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体旅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郝鹏王新伟周波会见出席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嘉宾
辽宁日报· 2025-06-14 08:13
辽宁省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 -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体旅融合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推动文化 体育和旅游在更广范围 更深层次 更高水平融合发展 全力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 [1] - 从2023年起辽宁每年举办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 2023年沈阳首届大会聚焦工业遗存与辽金清文化 2024年大连大会聚焦海洋与开放主题 2025年朝阳大会突出红山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 [1] 辽宁省经济发展与文体旅产业现状 - 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 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 资源要素加速汇聚 [2] - 辽宁文体旅产业取得扎实成效 文化事业攀上新高度 体育赛事创造新热度 旅游市场激发新动能 服务品质实现新提升 [2] - 2023年和2024年辽宁接待游客量位居东北三省首位 2025年前5个月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6.5% 端午节假期增幅近30% [2] 参会嘉宾观点与合作意向 - 参会嘉宾认为辽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自然资源禀赋良好 体育综合实力强劲 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基础扎实 前景广阔 [3] - 嘉宾表示辽宁连续三年举办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 持续擦亮"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品牌 为各方搭建了广阔合作舞台 [3] - 嘉宾计划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 加强与辽宁合作 深度参与辽宁文体旅融合发展 积极为辽宁发声助力 鼓劲添彩 [3]
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 辽宁: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添彩东北振兴新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57
政策规划与机制创新 - 辽宁省构建系统政策体系,2023年6月发布《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目标2025年实现文旅项目投资额和旅游总收入双倍增 [2] - 2024年6月出台《辽宁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指导意见》,提出11项重点任务,截至2025年初全省已出台相关政策80余项 [2] - 成立省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24家省直单位协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工作体系 [3] 品牌塑造与节庆活动 - 以"山海有情天辽地宁"为旅游宣传口号,构建多维旅游路线,如大连长山群岛渔家文化线、本溪五女山山水研学线、丹东边境风光线等 [4] - 打造四季节庆矩阵:春季"沐春寻芳悠游辽宁"(鞍山千山梨花节)、夏季"山海夏凉畅游辽宁"(葫芦岛泳装博览会)、秋季"踏秋赏枫醉游辽宁"(近千场活动)、冬季"花式过冬嗨游辽宁"(冰雪赛事+民俗体验) [4][5][6][7] - 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65219.7万人次(同比+28.1%),旅游收入6325.2亿元(同比+25.9%) [3] 科技赋能与业态创新 - 推动30家重点博物馆数字化升级,沈阳故宫"数字故宫"项目通过AR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 [8] - CBA辽宁男篮主场赛事带动"球场—夜市—城市地标"消费动线,2024年全省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50场次(观众85.4万人次,收入5.51亿元) [8] - 博物馆街区热:2024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约4000万人次,文创收入1.47亿元,研学线路预订量同比+80% [9]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 -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建立G331边境旅游联盟(丹东至新疆哈巴河县)和G228沿海公路旅游联盟(丹东至广西东兴市) [10] - 与京津冀建立战略合作,北京朝阳站与辽宁朝阳市牛河梁站形成"1.5小时高铁圈" [10] - 国际推广成效显著:海外新媒体矩阵2024年稳居全国省级文旅国际传播力前五,大连国际沙滩文化节、丹东鸭绿江马拉松成国际交流平台 [10] 朝阳市文体旅发展亮点 - 2025年"五一"假期重点景区游客量393万人次(同比2023年+172.9%),牛河梁景区年游客量首破百万 [17][18] -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五一"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同比+133%),1958科学乐园激活工业遗产 [18] - 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同比+111.57%,旅游收入同比+51.74%,域外游客同比+18.2% [17][19]
同程旅行:乒超联赛拉动文旅消费,雄安周边多景区预订热度翻倍
格隆汇· 2025-06-12 10:49
