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

搜索文档
金埔园林(301098) - 301098金埔园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7:52
行业发展前景 - 园林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美化需求剧增,园林行业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作用关键 [1][2]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提升,园林行业作为生态保护重要部分潜力巨大,可推动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 [1][2] - 休闲与健康意识增强,园林行业能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户外活动场所的需求 [2] - 生态旅游兴起,园林行业可结合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打造生态旅游景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提供就业机会 [2] - 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促使园林行业融入现代技术,带来高效创新解决方案 [2] - 园林行业面临土地有限、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挑战,但总体前景向好 [2] 公司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双碳”目标推动下,林业碳汇开发与生态修复工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公司生态修复与开发模式契合政策导向,有巨大潜力 [3] - 城市更新与新型城镇化政策催生超万亿级市场,公司城市环境综合服务模式匹配市场需求,为盈利增长开辟道路 [3] - 农文旅融合政策下,公司乡旅产业园模式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3] 公司项目品质 - 2024 年公司所承做项目获得“南京市优质工程奖‘金陵杯’”“2024 南京园林优质结构奖”“2024 珠海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奖一等奖”“2024 湖北省城市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等奖项 [3]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多年前提炼出“水、路、绿、景、城”五位一体的城市生态环境整体提升模式,近年来升级完善形成城市环境综合服务、乡旅产业园、生态修复与开发三大核心业务模式 [4] - 推动传统业务从单一工程建设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构建“设计 - 建设 - 运营”全价值链服务体系,实现业务模式创新与经营质量提升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06 亿元,同比下降 9.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45.73 万元,同比上升 10.55% [5] - 2024 年公司升级业务模式,依托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并加强内部管理费用控制,实现营收下降情况下归母净利润略有增长 [5] 公司现金流和应收账款计划 - 受经济环境影响,公司项目回款情况与预定目标有差距,回款周期延长 [5] - 公司成立长账龄回款小组,加大清收力度,必要时不排除主动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6] 公司研发成果 - 知识产权布局:2024 年自主申报专利 15 项,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13 项,技术储备量较同期增长 42% [6] - 标准制定:主编团体标准《人工湿地植物选配技术规程》发布实施,两项省级标准获江苏省林学会立项,三项创新工法获省风景园林协会优秀企业工法认证,科研成果获江苏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 [6] - 产学研协同:南京农业大学金埔产业研究院完成 7 项横向课题研发,组织 8 场专家科技服务活动,引进金陵科技学院副教授挂职科技副总,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申报“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获批 [6] - 人才培养: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引进 2 名博士进站,在站博士后达 5 名,三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全年培养 8 名专业人才 [6]
数说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成绩单” “生态+旅游”拓展发展新空间
央视网· 2025-05-02 15:20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是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20年来我国高质量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成效显著,各地协同保护湿地守护生物多样性,同时打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种可能 [1]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果 - 20年来共设立国家湿地公园903处,有效保护全国240万公顷湿地,为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充足空间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全国湿地面积稳定在5635万公顷以上,指定国际重要湿地82处,认定国家重要湿地58处,初步构建湿地分级管理体系 [3] - 近五年累计营造红树林8800多公顷、修复红树林8200公顷,除治湿地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7.33万公顷 [5] 各地协同保护湿地举措及成效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 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原则,升级湿地治理方式,形成“金镶玉”模式 [8] - 截至2024年底,维管植物、昆虫、鸟类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750种、441种、155种 [8] 福建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湿地面积达466.8公顷,周边生态环境改善,蓄水保土能力提升 [10] 江西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 - 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对水质及800多种动植物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保护 [12] - 与公园设立时对比,记录的物种数量增加368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提升 [1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湖南沅江琼湖国家湿地公园 - 种植约30万平方米沉水型水草,“水下森林”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铺设步道等供市民休闲 [15][17] 吉林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 鸟类种群数量连续三年增长,开发生态观鸟等低碳旅游项目,保护与开放并重,收益反哺湿地维护 [19] 江西峡江 - 将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乡村打造成旅游景区,村民2024年户均增收1万元 [21]
福建南平:首艘画舫式电动渡船 保障武夷山游客绿色出行
中国能源网· 2025-05-01 00:24
武夷山电动渡船项目 - "古粤渡01号"电动渡船总长12.2米,载客12人,采用全电动推进系统实现零排放和低噪音[2] - 渡船设计融合武夷文化元素,包括城村汉城遗址雕刻和汉代瓦当符号,成为移动文化展示窗[2] - 船体采用玻璃钢质结构,结合绿色科技与文化元素,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2]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对渡船充电设施和配电系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4] - 充电设施作为"能量补给站"直接影响渡船续航能力,配电系统则是"神经中枢"[4] - 供电公司运用专业工具检测设备性能,确保符合安全标准[4] 安全运营支持 - 供电公司向船工传授安全用电知识,包括设备操作和突发事故应对方法[6] - 通过案例讲解提高船工安全意识,保障游客乘船安全[6] - 检查工作涵盖充电设施、配电系统等关键部位[4][6] 绿色旅游发展 - 电动渡船以电能替代燃油,减少水体污染和噪音干扰[6] - 清洁能源驱动符合低碳出行潮流,提升武夷山生态旅游品牌[6] - 可靠电力供应支撑旅游业发展,保障新型旅游交通工具运行[6] 行业趋势 - 绿色旅游成为新趋势,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电力保障服务[7] - 电动渡船作为新型交通工具为当地旅游产业注入动力[6] - 清洁电能助力打造"诗与远方"旅游愿景[7]
长白山文旅推介会在京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4-23 06:45
文旅推介会核心内容 - 公司在北京举办文旅推介会 全面展示长白山四季生态旅游资源 重点推出"山 水 林 泽 雪"系列旅游产品 [1] - 通过"周末进山"旅行指南 山地运动 G331自驾游等新玩法 瞄准不同圈层游客需求 融合文化传承与生态康养元素 [1] 区域合作与签约 - 公司与北京旅游商会达成旅游推广合作 多家旅行社签约客源互换 生态研学 低碳高铁游等合作项目 [2] - 活动现场设置文创展示 高铁展示 非遗体验等沉浸式展区 吸引约200名行业协会 旅行商等参与者 [2] 产品创新方向 - 推出凌晨追日出 雪谷冰泉 森林音乐会等差异化体验场景 强化"浪漫"标签吸引年轻客群 [1] - 开发全地形穿越 山地车骑行 高山野雪等户外运动项目 丰富山地旅游产品矩阵 [1] - 依托G331国道打造边境自驾游精品线路 拓展自驾游细分市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