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xport
icon
搜索文档
大摩闭门会:中国会如何打“稀土牌”?
2025-06-12 15:19
Hello, good morning, and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t is June 12th, Thursday. Welcome to Morgan Stanley Asia Macro webcast. My name is Crystal Ji, Asian EM market strategist. Before we start, please know that this event is for Morgan Stanley institutional clients and financial advisors only. It is not for members of press. If you are a member of the press, please log off and reach out separately. Please also note that this session, your questions may be recorded. So today for speakers we have Chetan Iyer, C ...
China's racing to build its AI ecosystem as U.S. tech curbs bite. Here's how its supply chain stacks up
CNBC· 2025-06-12 11:55
中美半导体竞争格局 - 美国限制中国获取先进AI芯片及关键技术 导致中国转向华为等本土替代方案 [1][2] - 中国已投入数百亿美元试图突破半导体产业链瓶颈 但在AI芯片生态构建上仍有差距 [3][4] - 美国出口管制既刺激中国发展替代方案 又增加了本土企业研发难度 [3] AI芯片设计领域 - 英伟达凭借GPU设计主导全球AI芯片市场 其受限版本H20仍领先中国本土产品 [5][6][7] - 华为海思Ascend 910B GPU量产中 下一代910C预计落后英伟达仅1年 性能差距缩小至不足一代 [9][10] - 中国涌现燧原科技、壁仞科技等初创企业 试图填补英伟达留下的市场需求 [8] AI芯片制造环节 - 台积电为英伟达主要代工厂 受美国禁令限制无法为华为等黑名单企业代工 [11] - 中芯国际可量产7纳米芯片 疑似突破5纳米工艺 但量产先进GPU仍面临良率与成本挑战 [12][13] - 华为自建晶圆厂计划推进中 但关键设备短缺制约发展 [14] 先进芯片设备瓶颈 - 荷兰ASML被禁向中国出售EUV光刻机 该设备对3纳米以下制程至关重要 [15][16] - 中芯国际采用DUV光刻机生产7纳米芯片 但良率低下且技术接近极限 [17] - 中国SiCarrier等企业研发替代光刻技术 但完全自主需数十年或转向创新路径 [18] AI内存组件现状 - HBM内存成为AI训练关键部件 韩国SK海力士、三星主导市场 美国限制其向中国出口 [19][20] - 中国长鑫存储与通富微电合作开发HBM 预计落后国际龙头3-4年 [21][22] - 华为Ascend 910C仍依赖三星HBM库存 显示中国在关键部件对外依存度高 [24]
Trade Talks Boost Optimism For Semtech
Forbes· 2025-06-11 18:05
公司股价表现 - Semtech股价在周一交易中上涨近9% 主要受美中贸易谈判可能放宽关键技术出口限制的乐观情绪推动 [2] - 公司2025年迄今股价仍下跌33% 反映半导体行业受贸易冲突严重影响 [2] 估值分析 - 当前股价约41美元 估值被认为过高 市销率3.4倍高于标普500的3.0倍 [4][7] - 市现率52.6倍显著高于标普500的20.5倍 显示现金流支撑不足 [7] 财务表现 - 最新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1%至2.51亿美元 远超标普500的4.8%增速 [6] - 过去3年营收年均增长7.2% 优于标普500的5.5% [7] - 过去12个月营收从8.69亿增至9.09亿美元 增幅4.7% [7] 盈利能力 - 过去四季运营利润6200万美元 运营利润率6.9%低于标普500的13.2% [8] - 净亏损1.62亿美元 净利率-17.8% 远逊于标普500的11.6% [8] - 运营现金流5800万美元 现金流利润率6.4%低于行业水平 [8] 财务健康状况 - 总债务5.58亿美元 债务权益比18.3%略优于标普500的19.9% [9] - 现金及等价物1.64亿美元 占总资产11.6% 接近标普500的13.8% [9] 抗风险能力 - 通胀冲击期间股价累计下跌85.4% 跌幅远超标普500的25.4% [11] - 新冠疫情初期股价下跌50.9% 跌幅大于标普500的33.9% 但半年内恢复 [11]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股价下跌58.1% 与标普500跌幅56.8%相当 [12] 综合评价 - 增长维度表现非常强劲 但盈利能力非常薄弱 [14] - 财务稳定性强 但抗风险能力仅达中性水平 [14] - 综合评估为中性 主要受高估值和盈利短板制约 [12][14]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6月1日-6月8日)
乘联分会· 2025-06-11 16:32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本文全文共 2913 字,阅读全文约需 10 分钟 本文详细资讯可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官网下载:www.cpcaauto.com 1.本周车市概述 乘用车: 6月1-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34.3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9%,较上月同期下降12%,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915.9万辆,同比增长10%;6月1-8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31.1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 长10%,较上月同期下降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110万辆,同比增长12%。 新能源: 6月1-8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20.2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40%,较上月同期增长 4%,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8.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455.9万辆,同比增长34%;6月1-8日,全国乘用车厂商 新能源批发16.6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5%,较上月同期下降6%,新能源厂商批发渗透率53.5%,今年以 来累计批发537.3万辆,同比增长39%。 2.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市场平稳较强 | | | 6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4.3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9%,较上月同期下降1 ...
