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
搜索文档
中国和印度将恢复直航?中方回应
财联社· 2025-08-14 21:08
中印直航恢复 - 中国和印度最早将于下月恢复直航 印度政府已要求航空公司做好短时间内开通飞往中国航班的准备 [1] - 该消息可能最早于8月底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正式宣布 [1] - 中印两国总人口超过28亿 恢复直航有利于便利双方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 [1] - 中方同印方就此保持密切沟通 持续推动尽早恢复直航 [1] 中印关系发展 - 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 全球南方重要成员 做相互成就的伙伴 实现"龙象共舞"是双方正确选择 [2] - 中方愿同印方共同努力 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 增进政治互信 扩大交流合作 [2] - 双方应从大局出发妥善处理分歧 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加强协作配合 [2] - 推动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2]
美国才是共同敌人!莫迪政府幡然醒悟,总理放下身段登门求和
搜狐财经· 2025-08-11 12:02
美印贸易关系恶化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理由为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并转售获利损害美国利益[1] - 印度官方表态称该措施不公平、不公正且不合理 宣布将采取对抗措施[1] - 特朗普称印度为"经济垂死的国家" 与半年前两国领导人会晤时的友好态势形成鲜明对比[1] 印度与俄罗斯能源合作 - 印度与俄罗斯签署十年期石油供应合同 每日采购量达50万桶[3] - 该合同年交易额约130亿美元 印度将俄罗斯石油精炼后转售至美国市场[3] - 此举引发美国不满 成为加征关税的直接导火索[3] 印度对华政策调整 - 莫迪计划参加天津上合峰会 系近十年来首次访华[1] - 印度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 鼓励中国企业增加投资[7] - 修改外资持股法律 为中企提供更大投资空间[7]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 印度试图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 避开北京阅兵活动以兼顾与西方关系[5] - 美国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仅作口头警告 但对印度实施实质性制裁[5] - 分析认为美国差异化对待源于中国拥有稀土、制造业和供应链等反制手段[5] 中印合作前景 - 两国在对抗美国关税方面目标一致 可能形成经贸合作联盟[8] - 正值中印建交75周年 边境贸易点和北京-新德里航线有望恢复[3] - 印度媒体评价此访将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3]
一觉想来,特朗普要对印度加50%关税!莫迪决定访华,7年来首次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47
美印贸易冲突 - 美国对印度加征总计50%关税 包括原有25%关税及新增25%关税 主因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3] - 关税涉及汽车零部件和钢铝产业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受到重大冲击[13] - 农业市场开放是核心分歧 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市场以替代部分中国市场 但印度担心低价美国农产品冲击本土农业[13] 印度经济应对策略 - 印度通过转口贸易从俄罗斯低价能源中获利丰厚 俄罗斯提供显著价格优势[16] - 莫迪计划于2025年8月31日访华并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系七年来首次访华[8] - 印度寻求通过上合组织和金砖组织扩大贸易合作 缓解美国关税压力[28]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印反目导致"美日澳印"军事合作体系难以推进 减轻中国地缘压力[31] - 印度存在战略误判 自恃14亿人口市场优势 但实际谈判筹码有限[21] - 中国可扩大对印度出口合作 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空间有限[28] 行业影响分析 - 钢铝产业面临美国关税直接冲击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受影响显著[13] - 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低价石油并开展转口贸易[16] - 农产品贸易存在潜在风险 若开放市场将面临美国低价农产品竞争[13]
上合外长会今开幕:中印关系保持改善发展势头,中俄外长高频互动
新浪财经· 2025-07-15 07:46
上海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将于7月15日在天津举行,旨在为今年秋天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做政治准备 [1] - 王毅外长将主持会议,成员国外长将就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并签署一系列决议和文件 [1] - 除成员国外长外,上合组织秘书长及地区反恐怖机构执委会主任也将出席会议 [1] 中印关系动态 - 印度外长苏杰生时隔五年再次访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释放友好信号 [1] - 国家副主席韩正会见苏杰生,强调中印作为发展中大国应实现"龙象共舞",苏杰生表示印方愿以领导人共识为指引推进双边关系 [2] - 王毅与苏杰生会谈,强调中印关系的本质是如何和睦相处、相互成就,苏杰生表示印方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对华关系 [2] - 2024年12月18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在北京举行,达成6点共识,标志着双边关系回暖 [3] - 今年以来中印高层互动频密,包括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访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与王毅会晤等 [3][4] - 印度外交部宣布将于6月至8月组织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中方证实并推进相关准备工作 [3] 中俄外长互动 - 王毅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吉隆坡、北京、天津五天内进行三次会晤,讨论亚太地区合作及国际热点问题 [6][8] - 双方反对北约军事化亚太地区的意图,强调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稳定、最成熟的大国关系 [6][8] - 拉夫罗夫表示俄方将继续全力支持中方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推动天津峰会取得成功 [7] 国际媒体观点 - 《联合早报》认为苏杰生访华显示中印关系进一步缓解,双方讨论稀土供应、印巴局势及恢复直航等议题 [5] - 专家分析印度改善对华关系部分原因在于应对美国压力,但中印关系仍存在深层次障碍 [5] - 印度与美国关税博弈出现缓和迹象,双方有望达成临时贸易协定将关税降至20%以下 [5] 上合组织未来展望 - 上合组织秘书处副秘书长朴扬帆指出上合在建立地区稳定新秩序、打击"三股势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9] - 今秋上合峰会将确认未来十年发展战略,推动组织发展迈向新水平 [9][10]
