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

搜索文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党纪政务处分16513人!
证券时报· 2025-05-29 16:03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 - 今年4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845起 批评教育和处理24559人 包括100名地厅级干部和1113名县处级干部 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513人 [2] - 查处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问题9658起 批评教育和处理12845人 其中在履职尽责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 不作为 乱作为 假作为问题最多 查处8329起 批评教育和处理11177人 [2] - 查处享乐主义 奢靡之风问题9187起 批评教育和处理11714人 其中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问题5097起 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1149起 违规吃喝问题1853起 [2]
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陕西日报· 2025-05-27 06:48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围绕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进行讨论,内容聚焦于政治学习和作风建设,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关键要点。 如果需要分析其他涉及公司或行业的新闻,请提供相关内容。
各地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强化警示提醒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5 15:47
警示教育会核心内容 - 全国多地召开警示教育会,运用由风及腐案例教育党员干部,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 - 警示教育会通过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强调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 [2] - 各地注重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警醒党员干部,以活生生的教训引起触动 [2]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 - 多地警示教育会明确提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3] - 甘肃强调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 [3] - 辽宁要求党员干部以真抓实干作风担当作为,深入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3] 典型案例警示作用 - 辽宁警示教育会提醒党员干部警惕"小意思",管住"小爱好",防止个人爱好成为被腐蚀突破口 [4] - 四川强调必须始终管住小事小节、防微杜渐,通报典型案例进一步强调作风建设重要性 [4] - 青海指出"特殊论"和"补偿心理"滋生"四风"和腐败问题,要标本兼治解决思想根源问题 [4] 学习教育推进措施 - 辽宁强调持续加压加力,强化跟踪督导和监督执纪,推动学习教育步步深入 [5] - 四川明确用好警示教育这一剂"良药",推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走深走实 [5] - 青海要求涵养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5]
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59
形式主义问题通报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 包括盲目引进脱离实际的"特色小镇"项目导致大面积烂尾 以及在政务服务中不作为乱作为造成资金浪费 [1] - 形式主义表现为急功近利 好大喜功 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 实质是"假大空" [1] 形式主义的本质与危害 - 形式主义割裂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偏离客观规律 将事物进行功利化"打扮" 导致结果严重偏离预期 [2] - 形式主义注重虚功而非实干 再多的花样也抵不过一个真实结果 古人云"虚与实之分 祸与福之纽也" [2] 实干精神的正面案例 - 廖俊波将部门负责人电话公开在主干道旁以改善投资环境 姜仕坤6年行程60万公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黄文秀通过产业扶贫带动乡亲脱贫 [3] - 优秀党员干部坚持"实"字当头 以实际业绩赢得口碑 体现求真务实作风和为民情怀 [3] 实干兴邦的哲学依据 - 陆九渊提出"千虚不博一实" 强调为学干事均需务实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 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4] - 党员干部必须立足实际 以群众利益为先 不图虚名 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克服形式主义 [4]
拒绝形式主义!要确保问题整改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环境报· 2025-05-21 08:12
督察整改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地方存在虚假整改和形式主义现象,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1] - 表现包括:过度重视会议和材料而非实质行动、整改措施缺乏可操作性、采用"一刀切"方式导致效果不佳 [1] 整改工作优化措施 - 将督察结果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1] - 通过转移支付和技术支持提升基层执行能力 [1] - 实施清单化管理,制定可量化指标,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和数字化监控平台 [2] - 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精准识别整改漏洞 [2] 监督与问责机制强化 - 严肃问责虚假整改案例,明确责任链条至具体部门/个人,公开通报典型案例 [2] - 对成效突出案例进行宣传激励 [2] - 加强信息公开,公开整改方案/进度/结果,设立举报平台奖励有效线索 [3] - 鼓励NGO、媒体和志愿者参与监督,形成多元协同治理模式 [3] 政策法规完善 -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设立整改专章系统规范工作 [2] - 强化政策衔接,将整改与地方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挂钩 [2]
