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搜索文档
国有大行增资迎来重要进展 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证券日报· 2025-05-25 23:51
国有大行增资进展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于5月23日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 [1] - 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90%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1] 募集资金用途 - 四家银行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是实施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增量政策,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维护金融安全 [2] - 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20%、14.48%、10.24%、9.56%,均较2023年末提升 [2] - 邮储银行测算显示,若发行募集1300亿元,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9.56%提升至11.07% [2] 银行战略规划 - 中国银行计划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全球化综合化优势,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股东回报 [3] - 交通银行强调业务增长需资本支撑,此次发行有助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实施战略转型 [3] - 分析师预计补充资本金将更多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配合"两重""两新"政策,并加强科技、消费、外贸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3]
邮储银行回应千亿定增:不影响现有股东2024年度分红
中国经营报· 2025-04-03 22:07
文章核心观点 国有大行密集补充资本,邮储银行召开业绩发布会回应定增关切,此次定增由财政部领投,多家国资参与,采用“锁价定增 + 溢价发行”方式,虽有短期摊薄效应但能打开发展空间,提升银行实力 [2][3][7] 定增基本情况 - 邮储银行于4月2日召开2024年业绩发布会回应定增关切 [2] - 本次定增预计提升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 [2] - 定增在年度分红之后进行,不影响2024年度股东分红 [2][6] - 股东以现金方式认购,锁定期5年,避免对二级市场资金流动性影响 [2][5] 资金来源与分配 - 财政部以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定向增发投资四家国资银行,其中邮储银行获1175.8亿元 [3] - “烟草系”国资合计认购交通银行75.8亿元股份 [4] - 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分别认购邮储银行75.84亿元和45.66亿元股份 [4] 股东意义 - 财政部首次入股邮储银行将成持股超15%的第二大股东,彰显国家信心 [5] - 中国移动和中国船舶再次增资,凸显对邮储银行投资价值认可 [5] 定价机制 - 邮储银行采用“锁价定增 + 溢价发行”方式,兼顾新老股东利益和银行长远价值提升 [6] 摊薄效应与发展空间 - 假设上半年完成发行,预计增资对邮储银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摊薄影响幅度约6% [7] - 预计该行A股和H股股息率分别在4%和4.5%以上 [7] - 资本增加和代理费优化为邮储银行打开全新发展空间 [7] 发行市场选择 - 邮储银行选择在A股发行,资金源于国内人民币特别国债及企业自有资金 [7] - 邮储银行A股股价高于H股,在A股溢价发行是对两地股东的呵护 [7] 定增影响 - 本次注资有效夯实国有大行资本实力,提高信贷投放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5] - 募集资金到位后邮储银行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提升,持续提升每股净资产和资产规模 [7]
新发展格局|国有大行注资方案出台,实现防风险促发展并举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1 08:18
国有大行注资方案 核心观点 - 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定向增发A股募资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认购500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此次注资是2024年9月24日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要环节,旨在防范金融风险并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3] - 注资可从中长期撬动约4.5万亿元资产投放,强化国有大行信贷主力军作用(贷款余额占比52%) [7] 事件细节 - 建设银行拟募资1050亿元,中国银行1650亿元,交通银行12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邮储银行13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75.7994亿元) [2]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历史背景 - 1998年财政部曾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资本金,当时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定向购买国债 [4] - 该次注资使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比提升至64%,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并支持经济发展 [4] 当前动因 - 2024年中报显示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1.28%-5.01%,但净息差从1.62%降至1.44%,利润增速放缓增大资本补充压力 [6]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需通过内外多渠道充实资本以应对息差收窄 [6] 经济影响 - 配合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及2万亿元地方债置换,注资释放信贷扩张信号 [7]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强调资本杠杆作用可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推动宏观经济回升 [7]
最新解读!财政部重磅出手,5000亿注资四大国有行!
