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体旅
icon
搜索文档
秦皇岛市领导一行调研远洋蔚蓝海岸,聚力打造国际级文体旅融合新标杆
新浪证券· 2025-07-29 16:13
文旅+赛事融合发展 - 秦皇岛市政府领导率队调研北戴河新区远洋蔚蓝海岸 重点推动"文旅+赛事"深度融合与产业升级 [1] - 远洋集团汇报蔚蓝海岸在文体旅产业融合及体育赛事组织方面的实践与规划 [1] - 北京航海中心汇报蔚蓝海岸帆船培训现状与挑战 蔚蓝海岸匹克球国际赛事中心介绍运营及赛事筹备情况 [1] 政府支持与企业实践 - 市领导感谢远洋集团支持秦皇岛文旅IP打造 肯定蔚蓝海岸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1] - 政府表示将发挥政企合力 共同推动蔚蓝海岸打造国际级文体旅融合新标杆 [1] - 会议强调北戴河新区要坚持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文旅+赛事"模式 打造独具特色标杆 [2] 赛事发展规划 - 蔚蓝海岸被寄望推动帆船超级联赛和匹克球赛事向常态化全民化娱乐化发展 [2] - 区域需做好交通规划形成环线提升通行效率 锚定"国际休闲度假区"目标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2] - 政府将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帆船超级联赛 推动匹克球全民赛事 导入省帆船帆板队及全国俱乐部 落地海洋音乐节 [2] 蔚蓝海岸发展成果 - 作为中帆协北方总部基地 蔚蓝海岸承办二十余次国内外高规格帆船帆板赛事 [2] - 2025年ILCA亚锦赛成功举办显著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2] - 国际匹克球赛事中心落成及巡回赛启动标志着品牌升级与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步伐 [2] 未来发展方向 - 蔚蓝海岸将持续创新"文旅+赛事"模式 围绕赛事IP在研学俱乐部运营及赛事经济等多维度探索实践 [2] - 目标是通过赛事IP打造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
挖潜扩容 夯实民生之本
辽宁日报· 2025-07-27 10:09
就业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同比增长5.1%,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8% [1] - 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24.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1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1] - 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民生之本"更加夯实 [1] 就业工作举措 - 稳存量:迭代实施"春暖辽沈"系列行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39万个 [2] - 扩增量:累计举办招聘活动8811场次,拓展就业增长点 [2] - 提质量:开展职业培训和岗位练兵51.1万人次,启动十大专项培训行动 [2] 政策支持 - 形成"1+19+X"全要素就业"政策矩阵",包括惠企减负政策"工具包" [4] - 上半年通过失业保险降费率等政策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13.05亿元 [4] - 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挖掘就业机会 [4] 创业带动就业 - 上半年全省扶持创业带头人7920人,带动就业5.9万人,分别同比增长1.1%、4.4% [5] - 探索建设"街创中心",打造项目能落地、初创有扶持的创业环境 [5] 重点群体就业 - "就来辽"融媒体平台青年活跃粉丝量近90万,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6] - 组织"百校千企"人才对接等活动,开展招聘546场,发布岗位22.3万个次 [6] - "舒心就业"服务站点上半年服务登记失业人员12.8万人 [7]
政策“吹风”引领市场“追风”
新华日报· 2025-07-18 04:33
政策导向与产业融合 - 江苏省推出2025年首批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奖补项目,政策注重精准性,设有消费规模、产业融合深度、省外客群吸引力等绩效标准 [1] - 奖补政策鼓励"文化+娱乐+消费"复合型场景,重点支持跨界融合项目,通过量化指标引导行业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 [1] - 政策依据《关于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形成全链条支撑体系 [2] 市场需求与业态创新 - 消费者需求转向复合型体验,奖补政策通过业态创新指标推动资源流向文化、体育、旅游与商业有机统一的项目 [1] - 政策既考核本地市场激活,更鼓励吸引省外客流,形成跨区域辐射效应 [1] - 短期激励与长期发展结合,既奖励单次活动客流与销售额,更鼓励挖掘本土文化、打造专属IP [2] 产业生态与长期价值 - 多部门联合提供资金支持、专业指导和配套保障,政策"精准滴灌"确保产业生态高效运转 [2] - 政策引导经营主体专注文化内涵挖掘与服务品质提升,推动文体旅项目形成独特品牌印记 [2] - 通过培育品牌与文化吸引力,将短期消费刺激转化为长期繁荣动能 [2]
沈阳明晰路径全力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辽宁日报· 2025-07-11 09:07
