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当波黑大使遇见扬州美食,这瓶酒成了文化桥梁
新华网财经· 2025-07-10 11:00
文化交流活动 - 新华网与梦之蓝手工班联合打造《中国宴》首期节目,在扬州瘦西湖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波黑驻华大使贝尔扬参与体验[1] - 节目通过淮扬菜展示中国饮食文化,包括阳春面、非遗刀工等,让大使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3][5][6] - 梦之蓝手工班作为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和文化内涵获得大使高度赞赏[9][12] 淮扬菜展示 - 淮扬菜大厨陶晓东展示阳春面,汤底用老母鸡和猪骨熬制4小时,加入鲜味虾籽,体现扬州"三烫"绝活[3] - "90后"淮扬菜厨师叶明骏展示非遗刀工,将嫩豆腐切成细如发丝的"万缕菊丝",制成文思豆腐羹汤[6] - 淮扬菜的精致清雅与梦之蓝手工班"绵柔陈雅、回味悠长"的口感特别搭配[9] 梦之蓝手工班产品特点 - 梦之蓝手工班来自百年老窖池,遵循国家级非遗"洋河酒酿造技艺",经过137道纯手工工序[12] - 产品经过十年以上时光存储,造就绵柔口感,是全国首家获得年份认证的"真年份"酒,一瓶一码可追溯[12] - 产品品质获得波黑驻华大使高度评价,称其"层次丰富,是中国最好的白酒之一"[9] 文化传播效果 - 活动正值中国与波黑建交30周年,通过美食美酒传递文化情谊,大使表示感受到中国朋友的热情[13] - 淮扬菜非遗刀工和梦之蓝手工班成为联结两国民心的纽带,展现真实、接地气的文化交流[15] - 活动从一碗面、一道菜到一杯酒,让世界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魅力和梦之蓝手工班承载的品质与情怀[15]
一颗棒球的文化叙事:瓜沥以赛事重构城市表达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52
E YPE e f 117 Jun 10 当体育融入城市基因,一场赛事便是一次生动的城市文化展演。从 "瓜沥杯" 到亚洲杯,接踵而至 的棒球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瓜沥重塑城市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以赛阅城 千年古镇运动潮起 初抵瓜沥棒球场,北京雨燕队队员刘可欣就被球场边的人文风光吸引。"第一次来杭州打球,没想 到球场藏在航坞山下,四周是黛瓦白墙的美丽乡村,连风里都带着江南的水汽,这和城市里的球场完全 是两种感觉。" 一颗棒球,撬动了瓜沥全民健身的热潮,也在体育与人文的交融中,让瓜沥这座千年古镇碰撞出江 南新风潮。 自2021年建成杭州首个高标准棒球场以来,瓜沥便与棒球结下不解之缘。短短几年,这里诞生了中 国国家女子棒球队,挂牌"中国女子棒球训练基地""亚洲女子棒球发展与训练中心",成功承办二十余 项"国字号"大赛,构建起独特的赛事文化体系。 当其他城镇还在思考如何借赛事扬名时,瓜沥已经开始了让赛事内化为城市文化的探索。作为2025 年第四届亚洲杯女子棒球锦标赛的重要预热活动,首届"瓜沥杯"亚洲女子棒球城市联赛由萧山区人民政 府主办,萧山区文广旅体局和瓜沥镇承办,并获得亚洲棒球联合会与中国棒球协会双 ...
可感可及,最是文化润民心——钱塘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全民共享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52
2025年1月28日,钱塘区百余名留杭产业工人共迎新年。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 钱塘区河庄街道江东村,鹭鸟从绿油油的田间轻轻掠过,江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美得如 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前不久,20余位摄影名家来到这里,开启"令人向往的村庄——2025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江东村站 创作之旅。 20年前,原江建村和新东村合并为江东村时,传统习俗几乎被遗忘,村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 如今,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共同滋润下,江东村经历了从"文化荒地"到"人文新村"的发展巨变,并 入选省级人文乡村建设名单,成为年轻人周末打卡的热门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 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就在今年4月,钱塘区召开"潮钱塘·向未来"文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了《勇立潮头 勇担使命 奋 力打造创新文化钱塘样板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钱塘区建设成为思想铸魂先锋区、文化创新活力区 等"5个区"的目标任务;重点开展深化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工程、传承拓 展钱塘历史文脉等7项重点工作;力推"文化+科 ...
