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体旅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鸭绿江畔,丹东真好!”(边城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3 06:46
丹东轻工业发展 - 丹东被称为"轻工业之都",拥有轻工业门类68个,轻工产品1100多种,形成以轻纺、电子、机械为主的工业体系 [10] - 孔雀表业集团年产手表机芯超500万块,带动本地20多家配套企业发展,每年产业投入超2000万元,研发人员超300人 [9] - 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6年研发投入1.6亿元,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60余项,智能燃气表全国使用量达800余万只 [11] 丹东草莓产业 - 丹东草莓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东港草莓"品牌价值达391.6亿元,2024年种植面积8.75万亩,产量28.8万吨 [14] - 君桦生态果业每年繁育草莓种苗300万株,冷冻苗等1500万株,使草莓亩均产量增加约25% [13] - 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2024年草莓出口额超1000万元,销往东南亚、非洲等地 [14] 丹东文旅产业 - 2024年丹东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55.61%,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13.66% [8] - 虎山长城"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7] - 丹东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推出江海游、红色游、生态游等多元业态 [8] 丹东生态资源 - 丹东森林覆盖率达65.7%,已记录野生动物42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89种 [4] - 鸭绿江口湿地监测到鸟类324种,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1天,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100% [3][4]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新华网· 2025-06-19 09:38
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成果 - 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在朝阳召开,吸引海内外业界人士探讨融合路径与合作商机 [1] - 大会期间举办演出活动、招商推介及签约仪式,15个项目意向签约金额达73.18亿元 [13] - 发布《辽宁省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27年将文体旅产业打造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 [13] 行业数据表现 - 2024年辽宁全省接待游客6.5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300亿元 [1] - 2024年前5个月游客人次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5%和15.9% [1] - 端午节假期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9.8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1.60% [4] 资源活化与业态创新 - 沈阳故宫通过精品文物展和特色文创产品持续吸引游客,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成为研学热门目的地 [2] - 鞍钢工业遗产群开发钢铁博物馆和研学线路,抚顺西露天矿转型为生态旅游区 [6] - 大连博涛文化在大会展示全球首创仿生机甲花车"奇幻海洋号",实现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对话 [7] 品牌建设与服务优化 - 全省深挖"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品牌内涵,形成"月月有热点、全域皆场景"的消费氛围 [13] - 沈阳地铁站名优化、大连设立游客中心等举措提升服务品质,两市分别获"全国游客满意度十佳城市"等称号 [17] - 朝阳市文旅局强调将心比心服务理念,沈阳小河沿早市设免费行李寄存处等便民措施获认可 [14][17]
持续放大“文体旅+”综合效应
辽宁日报· 2025-06-18 08:57
文体旅融合发展 - 辽宁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持续放大"文体旅+"综合效应 [1] - 沉浸式体验受年轻人青睐,如沉浸式戏剧《老酒馆》计划拓展至白天演出并打造全国加盟品牌 [1] - 差异化产品满足多元需求成为消费升级趋势 [1] 旅游产业创新 - 辽宁康辉旅行社将包租3艘邮轮推动"家门口坐邮轮"常态化,探索"邮轮+滨海度假""邮轮+主题节庆"模式 [2] - 针对银发、亲子群体定制"慢游专列",增设文化体验和康养配套服务 [2] - 辽宁李永波羽毛球训练中心可容纳3000名学员,定位辐射东北亚的高水平运动场地 [2] 企业合作与乡村文旅 - 千山旅游集团与省内旅行社及景区联动,计划推出"游千山+泡温泉"特色线路并引入高科技体验项目 [3] - 绥中县祝家沟村发展赏花游、农家院、土特产销售及水果深加工项目,计划拓展四季文旅体验和民宿业务 [3] 交通与投资布局 - 民航东北管理局优化航线网络,推进沈阳机场二跑道和大连新机场建设,助力"快进慢游"交通体系 [4] - 同程旅行集团签约辽宁市场,设计"赛事+旅游""观演+度假"等融合产品推动流量转化 [4][5] 产业融合趋势 - "百业+文体旅"模式加速发展,形成多产业互促共荣格局 [5]
为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
辽宁日报· 2025-06-17 09:04
辽宁省文体旅融合发展现状 - 文体旅产业成为辽宁全面振兴的强劲动能,通过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1] - 行业面临重大机遇,需推动更深层次融合和更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增光添彩 [1] - 创新业态包括冰雪经济、低空经济、邮轮经济、票根经济、银发经济,差异化打造海陆空新玩法 [1] - 全面改善酒店住宿、道路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精细化服务传递情绪价值,通过文旅带动百业兴旺 [1] 文化引领与主题活动 - 推出"千里共辽宁·振兴文化行"主题活动,在丹东、营口、本溪、抚顺四地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2] - 打造集文艺创作、舞台演出、群众活动、文博展示、产业联动、旅游推介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盛会 [2] - 形成"一城一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增强辽宁文体旅吸引力,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2] 