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韧性
搜索文档
首届产业地理盛典启幕 80张产业名片亮相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21:00
中国产业地理盛典核心内容 - 首届《中国产业地理盛典》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主办,主题为"绘制中国产业版图,感知中国经济韧性" [1] - 盛典首次发布80张"中国有影响力的城市产业名片",展示中国产业链的深度贯通与磅礴韧性 [1][3] - 全球每5双运动鞋有1双产自晋江,每10只打火机7只来自邵东,浏阳烟花占据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 [1] 产业名片评价体系 - 评价体系基于产业、名片、生态三大系统构建3级28个指标,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2] - 评价框架遵循客观性、系统性、科学性原则,立足区域产业名片的定位、定义、内涵等要素 [2] 三大产业名片分类 强国之基 - 聚焦为中国经济夯筑工业底座的核心产业,包括28个市县 [2] - 典型案例:青岛(智能家电)、宁波(磁性材料)、长沙(工程机械) [2] 生活之美 - 集中引领时尚潮流的产业地标,包含31个县市 [2] - 典型案例:广州(现代汽车)、重庆(汽摩)、泉州(现代体育) [2] 未来之路 - 聚焦先行探索未来产业的21个市县 [2] - 典型案例:北京(数字经济)、上海(高端制造)、深圳(信息通信) [2] 产业发展成功要素 - 产业扎根当地需资源禀赋、产业政策、人才资源、市场需求、产业配套、文化认同等多要素协同 [3] - 专注发展适合自身的产业是突破内卷、实现成长的关键路径 [3]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年产超40亿件!小内衣闯出大市场
新华财经· 2025-04-28 15:59
行业概况 - 深沪镇内衣产业年产值超500亿元,占全球内衣产量约20% [1] - 该镇集聚500多家内衣企业及配套厂商,形成完整产业链 [1] - 内衣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超5万人 [5] 发展历程 - 产业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家庭作坊起步 [2] - 2004年被授予"中国内衣名镇"称号,订单火爆 [5] - 实现从贴牌代工到自主设计、家庭作坊到智慧工厂的跃迁 [8] 产业链优势 - 形成"半小时供应链生态圈",显著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5] - 染整等配套完善后,本地企业可节约10%面料采购成本 [5] - 24小时内可完成打版报价,几天内寄出成品样衣 [6] 产品创新 - 产品从单一内裤拓展到保暖内衣、背心、袜子等多品类 [7] - 推出无缝一次成型内衣及凉感、抗菌等功能性产品 [7] - 自主研发设计款式占总订单超30% [7] 智能制造 - 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全流程数据透明化 [8] - 部分车间实现无人化,自动生产速度大幅提升 [8] - 智能纱架几秒钟可生产数米复杂图案的裤头弹力带 [8] 质量管控 - 产品需通过耐疲劳、缩水率、日晒等数十项测试 [7] - 研发人员占比超10%,拥有数十项专利 [7] - 要求产品几乎不缩水、不褪色、不变形 [7]
订单排至2030年 江苏造船业锻造韧性产业链
证券时报· 2025-04-22 06:27
行业整体表现 - 江苏是中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去年出口船舶1042.2亿元,同比增长59%,位居全国第一 [1] - 部分江苏船企的交付期已排至2030年 [1] - 2024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创17年来新高,全球船厂签订新船订单2412艘,合1.7亿载重吨,6581万修正总吨 [7] - 以修正总吨计,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同比增长33.77% [7] - 按修正总吨排名,全球前十的新接订单量中,中国占据七席,榜单前四位均被中国企业包揽,其中包括两家江苏企业 [7] - 靖江船企在手订单总额超过2500亿元,占全国订单总额接近五分之一,占全球比重超过十分之一 [8] 主要企业业绩与订单 - 新时代造船2024年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60.68亿元,较上年增长28%,新接订单量登上全球榜首 [2] - 新时代造船2024年交船34艘,共计427.07万载重吨,交船数量创历史新高,造船完工总量位列全国前三 [2] - 截至2024年底,新时代造船手持订单162艘、载重吨2305万吨,位列全球前三,订单排至2029年 [2] - 扬子江船业手持订单最远已排至2030年,2024年实现新接订单126艘,价值约146亿美元 [2] - 截至2024年底,扬子江船业手持订单245艘,价值约244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船订单价值约占总价值的74% [2] - 2025年初,新时代造船和扬子江船业同时与德国赫伯罗特签订了共计24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的大单,订单价值高达285亿元 [3]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 - 绿色已成为江苏船舶产业的底色,清洁能源船舶是此轮业绩突飞猛进的关键所在 [2][3] - 扬子江船业2024年成功交付新造船64艘,其中包括7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126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等符合国际环保趋势的清洁能源船舶 [3] - 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大幅降低了排放污染,并提高了船舶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3] - 国际海事组织及欧盟的航运减排目标确立,船舶使用替代燃料是实现航运脱碳的必然选择 [4] - 目前LNG动力船舶仍占据主要市场,甲醇动力船舶开始规模化应用,远期或将进一步走向液氨、液氢等低碳/零碳燃料方案 [4] 智能制造与效率提升 - 新时代造船新建成投运的智能化分段制造车间,使平面分段制作效率大幅提高,用人成本降低,造船效率提高30%以上 [5] - 新时代造船建造一艘巴拿马型散货船的时间,已从过去的2年左右缩短至8个月左右 [5] - 江苏省工信厅等九部门于2023年9月联合发布《江苏省新能源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旨在提升产业竞争力 [5] - 苏豪创科造船公司通过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力,成功抓住市场机遇,目前在手订单已排到2027年之后 [5] - 公司通过加大船舶设计优化、设备智能化升级、材料循环使用等技术领域研发力度,并推进设备升级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6] 产业链发展与韧性 - 江苏成立船舶海工配套产业联盟,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优化协同,开展协同技术攻关和供需对接 [8] - 江苏全省现有通过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船用产品认证的配套企业1539家 [8] - 靖江市拥有船舶造修拆企业10余家,配套企业200余家,本土化配套率超过40%,集群化趋势明显 [8] - 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出坞,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船型领域取得突破,正逐步建立邮轮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7][9] - 南钢股份通过装备升级和工艺技术攻关,实现了4毫米厚钢板的厚度公差精准控制,为大型豪华邮轮的国产化建造奠定材料基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