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疯狂囤积铜这是为稀土大战准备筹码吗?未来稀土牌要怎么打?
搜狐财经· 2025-07-02 14:34
稀土供需格局 - 中国垄断全球90%稀土供应 欧洲工业面临停滞威胁 欧盟驻华大使公开请求中国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 [1] - 欧洲稀土库存几近耗尽 企业可能停产 制造业面临工人失业和企业倒闭风险 [2] - 美国稀土库存略多于欧洲 但同样面临短期耗尽风险 特朗普政府将解决稀土问题列为优先事项 [3] 铜资源战略博弈 - 美国4月起紧急进口超50万吨铜 相当于半年使用量 导致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暴跌80% 期货价格突破1万美元 [3] - 美国进口铜的两大动机:预判25%进口关税引发囤货 以及作为对华贸易谈判筹码 [4] - 中国在铜资源领域存在短板 但依赖度远低于欧美对稀土的依赖 美国铜战术仅能造成短期不便 [7] 中美贸易战动态 - 稀土成为贸易谈判关键筹码 美方称若中国恢复稀土出口将考虑取消制裁 [12] - 中国可能选择性放松部分领域稀土出口 但保持严格限制和违规制裁机制 [12] - 贸易战呈现长期化特征 经济博弈将持续数十年 短期缓和不改根本竞争态势 [9][13] 产业影响分析 - 稀土磁铁是欧洲不可替代的工业原料 短缺直接威胁汽车、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 [1] - 西方舆论攻击反而强化中国在稀土供应链的掌控决心 凸显资源自主的战略价值 [2] - 铜价剧烈波动反映资源武器化趋势 工业金属成为地缘经济竞争新战场 [3][4]
美国翻脸了!特朗普刚表示对中美框架协议已经签字
搜狐财经· 2025-07-01 18:07
美国拟对中印征收500%关税法案 -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透露特朗普计划推动法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征收高达500%关税 [3] - 法案意图通过高关税迫使中印停止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本质是施压选边站队 [3][13] - 法案尚处争议阶段,但反映美国试图通过外部施压转移俄乌冲突中的自身困境 [3][13] 中国能源进口现状与韧性 - 2023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超1.2亿吨,占原油总进口量的20%以上,是供应链稳定的关键环节 [7] - 中国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2023年进口量超5亿吨,来源覆盖中东、俄罗斯、非洲和南美,供应链多元化 [10] - 中国GDP规模已达126万亿人民币(2024年),国内大循环形成基本盘,外部关税冲击有限 [13] 美国政策矛盾与市场影响 - 美国2023年从印度进口的成品油激增,其中部分源自俄罗斯原油再加工,自身存在变相依赖俄油的现象 [7] - 历史经验显示,2018年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对华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但未能逆转贸易赤字,反而推高本国消费者成本和通胀 [11] - 美国频繁政策反复(如2019年贸易谈判加税、2021年阿富汗撤军围堵),削弱国际信用 [13][15] 地缘政治博弈与市场反应 - 法案隐含双重目标:既打击俄罗斯能源出口,又迫使中国在美中关系中选择妥协 [13] - 印度、中东、欧盟等第三方态度未明,美国单边制裁可能遭遇多边阻力 [15] - 若法案通过,可能加速全球能源贸易格局重构,但难以实质性切断中俄能源合作 [7][1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烈蒋志英:铁血骁将誓守海门
新华社· 2025-07-01 16:54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内容主要涉及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不包含公司和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市场数据或行业趋势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分析。
重磅发布会,就在周四上午10时!