交通与基础设施优化 - 加速推进京哈高速改扩建、台黑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路网布局 [2] - 加大旅游景区、赛事场馆、文化地标等重点区域的路网密度,缩短时空距离 [2] - 打造"E路自驾"交旅融合智慧平台,推行"主题服务区+文旅驿站"模式,提升消费场景和服务质量 [2] - 设计主题自驾线路,塑造"沿着高速游辽宁,一程高速一程景"的品牌形象 [2] 市场监管与服务质量提升 - 贯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抓好文体旅经营主体培育 [3] - 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服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 - 持续提升文体旅供给质量,让游客吃得安心、用得放心、购得舒心、游得开心 [3] 地方特色与品牌打造 - 丹东市加快构建"红色铸魂、边境塑形、生态赋能、体育激活"的发展体系 [4] - 围绕温泉康养、边境风情、生态休闲等核心资源谋划项目,促进融合发展 [4] - 铁岭市实施"文旅兴市"战略,深耕"快乐文化",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4] - 把握全域化、融合化、数字化、个性化趋势,整合资源并打造特色需求 [4] 区域合作与资源整合 - 锦州北镇市深挖文化资源,打造生态与文化交相辉映的示范区域 [5] - 构建四季文化节庆矩阵,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民俗"的全季活动体系 [5] - 葫芦岛市通过跨区域合作整合旅游景区、文化场馆、民俗风情等资源 [5] -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产品和线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 [5]
厚重的底蕴 蓬勃的生机
辽宁日报· 2025-06-16 09:14
交通基础设施优势 - 高铁网络发达 从北京到辽宁仅需一个多小时 交通便利性突出 [1][2] - 公路和铁路系统完善 乘车体验平稳舒适 给外国嘉宾留下深刻印象 [1] -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被视为辽宁飞速发展的缩影 [1] 文体旅产业投资机遇 - 马蜂窝数据显示葫芦岛兴城和锦州义县入选"中国100个值得去的魅力小城" 热度持续攀升 [2] - "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有效促进文体旅市场繁荣 [2] - 原野趣资产管理公司计划在朝阳/锦州/丹东布局文旅项目 重点抓住七八月避暑时机 [2] 文化资源与品牌建设 - 朝阳市慕容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展现深厚文化底蕴 获得国际媒体关注 [4] - 14个市和沈抚示范区展示文体旅融合最新成果 包括特色汉服等文化体验产品 [4] - 中国旅游协会认可辽宁通过文体旅融合实现文化内涵和生态资源价值转化 [3] 市场吸引力提升 - 外国嘉宾评价辽宁自然风光无与伦比 文化体验优于观光体验 [4] - 旅游从业者认为辽宁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适合周末短途旅行市场开发 [2] - 国际嘉宾称赞辽宁科技创新与产业迭代效率 开放姿态令人惊叹 [3]
漫步辽宁朝阳:感受穿越亿年的文明交响
新华网· 2025-06-16 08:31
文旅产业发展 - 朝阳市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4980万人次,同比增长111.57%,旅游综合收入214.27亿元,同比增长51.74% [1] - 朝阳全市重点景区"五一"假期游客接待量从2023年的144万人次跃升至2025年的392万人次,增长272% [5] - 以朝阳市区为核心的一点多线的文旅项目矩阵初步形成,计划将朝阳市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5] 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 -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完成改造,化石展出数量从435块增至2025块,中华龙鸟为"镇馆之宝" [3] - 朝阳拥有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朝阳市北塔博物馆等文化遗产,展示三燕文化和红山文化 [3] - 慕容街被打造为集展览、交流、销售为一体的朝阳文化旅游中心,是辽宁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5] 考古与文明探源 - 牛河梁的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把中华文明的起源向前推进了五六百年 [4] - 朝阳发现的热河生物群为理解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诞生和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3] - 朝阳是东北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历史名城 [3]
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推介活动在朝阳举行
辽宁日报· 2025-06-14 08:13
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推介活动 - 活动于6月13日在朝阳举行 省委书记郝鹏出席 省长王新伟致推介辞 省政协主席周波出席 [1] - 王新伟强调辽宁文化产业有基础 体育有优势 旅游有特色 正在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 [1] - 辽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文体旅更深层次融合 更高质量发展 使其成为全面振兴的强劲动能 [1] 辽宁文体旅产业优势 - 辽宁拥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激荡人心的红色文化 催人奋进的工业文化 [2] - 四季旅游资源丰富:春赏花观鸟 夏避暑戏海 秋观枫踏金 冬嬉雪泡泉 [2] - 体育资源突出:群众体育火爆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 冰雪资源丰富 [2] - 民俗文化浓郁 文艺底蕴深厚 物产丰富 优品云集 饮食文化独具特色 [2] 辽宁文体旅发展举措 - 全力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 - 扎实做好"文体旅+"和"+文体旅"融合发展大文章 [2] - 持续完善"吃 住 行 游 购 娱"全链条服务体系 [2] - 真招实策支持文体旅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2] 活动参与情况 - 沈阳 大连 丹东 锦州分别作城市推介 [3] - 来自15个国家的外籍嘉宾出席 [4] - 中央部委领导 媒体领导 企业代表 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参会 [4] - 约1200人观看《向辽而行 一路朝阳》文艺推介展演 [4]
郝鹏王新伟周波会见出席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嘉宾
辽宁日报· 2025-06-14 08:13
