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搜索文档
威海银行(09677)拟发行不超过约7.58亿股内资股及1.54亿股H股 募资近30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9:53
资本补充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758,020,103股内资股及153,834,000股H股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发行总金额预计不超过2,493,886,139元人民币(内资股)和506,113,860元人民币(H股) [1] - 发行价格为每股3.29元人民币 [1] 发行目的 - 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以满足监管要求 [1] - 支持业务稳健增长和实体经济发展 [1] 发行对象 - 内资股发行对象可能包括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山东高速 [1] - 公司正在与上述股东商谈具体认购条款 [1]
转债再现“白衣骑士”!信达投资超百亿元转股浦发银行
证券时报· 2025-07-01 20:27
银行转债转股事件 - 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将持有的1.1785亿张浦发转债(面值117.85亿元)全部转为浦发银行A股普通股,转股数量达9.12亿股 [1] - 转股完成后浦发银行普通股总股本增至302.64亿股 [3] - 此举使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从499.97亿元降至382.11亿元,未转股比例从99.99%骤降至76.42% [4] 浦发转债背景 - 浦发银行2019年10月发行500亿元可转债(5亿张,每张面值100元),期限6年 [3] - 若未能实现转股,浦发银行将面临500亿元本金及相应利息的刚性兑付压力,对资本充足率构成显著挑战 [4] AMC机构角色 - 中国信达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旗下拥有9家平台子公司 [4] - 截至2024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16389.60亿元,归属于股东权益1941.83亿元 [4] - 此次操作标志着AMC在化解银行资本压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1]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2023年3月中国华融曾将持有的1.4亿余张光大转债转为光大银行A股普通股,占发行总量46.67% [6] - 今年以来已有5只银行转债退出市场,包括苏行转债、成银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和中信转债 [5] 银行转债发行目的 - 银行发行转债主要目的包括低成本融资和通过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6] - 全额转股对银行转债退出具有重要意义,可缓解到期兑付压力 [6]
建设银行: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6-26 04:16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17日,注册资本为25,001,097.7486万元,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5号 [2][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金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0001000044477,A股股票代码为601939,H股股票代码为939 [2][3]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等全面的金融服务 [3]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含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资管业务和其他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0.75%、49.83%、16.38%和3.05% [5] - 公司服务7.71亿个人客户和1,168万公司类客户,在基金、租赁、信托、保险等多个行业拥有子公司 [3] - 2024年末公司共有376,847位员工,设有14,750个营业机构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501.51亿元,营业利润为3842.7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55.77亿元 [5]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0.57万亿元,负债合计37.23万亿元,股东权益合计3.34万亿元 [5] - 2024年公司平均资产回报率为0.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9%,净利息收益率为1.51% [6] 资本充足率 - 2024年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4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5.21%,资本充足率为19.69% [6] - 2024年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34%,拨备覆盖率为233.60%,贷款拨备率为3.12% [6] 本次发行情况 - 本次发行股票为A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数量为115.89亿股,发行价格为9.06元/股 [14] - 发行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限售期为自取得股权之日起五年 [14]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50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14]
5200亿元全部到账!四大行定增募资落地,财政部出资5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24 16:30
定增规模与资金用途 - 建设银行完成1050亿元A股定增 财政部全额认购 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完成1200亿元、1650亿元、1300亿元定增 财政部合计出资5000亿元 [2] - 特别国债注资属于"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组成部分 旨在增强资本实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定增定价机制 - 建设银行定增价9.06元/股低于6月23日收盘价9.45元 [5] - 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实际增发价较公告日收盘价溢价10.67%、11.05%、14.36% [5] - 定增价格打破银行股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惯例 在二级市场价与1倍净资产间寻求平衡 [4] - 3月28日至6月23日期间 建行、交行股价涨幅达12.03%、11.22% [5] 股权结构变化 - 财政部持有交通银行股权比例增至35% 成为控股股东 [6] - 财政部首次持股邮储银行 持股15.77%成为第三大股东 [6] - 中央汇金保持中行(58.59%)、建行(54.51%)控股股东地位 [6] 资本充足率影响 - 注资后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0.49、0.86、1.28、1.51个百分点 [6] - 截至2025Q1四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98%、11.82%、10.25%、9.21% [6] - 静态测算注资可带来合计4.84万亿元增量信贷投放能力 [7] 政策背景与实施特点 - 特别国债注资是20多年来首次 从政策提出到落地仅用8个月 [3] - 采取"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原则 资本稀缺银行获更大注资规模 [3] - 工行、农行可能明年通过第二批特别国债补充资本 [3]
股市必读:交通银行(601328)5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442.8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26 01:2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 交通银行股价报收于7 67元 下跌1 29% [1] - 当日换手率0 25% 成交量96 52万手 成交额7 46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4442 81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3129 0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1313 74万元 [2] 定向增发进展 - 中国证监会同意交通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注册申请 批复有效期12个月 [2] - 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200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3][4] - 发行价格为8 51元/股 发行数量141 01亿股 [3] - 财政部 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分别认购1124 2亿元 45 8亿元和30亿元 [3] - 财政部持股比例将超过30% 成为控股股东 [3] 增发条款 - 发行对象认购股份锁定期为5年 [3] - 公司承诺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 本次发行将提升资本充足水平 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3]
