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XR
icon
搜索文档
“百镜大战”?早着呢!明星创企揭开智能眼镜真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7 10:5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智能眼镜市场呈现高度热闹但分裂的状态,展会上体验需求火爆但实际产品交付难、用户体验参差不齐、退货率高企[1][2] - 目前除Ray-Ban Meta通过补贴达到200万销量外,尚无单品突破百万销量,包括小米1999元产品也未能打破销量困局[2][9] - 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包括硬件拼凑后AI能力不足、芯片与传感器技术未成熟,需回归底层技术打磨[2][6] 技术瓶颈与发展路径 - 当前AI眼镜智商仅相当于5岁儿童,预计2027-2028年将出现成熟度超过20岁的超级智能AI Agent[7] - 摄像头技术需创新优化,核心应服务于AI而非人眼,例如提升文字识别等基础功能[6][7] - AR与AI结合是下一代终端关键:AI解决3D交互低效痛点,AR提供空间化呈现,两者结合才能超越手机[13]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仍处上半场初期,雷军等巨头未全力投入时"百镜大战"仅为表面狂欢[3][8] - 全球科技巨头(苹果/Meta/Google/微软/OpenAI)均已下场,但过去十年仅高通通过卖芯片盈利,反映行业高门槛与长周期特性[10] - XREAL选择与谷歌、高通合作Project Aura,聚焦安卓XR生态,同时推出便携大屏产品线One Pro实现单点突破[14][15] 产品战略分歧 - 两条技术路线并存:全天候佩戴但功能精简的眼镜 vs 有限佩戴但体验优化的AR设备,后者当前更侧重提升有效使用时长[11][12] - XREAL优先选择非全天候佩戴路径,通过光学与芯片研发积累实现代际差,目标先打造百万级爆款再扩展千万级市场[15] 长期发展预期 - 行业"iPhone时刻"预计在2027-2028年出现,需满足轻量化、强AI交互等条件[3][7] - 供应链需超越现有整合模式,在AI模块、系统、芯片等领域进行深度创新,例如相机链路重构[5][6] - XREAL通过自研芯片和光学技术构建壁垒,类比大疆/特斯拉的硬研发路径,认为这是中国初创企业国际化的唯一途径[15]
“金刚鼠”从无到有 视觉盛宴的背后是不断创新的数字技术
央视新闻· 2025-07-27 03:46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47亿元 [1] 影视制作技术创新 - 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是《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等影片顶级特效的制作地 [1] - 《独行月球》中数字生物金刚鼠使用了1331个目标体实现动作表情 并制作了约五千万根毛发 [3] - 《流浪地球3》将采用虚拟拍摄 数字换龄 三维特效 AI等前沿技术 [5] 光场重建系统应用 - 北京首钢园的"大光球"配备数百台超高清相机和数万颗LED灯珠 是国内规模最大 密度最高 照度最亮的光场重建系统 [7] - 该系统可无需穿戴设备 通过捕获真人光线信息直接生成真实人物模型 [9] 数字人制作效率提升 - 传统3D数字人制作周期需一个月以上 成本达数十万至百万级别 [11] - 新技术可将制作周期缩短至一周内 成本降低50%以上 [11]
群核科技发布3D高斯语义数据集,给机器人装上“空间大脑”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26 18:45
