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治理

搜索文档
赛恩斯: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业务结构改善,出海&紫金合作持续推进-20250429
东吴证券· 2025-04-29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赛恩斯发布2024年、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减少;产品销售、运营服务收入占比提升,业务结构和毛利率改善;与紫金合作深化,海外收入高速增长;考虑2024年实际归母净利润略低,下调2025 - 2026年、引入2027年归母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8][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14.69%;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100.11%;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54.68%;加权平均ROE同比提高8.09pct至18.08%;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3元,分红比例33.22% [7][8]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63.46%;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减少77.68%;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10.06% [7][8] 业务结构与毛利率 - 2024年产品销售、运营服务业务发展良好,业务结构改善,毛利率同比提升5.91pct至34.74% [7][9] - 重金属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3.03亿元,同比下降34.18%;毛利率25.40%,同增2.69pct,毛利贡献23.86%,营收下滑因下游铜冶炼行业承压 [7][9] - 产品销售2024年营收2.69亿元,同比增加96.00%;毛利率49.29%,同增3.99pct,毛利贡献41.19%,收购龙立化学后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升 [7][9] - 运营服务2024年营收3.21亿元,同比增加66.06%;毛利率32.51%,下降0.27pct,毛利贡献32.42%,期待解决方案业务转化带来运营业务增长 [7][13] - 其他主营业务2024年营收0.32亿元,同比增长94.08%;毛利率19.86%,同增10.09pct,毛利贡献1.95% [13] 费用与现金流 -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同比增长34.97%至1.84亿元,期间费用率上升2.99pct至19.89%,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均增加 [10]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67亿元,同比减少0.96%;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1.98亿元,同比减少293.67%;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0.14亿元,同比增加116.76% [11] 资产与收益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9%,同比上升4pct;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同比增长,净营业周期同比增加18.31天至113.79天 [12] - 2024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上升8.09pct至18.08%,销售净利率为20.06%,同比上升8.3pct,总资产周转率为0.56次,权益乘数从1.58上升至1.65 [12] 合作与海外业务 - 2024年公司紫金矿业相关收入2.55亿,占总收入比例为27.5% [7][14]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0.83亿元,同比增加25.5%,占总收入比例9.0%;毛利率达42.5%,高于国内业务的33.9%;合计境外收入2.2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24.27% [7][14] 盈利预测 - 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引入2027年归母利润预测至1.96(原值2.15)/2.45(原值2.67)/2.88亿元,同比增加8.32%/25.21%/17.64%,对应PE 16.0/12.8/10.9倍(估值日期2025/4/29) [7][15]
赛恩斯:4月2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4-28 21: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8,075.80万元,同比增长100.1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644.92万元,同比增长54.68% [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92,719.34万元,同比增长14.69%,资产总额182,616.06万元,较年初增长22.3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7,439.54万元,较年初增长15.30% [3] - 产品销售业务和运营服务业务分别同比增长96%和66% [3]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7亿元,同比上升63.46%,归母净利润1772.51万元,同比下降77.68%,扣非净利润1706.64万元,同比上升10.06% [8] 业务战略与增长驱动 - 公司确立"环保+资源收+新材料"三轮驱动的战略方向,强化产品销售和运营服务收入占比 [5] - 计划通过投资并购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业务链条,布局资源收和新材料领域 [5] - 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加快新技术产品产业化落地 [5] 行业前景 - 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因毒性大、隐蔽性强等特性,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7] - 国家政策持续利好,有色金属行业环保标准日益严格,推动重金属污染治理市场需求扩大 [7] 机构预测与市场表现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范围为2.15亿至2.35亿元,2026年预测范围为2.37亿至2.91亿元 [11]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932.94万元,融资余额增加 [11] - 90天内3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2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39.18元 [9]
新研究为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
环球网资讯· 2025-04-27 16:01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随着全球海洋微塑料污染持续加剧,开发高效治理技术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近 日,中南大学王晖教授团队联合海南大学蒋鸿儒副教授、郑州大学王重庆教授等科研团队,在国际权威 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创新性研究成果,成功研发基于微气泡浮选技术的新型治理 方案,为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创新思路。 相较于常规浮选,微气泡浮选凭借小尺寸且高稳定性的微气泡,成为一种颇具潜力的微塑料解决方案。 然而,海洋环境中的复杂界面相互作用是制约该技术应用的关键瓶颈。研究团队通过多尺度界面表征发 现,藻类及其分泌的胞外聚合物会促使微塑料表面发生亲水化转变,这种转变削弱了微塑料与微气泡间 的疏水相互作用,导致常规浮选对海水中微塑料的去除效率显著下降。 研究发现,藻类及其胞外聚合物诱导微塑料表面亲水化,削弱了微塑料与微气泡之间的疏水作用,显著 降低常规浮选对海水中微塑料的去除效果。鉴于藻类胞外聚合物通过调节气液界面上的分子构象,减小 微气泡粒径和增强其稳定性,微气泡能够有效利用亲水微塑料表面残余疏水位点,微气泡浮选对于长期 受藻类污染的亲水微塑料展现出良好的脱除效果。 这 ...