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规划 - 核心目标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服务"双循环"、引领东北亚的国际化中心城市 [1] - 城市定位从"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升级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1] - 实施分三个阶段推进的22个专项行动计划 [1][2] 战略定位与功能布局 - 打造"一枢纽四中心"核心架构:国际化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性文化中心 [1] - 重点提升沈阳在全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中的战略地位 [1] 产业发展规划 - 加快推进"大国重器"研发落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2]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新产业新赛道 [2] - 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 - 打造文体旅深度融合新典范 [2] 基础设施建设 - 扩容提升桃仙国际机场,推动第二跑道建设 [2] - 推动机场融入高铁网络构建东北亚"3小时航空交通圈" [2] - 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带宽扩容 [2] 区域协同发展 - 引领沈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 - 加快建设先进完善的轨道交通圈、产业协作圈、统一市场圈、就业通勤圈、品质生活圈 [2] 营商环境优化 - 建立健全要素市场化体系 [2] - 建设信用政府、信用城市 [2] - 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 [2] - 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 [2]
城市24小时 | 提升能级,这个国家级都市圈“划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3:56
郑州都市圈建设 - 河南省政府召开郑州都市圈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强调以提升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区域影响力为目标,构建"主副协同、区域统筹、圈层一体"的发展格局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都市圈,建强高铁"主骨架",拓展城铁覆盖面,提升公路通达率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都市圈,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繁荣兴盛、文旅融合的现代化文化都市圈,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构建现代化文旅产业体系 [3] - 郑州都市圈已获批为全国17个"国家级都市圈"之一,2024年4月河南出台一揽子规划,包括都市圈交通、产业、公共服务、能源、生态、水利6个专项规划 [4] - 郑州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一道闯入《2024年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报告》20强,均处在发展型梯队 [4] - 郑州都市圈将构建"一主一副、三轴四极"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其中一主是郑(港)汴许主引擎,一副是洛济深度融合区 [4][6] - 郑州都市圈在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已有实质性进展,目前当务之急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壁垒 [7] 其他地区发展动态 - 江苏省政府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8] - 辽宁省发布《辽宁省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繁荣文化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7年"文体旅产业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 [9] - 广西启动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包括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三种类型 [10] - 海南省印发《海南省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建设基础级智能工厂100家以上,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20家以上 [12] - 宁德时代在宜宾成立动力电池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 [13] 消费市场数据 - 5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 4%,比上月加快1 3个百分点 [14] - 5月份商品零售额36748亿元,增长6 5%,餐饮收入4578亿元,增长5 9% [15] - 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 6%、21 8%、28 3% [15] -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同比增长5 0%,全国网上零售额60402亿元,同比增长8 5% [15] 城市榜单 - 2024—2025年度"美好生活典范城市"揭晓,深圳、成都、武汉、大连成为"美好消费"典范城市,合肥、杭州、长沙、乌鲁木齐成为"美好焕新"典范城市 [16] - 青岛、厦门、郑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为"美好健康"典范城市,宜宾、湖州、无锡、莆田成为"美好宜居"典范城市 [16]
沈阳法库2025年重点项目推进大会成功举办
央广网· 2025-06-12 11:00