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适用于智能体自由运动的大规模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包含1000个3D高斯语义场景,涵盖超80种室内环境 [2] - 该数据集首次将3D高斯技术引入AI空间训练领域,结合自研空间大模型能力,兼具真实感与语义性 [5] - 数据集已在HuggingFace、Github发布,全球开发者可下载使用 [5] 3D高斯技术应用 - 3D高斯溅射技术凭借"扫描即可重建场景"优势,已在文物保护、空间设计等领域应用 [4] - 公司工程师利用该技术成功还原杭州一座60多年老照相馆空间,引发广泛关注 [4] - 公司搭建"3D高斯重建+空间大模型+物理仿真"训练数据生成新路径,可快速完成场景重建并赋予语义逻辑 [5] 空间智能平台布局 - 公司SpatialVerse平台积累海量可交互三维数据与物理仿真工具,其InteriorNet数据集为全球最大室内场景认知深度学习数据集 [7] - 平台目标是成为空间智能领域的"ImageNet",为AIGC、XR、具身智能等领域提供训练基础 [7] - 公司开源空间理解模型SpatialLM曾登上Hugging Face趋势榜前三,获谷歌与斯坦福联合研究论文引用 [7] 行业合作与影响 - 公司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穹彻智能等具身智能企业达成合作 [7] - 公司首席科学家提出Sim2Real是当前最高效的具身智能训练范式,计划联合行业推进"现实-虚拟-现实"范式 [8] - 通过3D高斯语义数据集发布和机器人大赛,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技术发展 [8]
群核科技发布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
环球网· 2025-07-25 18:38
群核科技发布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 - 公司发布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包含1000个3D高斯语义场景,涵盖超80种室内环境 [1] - 数据集及相应智能体解决方案将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亮相 [1] 3D高斯溅射技术应用与创新 - 3D高斯溅射技术凭借"扫描即可重建场景"优势,已应用于文物保护、空间设计等领域 [3] - 公司工程师曾利用该技术还原杭州一座60多年老照相馆空间 [3] - InteriorGS数据集首次将3D高斯溅射技术引入AI空间训练领域 [3] 空间智能训练平台与技术路径 - 公司搭建"3D高斯重建+空间大模型+物理仿真"训练数据生成新路径 [3] - 用户可通过输入视频或图片,快速完成场景重建,并赋予语义逻辑与物理特性模拟 [3] - SpatialVerse平台积累海量可交互三维数据与物理仿真工具,目标成为空间智能领域的"ImageNet" [3] 行业合作与市场影响 - 公司3月开源的空间理解模型SpatialLM曾登上Hugging Face趋势榜前三 [4] - 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具身智能企业达成合作 [4]
“百镜大战”悄然开打:XREAL如何征战上半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5:52
21世纪经济报道 实习生 张长荣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2024年12月12日,在纽约举办的Android XR发布 会上,一家年轻的中国公司崭露头角,与Google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Android XR生态。 这就是XREAL——由曾经供职于英伟达、Magic Leap的徐驰,在2017年回国创办。让徐驰略感欣慰的 是,如今XREAL在全球消费级AR眼镜赛道崭露头角,不仅实现产品销量连年领先,还在AR眼镜芯片 研发、光学方案等领域构筑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根据IDC数据,XREAL过去三年蝉联AR领域全球销量冠军,且在2024年全年市场份额是第二、三、四 名的总和。在2025年第一季度,XREAL在全球AR/VR大行业中,份额位居全球市场前二,仅次于 Meta,甚至超越字节跳动。 在资本层面,XREAL同样可圈可点。过去7年里,其获得10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超3亿美元。投资方既 有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方,也不乏阿里巴巴、快手、蔚来、爱奇艺等战略投资方。今年 5月,XREAL还获得浦东政府的2亿战略投资,并作为链主企业正式将总部落地浦东。 在徐驰看来,XR(扩展现实)将成为替代手机的下一 ...