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融合 - 2025年乒超联赛和苏超联赛通过"体育+文旅"模式激活城市经济活力,重塑地域文化认同 [1] - 乒超联赛聚集孙颖莎等乒坛名将,吸引大量外地观众,带动雄安新区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88% [2][3] - 雄安新区周边景区如野三坡、白洋淀等门票预订热度环比上月翻倍 [3] 赛事经济辐射效应 - 赛事场馆周边3公里范围成为核心获益区,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行业显著受益 [2] - 雄安新区赛事期间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用车预订热度同比增长30% [3] - 京津冀跨区域流动提升,北京、天津、石家庄至雄安的铁路车票预订热度同比两位数增长 [3] 政企合作与IP化运营 - 同程旅行与政府合作推出"苏超"专题活动,提供价值550元的球迷专属权益卡 [5] - 苏州市体育局联合同程旅行发起"苏超联赛"球迷专列,整合高铁票、球票等资源 [5] - 公司正与江苏省各级政府合作,承接"苏超"流量并转化为消费留量 [6] 地域特色与消费联动 - 江苏"苏超"带动南京盐水鸭、无锡水蜜桃等地域特产火爆出圈 [4] - 淮安推出"100元吃货球迷狂欢套餐",泰州提供"景区免票+早茶特惠" [5] - "苏超"第四轮主场城市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大幅增长,淮安达135% [5]
山海之美文体之韵为振兴增光添彩
辽宁日报· 2025-06-12 09:02
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效 - 2024年辽宁接待游客65219.7万人次、旅游收入632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25.9%,提前完成三年行动目标[1] - 文体旅领域呈现"出圈出彩""热辣火爆"态势,形成浓墨重彩的融合发展答卷[1] - 近3年通过1+1+1>3的融合公式,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6] 政策与机制建设 - 2023年6月召开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释放强烈支持信号[4] - 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出台24项政策措施和110项重点工作指导意见[4] - 高规格成立省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的工作新格局[4] 项目投资与产业培育 - 2024年新建续建640个文体旅项目,完成投资285.6亿元[5] - 组建辽宁省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推动资源整合,大连博涛文化科技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5] - 新增20余个国家级旅游品牌,20余条线路入选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10][11] 业态创新与场景融合 - 形成赛事经济、冰雪经济、票根经济等五大新经济形态,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质变[8] - 创新推出"空中瞰长城"航线、"船上到岸上"邮轮消费等海陆空新玩法[9] - 沈阳红梅文创园、大连熊洞街等工业遗址改造项目成为新时尚打卡地[9] 消费拉动与品牌效应 - 2023年体育赛事拉动消费53.8亿元,演唱会/音乐节收入达5.51亿元[12] - "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宣传口号结合四季旅游特色激活市场[11] - 非遗工坊达279家带动乡村振兴,阜新矿区转型户外运动基地辐射12个村庄[13]
文旅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辽宁日报· 2025-06-09 09:02
与此同时,我省着力做实省级重点项目,加快建立全省文旅重点企业和项目库,全周期提升项目引 育服务。2024年,我省新建、在建、续建文体旅、农文旅、文商旅等融合项目640个,完成投资总额 285.6亿元。今年以来,我省强化对重点文旅项目服务,在用地用海用林、能源、环保等要素供给方 面,及时打通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加强文旅项目融资,推动"政银企"对接,开展文旅项目金 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省级重点文旅项目建设。 近日,鞍山市六大文体旅品牌、特色文旅项目和文创产品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通过举办文体旅资源 推介和项目招商活动,尽展"现代钢都秀美鞍山"的魅力与风采,以满满的诚意与成都文旅共赴未来。 自2024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召开以来,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 任务,我省主动"请进来",积极"走出去",精准招商引资,加强产业交流与项目合作。 去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辽宁省文体旅项目京津冀招商推介会上,我省共发布文体旅融合、冰雪温 泉、商业体验、观光游览、康养度假、创新实践六大类92个文体旅招商项目。全省14个市分别组成招商 团队,结合本地区文体旅招商项目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展对接 ...
足球该有的模样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5
赛事表现与影响力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上座率直逼中超联赛,场均观赛人数超万人 [1] - 赛事通过城市营销和网络热梗引爆社交平台,线下文旅收入显著提升 [1] - 13支球队代表江苏13个地级市,形成城市荣誉之战,如"早茶德比""楚汉之争"等特色对决 [1] 赛事设计与参与 - 赛事参与者包括职业球员和业余选手,涵盖个体工商户、大学生、上班族等群体 [2] - 票价亲民(10元),附送土特产如萝卜干,降低观赛门槛 [2] - 队徽设计融入城市特色元素,如南通的狼图腾、盐城的麋鹿、淮安的奔马等 [2] 文化与地域特色 - 赛事充分展现江苏地域文化,如"散装江苏"梗和城市间竞争关系 [1][2] - 绿茵场内体现纯粹体育精神,无假球黑幕,强调真刀真枪较量 [2] - 场外通过文旅优惠(景区免门票、消费优惠)推动游客接待量增长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3] - 城市间通过赛事加深合作,共同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3] - 赛事模式与"村超""村BA"类似,体现草根足球的全民参与魅力 [2]