证券时报· 2025-07-01 16:50
新闻发布会预告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7月3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 [1] -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刘建国、中央广电总台副台长王晓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将出席 [1] - 发布会主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及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介绍 [1]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3] - 证券时报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3] 相关阅读推荐 - 证券时报提供潜望系列深度报道、股事会专栏、投资小红书等栏目 [6] - 其他热点包括格力集团人事变动、Meta与OpenAI人才竞争、外汇局发放超30亿美元额度、深交所创业板新规等 [6]
以军承认伤害巴方平民 声称“已吸取教训”
新华网· 2025-07-01 16:42
按以军说法,以军士兵在物资分发地点附近开展行动是为了防止物资落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 马斯)之手。"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发言人则称,其物资分发点或附近没有人员身亡。 报道还说,以军军法署已下令就以军向物资分发点附近的巴方平民故意开枪或构成"战争罪"展开调查。 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以色列5月下旬起允许少量物资进入加沙地带,由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民间机构"加 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在当地分发物资。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拒绝与该基金会合作,认为它服务于以方军 事目标,有悖人道主义原则。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该基金会在加沙地带设置4处物资分发点,每天早晨分发物资,每次持续一个小 时。许多加沙居民抱怨,他们必须天不亮就开始赶路,徒步数小时才有可能赶到分发点抢到物资。然 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号称"实施人道主义行动"的分发点似乎已成为"死亡陷阱"。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数据,自"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5月下旬成立以来,迄今已有549人在物资分发点附 近丧生,另有超过4000人受伤。路透社6月30日援引联合国机构的消息报道,5月下旬以来,400余人在 试图领取物资时身亡。 以色列国防军6月30日承认,巴勒斯坦平民在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 ...
日军疯狂围剿抗日英雄杨靖宇的相册在辽宁曝光
新华网· 2025-07-01 16:26
历史相册曝光 - 一本记录日本关东军围剿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历史相册近日在辽宁沈阳曝光 [1] - 相册中一张照片记录了关东军杀害杨靖宇后在其头颅前合影的场景 [1][3] - 该相册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有力罪证 [1][4] 相册内容与背景 - 相册名为《吉林通化间岛三省治安肃正工作纪念写真帖》,由日本关东军于1941年出版发行 [3] - 相册包含近百张照片,记录了1939年至1940年关东军围剿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 [3] - 照片中关东军与杨靖宇头颅合影的目的是自我宣扬并威胁东北民众,但反而激起了反抗意识 [3] 杨靖宇与东北抗日联军 -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3] - 在敌我力量悬殊、环境艰苦的情况下,杨靖宇率领抗联开展山地游击战,成为日寇的强劲对手 [3] -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吉林省濛江县附近壮烈殉国,年仅35岁 [3] - 敌人剖腹后发现其胃中仅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无粮食 [3] 相册的历史意义 - 相册是日本关东军自我宣扬的内部资料,现成为侵华战争的有力罪证 [4] - 相册从侧面反映了杨靖宇和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历史 [4]
比特币挖矿格局生变!美俄伊争霸,不丹占40%GDP,Tether豪赌最大矿企?
搜狐财经· 2025-07-01 09:22
大国博弈 - 比特币全球算力版图因大国角力而剧烈动荡 美国对伊朗军事打击当天比特币算力断崖式下跌15% [2][4] - 伊朗利用廉价能源发展比特币挖矿以突破美国制裁 曾占全球算力4% 战争导致挖矿中断引发全球哈希率战争 [4] - 美国凭借成熟资本市场和监管优势成为比特币挖矿新霸主 但依赖中国矿机制造商导致供应链挑战 比特大陆和神马矿机加速在美建厂以规避关税 [6] - 俄罗斯因丰富能源和稳定政策环境被视为算力战争潜在赢家 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前两大挖矿强国 [6] 小国大战略 - 不丹利用过剩零碳水力发电开展"幸福挖矿" 过去五年储备价值13亿美元比特币 占GDP40% 成为全球第三大政府持币国 [7][9] - 不丹国王2020年启动国家级挖矿计划 挖矿盈余用于公务员加薪50%并在首都推行加密货币支付 打造完整经济循环 [9] - 巴基斯坦计划利用闲置2GW发电能力转向比特币挖矿 预计年省7 45亿美元电厂费用并创造18亿美元外汇收入 但面临电价高和IMF压力等挑战 [11] 企业巨头野心 - 稳定币巨头Tether计划2025年前成为全球最大比特币矿企 已投入20亿美元在15国建设绿色能源矿场 [12][14] - Tether持有超10万枚比特币 参与挖矿旨在守护储备资产安全 其入局标志私营企业以国家级力量竞争比特币基础设施 [14] 行业格局重塑 - 比特币挖矿从中国主导转向美俄两极争霸 同时涌现不丹"国家挖矿"模式和Tether百亿级投资的新竞争维度 [1][6][12] - 算力指标已与国家能源安全 金融主权 经济竞争力及军事战略深度绑定 正深刻影响21世纪全球权力版图 [16]
韩议员:韩军确曾派出无人机侵入平壤!
