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搜索文档
一堂思政课见证学生新成长(“十四五”的文化印记)
人民日报· 2025-10-20 08:51
教育政策与资源投入 - 东西部协作及对口支援政策使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2] -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于2019年正式建成 藏族学生占比超过97%[2] - 6年来上百名上海教师先后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任教[2] 教学创新与实践 - 学校将思政课从固定课堂解放出来 通过丰富形式和体验来把握学生注意力[4] - 因需施教 组织学生前往孕育"两弹一星"精神的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开展情景党课[4] - 因生制宜 为30名爱好音乐的学生举办音乐思政课 设计文化交融 民族同心 青春担当三个篇章[4] 技术应用与产业变化 - 牧民开始使用无人机放牧 无人机可追到山腰驱赶牛群[2] - 牦牛养殖方式升级 冬季拥有集中饲棚和饲草保障 养殖重点从数量比较转向质量比较[2]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27
民族团结工作主线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及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1] - 总书记强调需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 社区实践与活动 -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通过举办百家宴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1] - 社区成立石榴籽宣讲、爱心助医疗等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以推动各民族紧密团结 [1] -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及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天山南北促进团结的重要途径 [1] 教育文化领域举措 - 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学生带动家人学习 [2] - 新疆非遗馆、西域都护府博物馆等重点文博场馆建成开放,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 典型人物与精神传承 - 新疆乌恰县布茹玛汗·毛勒朵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边境线刻下10万多块中国石为国护边超过半个世纪 [2] - 布茹玛汗·毛勒朵现作为解说员讲述护边故事,其影响下当地更多年轻人加入护边员队伍守护共同家园 [2]
11080名喀什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南方农村报· 2025-10-18 09:35
学院成立背景与概况 - 新疆喀什技师学院成立新疆技工教育系统首家马克思主义学院,由粤喀两地共同打造,成立至今近2年[10][11] - 学院于2023年12月27日揭牌成立,脱胎于原思政部,由广东援疆投入近800万元全力打造[13][15] - 学院设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目标是建成全疆技师学院思政教育的创新示范区[14] 课程创新与教学实践 - 学院引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作为公共必修课,该课程原为高职以上学生设置,中职院校并无硬性要求[18][19] - 广东援疆安排4名有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援疆教师参与学院建设,与本地教师通过云端共同备课[28][29] - 2024年春季学期起课程顺利开课,教学中加入抢答、趣味问答等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吸收知识点[36][37][40] 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活动 - 校园内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配备数字交互设备和声像资料,成为生动的教学窗口[44][45][48] -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开展书法、朗诵、绘画等社团活动,并组织学生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展演[62][63][65][66] - 学生有机会参观广东省博物馆、邓小平纪念雕像、港珠澳大桥,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增进体验[66][67][70] 法治教育与专业成果 - 学院每周二下午举办模拟法庭活动,所有角色由学生扮演,红石榴法治社团同步成立[74][75][77] - 学生在2024年自治区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中斩获一等奖,教师法治课作品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90][91][92] - 学院教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金牌,实现新疆在该类赛事中金牌零的突破[95][96] - 学院在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获奖数量在全疆技师学院中排名第一[97]
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 沈晓明讲话 毛伟明主持
长沙晚报· 2025-10-16 10:52
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核心为深学笃行相关指导思想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凝聚力量 [1] - 会议强调坚持党的领导 完善体制机制 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政治基础 [4] - 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相关指导思想 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推动新时代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6] 工作方向与措施 - 工作方向包括聚焦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建立健全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 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 - 措施包含坚持共同富裕 着力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 - 计划推动互嵌式发展 引导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有序流动 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力度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4] - 强调强化法治保障 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效能 [4] - 工作要求始终把牢工作主线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6] - 提出要广泛凝聚奋进合力 宣传榜样模范先进事迹 弘扬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精神 [6] 会议概况 - 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于10月15日在长沙召开 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并讲话 省长毛伟明主持 [1] - 省政协主席毛万春 省委副书记谢卫江及其他多位省领导出席此次会议 [1][8] - 会议宣读了表彰决定 为模范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 受表彰代表作了发言 [8]
暨南大学省级智库负责人卢文刚受邀参加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并作主题分享
南方农村报· 2025-10-14 19:08
会议概况 - 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于10月11日在新疆财经大学(阿勒泰校区)举办,与会人员包括国家民委相关领导、研究会成员、知名学者及实务工作者等100余人 [1] - 年会主题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由中央民族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等机构承办,设置开幕式、分论坛研讨和闭幕式等环节 [2] 研讨内容与专家观点 - 开幕式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喀什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及新疆财经大学的专家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术话语体系创新、“青少年铸基工程”的新疆实践等议题发言 [2] - 分论坛专题研讨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基础理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政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政策与边疆治理现代化四大方向 [2] - 暨南大学卢文刚教授基于贵州黔南州平塘与罗甸县的调研做报告,指出黔南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近60%,在东西部协作(广东对口帮扶)背景下,当地在经济发展、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及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5] 地方实践与政策框架 - 黔南州系统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创建,提出打造“七个典范”、建设“五个”新黔南、建立健全“四大机制”等目标框架 [6] - 通过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战略,黔南州平塘县、罗甸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实践经验,涵盖民族团结、社会治理和文化认同等领域 [5] 会议成果与学术支持 - 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交流形成新思路和新观点,提炼出兼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6] - 年会凸显多学科协同研究优势,得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等期刊支持,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学术动力 [7]