山东奥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3:4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注于蜂窝陶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主要产品包括机动车后处理用的直通式载体(DOC、SCR、ASC和TWC)、壁流式载体(DPF、ACT-DPF、SiC-DPF和GPF)、非道路和船机后处理用载体以及工业工程配套用的节能蓄热体 [4][5] -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主要原材料为滑石、高岭土、氧化铝、纤维素等,能源为天然气和电力 [5] - 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并根据客户需求建立安全库存 [6] - 销售模式分为内销和外销,内销主要面向国内催化剂涂覆厂商,外销主要面向美国、加拿大、韩国、印度等国家的后市场服务公司和船机厂商 [7][8] - 研发模式以蜂窝陶瓷技术为基础,重点围绕机动车排放标准进行研发立项 [9] 行业情况 - 行业属于"制造业一一专用设备制造业一一环保、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一一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代码:C3591) [11] - 全球市场长期由美国康宁公司和日本NGK公司垄断,二者合计约占全球蜂窝陶瓷载体90%以上市场份额 [18] - 国内企业得益于环保法规持续升级,逐步打破国外垄断局面,特别是在重型柴油车用大尺寸蜂窝陶瓷载体领域取得突破 [12][20] - 行业技术壁垒高,研发难度大,涉及多学科交叉,制造工艺复杂,需要长期技术积淀和大量资金投入 [15][16][19] - 行业特点包括排放法规与蜂窝陶瓷载体技术相互影响、技术壁垒高、具有关键核心汽车零部件特点、全球市场寡头垄断 [13][14][17][18]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蜂窝陶瓷载体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于柴油车用蜂窝陶瓷载体的研发与生产 [20] - 在重型柴油车应用的大尺寸蜂窝陶瓷载体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率先取得大尺寸(截面直径≥250mm)全套产品型式核准证书 [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获得42项发明专利授权,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 - 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资质 [2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7月1日,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在全国范围全面落地,是目前全球最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之一 [21] - 2024年4月,欧盟理事会通过欧7法规文本,进一步收紧对重型卡车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限制 [22] - 排放法规持续升级推动蜂窝陶瓷载体技术向低热容、高比表面积方向发展,壁流式过滤器向薄壁、低背压、高捕集效率方向发展 [22] - 公司已经做好欧7和我国下一阶段排放标准所用载体的技术储备 [22]
报名:PFAS分析技术前沿:挑战与机遇
仪器信息网· 2025-04-22 14:20
PFAS行业背景与挑战 - PFAS因化学稳定性、耐热性和表面活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领域(如不粘涂层、消防泡沫、纺织加工等)[1] - 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及潜在毒理性(如内分泌干扰、致癌风险)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永久化学物质"[1] - 全球监管政策趋严,推动检测技术需求增长[1] 检测技术发展 - 需突破PFAS识别、定量及源追溯技术,满足严格检测标准[1] - 液质联用技术(SCIEX、赛默飞)成为主流检测方案[4][11] - 新兴技术包括燃烧离子色谱(青岛盛瀚)、自动化富集(帝肯)、等离子体降解(中山大学)[4][12][15] 行业应用与标准 - 食品与环境检测领域需求突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修订标准)[4][18] - 人体健康研究覆盖妊娠期糖尿病关联(暨南大学)、生物监测(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4][7][8] - 全球政策监管分析(CTI华测检测)提供合规性解决方案[4][6] 行业活动与资源 - 网络研讨会涵盖12个技术议题,涉及产学研全链条[4] - 提供348MB PFAS干货资料包(99份行业报告及标准文件)[14][15][19] - 头部企业参与(SCIEX、赛默飞、默克化工等)展示商业化解决方案[4][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