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次伟大

搜索文档
兴业证券王涵 | 是特朗普不行,还是美国不行(一)——从四股势力看特朗普“百日新政2.0”的行为逻辑
王涵论宏观· 2025-04-26 10:14
特朗普背后的四股势力 - 华尔街犹太金融资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均为来自华尔街的犹太裔金融家,贝森特是索罗斯基金前合伙人,卢特尼克是Cantor Fitzgerald董事长兼CEO,该公司是美国国债主要交易商之一 [6] - 科技右翼: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在大选中鼎力支持特朗普,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并改革深层政府 [6] - MAGA群体:彼得·纳瓦罗就任总统贸易与制造业资深顾问,体现保护主义政策倾向,该群体是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盘 [6] - 共和党建制派:迈克·沃尔兹和马尔科·安东尼奥·鲁比奥分别担任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和国务卿,与能源、军工复合体关系密切 [6] 百日新政2.0的战略与执行 - 战略层面采取"俄乌->胡赛->关税"顺序符合阻力最小原则:俄乌调停满足多方要求,胡赛空袭符合共和党建制派和犹太金融资本利益但违背科技右翼和MAGA主张,关税战不符合MAGA外其他三股势力利益 [8] - 战术执行不足导致进退维谷:美乌矿产协议签约生变削弱美国对盟友影响力,俄乌调停僵局后急于发动胡赛空袭和关税战暴露能力不足 [10] 近期变化与未来推演 - 四股势力影响力或生变:马斯克重心回归特斯拉,涉华关税小组名单未包含沃尔兹、卢比奥、纳瓦罗,犹太金融资本话语权可能增大 [12] - 需安抚股债市场:4月2日至21日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普500分别下跌9.1%、9.0%和8.4%,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25个基点,美元指数下跌5.7% [12] - 中东局势变化:特朗普中东问题特使访莫斯科后美国宣布延长对俄制裁一年,可能寻求中东破局 [15] - 美国内政冲突风险上升:贝森特谈及对富人征税可能引发利益再分配和极端事件 [16]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美国市场波动率易上难下:特朗普多变性格抬高沟通信任成本,美债到期压力下资本可能"静悄悄撤离"导致极端波动 [18] - 欧洲和中国资产成避风港:欧洲资本有望回流降低欧美资产相关性,中国应对关税展现决心且资产估值低 [18]
彼得蒂尔领军,硅谷回归“爱国主义”创业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24 20:19
彼得·蒂尔的原子愿景 - 彼得·蒂尔长期主张美国应重视"原子"(硬件)而非仅关注"比特"(软件),认为这导致经济停滞,并呼吁"新的原子时代"以生产清洁充足能源 [1] - Founders Fund作为主要投资方为General Matter融资5000万美元,蒂尔破例出任董事会成员 [1] - General Matter计划成为美国首家通过私人投资进行铀浓缩的企业 [1] General Matter的战略定位 - 公司目标开发技术生产浓缩水平比商用标准高4倍的铀-235,为新一代核反应堆提供燃料,预计耗资数十亿美元 [3] - 公司属于由MAGA理念支持的风险资本(如Founders Fund和Andreessen Horowitz)投资的创业群体,代表硅谷新思维模式 [3] - 宣称将减少美国对俄罗斯铀供应的依赖,提供能源安全以在AI竞赛中保持竞争力,完全使用美国技术和资金 [3] 公司背景与政府关系 - 创始人包括Founders Fund合伙人Scott Nolan(前SpaceX工程师)和情报部门背景的Lee Robinson [3] - 利用美国能源部HALEU项目(源自特朗普任期)生产5%-20%浓缩铀,用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 [4] - 美国35%核燃料(几乎全部HALEU)依赖俄罗斯供应,General Matter旨在替代该供应链 [4] - 2023年被列入能源部70家公司组成的HALEU联盟,2024年获准竞争27亿美元HALEU合同和34亿美元LEU合同 [4] 技术挑战与竞争环境 - 公司拒绝透露具体浓缩技术和工厂位置,但强调采用类似SpaceX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团队涵盖年轻工程师和核工业资深人士 [4] - 面临HALEU供应链与先进核反应堆建设的"鸡和蛋"问题:需先建立供应链但反应堆前景未明 [6] - 竞争对手包括欧洲核燃料供应商Urenco和Orano的美国子公司,以及曾生产20公斤HALEU的上市公司Centrus Energy [6] - 尚未向美国核监管委员会(NRC)提交许可证申请,审批过程可能需数年 [6] Founders Fund的战略布局 - Founders Fund有孵化高敏感国家安全公司的历史,如1800亿美元市值的Palantir和140亿美元估值的Anduril [6] - 将General Matter视为"三部曲"第三部,开发能源技术以支持美国在AI竞赛中对中国的竞争优势 [6] - 同时研究其他敏感供应链本土化,如极紫外光刻技术用于先进半导体制造 [6] 历史背景与行业矛盾 - 硅谷最初通过为核弹头制造计算机起家,后因反核运动转向远离国家安全领域 [6] - General Matter若成功可能标志科技与国家安全领域的重新结合 [6]