歌尔股份(002241):收购结构件精密制造企业,深化垂直整合能力
国盛证券· 2025-07-23 14: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消费电子,前次评级为买入,本次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歌尔股份拟斥资95亿元收购米亚精密和昌宏实业,标的公司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竞争力领先,此次收购将提升公司在该领域综合竞争力,深化垂直整合能力,推动主营业务长期健康发展 [1] - 2024年全球VR/MR重回增长趋势,AI眼镜出货量突破200万副,同比激增210%,2025下半年预计有多款AR+AI眼镜上市或改款,公司在XR光学领域卡位好,将跟随行业快速成长 [2] - 2024年全球TWS市场出货量达3.3亿台,恢复两位数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5亿台,随着AI深度赋能语音交互,公司TWS耳机业务具有较好增长前景 [3]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11/1151/1300亿元,同比增长0.1%/13.9%/12.9%,实现归母净利润33/41/48亿元,同比增长24.0%/23.1%/17.1%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信息 - 07月22日收盘价23.81元,总市值83132.55百万元,总股本3491.50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88.34%,30日日均成交量81.18百万股 [6] 股价走势 - 展示了2024 - 07到2025 - 07歌尔股份与沪深300的股价走势 [7][8]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98574|100954|101051|115145|130012| |增长率yoy(%)|-6.0|2.4|0.1|13.9|12.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88|2665|3306|4071|4768| |增长率yoy(%)|-37.8|144.9|24.0|23.1|17.1| |EPS最新摊薄(元/股)|0.31|0.76|0.95|1.17|1.37| |净资产收益率(%)|3.5|8.0|9.5|10.9|11.9| |P/E(倍)|76.4|31.2|25.1|20.4|17.4| |P/B(倍)|2.7|2.5|2.4|2.2|2.1| [5]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A - 2027E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项目情况 [10] - 利润表展示了2023A - 2027E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项目情况 [10]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情况 [10]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3A - 2027E的情况 [10]
内容时代的“上海答卷”
远川研究所· 2025-07-18 21:11
BW2025展会与二次元文化发展 - BW2025参会人数达40万创历史新高,国际观众占比13%,相比首届BW规模显著扩大[1] - 参展商从50家增至700家,覆盖二次元衍生品、游戏、AIGC平台及设备商等多领域[1] - 展会成为亚洲最大ACGN盛会,体现上海互联网内容生态的繁荣[3] 上海内容产业政策与生态建设 - 上海推出"沪九条"政策,从创意鼓励、资金支持等九方面扶持内容创作者[3] - 内容产业被视为城市竞争力关键,构建"内容创作之城"新范式[4][5] - 政策强调打造产业链畅通的创作集聚区,推动基础设施完善[8] 区域产业集群与平台效应 - 黄浦区依托小红书等平台形成生活方式内容策源地,实现"即创即富"商业闭环[9] - 杨浦区聚集8300家数字企业,包括哔哩哔哩、抖音等头部平台及配套服务商[11] - 徐汇、浦东、静安分别拥有米哈游、阅文、喜马拉雅等企业,带动全链条生态[12] 技术驱动与内容创新 - AIGC、XR、区块链版权等新技术成为内容产业扩展的重要方向[13] - 内容产业深度嵌入城市经济肌理,形成"内容即治理"的新型城市生态系统[14][15] 创作者职业化发展 - B站90后/00后用户占比78.7%,18-24岁群体占60.3%,为创作主力[22] - "沪九条"将创作者纳入职称评审和人才计划,提供职业发展通道[22] - 案例:B站UP主稚晖君从科技内容创作者转型为机器人公司创始人[18][19] 城市营商环境与人才吸引力 - 上海通过制度保障为创作者提供身份认同和产业链支持[23] - 内容创作者被纳入数字经济体系,获得政策与资源倾斜[25] - 城市效率体现在对人尊重,优化流程助力创作者发展[26][27]
康耐特光学(02276):25H1利润高增,XR业务兑现在即
华福证券· 2025-07-10 21: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稳增,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XR业务随产业发展有望步入兑现期,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收入增速分别19%/18%/18%(前值15%/14%/12%),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29%/22%/21%(前值23%/19%/15%),对应PE为33/27/22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发布2025H1正面盈利预告,利润高增 - 公司预告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少于30%,增长得益于高折射率和功能型产品的强劲销售,以及有利的产品组合推动平均售价提升,延续了21年以来利润复合增速超30%的强劲势头 [2] 传统主业结构升级,盈利能力持续兑现 - 高折射率产品壁垒高,份额稳固,公司是国内少数能生产1.74高折射率镜片的企业,深度绑定上游核心原料供应商日本三井化学,技术壁垒和成本优势显著,随着国内高度近视人群的增长及消费升级,高折镜片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作为龙头将持续受益 [4] - C2M模式提升盈利,公司C2M定制化生产模式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交付效率,显著提高客单价和整体毛利率,定制镜片的毛利率显著高于标准镜片,其收入占比的提升是驱动公司盈利提升的重要因素 [4] XR业务蓄势待发,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 公司与美国多家头部企业在内的多个全球领先的科技和消费电子企业持续合作,也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内外科技和消费电子企业客户的业务合作机会,配合客户持续推进现有研发项目,并积极开拓新项目,为未来可能的AR或AI眼镜等项目的批量生产做准备 [5] - 