧场1号、2号、 3号,配套30口 90米周长重力式 网箱 ...
獐子岛(002069) - 獐子岛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8:28
公司关系与股权结构 - 海发集团是公司间接控股股东,预计向其发行股票完成后,控股股东将由盐化集团变更为海发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大连市国资委 [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投向水产品苗种培育、海洋环境模型构建与病害预警等多个领域 [2] 多倍体品种培育 - 多倍体技术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受技术成熟度、法规审批、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在贝类多倍体育种有优势,三倍体牡蛎苗种市场占有率较高 [3] 海水养殖抗风险措施 供给端 - 树立经营策略,加强育种研究,扩大苗种生产,深耕140万亩资源,推动品种结构向多品种生态型海洋牧场转型 [4] 市场端 - 践行建设理念,推出新品牌,丰富品牌矩阵,下沉市场,覆盖不同消费群体 [5] 研发供应端 - 坚持战略,聚焦研发应用,保持新品开发转化速度和技术储备,发挥合作平台功能,布局核心资源和产品 [6] 运营管理 - 坚持方针,优化治理和股权结构,建立激励机制,强化考核与业绩挂钩 [6] 改善财务状况措施 政策支持与贷款续贷 - 获大连市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借新还旧和贷款基准利率有优惠,贷款续贷和现金流正常 [6] 开源节流与降本增效 - 通过相关措施提升经营业绩,把控成本,优化部门和业务 [7] 向国资股东发行股票 - 发行A股股票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 [7] 应对行业竞争举措 提升供给资源可持续能力 - 在黄海北部建立海洋牧场,拥有优质种质资源等;与海外资源基地合作 [8] 提升客户服务与市场拓展能力 - 提升管理效能和产品质量,增加食品研发投入,加强采购和加工管控,建设销售队伍 [8] 完善供应链保障体系 - 建立全链条采购销体系,多地建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超6万吨,构建双循环市场格局 [9] 升级营销模式 - 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协同,强化品牌优势,开发新模式,布局新零售渠道,构建全渠道营销网络 [9]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市值管理 - 遵循监管要求,开展相关工作,聚焦主业,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回报投资者 [10] 海洋牧场养殖结构优化 良种引育 - 深耕传统苗种,构建采购基地和合作平台,推进盈利模式转变;引育新品种,实现规模化繁育和养成,构建种质资源库 [10] 养殖方式 - 发展水面浮筏多元化养殖,调整养殖模式,构建增收格局,聚焦核心区域,推动央地合作 [10] 多营养层级养殖 - 相比单一养殖,理论上成本降低和收益提升效果显著,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11] 电商销售 - 围绕拓展渠道、提升影响力、优化效率展开,年内丰富产品品类,增加副品牌推广,创新合作模式,提升销售份额 [12] 预制菜业务 - 研发、生产及销售多年,规模较小,将聚焦新品开发和现有单品升级,丰富产品矩阵,推动新品上市 [12]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运营管理 - 坚持方针,优化结构,建立激励机制,评估风险,压减优化海外业务 [13] 贸易端 - 树立原则,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和海外市场变化 [14] 蓝碳计量和交易 - 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未形成规模化收入和成熟商业模式,推动技术储备和政策梳理 [14] 增发影响 - 发行完成后,总资产和净资产增加,资产负债率降低,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14] 分红计划 - 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改善盈利能力,争取早日分红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