辽宁省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 -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体旅融合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推动文化 体育和旅游在更广范围 更深层次 更高水平融合发展 全力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 [1] - 从2023年起辽宁每年举办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 2023年沈阳首届大会聚焦工业遗存与辽金清文化 2024年大连大会聚焦海洋与开放主题 2025年朝阳大会突出红山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 [1] 辽宁省经济发展与文体旅产业现状 - 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 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 资源要素加速汇聚 [2] - 辽宁文体旅产业取得扎实成效 文化事业攀上新高度 体育赛事创造新热度 旅游市场激发新动能 服务品质实现新提升 [2] - 2023年和2024年辽宁接待游客量位居东北三省首位 2025年前5个月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6.5% 端午节假期增幅近30% [2] 参会嘉宾观点与合作意向 - 参会嘉宾认为辽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自然资源禀赋良好 体育综合实力强劲 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基础扎实 前景广阔 [3] - 嘉宾表示辽宁连续三年举办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 持续擦亮"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品牌 为各方搭建了广阔合作舞台 [3] - 嘉宾计划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 加强与辽宁合作 深度参与辽宁文体旅融合发展 积极为辽宁发声助力 鼓劲添彩 [3]
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 辽宁: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添彩东北振兴新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57
政策规划与机制创新 - 辽宁省构建系统政策体系,2023年6月发布《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目标2025年实现文旅项目投资额和旅游总收入双倍增 [2] - 2024年6月出台《辽宁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指导意见》,提出11项重点任务,截至2025年初全省已出台相关政策80余项 [2] - 成立省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24家省直单位协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工作体系 [3] 品牌塑造与节庆活动 - 以"山海有情天辽地宁"为旅游宣传口号,构建多维旅游路线,如大连长山群岛渔家文化线、本溪五女山山水研学线、丹东边境风光线等 [4] - 打造四季节庆矩阵:春季"沐春寻芳悠游辽宁"(鞍山千山梨花节)、夏季"山海夏凉畅游辽宁"(葫芦岛泳装博览会)、秋季"踏秋赏枫醉游辽宁"(近千场活动)、冬季"花式过冬嗨游辽宁"(冰雪赛事+民俗体验) [4][5][6][7] - 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65219.7万人次(同比+28.1%),旅游收入6325.2亿元(同比+25.9%) [3] 科技赋能与业态创新 - 推动30家重点博物馆数字化升级,沈阳故宫"数字故宫"项目通过AR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 [8] - CBA辽宁男篮主场赛事带动"球场—夜市—城市地标"消费动线,2024年全省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50场次(观众85.4万人次,收入5.51亿元) [8] - 博物馆街区热:2024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约4000万人次,文创收入1.47亿元,研学线路预订量同比+80% [9]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 -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建立G331边境旅游联盟(丹东至新疆哈巴河县)和G228沿海公路旅游联盟(丹东至广西东兴市) [10] - 与京津冀建立战略合作,北京朝阳站与辽宁朝阳市牛河梁站形成"1.5小时高铁圈" [10] - 国际推广成效显著:海外新媒体矩阵2024年稳居全国省级文旅国际传播力前五,大连国际沙滩文化节、丹东鸭绿江马拉松成国际交流平台 [10] 朝阳市文体旅发展亮点 - 2025年"五一"假期重点景区游客量393万人次(同比2023年+172.9%),牛河梁景区年游客量首破百万 [17][18] -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五一"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同比+133%),1958科学乐园激活工业遗产 [18] - 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同比+111.57%,旅游收入同比+51.74%,域外游客同比+18.2% [17][19]
同程旅行:乒超联赛拉动文旅消费,雄安周边多景区预订热度翻倍
格隆汇· 2025-06-12 10:49
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融合 - 2025年乒超联赛和苏超联赛通过"体育+文旅"模式激活城市经济活力,重塑地域文化认同 [1] - 乒超联赛聚集孙颖莎等乒坛名将,吸引大量外地观众,带动雄安新区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88% [2][3] - 雄安新区周边景区如野三坡、白洋淀等门票预订热度环比上月翻倍 [3] 赛事经济辐射效应 - 赛事场馆周边3公里范围成为核心获益区,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行业显著受益 [2] - 雄安新区赛事期间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用车预订热度同比增长30% [3] - 京津冀跨区域流动提升,北京、天津、石家庄至雄安的铁路车票预订热度同比两位数增长 [3] 政企合作与IP化运营 - 同程旅行与政府合作推出"苏超"专题活动,提供价值550元的球迷专属权益卡 [5] - 苏州市体育局联合同程旅行发起"苏超联赛"球迷专列,整合高铁票、球票等资源 [5] - 公司正与江苏省各级政府合作,承接"苏超"流量并转化为消费留量 [6] 地域特色与消费联动 - 江苏"苏超"带动南京盐水鸭、无锡水蜜桃等地域特产火爆出圈 [4] - 淮安推出"100元吃货球迷狂欢套餐",泰州提供"景区免票+早茶特惠" [5] - "苏超"第四轮主场城市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大幅增长,淮安达13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