摩根士丹利:中国思考-中国如何打出稀土牌
摩根· 2025-06-10 10: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对稀土供应的控制成为具有战略影响力的工具,稀土是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当前控制旨在测试机制和实现技术与地缘政治互惠 [1][13] - 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管控,虽处于早期阶段但进步迅速,最终或建立威慑体系重塑全球科技和贸易格局 [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稀土出口管控现状 - 自2025年4月4日起,中国对7种重稀土元素及其加工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2] - 采取收紧出口许可证、建立出口跟踪系统、警告贸易伙伴等措施加强管控 [11] 中国策略转变原因 - 贸易紧张和技术限制降低了使用稀土杠杆的风险 [4] - 其他国家稀土精炼和磁体生产能力建设缓慢,中国供应链主导地位加强 [12] 中国出口管控能力 - 出口管制制度处于早期阶段,缺乏深度和国际合规框架,但发展迅速 [12] 最终目标 - 通过稀土控制实现技术和地缘政治互惠,威慑他国与美国出口管制制度全面对齐 [13] 中国稀土供应主导地位持久性 - 采矿方面,替代中国供应相对容易,但扩大产能至少需3 - 5年 [14] - 精炼方面,有技术和污染瓶颈,建设/扩大产能需环境许可,耗时不定 [15] - 磁体方面,因技术原因最难替代,中国2023年禁止相关技术和设备出口 [16] 出口许可证发放情况 - 4月初开始,磁体生产商申请出口许可证需45个工作日,部分生产商已获许可并恢复出口 [17] - 出口管制适用于磁体,不包括含磁体的电机,在中国生产电机出口是替代方案,但产能扩张需时间 [19] 全球稀土生产和储备情况 - 2024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产量占比69% [20][21] - 2024年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稀土储量,占比49% [22][23]
Eni Taps Argentina's Vaca Muerta Potential With Strategic MoU
ZACKS· 2025-06-09 21:41
阿根廷LNG项目合作 - 公司与阿根廷国家能源公司YPF签署谅解备忘录 参与价值500亿美元的阿根廷LNG项目 该项目是南美最具雄心的能源计划之一 [1] - 合作聚焦项目初期开发阶段 涵盖上游、运输和液化基础设施 包括两个浮式LNG装置 总产能达1200万吨/年 [2] - 合作旨在加速项目进度 利用公司在刚果和莫桑比克的FLNG技术经验 [3][4] 项目规划与产能 - 项目分三阶段实施 首阶段部署两个FLNG装置 第二阶段在里奥内格罗省建设1000万吨/年陆上液化厂 第三阶段通过新增生产线再提升1000万吨/年产能 [5] - 模块化开发模式将使阿根廷LNG出口能力在2030年前达到3000万吨/年 跻身全球主要LNG供应国 [5] - 项目核心资源为Vaca Muerta页岩气田 可采储量达308万亿立方英尺 为全球第二大页岩气藏 [6] 项目进展与行业影响 - YPF与壳牌作为现有开发商 计划在8月前发布首座陆上液化装置的FEED招标 FEED流程预计持续10个月 2026年中做出最终投资决策 [7] - 全球LNG需求增长背景下 公司参与该项目标志着其国际战略布局调整 并强化意大利与阿根廷能源合作 [8] - 项目摘要显示 合作涉及1200万吨/年FLNG产能 并依托Vaca Muerta资源开发500亿美元规模的天然气出口计划 [10] 能源行业其他企业动态 - Subsea 7作为海底油气田建设领军企业 在油气设备服务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2025年EPS共识预期为1.31美元 [11] - Energy Transfer通过长期收费协议和管道网络扩张受益 计划提升Mont Belvieu地区的分馏能力 2025年EPS共识预期为1.44美元 [12][13]
Will the New Licensing Requirement Impact ET's Export Volume to China
ZACKS· 2025-06-09 20:21
Key Takeaways New U.S. licensing rules may delay or block ET's ethane exports to China, its key overseas market. China takes nearly 50% of U.S. ethane exports, making ET's export terminals highly exposed. ET plans to apply for licenses and may redirect volumes to other Asian countries if need arises.Energy Transfer LP (ET) , a leading U.S. exporter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has substantial exposure to the ethane market of China through its Orbit joint venture with the country’s Satellite Petrochem ...