沉浸式感受吴越文化 临安再添新地标
每日商报· 2025-07-10 10:21
项目概况 - 临安首个城市地标级文商旅项目吴越里将于明年6月正式亮相 由国兴集团、临安文商旅集团、吴越商管公司及明道集团联合打造 [3] - 项目位于临安核心区域锦城街道 地处一街三区核心位置 总投资8 2亿 总占地面积7 2万平方米 共17幢楼 [3] - 商业部分2 6万平方米 含文昌阁2796平方米和南坛剧场1326平方米 酒店部分1 3万平方米 [3] 项目特色 - 建筑设计深度挖掘吴越文化历史基因 融合宋代街巷肌理与现代设计 重现衣锦城坊市风貌 [3] - 业态布局以文化+、商业+为主线 汇聚非遗工坊、国潮零售、特色餐饮及数字文旅体验 形成全天候消费场景 [3] - 计划引进超过30%的临安首店及文化店 打造集非遗传承、在地文化、品质商业、夜色经济于一体的地标项目 [4] 招商与合作伙伴 - 希尔顿格芮精选酒店已签约入驻 位于项目西南侧 共3幢楼 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 设置客房约100间 [4] - 酒店将以一房一景一故事演绎吴越文脉 提升临安文旅配套品质 [4] 文化亮点 - 文昌阁遵循历史原韵 采用钢木混合结构与传统楼阁结合 建设三层五重檐十字歇山顶式楼阁 配备两部楼梯与电梯 [5] - 文昌阁将设置文创空间、茶空间、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及象征祈福的敲钟仪式 [5] - 南坛剧院将上演以吴越国历史为蓝本的《陌上花开》歌舞剧 并举办脱口秀等当代艺术活动 [5] 周边联动 - 一座石桥将街区与衣锦城遗址公园相连 游客可领略唐宋时期历史遗迹 同时享受滨水酒吧、咖啡厅、餐厅等现代设施 [5]
中蒙文化交融:艺术为桥连民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9:59
转自:临夏声音 据了解,作为中国民族地区文艺轻骑兵的代表,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此次带来的节目涵盖长调、马头 琴、民族舞等多种艺术形式,既保留浓郁的内蒙古地域特色,又融入中蒙文化共通的情感元素。 作者 白小森 近日,由中国侨联和内蒙侨联主办、鄂尔多斯侨联承办的"亲情中华·欢聚乌兰巴托"慰侨文艺晚会在蒙 古国Skywing Center剧院举行。来自中国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的艺术家们,以极具民族特色的歌 舞表演,为200余名旅蒙侨胞及当地嘉宾献上一场文化盛宴,用艺术纽带拉近中蒙民间情谊。 艺术为桥连民心 侨联搭建交流新纽带 中国驻蒙古使馆公参张木星在致辞中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 快,中蒙关系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旅蒙侨胞的辛勤付出。他强调,驻蒙使馆将始终为侨胞办实事、解难 题,让祖国的关怀温暖每一位海外游子。 内蒙古自治区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宏华表示,此次演出是"亲情中华"品牌首次走进乌兰巴托,也是内 蒙古首次组织高水平艺术团访蒙,"我们希望以歌舞为媒,让旅蒙侨胞感受家乡温情,更让蒙古国朋友 透过艺术了解中国多元文化。" 图为演出现场。 图为演出现场。 图为演出现场。 中新网 ...
提振消费进行时 | 编织诗意消费新图景
广西日报· 2025-07-10 09:47
7月7日,在玉林市博白县佳裕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成品展厅里,一盏盏编织灯饰,一件件编织用具, 正通过直播镜头向全球买家展示。灯具、镜子、挂钟等物品有了藤芒缠绕,立即显得意趣十足;藤编的 柜子、箱包、提篮,给人以绿色环保的舒适感。 "一些婚庆公司采购礼盒篮布置婚礼现场,一场婚礼就用到上千件产品。"博白县凰图工艺品公司总 经理黄连将介绍,某品牌酒店直接采购了一批毛巾筐,投放于客房;一些食品生产企业订制食品篮,随 商品一同进驻各商超卖场。 编织元素融入生活,融入艺术,从而拉动消费不断增长。博白县委宣传部有关人员介绍,博白芒竹 编织技艺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博白县引导编织企业抢抓跨境电商发 展契机,大力推动内销外销"双循环",线上线下"双赛道"。 佳裕工艺品公司的编织产品,主要是生活用具和家居装饰品,产品畅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 该公司总经理涂春晓介绍,在当地政府的培育下,公司日益壮大,2024年销售额达4508万元,其中出口 占到九成。 博白县彬丞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彬丞来自"编织世家"——从祖辈带着集体生产编织品创收,到 父辈在浙江义乌成立公司闯市场,再到今天他组建直播团队进军电商市 ...
儋州:良法善治促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7-10 09:47
用好地方立法权,聚焦相关领域制定地方性法规—— 儋州:良法善治促发展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7月9日,位于儋州市中和镇的东坡书院,许多游客兴致勃勃地观展览、听讲解、购文创。相比以往单纯 的漫步游览,现在的东坡书院有了许多"新玩法",文创开发、沉浸式演艺等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为古朴的景 区增添了吸引力。 6月10日起,《儋州市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规定》开始施行。这是全省第一部东坡文化专题法规,也是 儋州制定的第三部法规。自2023年10月1日全国人大赋予儋州立法权以来,儋州聚焦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量身定制"地方特色法规,以良法促发展、护民生。 因地制宜 "量身定制"法规促进文旅融合 东坡文化是儋州重要的文化名片。儋州以《东坡文化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打造东坡文旅品 牌,推动东坡书院5A级景区创建。 与此同时,立法保护东坡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将东坡文化保护利用的新要求、新举措、新经验通 过立法的形式予以固定,有利于增强保护利用措施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儋州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 法工委主任寻子龙表示。 自2024年3月立法工作启动以来,相关人员先后走访儋州及周边 ...