准确定性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消极处理的行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1 08:00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党的徙木立信之举,赢得党心民心并厚植执政根基 [1] -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仍屡有发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突出 [1] 樊某案例详情 - 樊某作为A市生态环境局B县分局执法队负责人,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间三次发现某水洗砂厂环保问题但未按规定处罚,仅口头要求整改 [2] - 2024年5月3日群众反映企业扬尘污染问题后,樊某仍未采取实质性措施,仅口头通知整改 [2] - 5月7日群众再次反映问题后,樊某仍以难治理为由消极应付,仅电话通知企业整改 [2] - 5月11日B县纪委监委介入后,分局才对企业立案调查并督促整改 [2] 行为定性争议 - 第一种观点认为樊某违反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四十九条 [3] - 第二种观点认为樊某违反群众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项,并应认定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 [3] - 最终认定樊某行为违反群众纪律且属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 [3] 群众纪律与工作纪律区分 - 群众纪律直接规范党群关系,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工作纪律则更广泛 [4] - 判断是否违反群众纪律需综合工作性质、主观认识、客观表现和侵害客体 [5] - 樊某明知扬尘污染涉及群众利益却消极应付,本质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关系,应认定为违反群众纪律 [5]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认定 -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重点整治漠视群众利益、消极应付群众诉求等问题 [6] - 认定需考察主观认识、客观表现和后果影响 [6] - 樊某行为符合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特征,包括不敢动真碰硬、作风飘浮和损害群众利益 [6][7] 条款适用 - 樊某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项规定 [7]
涉企检查不能只“看病”不“开方”(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21 06:02
涉企行政检查问题 - 部分地方职能部门在涉企行政检查中仅列出问题清单而不提供整改指导,导致企业需自行解决整改问题 [1] - 当地纪委监委已对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要求举一反三整改并改进工作作风 [1] - 涉企检查的初衷是引导企业合法经营,但缺乏原因分析与整改建议的行为背离了这一目标 [1] 问题根源与表现 - 只"看病"不"开方"的现象源于职能错位和服务缺失,包括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政策理解不透或存在"卸责式"检查心态 [2] - 部分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现为思想懈怠、作风飘浮,将自身定位为管理者而非服务者 [2] - 尽管"乱作为"现象减少,但"勤作为"和"善作为"仍需加强,企业反映"事难办"问题依然存在 [2] 企业需求与政策导向 - 企业希望执法部门将检查转为指导,帮助补齐短板和排除隐患 [2]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寓管理于服务,通过暖心服务增强企业信心 [2] - 党员干部需转变作风,提供问题清单与解决方案,体现"监管有温度、服务零距离" [2] 营商环境与作风建设 - 企业判断营商环境好坏的最直接标准是党员干部作风及涉企决策落实情况 [3] - 优化营商环境需在企业遇到困难时积极作为、靠前服务,而非仅停留在口号 [3] - 当前全党正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旨在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优化营商环境 [3]
保护基本农田 “应付式”整改须追责到底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23:42
基本农田违规占用事件 - 湖南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黑家湾社区永久基本农田被建筑垃圾覆盖无法耕种 当地政府整改仅简单覆土未清运垃圾 [1] - 江西萍乡市存在类似情况 整改后的"渣山"一年后反而继续"生长" [1] - 土地管理法明确禁止占用耕地进行建房、挖砂等破坏活动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禁止堆放固体废弃物 [1] 整改工作问题 - 有关部门整改工作停留在应付层面 简单覆土未真正解决问题 [2] - 敷衍整改行为折射出思想作风问题 比初始违规更严重 [2] - 法律明确规定对破坏基本农田行为应追责 包括罚款和刑事责任 [2] 责任追究 - 弄虚作假行为属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相关公职人员应受政务党纪处分 [3] - 萍乡市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处理问题 其他被曝光地区也应迅速展开调查 [3] - 需严查责任主体 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3]
壹快评丨很多“集中开工”,背后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表演
第一财经· 2025-05-08 19:20
形式主义问题通报 - 北方某省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中存在盲目攀比和数据不实问题 [1] - 某市高新区2025年春季集中开工的35个项目中有6个为重复项目,个别县区单个项目反复开工3次 [2] - 某县级市项目集中签约名不符实,实际落地率严重偏低 [2] 项目开工与签约乱象 - 某区某项目申报投资额近90亿元,但两年来仅投入500万元完成场地平整 [3] - 某县某项目两次纳入集中开工并申报投资额70多亿元,但目前仍处于前期研究论证中 [3] - 开工仪式会场仅租用电子屏等设备就花费20多万元 [3] 形式主义根源分析 - 政务服务中片面追求硬件设施高端大气,热衷建系统、搭平台,搞"面子工程" [3] - 政绩观有偏差,重形式轻实效,盲目追求数量甚至虚报夸大 [3] - 集中签约的项目中,部分仅为投资意向,对投资方无约束力 [3] 中央通报警示 - 地方发展必须以经得起检验的成效作为最终标准,而非表面文章 [4] - 中央层面通报警示地方领导干部克服形式主义和虚假政绩观 [4]
奇葩论文背后:要诚信,也要合理化晋升制度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17:50
科研失信行为 - 福建省人民医院两位妇科医生发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论文中,100例患者样本中男性占比64%,存在明显数据造假 [1] - 医院核查后确认论文存在科研失信行为,将对作者依规处理 [1] - 类似男性高危产妇、男性卵巢癌等违背医学常识的论文屡见不鲜,损害医疗科研公信力 [1] 审稿流程问题 - 数据造假的论文仍能通过《中外医疗》期刊审核,审稿流程流于形式主义 [1] - 当前审稿标准可能异化为仅关注格式、摘要完整性和参考文献数量,忽视数据逻辑漏洞 [1] 晋升机制弊端 - 不合理的晋升机制催生论文造假动机,形成花钱发论文的灰色产业链 [1] - 临床医生和护士的晋升过度依赖论文数量,而非实际诊疗水平或护理经验 [1] - 国家卫健委2020年已提出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倾向,但改革尚未全面落实 [2] 行业评价体系改革 - 医护人员长期受论文压力困扰,消耗临床工作之外的精力 [2] - 需建立以医德医风、诊疗水平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替代唯论文导向 [1][2] - 改革晋升制度可切断灰色产业链需求端,从根本上减少造假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