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付鹏的财经世界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年终回顾和2025年展望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11-22 15:58
2025年市场展望会议 - 东北证券将于11月25日周一19:00举办线上会议探讨2025年市场展望 [1][2] - 会议主题包括2025年宏观经济状态评估及市场信心修复效果分析 [1] - 将讨论投资策略选择问题(防御型或积极型) [1] - 涵盖债市、楼市、汇率走势的研判框架 [1] - 包含海外市场变化趋势的专题分析 [1] - 涉及贵金属和能源板块的深度观点分享 [1] 会议参与方式 - 会议采用VIP专享制 非VIP客户需联系服务人员获取名额 [3] - 具体参与需扫描海报二维码联系官方工作人员 [4] - 会议名额有限 采取先到先得机制 [4]
特朗普大循环-后续的影响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11-08 07:55
美国大选与全球右翼化趋势 - 自2016年以来全球政治格局显著右转 特朗普以压倒性优势赢得2024大选成为第47任总统 其"MAGA"运动在特定群体中更受欢迎 [2] - 共和党可能全面掌控参众两院 为特朗普实施"美国优先"政策提供更大空间 包括外交孤立主义、减少对外援助及重塑盟友关系 [2] 特朗普政策大循环路径 - **第一阶段地缘战略调整**:减少对地区冲突干预以节省开支 引发国际资本流动转变但不会导致全面崩溃 [3] - **第二阶段财税政策**:拟将企业税率从21%降至15% 对小费/社保福利等免征所得税 同时提高进口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 [3] - **第三阶段移民与监管**:收紧移民政策驱逐非法移民 放宽化石燃料行业监管 形成"减税-加关税-限制移民-刺激就业"经济闭环 [3][4] 美联储政策应对 - 当前美联储维持独立性 鲍威尔强调大选短期不影响决策 但暗示可能调整通胀目标制度 2026年前特朗普难以干预人事任命 [5] - "特朗普大循环"若实施可能引发二次通胀压力 长端债券收益率已反映市场对持续性通胀及薪资增长的预期 [5] 全球市场影响 - **美股**:企业减税与内需循环利好盈利预期 分子端驱动强于估值变动 政策组合或比民主党方案更刺激股市 [7] - **欧洲**:面临防务自主压力与财政困境 欧央行或加速降息 德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美国采取旁观姿态 [8] - **中国**:外部地缘压力转向贸易摩擦为主 政策空间从军事对抗转为经济对冲 冲突级别降为"商业问题" [8]
尘埃落定,川王归来,今晚19点开聊!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11-07 15:53
美国大选结果 - 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美国当地时间11月6日凌晨赢得总统大选 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非连续当选的总统 [1] - 特朗普在大选期间曾表示有极大信心就任 其当选可能对世界格局和中美关系产生冲击 [1] 后续内容预告 - 更多相关内容将在视频号直播间于当天晚上19:00进行详细解读 [3] - 观众可通过点击预约按钮获得直播弹窗提醒 [4]
浅析二次元世界的财富引擎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10-17 18:06
二次元产业发展现状 - 上海市政府正在打造中国版秋叶原 计划在南京东路东西两头和漕河泾建设二次元聚集地 通过改造传统商业体焕发新生[3][4][5] - 百联集团已将整栋楼改造为二次元"朝圣地" 显示出传统商业体积极拥抱二次元文化[4] - 中国三大动漫展(CJ CP30 BW)参展人群80%来自江浙沪地区 显示区域集中度高[5] 二次元产业链增长 - 2016年后中国年轻一代付费意识和版权意识增强 推动二次元全产业链两位数增长[8] - 产业链涵盖动画漫画 周边衍生品 漫展游戏 cosplay服装道具等多个细分领域[8] - 虽然整体经济占比不大 但增速显著高于其他行业[8] 传统行业转型案例 - 肯德基与原神 可达鸭等IP联名合作[6] - 五菱汽车为《恋与制作人》打造痛车[6] - 文化IP赋能传统消费品 有效解决同质化问题 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6] 行业发展策略 - 理解年轻消费群体(90 95 00后)需深入二次元文化[4] - 文化产业与传统消费行业具有天然互补性[6] - 上海具备发展二次元产业根基 计划超越日本秋叶原[5]
东北偏北脱口秀-全球经济观察,11月亚洲行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10-11 21:00
亚洲行行程安排 - 11月14日东京行程包括SATO零售业RFID技术ShowRoom访问及未来制造业国际EXPO2024参观 随后考察2030年大阪赌场项目[4] - 11月15日安排日本动画导演系曾老师演讲及大阪最大商业圈道顿堀考察[4] - 11月16日关西机场送机前安排奥莱购物活动[4] - 11月18-21日新加坡行程包含私行交流会 私募公司分享会 新交所拜访及新加坡国立大学AI技术研讨[4] 考察国家经济特征 - 新加坡定位为亚洲金融枢纽 金融市场兼具稳定性与创新性 在金融科技领域表现活跃[5] - 日本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特质 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 其金融制度变迁具有研究价值[5] 活动推广信息 - 公司推出11月亚洲行考察活动 涵盖日本零售技术 制造业及新加坡金融体系等主题[2][4] - 活动配套周一晚19点直播预告 将详细介绍行程安排并设置抽奖环节[6][7]
实事求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才能有解题的思路(下)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10-02 10:34