致特朗普总统的一封信
日经中文网· 2025-04-08 11:17
万斯副总统在《乡下人的悲歌》中描绘的铁锈地带人民的处境令人心痛。在这些人的支持下当选 的总统先生珍视"美国优先主义"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任何国家都优先考虑本国利益,这是理所当然 的。然而,当前的政策是否真的有利于美国?衷心希望美国能够尽快醒悟…… 美国总统特朗普阁下: 您就任总统仅仅两个半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恐怕不只是我一个人感觉美国已经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您在推进在1月的就职演说中承诺的"常识革命",而世界正被这场革命所左右。 "同盟国有朝一日可能不再是同盟国"、"在很多情况下,朋友比敌人更恶劣",您这样说,同时 也对同盟国和友好国家展开了攻击。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税政策。 在您称之为"解放日"的4月2日,宣布了对日本、欧洲和亚洲等世界各国的对等关税。美国的关 税率达到了193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和中国以报复性关税加以对抗,世界呈现贸易战 的局面。 总统先生似乎认为"关税是美好的",但更多的经济学家警告说,提高关税的竞争将给世界经济 带来打击。 对于高关税导致美国物价上涨、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的滞胀的担忧已经出现。虽然 您表示"市场调整是暂时的",但最好不要低估世界最大经济体转向孤立主义所带来的 ...
美国的改变与中国的应变
创业邦· 2025-03-24 18:23
以下文章来源于秦朔朋友圈 ,作者秦朔 秦朔朋友圈 .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 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 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来源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作者丨秦朔 图源丨Midjourney 在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的"灯塔效应"。美国也是战后世界秩序 的主要制定者。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建交,迄今已近半个世纪。在此过程中,美国一直是我们推进现 代化的教材之一,即使是"9.11事件"和次贷危机,也没有从根本上磨掉这本教材的光泽,只是不再那么闪 亮。 但如今,美国之于世界、之于中国的形象,正在发生一些根本性变化,即越来越从正面走向反面。 冲击 1月20日特朗普入主白宫两个多月来,对国际秩序、盟友体系的冲击是罕见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美国的诸多盟友都对特朗普"朋友变流氓"之举感到震惊和困惑。他对关税时而加征,时而暂停;对乌克 兰时而逼迫,时而支持,时而中断援助;对联邦开支时而砍 ...
特朗普大循环-后续的影响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11-08 07:55
美国大选与全球右翼化趋势 - 自2016年以来全球政治格局显著右转 特朗普以压倒性优势赢得2024大选成为第47任总统 其"MAGA"运动在特定群体中更受欢迎 [2] - 共和党可能全面掌控参众两院 为特朗普实施"美国优先"政策提供更大空间 包括外交孤立主义、减少对外援助及重塑盟友关系 [2] 特朗普政策大循环路径 - **第一阶段地缘战略调整**:减少对地区冲突干预以节省开支 引发国际资本流动转变但不会导致全面崩溃 [3] - **第二阶段财税政策**:拟将企业税率从21%降至15% 对小费/社保福利等免征所得税 同时提高进口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 [3] - **第三阶段移民与监管**:收紧移民政策驱逐非法移民 放宽化石燃料行业监管 形成"减税-加关税-限制移民-刺激就业"经济闭环 [3][4] 美联储政策应对 - 当前美联储维持独立性 鲍威尔强调大选短期不影响决策 但暗示可能调整通胀目标制度 2026年前特朗普难以干预人事任命 [5] - "特朗普大循环"若实施可能引发二次通胀压力 长端债券收益率已反映市场对持续性通胀及薪资增长的预期 [5] 全球市场影响 - **美股**:企业减税与内需循环利好盈利预期 分子端驱动强于估值变动 政策组合或比民主党方案更刺激股市 [7] - **欧洲**:面临防务自主压力与财政困境 欧央行或加速降息 德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美国采取旁观姿态 [8] - **中国**:外部地缘压力转向贸易摩擦为主 政策空间从军事对抗转为经济对冲 冲突级别降为"商业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