券商中国· 2025-03-30 18:06
四大行注资计划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股票募资,发行规模均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A股均价的80% [1] - 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过九成的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1] - 四家国有大行合计募资规模达520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72.73亿股(每股6.05元),建设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13.27亿股(每股9.27元),财政部分别出资1650亿元、1050亿元 [3] 战略投资者引入 - 交通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37.77亿股(每股8.71元),募资12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烟草系"(中国烟草、双维投资)合计认购75.8亿元 [4] - 邮储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05.7亿股(每股6.32元),募资13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分别认购75.84亿元、45.66亿元 [4] - 财政部将成为交通银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34.8%,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控制权不变 [5] 资本充足率与政策背景 - 截至2024年末,六大国有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工商银行14.1%、农业银行11.42%、中国银行12.20%、建设银行14.48%、交通银行10.24%、邮储银行9.56% [8]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强调大型商业银行需通过内外渠道补充资本,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9] - 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政府多次提及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最终计划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 [9][10] 历史注资与经济形势对比 - 国有大行历史上经历三轮主要注资:1998年(2700亿元)、2003-2007年(汇金注资)、2010年(配股补充资本) [12] - 此次注资与1998年不同,当前银行业经营稳健,注资旨在主动增强服务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12] - 中金公司指出,本轮注资主要应对资产与内生资本补充速度剪刀差压力,因国有大行息差和盈利承压 [12] 资金用途与业务方向 - 交通银行计划提升"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及零售贷款占比,加大对科技创新(直投、投贷联动)和居民消费(住房、汽车、家电等)的支持 [13] - 邮储银行将结合战略投资者资源,强化在数字消费等新兴领域的布局 [13]
邮储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事项
证券之星· 2025-03-30 17:13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13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虽会摊薄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但对提升银行稳健经营、风险抵御和信贷投放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同时银行制定了填补回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 [1][3][5] 本次发行对即期回报的摊薄影响分析 假设条件 - 假设宏观经济环境、金融行业政策等无不利变化,发行募集资金1300亿元不考虑发行费用,2025年归属于银行股东净利润及扣非后净利润年度增长率分别为0%、2.5%、5%,无其他因素引起的普通股股本变动,不考虑募集资金对收入、费用等方面影响 [1] 对每股收益等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 基于假设测算,发行完成后股本增加,对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有一定摊薄影响 [2] 关于本次测算的说明 - 测算为基于假设的模拟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发行完成时间为预估值,最终根据监管批准和发行认购情况确定 [3] 本次发行的必要性 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践行大行责任担当 - 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是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重要增量政策,银行贯彻增资部署,履行责任,做好“五篇大文章”,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3] 提高资本充足水平,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 - 银行通过多种方式补充资本,截至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9%,本次发行有助于做优主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4] 增强业务发展动能,强化风险抵御能力 - 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坚持风险为本,本次发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守住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底线 [4]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本行现有业务的关系、本行从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储备情况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本行现有业务的关系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未来业务发展 [5] 本行从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储备情况 - 人员方面,深化人才开发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晋升和流动机制,选拔培养领军人才,开展人才库建设,完善培训体系 [5] - 技术方面,以“十四五”IT规划为引领,金融科技赋能发展,拓展应用场景,新一代公司业务核心系统升级,加强科技能力建设 [6] - 市场方面,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完善渠道建设,提升服务体验,增强协同服务能力,满足金融多样化需求 [7] 本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填补的具体措施 加强募集资金管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 严格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及银行规定,加强募集资金管理,规范使用,提高效率,填补回报摊薄影响,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7] 加强本行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 -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经营管理,管控成本费用,提升资产业务收益率,稳利差,为股东创造回报 [8] 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 秉承审慎稳健风险偏好,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合规达标,提升资本计量和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 [8] 进一步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 重视股东权益和回报,按要求制定分红政策并落实,发行完成后综合因素统筹安排利润分配 [8] 关于本行填补即期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的承诺 本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 - 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占用公司资金,不违规担保,不损害公司利益;积极推动填补回报措施落实;支持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激励行权条件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按监管最新规定补充承诺 [9][10] 控股股东承诺 - 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按监管最新规定补充承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