高盛:中国机械实地调研要点-政策驱动下的国内分化;出口与电动化成为关注焦点
高盛· 2025-06-09 13:29
Nick Zheng, CFA +852-2978-1405 | nick.zheng@gs.com Goldman Sachs (Asia) L.L.C. 8 June 2025 | 9:00PM HKT China Machinery Field trip takeaways: domestic divergence driven by policy; exports and electrification in focus We visited machinery companies Sany Heavy, Volvo CE (VOLVb.ST, Buy on CL, Covered by our Europe industrials analyst Daniela Costa), Weichai Power, Sinotruk and Foton (600166.SS, Not Covered); and industry consultant Off-Highway Research (OHR), as part of our China Industrials trip together with ...
中国经济学_中国旅游经济_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旅游”
2025-06-09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旅游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推动旅游发展**:中国政府将服务出口视为抵消商品出口关税逆风的手段,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入境旅游的政策,如对47个国家单方面免签、扩大免签过境政策、放宽外国游客退税规则、扩大免税店等[6][7] - **旅游市场现状**:“中国旅游”在宏观层面变得重要,政策成效显著,国际游客数量激增。2024年,入境游客在中国大陆消费942亿美元,占GDP约0.5%,同比增长77.8%;入境游客达1.319亿人次,同比增长60.5%;人均每次消费超5100元,同比增长12.3%,比2024年国内游客全年人均公共假期消费高约24%;2024年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20%,退税金额同比增长约130%;旅游目的地向低线市场拓展;劳动节和端午节假期入境旅游预订量分别同比增长130%和90%,端午节假期GMV增长约1.5倍,端午节官方数据显示免签外国游客入境人数同比增长59.4%[6][7] - **旅游市场未来展望**:预计2025年外国游客访问量同比增长约40%至3780万人次,港澳台居民访问量同比增长约10%至1.155亿人次,总访问量同比增长16.1%至1.532亿人次;人均每次消费同比增长约12%;入境旅游收入将增长至1225亿美元/8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0%,为2025年GDP增长贡献0.15个百分点;2026年中国旅游经济规模可能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8] - **对就业的影响**:服务业比商品业更劳动密集,预计旅游出口同比增长约30%可增加约50万个非农就业岗位,使整体失业率下降约0.1个百分点[9] - **对通胀的影响**:入境旅游对通胀影响不大。2024年入境游客消费占零售总额的0.5%,占比相对较小;机票价格仍在下降;中国的通缩主要由工业驱动,供需失衡问题根深蒂固[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分析师认证**:研究分析师对报告内容负责,保证观点独立且薪酬与具体推荐无关[27] - **重要披露**:分析师薪酬由研究管理和高级管理层决定,与特定交易或推荐无关;公司可能与报告涉及公司有商业关系,交易行为可能与报告不一致;分析师过去12个月可能未实地考察相关公司[28][29][30] - **合规信息**:不同地区对报告的分发和使用有不同规定,包括澳大利亚、巴西、智利、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需注意相关风险和合规要求[45][46][48] - **数据来源和风险提示**:报告数据来源多样,包括专有数据库和第三方;投资有风险,产品价格和价值可能波动,投资者应考虑自身情况并获取相关文件[66][64][65] - **版权和使用限制**:报告版权归花旗集团所有,未经许可禁止用于特定金融目的和未经授权的使用、复制、再分发或披露[68]
花旗:中国经济- 中国出口追踪-出货韧性延续至 6 月
花旗· 2025-06-09 09:42
V i e w p o i n t | 05 Jun 2025 20:45:46 ET │ 10 pages China Economics China Export Tracker (5): Shipment Resilience Extends to June CITI'S TAKE We update our high-frequency trackers of Chinese exports up to Jun 4th . Some data seems to start to show tariff impact, such as Korea exports, US ISM Mfg PMI and potentially China's Caixin PMI. China's shipping activities, however, still held up. Contraction in containership departure for the US narrowed last week, and overall cargo throughput stayed steady. We 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