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蒲慕明院士:未来数十年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用AI的人
第一财经· 2025-05-17 21:14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教育的内容和模式的变革。"蒲慕明说,传统的教育包括"传道""授业""解惑"。比如"传道"是指加强社 会伦理教育和群体生活规范训练,建立诚信、公德、责任感,这是教育的重点。"解惑"是指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老师要从教 授知识到传授自我学习求知的能力,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求知、如何解答问题。在中小学和高校的课程体系中,"AI应该成为 同语文、数学一样的基础必修课"。 至于AI时代的科普教育,他认为目标和内涵也不相同。科普既有针对一般中小学生和没有科学基础的成年人的,也有另一种必须 加强的科普,即针对有科学基础、多学科的科研人员的类型,这种科普工作适应学科交叉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但这类科普还比较 缺乏。他还称,AI时代科学信息是泛滥而非缺少,科普最主要的任务不仅仅是提供材料和信息,而是要从专家的角度帮助公众获 得较准确的信息。 在蒲慕明看来,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教育和科普的重要目标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科学公民。科学公民指的是具有相当科学素养, 以科学态度从事各行各业的公民。"一般人对科学的理解,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现代化的水平。"现代社会需要科学公民积极参与 探索一些问题的解决途径,科学公民在未 ...
“科技力”玩出来!广州执信教育集团举办科技游园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09:42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化身"牙齿特工"看细菌如何挖空牙齿城堡;驾驶全部由电力驱动的平衡车巡航校 园;进行AI棋类机器人互动体验…… 5月14日,广州执信教育集团科技学术节开幕。本届科技节以"体验启科学智,创新领未来风"为主题, 聚焦"实践"与"创新",旨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工程素养,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为培育兼具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科技人才筑牢根基。 本次科学教育盛宴设有三个专场:科技游园活动、科技学术节竞技以及走近诺贝尔奖巡展专场。科技游 园环节,共精心设置 27 个摊位,其中 9 个来自大学,7 个源自科研院所,4 个由企业搭建,6 个由校内 科组组织。外校参展摊位数量与本校科技竞赛场次均创下历史新高,充分展现了本次活动的广泛影响力 与强大吸引力。此外,实验学科组织了 6 场科学年级科技竞赛,科学竞赛集实践性与创新性于一身,吸 引了众多学生积极报名。 游园活动无疑是本届科技节最受瞩目的焦点。其涵盖 AI、生命科学、地球科学、XR 等前沿热门学科领 域,20 所大学、科研院所与高新技术企业携科学实验及最新科技产品走进校园。学生们不仅能借此了 解前沿科技的最新动态,更能通过亲手实践,沉浸式感受前沿黑科技 ...
施一公院士:人工智能时代,学生面对AI的发展要有定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16:13
数周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接连走进深圳中学与深圳外国语学校,以《拔尖创新人 才培养的西湖实践》为题,在千余名师生面前展开一场关于科学精神与教育变革的深度对话。从深中学 生对"离经叛道式思考"的价值共鸣,到深外学子关于"AI时代科研路径"的犀利提问,这场跨越基础教育 与高等教育的思维碰撞,不仅展现了西湖大学"破均值、拓方差"育人理念的落地实践,更揭示了人工智 能时代下具有突破性、前瞻性的新式育人逻辑。 在人工智能重塑未来的时代浪潮中,如何打破教育同质化困局、培养真正具有开创精神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近日接受南都专访,深度解析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破局之道: 从变革"唯论文"评价体系到构建"拓方差"育人生态,从拥抱非常规思维到在AI时代坚守科学本源。当星 辰大海的抱负与躬身入局的勇气相遇,这所年轻大学正以改革者的姿态,在量化指标与人文关怀、传统 范式与颠覆性创新之间,探寻属于中国科学教育的第三种可能。 施一公:西湖大学希望通过系统性的改革构建一套"破均值、拓方差"的创新育人体系。这一体系以解放 思维惯性、重塑评价标准、重构教育生态为核心。我们容忍不确定性的制度设计、鼓励非常规 ...
我省着力培养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辽宁日报· 2025-04-27 09:03
锦州市实验学校科技节上,学生们用吸管和胶带纸精心搭建出一座座"塔台",在激烈的比赛中探索 工程技术原理;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未来校区,每周两节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总能带给学生们新奇体 验;营口市健康小学的科学课上,学生们见证了3D打印机里"长"出苹果,通过无人机表演感受科技的 魅力…… 近年来,我省坚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各地各校强化课堂主阵地,用好社会大课 堂,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 体。 今年,我省还计划推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活动展示平台,及时发布面向全省中小学校开放的 各类科技场馆、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科普基地及各类科普活动信息,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导航图。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加什么、怎么加?我省先后制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 方案》《辽宁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建设方案》《辽宁省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实施方案》3个制 度性文件,在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拓展社会渠道、丰富实践活动、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明确 目标,细化举措,绘制中小学科学教育走深走实的"施工图"。 加强引领示范,我省推动获评首批全国中小学科 ...
呵护奇思妙想 培养科学素养(教育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4-13 06:00
瞧,有的学校积极创新,以"蚂蚁搬家观察报告"替代传统闭卷考试,鼓励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有 的学校广泛开放实验室课外使用权,让学生的奇思妙想有了上手操作的空间;有的学校探索"科学素养 银行"评价体系,推动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接受与质疑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关注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责任。 科学教育不只是知识传授,更关键的是要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谁来施教至关重要。科学教师要懂科 学、懂教育,深刻理解科学教育应该教什么、学生如何学习科学、教师如何教科学。在科学教师培养方 面,应推动高水平师范大学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在公费师范生项目中提高科学教育学生培养比例,支持 综合性大学培养科学类课程教师。同时,做好科学类课程教师培养培训,将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培育纳 入省市教师培训和"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项目,建立多类型、多样态的研修共同体,推动新任教师、骨 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在交互式团队架构中学习和实践。 越来越多的力量与智慧汇集,为中小学生打开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北京怀柔区聘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 家学者,担任全区中小学校的科学副校长,指导学校科学教育规划和科技课程建设;河南濮阳县文留镇 枣科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