项目投资规模 - 沈阳法库2025年重点项目推进大会涉及36个项目,总投资超1462亿元 [1] - 项目储备池包含300余个项目,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 [1] - 2024年全年谋划筹备项目272个,总投资1365亿元 [2] 项目进展 - 2025年重点项目推进大会加速推进36个项目,涵盖产业发展、基础提升、民生保障等领域 [1] - 2024年78个新建项目破土动工,113个重点项目全速推进,52个项目圆满竣工 [2] - 预计2024年底前全县竣工重点项目将达到50个 [1] 产业布局 - 围绕"陶瓷及新材料、通航及无人机、新能源及储能、农产品深加工、高品质文体旅、全域电商"六大产业 [1] - 依托"一区四园多片区"发展格局 [1] - 赛特斯电力科技产业园、通航未来(辽宁)航空产业学院等项目注入储备池 [1] 招商引资 - 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落地亿元以上项目25个,签约落地转化率达到50% [1] - 2024年100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签约,55个项目精准落地 [2] - 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1亿元,专项资金项目13个 [2] 经济指标 - 固定资产投资、社零额、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跃升前列 [2] - 实际到位外资任务指标超额达成 [2]
壮大消费增长点 竞逐“首发”新赛道
辽宁日报· 2025-05-30 09:35
辽宁省首发经济政策 - 辽宁省印发《辽宁省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五方面政策举措包括吸引首店落地、支持首发首秀首展、打造区域特色、推进"首发+"融合、构建良好生态 [1] - 政策明确对举办高质量首发活动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奖励 [1] - 首发经济涵盖企业从产品首次发布到设立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是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经济形态 [1] 首发经济定义与全国发展现状 - 首发经济包括首店经济以及首次发布、演出、展出等活动 [2] - 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已出台政策从营商环境优化、资金补助等方面支持首发经济 [1] - 辽宁省政策鼓励科技企业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新概念消费融合品牌首店 [2] 区域特色与差异化发展 - 沈阳市计划打造"辽宁国货潮品首发中心"依托商业综合体、博物馆等载体举办首发季活动 [2] - 大连市探索建设创意产业首发中心举办动漫产业首发周活动 [2] - 其他城市需结合本地产业和贸易优势打造区域特色首发品牌 [2] "首发+"融合发展模式 - 辽宁省推进"首发+智能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结合新技术创新产品打造智能制造首发产品新高地 [3] - 推进"首发+跨境贸易"、"首发+文体旅消费"、"首发+集聚区建设"等融合发展模式 [3] - 全国首家"体育+"商业综合体开业、首个宠物电商主题展等案例已注入新生力量 [3] 政策实施与成效 - 辽宁省每月均有首店、首展、首秀活动注入为消费者带来新鲜体验并激发消费潜能 [3] - 省商务厅将推动政策落地落实推进首发经济提质增速 [3] - 政策支持引进亚洲首店、中国首店、东北首店、辽宁首店等不同层级首店 [1]
辽宁大连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17:11
经济运行 - 一季度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实现首季"开门红" [1] - 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4%,高于全部规上工业7.5个百分点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连续2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2] 投资与基建 - 金州湾国际机场加快建设,长海跨海大桥建设全面启动 [1] - 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庄河核电前期工作加速推进 [1] - 恒力重工、大船、中远重工和中远川崎等头部企业快速发展 [1] 消费与旅游 - 文化、体育、娱乐营业收入增长15% [1] - 大连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增长15.1% [1] - "空中看大连"成功启动,实施促进演唱会经济发展10条措施 [1] 科技创新 - 英歌石科学城创新发展,获批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1] - 新获评雏鹰企业109家、瞪羚企业22家 [1] - 技术合同成交额50.8亿元、增长18.7% [2] 新兴产业 - 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开园,大连市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2] - 布局低空起降点280个,开通3条陆岛直升机航线 [2] - 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大会吸引200余家配套企业,19个项目落地 [1] 产业升级 - 石化产业向高端延链补链,恒力新材料陆续投产,中石油系列项目稳步推进 [1] - 船舶制造强势增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1] 对外开放 - 新达盟、正大能源等重点项目实现增资 [2] - 国内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岸基加注业务落户 [2] - 2架保税融资租赁飞机业务落地,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运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