点赞新疆发展成果 领略文化交融魅力——活力新疆让参访外媒记者印象深刻
新华网· 2025-07-10 09:40
新华社记者尹茹红 6月30日至7月8日,来自23个国家的24位媒体记者参加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走进丝绸之路经济 带核心区"主题参访活动,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等地的社区、企业、文化场 馆、宗教场所等,深入感受新疆各族群众的幸福和谐生活,了解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成果,领略 新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 感受各族群众幸福和谐生活 "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斗争关系各族群众利益,繁荣稳定的新疆符合各族群众期待。"在观看反恐纪录 片、参访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主题展之后,埃及《七日报》外事新闻副主编拉芭卜·法希说,"我们了解 了新疆的历史,尤其是与恐怖主义斗争的历史,现在的新疆十分安宁祥和。" 尼日尔《时代报》社长苏雷说,尼日尔也面临反恐和去极端化方面的挑战,希望能够借鉴中国的经验。 他还表示:"参观了喀什市艾提尕尔清真寺、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后,我看到在这里人民充分享受宗教 信仰自由的权利。" 在伽师县饮水思源展示馆,索马里国家通讯社记者阿卜迪卡尼·阿卜杜拉希·艾哈迈德了解了伽师县人民 从喝不上干净水到饮上安全水的奋斗史。他感叹道:"这是我亲眼见证的。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着幸福 的生活。" 新华社乌 ...
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开展 解读祀典历史与人文精神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9:30
展览概况 - "礼乐教化——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于7月9日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展,展期持续至10月12日 [1] - 展览以"礼乐教化"为核心主题,系统梳理与展示绵延两千余年的孔庙祀典文化 [1] - 北京孔庙祀典承载着"尊师重道""礼乐教化""立德树人"的深厚人文精神 [1] 展览内容 - 展览分为三大篇章:"虔奉先师——祭孔历史沿革"、"礼备乐和——祭孔祀典制度"、"济济多士——孔庙祭祀人物" [1] - 展出清代御赐青铜祭器如清乾隆兽面纹铜簠、清乾隆回纹龙耳铜簋等珍贵文物 [3] - 展厅还原祭祀场景,展示八音乐器(琴、瑟、笙、笛等)、佾舞舞具(龠、翟)以及青铜祭器仿制品辅以谷物实物 [3] - 介绍大成殿主祀孔子、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十二哲及东西庑从祀的历代先贤先儒 [3] 文化价值 - 展览揭示祀典文化中蕴含的尊师重教传统与家国情怀 [1] - 展现从孔门弟子设庙缅怀孔子到唐代"庙学合一"制度确立的历史传承脉络 [1] - 详述国家级祀典的严格流程,解读中和韶乐、佾舞所蕴含的"中正平和"礼乐教化意义 [1] - 呈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在释奠礼研究与恢复方面的工作成果 [4] 展示形式 - 通过精选图文史料、历史文物、场景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 [4] - 力求生动、立体地勾勒出一幅庄严肃穆又内涵丰富的礼乐文化图景 [4]
广西刘三姐文化档案展百件珍贵档案资料首次亮相引关注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9:30
原标题:广西刘三姐文化档案展百件珍贵档案资料首次亮相引关注 彩调剧《刘三姐》剧本第一方案原稿您见过吗?广西首次在自治区层面为"刘三姐"建立文化档案并 举办展览,近百件珍贵档案资料首次亮相引发当地民众关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7月9日提供的信息显示,"民族瑰宝 千年记忆——刘三姐文化档案展"自6月 9日开展一个月来,截至7月9日17时,共接待了55批次参观者,共计1560人次。 至此,刘三姐文化档案展自开展至今,已经组织召开了三次专家座谈会,《赶圩归来啊哩哩》曲作 者黄有异、广西文联原副主席黄云龙、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富强、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 心主任韦如柱等近40名专家分别参加了座谈会。 据了解,广西彩调剧《刘三姐》首演于1959年,取材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故事。20世纪60年 代,改编自彩调剧《刘三姐》、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刘三姐》上映,作为中国内地第一部风 光音乐故事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中国传统戏剧走向大众化的典范。刘三姐文化因此被国内外 广为人知。(何跃跃) 展厅内,近百件首次亮相的档案资料尤为瞩目。重点展品包括:柳州市档案馆馆藏的彩调剧《刘三 姐》剧本第一方案原稿;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