国有大行增资迎来重要进展 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证券日报· 2025-05-25 23:51
国有大行增资进展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于5月23日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 [1] - 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90%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1] 募集资金用途 - 四家银行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是实施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增量政策,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维护金融安全 [2] - 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20%、14.48%、10.24%、9.56%,均较2023年末提升 [2] - 邮储银行测算显示,若发行募集1300亿元,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9.56%提升至11.07% [2] 银行战略规划 - 中国银行计划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全球化综合化优势,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股东回报 [3] - 交通银行强调业务增长需资本支撑,此次发行有助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实施战略转型 [3] - 分析师预计补充资本金将更多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配合"两重""两新"政策,并加强科技、消费、外贸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3]
新发展格局|国有大行注资方案出台,实现防风险促发展并举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1 08:18
国有大行注资方案 核心观点 - 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定向增发A股募资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认购500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此次注资是2024年9月24日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要环节,旨在防范金融风险并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3] - 注资可从中长期撬动约4.5万亿元资产投放,强化国有大行信贷主力军作用(贷款余额占比52%) [7] 事件细节 - 建设银行拟募资1050亿元,中国银行1650亿元,交通银行12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邮储银行13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75.7994亿元) [2]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历史背景 - 1998年财政部曾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资本金,当时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定向购买国债 [4] - 该次注资使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比提升至64%,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并支持经济发展 [4] 当前动因 - 2024年中报显示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1.28%-5.01%,但净息差从1.62%降至1.44%,利润增速放缓增大资本补充压力 [6]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需通过内外多渠道充实资本以应对息差收窄 [6] 经济影响 - 配合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及2万亿元地方债置换,注资释放信贷扩张信号 [7]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强调资本杠杆作用可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推动宏观经济回升 [7]
最新解读!财政部重磅出手,5000亿注资四大国有行!
券商中国· 2025-03-30 18:06
四大行注资计划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股票募资,发行规模均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A股均价的80% [1] - 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过九成的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1] - 四家国有大行合计募资规模达520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72.73亿股(每股6.05元),建设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13.27亿股(每股9.27元),财政部分别出资1650亿元、1050亿元 [3] 战略投资者引入 - 交通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37.77亿股(每股8.71元),募资12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烟草系"(中国烟草、双维投资)合计认购75.8亿元 [4] - 邮储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05.7亿股(每股6.32元),募资1300亿元,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分别认购75.84亿元、45.66亿元 [4] - 财政部将成为交通银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34.8%,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控制权不变 [5] 资本充足率与政策背景 - 截至2024年末,六大国有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工商银行14.1%、农业银行11.42%、中国银行12.20%、建设银行14.48%、交通银行10.24%、邮储银行9.56% [8]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强调大型商业银行需通过内外渠道补充资本,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9] - 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政府多次提及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最终计划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 [9][10] 历史注资与经济形势对比 - 国有大行历史上经历三轮主要注资:1998年(2700亿元)、2003-2007年(汇金注资)、2010年(配股补充资本) [12] - 此次注资与1998年不同,当前银行业经营稳健,注资旨在主动增强服务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12] - 中金公司指出,本轮注资主要应对资产与内生资本补充速度剪刀差压力,因国有大行息差和盈利承压 [12] 资金用途与业务方向 - 交通银行计划提升"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及零售贷款占比,加大对科技创新(直投、投贷联动)和居民消费(住房、汽车、家电等)的支持 [13] - 邮储银行将结合战略投资者资源,强化在数字消费等新兴领域的布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