证券时报· 2025-06-30 23:18
韩军无人机入侵平壤事件 - 韩国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朴善源披露军方内部消息证实2024年10月韩军无人机作战司令官直接下令侵入平壤 [2] - 朝鲜国防省通过无人机残骸分析确认飞行计划显示韩军方为挑衅主体 目的是空投反朝传单 [3] 尹锡悦政府涉嫌战争策动 - 朴善源指控前总统尹锡悦及国防部长金龙显试图通过无人机事件诱导朝鲜攻击 作为实施紧急戒严的借口 [2] - 2024年12月韩警方在戒严核心人物卢相源笔记中发现"引诱朝鲜攻击""封锁国会"等策划内容 [3] 特检组调查进展 - 特检组将无人机事件是否构成"外患罪"纳入调查范围 6月28日首次调查尹锡悦时重点核查该事项 [4] - 特检组要求尹锡悦7月1日继续接受调查 因首次调查未完成全部内容核查 [4] 事件时间线 - 2024年10月27日朝鲜公布无人机侦察结果 韩军方持续否认指控 [3] - 2024年12月紧急戒严事件后舆论线索指向政府主导 同月23日警方曝光卢相源策划笔记 [3]
韩国会议员:韩军确曾派出无人机侵入平壤
快讯· 2025-06-30 22:19
韩国军方无人机事件 - 韩国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朴善源在国会记者会上披露军方内部消息,证实去年10月朝鲜指责韩国派出无人机入侵平壤一事确系韩军所为 [1] - 军方内部消息指出,事发时韩军无人机作战司令官曾直接下令展开相关行动 [1] - 朴善源表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及时任国防部长金龙显等人试图通过无人机事件诱使朝鲜进攻韩国,以此作为发动紧急戒严的手段 [1] - 相关行为被定性为引诱战争发生的策动行为 [1]
从伊朗逃离的8天7夜:听到雷鸣都像导弹轰炸
虎嗅APP· 2025-06-29 21:21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浪蜂鸟 ,作者江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浪蜂鸟 ,作者:江舟,编辑:李固,文中配图来自受访者,题图来自:视 觉中国 以伊冲突爆发12天后,终于迎来了句号。 6月24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向全国宣布战争结束,伊朗各部门着手重建工作。次日,伊朗重新开 放了该国东部领空。 对身处伊朗的多数普通民众而言,这或许是他们第一次经历战争,亲眼见证战争的残酷。多名伊朗人 在采访中表示,珍视停火后的和平,希望停火能够延续。 当战争袭来,一个普通人会经历什么?"新浪蜂鸟"联系到一位长期在伊朗出差的中国人Olivia,试图 呈现她从战争中心逃离的8天7夜。 新浪蜂鸟 . 汲取事实核心,打捞时代碎片。新浪新闻旗下《蜂鸟》栏目。 一、雷声和爆炸声 回国5天后,Olivia依然心有余悸。 最近四川老是下雨,电闪雷鸣时,她总会想起在德黑兰的那几天。 6月13日凌晨3点,"bong"一声巨响,Olivia被炸醒了。 她住在德黑兰西部,没有看到导弹,"但我已经意识到了那是爆炸声。"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的袭击致包括高级军官在内的78人死 亡,并造成320多人受伤,其中大多数是平民。 O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