25Q1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近期小米、Meta等相继发布智能眼镜新品,智能眼镜趋势持续向上 [5] 全球化布局规避风险,提供长期增长动能 - 公司2024年宣布在泰国投建高折射率产品及XR业务的自动化生产线,2025年5月拟在日本投资建设自动化车房树脂镜片产线,专注高端定制化镜片的生产与销售,项目规划总投资约400万美元,预计与2025年7月31日前投产,预计首期投产后年产能可比现有车房定制片提升20%,可覆盖北美市场 [5] - 投产后可进一步增强公司供应链韧性,有效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关税成本上升风险,确保对美国市场的稳定供应,日本产线的区位优势也将提升亚太地区客户响应速度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收入增速分别19%/18%/18%(前值15%/14%/12%),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29%/22%/21%(前值23%/19%/15%),对应PE为33/27/22倍,维持“买入”评级 [6]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1,760|2,061|2,457|2,902|3,419| |增长率|13%|17%|19%|18%|1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27|428|555|674|819| |增长率|32%|31%|29%|22%|21%| |EPS(元/股)|0.68|0.89|1.16|1.40|1.71| |市盈率(P/E)|55.7|42.5|32.8|27.0|22.2| |市净率(P/B)|13.1|11.5|8.6|7.0|5.6|[8]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财务指标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指标的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总收入2,470百万元,营业总支出1,866百万元等,还涉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比率 [11]
康耐特光学(02276):业绩盈喜,产品结构优化
天风证券· 2025-07-10 17: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工业/工业工程,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39.9港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树脂镜片领先的中国品牌,伴随功能性及定制镜片收入占比提升,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优化;全球产能布局和XR业务拓展赋予成长空间,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5.6亿/6.7亿/7.9亿(前值分别为5.4亿/6.6亿/7.8亿),对应PE为31X/26X/22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公司发布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H1归母净利同增不低于30%(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71亿元),主要系高折射率产品及功能性产品销量增长强劲,产品组合带动平均售价上升 [1] - 24年公司标准镜片、功能镜片、定制镜片收入增速分别为8.8%、32.4%、11.8%,验证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1] 全球战略布局 - 公司拟通过日本间接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自动化车房树脂镜片产线,专注于高端定制化镜片的生产与销售,项目规划总投资约400万美元,预计于2025年7月31日前完成产线建设并正式投产 [2] - 新建产线采用全自动化设备及升级改造技术,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助力品牌溢价提升,预计首期投产后年产能可比现有车房定制片提升20%,可覆盖北美市场 [2] - 此举可增强公司供应链韧性,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关税成本上升风险,确保对美国市场的稳定供应,提升亚太地区客户响应速度,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增强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汇率波动的能力 [2] XR业务 - 公司在XR业务方面与多家全球领先企业持续合作,积极拓展新客户,配合客户推进现有研发项目,开拓新项目,为未来批量生产做准备 [3] - 公司规划布局国家级研发中心,包括新建XR研发中心,持续投入,强化项目和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注重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协同效应,不断研发创新产品,改进和升级现有产品 [3] 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479.93百万股,总市值19,149.01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4.01港元,资产负债率33.62%,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40.15/10.70港元 [5]
康耐特光学(02276.HK):产品结构升级带动25H1业绩靓丽 持续关注XR业务进展
格隆汇· 2025-07-09 18:59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1H25净利润同比增速不少于30% [1] - 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 4/6 6/8 2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5 5%/+22 64%/+23 76% [2] 产品结构 - 高折射率及功能型产品销量提升带动产品组合优化 标准化镜片毛利率30% 定制化镜片毛利率60% [1] - 高折射产品凭借差异化定位和高性价比优势快速渗透 防蓝光 偏光等功能镜片强化竞争力 [1] 智能眼镜布局 - 25Q1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148 7万台 同比+82 3% [1] - 公司已建立光学研发中心 歌尔股份战略入股 泰国产能布局落地 XR业务有望贡献业绩 [1] 定制化与技术优势 - 三合一 卡扣式等方案全覆盖 定制化能力与技术先发优势显著 [2] - 日本自动化车房树脂镜片产线预计2025年7月底投产 将提升高端定制化产能 [2]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32/26/21X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