印军高官称中国“借刀杀人”,外交部回应
财联社· 2025-07-07 16:59
中印巴三方关系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传统友好邻邦 防务安全合作是两国正常合作的一部分 不针对第三方 [1] - 中方密切关注印巴局势发展 积极劝和促谈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1] - 中方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 寻求根本解决途径 [1] - 中印关系正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阶段 中方愿意同印方一道推动中印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继续向前发展 [1] - 中国政策和中巴关系不针对第三方 支持印巴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分歧 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2] 印方指控回应 - 印方认为在印巴冲突期间 中国以损害印度利益为代价紧密协助巴基斯坦 [1] - 中方回应不了解印方指控的具体情况 强调中巴合作不针对第三方 [1][2]
出席上合组织会议,加强多边领域协作,印媒关注印度两高官访华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49
中印高层互动 -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和国防部长辛格本周密集访华,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相关会议,这是2020年中印边境对峙以来首位访华的印度防长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毅会见多瓦尔,强调两国关系取得积极进展,需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聚焦合作事项 [1] - 多瓦尔表示印中战略目标一致,聚焦发展是第一要务,愿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维护边境和平 [1] 双边关系进展 - 去年12月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在北京举行,双方就边界问题和双边关系进行深入沟通 [2] - 6年来首批印度香客本周抵达中国西藏朝圣,未来数月内中印两国有望恢复直航 [2] - 专家认为去年中印领导人会晤为关系正常化奠定基础,目前落实成果有限但双方继续加强接触 [3] 上合组织会议 - 上海合作组织国防部长会议25-26日在青岛举行,重点讨论地区和全球安全及反恐问题 [2] - 印度防长辛格将出席上合国防部长会议,可能为印度总理莫迪今年秋季出席上合峰会做准备 [2] - 中国国防部表示本届会议将巩固成员国军事互信和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4] 印巴因素影响 - 印度在多瓦尔会谈中强调反恐和维护地区稳定,被解读为向中国施压要求对巴基斯坦采取行动 [3] - 印度防长辛格预计将在上合会议中聚焦反恐,同时强调上合框架内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的必要性 [3] - 专家认为中国在印巴问题上中立偏袒巴基斯坦可能影响印度对华政治信任,但对经贸关系影响不大 [4] 外部影响因素 - 美印关系变化特别是美国"印太战略"和产业链重组,试图将部分外资在中国的工厂转移到印度,对中印关系构成外部影响 [4]
王毅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3-07 13:58
台湾问题 -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和法律依据包括《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4] - 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是"中国台湾省",鼓吹"台独"就是分裂国家 [4]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中国终将统一 [5] - 日本应当谨记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中日交往源远流长 [6] 中美关系 - 美国不应幻想一边对华打压遏制一边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这种"两面人"做法不利于双边关系稳定 [7] - 中国是全球禁毒政策最严格的国家,已应美方请求列管所有芬太尼类物质 [7] - 美国应从关税战、贸易战中复盘得失,中美经贸关系是相互对等的 [7] - 中美可以成为伙伴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冲突对抗不应成为选择 [8] 中俄关系 - 中俄友好的历史逻辑不变,双方开展全面战略协作最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9] - 中俄探索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是动荡世界中的恒量 [9] 中欧关系 - 中欧建交50年来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00亿美元,投资额从几乎为零增长到近2600亿美元 [10]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成为连接亚欧的黄金通道 [10] - 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 [10] 中印关系 - 中印互为最大邻国,实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 [11] - 中印应坚持不以边界问题定义两国关系,不让具体分歧影响大局 [11] - 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中印有责任带头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1] 乌克兰危机 - 中方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就主张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 [12] - 冲突无法有赢家和平不会有输家,谈判桌是冲突的终点也是和平的起点 [12] - 安全是相互同等的,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不安全之上 [12] 科技创新 - 中国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想象,从"两弹一星"到5G、量子计算、DeepSeek [14] - 外部无理打压从未停歇,但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创新 [14] - 科学技术应是普惠共享的财富,中方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倡议 [14] 海外安全 - 2024年从高风险地区平安撤回1万多名中国公民,处理领保案件5万多起 [13] - 临近边境的缅北电诈园区已经全部清除,四国合力打击泰缅边境电诈 [13] - 2025年将围绕"三个一"建设海外平安中国体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