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组学
icon
搜索文档
华大基因披露首亏年报后,CEO赵立见“西湖论健”发布重磅新服务
搜狐财经· 2025-04-28 14:44
华大基因2024年合并报表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为38.67亿元,同比下滑11.10%,继2023年之后再度缩 减;归母净利润为-9.03亿元,为公司上市以来首度亏损;加权平均ROE(净资产收益率)为-9.50%, 较去上年的0.93%又下降了10.43个百分点。 当技术理想遭遇商业现实,华大基因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学会用财务的理性标尺,丈量基因的无限可 能。 科技盛典的背后,是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的艰难平衡。2025年4月27日,华大基因(300676.SZ)公 众号消息,公司CEO赵立见现身第十三届"西湖论健",发表主旨演讲,正式发布"i99智健"多组学健康 管理系统。 注:以上人物系赵立见 当杭州西湖畔的镁光灯聚焦在这位基因测序界的重磅人物身上时,距离华大基因发布2024年报仅仅过去 了几个小时。这场精心策划的科技秀场,正是华大基因亟需的一剂强心针。 虽然整体营收下滑,但各个业务板块之间呈现结构性分化。体量最大的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作为 传统支柱,收入同比下降5.57%至13.29亿元;位居次席的生育健康类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46%至11.49 亿元;第三位的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2024年收 ...
东北林大徐志超/刘成伟组:解析药用真菌灵芝的时空组学及灵芝酸生物合成|附招聘广告
灵芝研究进展 - 灵芝作为药食两用的"仙草"在中医药中已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 因其基因组小、生长周期短、遗传体系完善等特点成为研究真菌发育与天然产物代谢合成的药用模式真菌 [2] - 多家单位联合在《Engineering》发表研究论文 通过时空多组学技术系统解析了灵芝酸的生物合成机制 包括绘制灵芝酸时空动态分布图谱 完成T2T完整基因组测序 构建高分辨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 发现新颖CYP450酶 [2] - 该研究为阐明灵芝酸复杂的生物合成网络提供了时空多组学研究范式 为开发灵芝酸小分子创新药物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2] 灵芝酸空间分布研究 - 使用MALDI质谱成像技术对不同成熟阶段原基、子实体中的24种灵芝酸类化合物进行空间定位 发现其特异性分布在灵芝皮壳层 [4] - 完成端粒到端粒水平的灵芝单倍体基因组精细图谱 首次绘制灵芝子实体单细胞转录组 注释到6种细胞类型 发现灵芝酸生物合成基因在皮壳层外层显著高表达 [4] - 重构灵芝子实体发育轨迹 发现皮壳层三层结构由外层发育形成 与实际栽培观察到的皮壳层增厚、分层现象一致 揭示了灵芝酸合成与子实体发育的内在联系 [4] 灵芝酸生物合成机制 - 鉴定到14个参与灵芝酸生物合成的候选CYP450基因 通过酵母表达体系发现新基因GlCYP512A3可连续两步催化生成丹芝酸E和F [5] - 丹芝酸F为新鉴定的灵芝酸类化合物 体外药理活性证实具有抗癌活性 [5] - 实现羊毛甾醇、灵芝酸中间体HLDOA、丹芝酸E和F等在米曲霉底盘系统中的高效合成 已申请专利 [5] 研究团队与资助 - 研究由东北林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单位合作完成 [7] - 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资助 [7] 研究团队招聘 - 东北林业大学天然产物资源与利用课题组聚焦中草药、大型真菌等基因组学、活性物质代谢合成及调控研究 学术成果发表在Sci Adv、Nat Commun等期刊 [8] - 课题组招聘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人才 [8]
专家访谈汇总:哪个机器人概念赛道最先反弹?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4 20:44
宏观经济与消费行业 - 2025年中国经济政策重点从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民生和消费,财政政策更注重可持续发展 [1] - 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领域财政支出将增加,政府在促进消费品升级方面增加1500亿元资金投入 [1] - 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为新消费模式提供土壤,经济弹性较弱时消费领域有望展现高成长性 [1] - 2017 - 2019年适合在新时代消费变革中迎合市场需求的公司,港股市场线上零售、旅游平台、教育、娱乐等板块有较好投资机会 [1] - 适合关注通过增加销量实现业绩增长的公司,如A股中的服务消费(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和商品消费(食品、家电等) [1] 歌尔股份 - 最初从事微型声学元器件业务,2010年进入苹果供应链,2015年起实施“零件 + 成品”战略,拓展三大产品矩阵,为全球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领先客户提供一站式研发和制造服务 [1] - AI赋能的AR眼镜未来有望成为全场景生活助手,歌尔是全球XR代工龙头,强化核心竞争力,成为头部厂商核心代工厂商 [1] - AI技术提升TWS耳机功能,歌尔与头部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零件和整机协同发展助力TWS耳机业务稳定发展 [2] - 公司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3.86亿元、1064.34亿元、1183.03亿元,同比增长1.84%、6.02%、11.15% [2] - 公司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4亿元、34.79亿元、45.0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43.91%、31.07%、29.39% [2] 人形机器人行业 - 特斯拉上调2025年Optimus人形机器人量产预期,预计生产几千到1万台,2025年在工厂测试,2026年对外销售 [2] - 英伟达打造机器人底层开发生态,与14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 [2] - 许多科技巨头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集中在投资企业、开发模型和应用方向等方面 [2] - 国内一些人形机器人厂商开始小批量生产,如智元机器人预计2025年1月累计下线1000台,傅里叶机器人预计2024年交付100台 [2]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核心硬件之一,技术壁垒较高,是触达真实物理世界的关键部件 [2] - 随着机器人功能提升,手部传感器使用数量和种类将进一步增加,国内企业加大传感器领域研发投入,未来可能取得突破 [2][3] -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年初至今累计上涨48.37%,相较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43.50个百分点 [6] - 杭州宣布加强算力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6] - 上海市委书记强调机器人产业迎来战略机遇,需深化产业生态和全产业链发展 [6] - 黑芝麻智能与武汉大学合作,将芯片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天问”,提升智能水平 [6]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一脑多机”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提升机器人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 [6] - 越疆科技发布全球首款“灵巧操作 + 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DobotAtom,适用于工业和服务场景 [6] - 当前阶段建议关注雷赛智能、兆威机电和丰立智能,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进展可能成为产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6] 智能医疗设备行业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疗AI解决方案市场将从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长至155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5.5% [5] - AI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深化,在诊断、药物发现和治疗方面大幅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带来革命性变革 [7] - AI与多组学结合为复杂疾病机制解析提供全景视角,推动精准医学大规模应用,海外龙头企业已取得突破 [7] - AI技术提升医学影像清晰度与对比度,深度学习算法帮助医生识别和标记病变区域,支持精准诊断 [7] - AI与脑机接口结合提升人机交互效率,推动医疗技术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7] - 联影医疗在AI技术赋能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孵化AI公司推动医疗设备数智化升级,打造全新医疗生态 [7] - 迈瑞医疗发布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重症医疗大模型,构建智慧医疗新模式,提升重症医疗服务效率和准确性 [7] - 祥生医疗较早布局AI技术,已发布国内首个取得国家级三类医疗器械检测报告的超声AI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