“非遗”为教育添“幸福” 暖城以传承筑同心
央视网· 2025-10-13 15:06
教育战略定位 - 鄂尔多斯市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高质量教育[1] - 当地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学校多元配置体系,推进特色课程发展,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重视教育创新[12] 非遗课程实践 - 伊金霍洛旗第三小学自2019年引入毡绣特色课程,延请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及对本地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4][6] - 达拉特旗第十一小学构建"普及+提升"双轨参与体系,已开展37项特色课程,将掐丝珐琅、钩织等非遗纳入"绿色成长树"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与美学教育融合[8][11][12] - 非遗技艺被视为一种文化浸润,其影响显而易见又润物无声,是实现"幸福教育"的途径之一[8] 体育教育创新 - 伊金霍洛旗实验学校拥有智能化网球气膜训练馆,占地4000多平,内设8块职业标准赛场,构建"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网球基地[14] - 该校设有四个整班建制课,每天安排一个半小时的网球时间,体育运动改善了学生精神状态并促进了学习成绩提升,实现以体促智[16] 博物馆研学与思政教育 - 鄂尔多斯博物馆(市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匈奴酋长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最高水平,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见证[16][18] -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每周安排两个班学生到博物馆研学,将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结合,让学生寻找民族交流交融的文化印记[18][20] - 通过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印记为学生开设生动的思政分享课,触动学生内心世界,贯穿教育主线[18][20][21]
马明龙研究推进全市民族宗教工作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做实做细工作举措 推动我市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镇江日报· 2025-10-12 07:54
会议核心观点 - 市委书记马明龙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强调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推动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1] - 会议指出需提高思想认识,自觉胸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把握民族工作"十二个必须"、宗教工作"九个必须"的丰富内涵,切实扛牢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的使命任务 [1] - 会议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更严要求落实民族宗教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主要负责同志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 [2] 民族工作部署 - 把握工作主线,坚定不移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 以更大力度推动民族工作提质增效 [2] 宗教工作部署 - 坚持稳慎推进,守正创新强化思想引领,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2] - 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坚决听党话、跟党走,依法依规全面治教,抓早抓小防范风险隐患 [2] - 以更实举措推动宗教工作行稳致远 [2] 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 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需加强牵头抓总、政策指导、统筹协调 [2] - 统战部门、民宗部门需强化沟通联系、切实履职尽责 [2] - 各有关部门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动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2]
“天山放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摄影展讲述新疆大地的发展故事
新华社· 2025-10-11 08:39
展览概况 - 展览名称为“天山放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摄影展,于10月10日在新疆阿克苏开幕 [1] - 展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主办 [1] - 展期将持续至10月20日,后续将精选作品在各地举办巡展 [1] 展览内容与结构 - 展览分为主题展与邀请展两部分 [1] - 从全国38000余件投稿中精选出百余件优秀作品,并特邀30件来自高级研修班导师、学员与新疆本土摄影名家的力作共同展出 [1] - 展览涵盖“民族团结”、“发展振兴”、“生活和美”、“生态共享”四大篇章 [1] - 每幅作品均配有详实的图片说明,旨在引导观众深入理解影像背后的故事与精神内涵 [1] 展览意义与呈现 - 通过立体化的影像语言,生动讲述新疆大地的发展故事 [1] - 展现新时代新疆团结进取、开放包容、繁荣发展的崭新气象 [1] - 共同勾勒出新时代新疆各族人民团结进步、安居乐业的动人图景 [1]
审议部分重点课题调研报告 胡文容主持市政协主席会议
解放日报· 2025-09-29 09:32
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 市政协于9月28日审议通过一项关于提升城市安全防范能力的重点课题调研报告 [1] - 该课题研究自今年2月启动,聚焦于城市安全规划、地下空间防洪与新兴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 [1] - 调研报告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以健全城市韧性安全治理体系,并加强地下空间治理以发挥其防灾减灾调蓄功能 [1] - 报告还建议通过加强法治引领和创新跟进来应对新型风险挑战,并通过加强社会功能韧性促进多元共治 [1] 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 会议审议了另一项关于加强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浸润的重点课题调研报告 [1] - 该报告系统梳理了依托文博展演、公共阅读、景观文化、商圈融合、基层互动五类公共文化空间的工作情况与实践经验 [1] - 报告从拓展空间类型、创新文化叙事、推动空间共创、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1] 高端产业集群发展 - 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快打造商用飞机、商业航天等高端产业集群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点课题调研报告 [2]
“开创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纪实
新华社· 2025-09-28 22: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首次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体现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 [1] - 活动期间安排密集行程,包括接见新疆各方面代表、参观主题成就展、听取工作汇报、观看文艺晚会及出席庆祝大会等 [3]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是1955年的204.3倍 [4] - 2024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1978年增长133.2倍和162.3倍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306万各族群众如期脱贫,南疆实现15年免费教育全覆盖,全民享受免费健康体检,1000多万群众告别土坯房和涝坝水,用上天然气和自来水 [5] - 沙化土地面积迎来由增到减的历史拐点,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5.9% [5] 基础设施建设与对外开放 - 从新疆和平解放时没有柏油公路,到所有地州市迈入高速公路时代,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4] - 新疆共有对外开放口岸19个,其中陆路口岸16个,数量居全国前列,2024年过境中欧(亚)班列1.64万列,已连续5年保持万列以上 [21] - 明确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等"五大战略定位",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20][21]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坚持发展油气、矿产、风光电、粮食、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进行有针对性延链补链强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2] -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2] - 全年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大美新疆成为旅游目的地 [22] 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 -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14] - 各族人民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和谐相处 [4] - 通过文化润疆、以文化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玛纳斯》说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15][16] 援疆工作与制度优势 - 党中央出台专门文件,加大投入力度,确定重点项目,组织大规模援疆行动,整合资源力量,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 [23] - 援疆工作硕果累累,援疆干部功不可没,体现一方有事、八方支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