文旅“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辽宁日报· 2025-06-02 09:29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沉浸式戏剧《老酒馆》通过场景还原、角色扮演、线索解谜等形式实现"戏剧+街区+科技"融合 每周两场演出构建"可参与、可沉浸、可传承"文旅新场景 [1] - 辽宁省明确提出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新场景 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深度融合 [1] - 冰雪旅游通过差异化优势与民俗、温泉等活动结合 春节假期沈阳进入冰雪游热门城市前五名 [1] 温泉及赛事经济 - 辽宁省依托11家五星级温泉旅游企业(占全国1/4) 开发康养、旅居、亲子游等新产品 [2] - "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推动马拉松等赛事进景区 通过特色线路和文旅活动展示城市魅力 [2] - 音乐节和IMAX影院拉动"票根经济" 省科技馆《哪吒2》放映期间省外观众占比达48.66% [2] 文化展览吸引力 - 辽宁省博物馆特展及文创产品成为爆款 5月2日创下单日32261人观展纪录 [3]
贵州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县域尝试”
新华网· 2025-06-01 07:33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 镇远古城拥有2200余年历史 包含青龙洞古建筑群 镇远城墙等12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 融合江南园林与山地建筑特色 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1] - 镇远县在2024年5月出台"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三年行动方案" 提出常态化开展赛龙舟体验项目 支持非遗体验进民宿 餐厅 舞台 景区 目标2025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 [1] - 2024年端午节期间 镇远组织50余支龙舟队 约20项文体活动 展现体育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心 [1] 足球赛事带动区域经济 - "村超"全国赛陕西 山西 上海 重庆等多赛区同步比赛 共创共享流量和快乐足球氛围 助力各地文体旅融合发展 [2] - "村超"系列赛事助力榕江2023年吸引游客超760万人次 2024年超940万人次 2025年目标超1000万人次 [2] - 榕江推出《小小的足球大大的梦想》发展实施方案 提出构建"本地联赛-全国赛事-国际交流赛事"三级矩阵 目标2030年年办赛600场 参赛4万人次 [3] 足球产业战略规划 - 榕江实施"三步走"战略:2023年"榕江人自己玩" 第二步"吸引全国人民一起玩" 第三步"吸引全世界人民一起玩" 打造国际影响力草根足球品牌 [2] - 规划构建"村超"社会足球+"班超"校园足球+"逐梦"职业足球的人民足球体系 目标将榕江打造成国家重要足球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 [3] - 计划到2026年参加"班超"校园足球学生占全县50% 2028年达70% 2030年达80% [3] 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 榕江将足球作为未来发展的第一战略 第一赛道 第一产业 第一事业 把"村超"作为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重要抓手 [4] - 端午节期间将"班超"总决赛融入"村超"赛场 促进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同步提升 带动县域假日消费和经济发展 [2]
朝阳全方位提升软硬件迎接盛会——为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网· 2025-05-29 15:41
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筹备 - 朝阳市作为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承办地,通过筹备工作全面展示旅游资源,目标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打造"西有敦煌 东有朝阳"的文化旅游新格局 [1] - 大会期间将举办首届红山文化国际传播大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发布牛河梁遗址最新考古成果,提升朝阳文化国际影响力 [2] 重点项目升级改造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历经7个月升级改造后于"五一"假期重新开园,成为游客首选目的地 [1] - 公园改造包括化石数量从435块提升至超8000块,新增超级巨幕地层剖面投影和巨幕3D裸眼秀,并对停车场、导览系统、景观环艺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1] - 2023年以来朝阳市建设文体旅项目63个,包括凤凰山景区基础设施提升、牛河梁遗址维护修缮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运营 [2] 文旅IP推广与营销 - 朝阳市推出"宝藏之城 神秘朝阳""朝阳花开 欢迎你来"等文体旅IP,通过高铁列车冠名、京津冀专场路演等方式推广城市标签 [2] - 举办"三阳开泰""西有敦煌 东有朝阳"等活动提升城市知名度 [3] 基础设施与服务提升 - 为迎接大会,朝阳市对交通、道路、酒店、公厕、停车场等一大批项目进行升级 [3] - 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保护展示、北票四合屯化石等重点文体旅项目持续建设中 [2]
“艺境共生·博物华章”博物馆沉浸交响音乐会在沈阳举行
新华网· 2025-05-12 10:10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为"艺境共生·博物华章"博物馆沉浸交响音乐会,于5月9日在沈阳博物馆举行 [1] - 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指导,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市文物局)主办,沈阳博物馆与沈阳交响乐团联合承办 [3] 活动内容 - 音乐会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紧扣"守护文明根脉、传承历史记忆"的核心脉络 [3] - 沈阳交响乐团首席演奏家团队演绎了《梁祝》(选段)、《小夜曲》第一乐章等十余首经典曲目 [3] - 观众可漫步展厅,体验"音乐叙事"与"文物叙事"的双重共鸣 [3] 活动意义 - 活动是对"博物馆+"战略的实践,打破"静态观展"模式,用音乐激活文物故事,使博物馆成为可听、可感、可互动的文化磁场 [5] - 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注入新活力与动能 [5] 后续活动 - 该音乐会拉开了沈阳市纪念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序幕 [5] - 5月18日将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南院区广场举行"传承与创新——5·18国际博物馆日"沈阳主场活动,包括摄影展作品巡展、文物保护知识挑战赛、主题游径出发仪式、文博讲堂等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