政策模式选择 - 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6-2018年供给端调整期间通过加杠杆刺激需求取得成效但遗留地方政府债务、产能过剩和房地产问题[3] - 当前需重新评估货币与财政政策重心是延续杠杆效应模式还是转向直接补偿模式[3][8] 短期风险应对 - 房地产萎缩导致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低迷需短期政策对冲阻断中产阶级资产负债表螺旋式下滑[5] - 资产端需阻断资产价值螺旋式下跌负债端需削减债务压力收入端需稳定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分配循环[7] 杠杆效应政策 - 核心机制为政府投入1元带动居民企业借贷4元推动需求例如降低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8] - 财政领域以旧换新家电补贴购物券发放等工具若激活需求则有效否则加剧杠杆率风险[8] 直接补偿政策 - 包括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现金补贴减税降费提高个税起征点直接增加居民现金流[8] - 虽可能短期加重财政压力但可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为未来经济灵活性奠定基础[8] 长期政策方向 - 短期对冲风险后需转向不依赖杠杆的直接补偿政策辅以技术进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7][8] - 财政政策应加强民生福利投入如医疗教育调整国民分配比例[7]
实事求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才能有解题的思路(中)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09-30 09:10
企业部门预期低迷的核心矛盾 - 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面临不同问题:国有企业受行政审查制度束缚导致决策僵化[7],私营企业受利润预期下滑和消费力缩减冲击[4] - 价格战与利润螺旋:企业恶性竞争→利润下滑→裁员降本→居民收入减少→消费萎缩→进一步压制企业利润[5] - 需求疲软深刻影响供给端:规模以上企业利润与PPI持续低迷形成负反馈循环[7] 私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 企业家老龄化危机:2010年后上市的中小板/创业板企业家平均年龄超65岁,接班断层问题突出[7] - 管理机制缺陷:过度依赖创始人个人决策,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缺失[7] - 外部环境压力:税务审计等行政监管加剧投资预期不确定性[7] 国有企业改革困境 - 行政枷锁效应:FF监管机制强化导致市场响应能力下降[7] - 激励机制失效:降薪政策造成绩效与回报脱钩,员工积极性受挫[7] - 定位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双重目标难以平衡[7] 技术创新与短期现实的错配 - 长期转型需求:技术进步是国家经济转型关键但需时间沉淀[7] - 短期生存压力: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成本上升/创新高风险制约企业投入意愿[7] 消费端与生产端的负反馈 - 中产阶级消费力缩减直接削弱企业议价能力[4] - 居民收入预期恶化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5]
实事求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才能有解题的思路(上)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09-27 08:50
经济压力与政策应对 - 7月以来经济压力持续加剧,出现螺旋式反馈苗头,需迅速阻断以防经济失速风险[3] - 9月政策密集出台,核心目标是阻断"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螺旋式反馈",需针对企业和居民部门压力采取对冲措施[4] - 当前经济现象包括储蓄攀升、信贷低迷、消费疲软、就业恶化、资产价格普跌,企业及居民部门预期均低迷[6] 企业部门与居民部门的螺旋式反馈 - 企业降本裁员导致居民收入减少、消费收缩,消费萎缩又反向压制企业销售利润,形成恶性循环[7] - 房地产收缩冲击居民财富效应,可能引发资产负债表螺旋式反馈,需通过"止"与"稳"策略避免恶性循环[11] - 服务业收入与中产阶级消费强相关,中产消费收缩将直接影响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经营状况[11] 居民部门消费预期差异 - 居民消费能力受收入增长、资源分配、后顾之忧及财富效应四要素驱动,底层收入压力与中产资产冲击并存[8] - 房地产扩张期财富效应依赖后来者债务支撑,但人口周期变化使该模式不可持续,需转向保障性住房供应[11] - 青年群体面临岗位竞争和收入预期压力,不同年龄段及阶层承受差异化经济冲击[11] 行业传导机制 - 企业盈利能力下滑引发裁员增效,进一步影响关联行业收入预期[11] - 服务业受客户消费收缩冲击大于减税降费影响,需稳定中产消费以缓解行业压力[11] - 政府部门收入稳定性与行政政策相关,需结合企业部门作用机制分析问题核心[11]
棋局暂定,落子何方-预防式降息下的大类资产研判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09-14 15:10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解读 - 美联储在9月开启预防式降息[1] - 需要解读经济数据背后的内在含义[1] - 分析市场表现及后续预期演化[1] 全球经济影响 - 探讨各大经济体间可能出现的变化[1] - 分析对全球经济走势的影响[1] -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分子端&分母端"分析[1] 会议信息 - 东北证券将于9月20日-21日在北京举办线下会议[1] - 会议主题为全球投资决策风向标[3] - 会议时间为2024年9月20日-21日15:15-18:15[3] - 提供VIP专享名额[3] - 具体参与方式需扫描海报二维码联系工作人员[4]
正视“有效需求”的矛盾,需尽快对冲当前反馈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09-11 08:11
核心观点 -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尤其是居民部门需求收缩和债务压力导致的内需疲软 [2][3][4] - 房地产财富效应消退叠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加剧了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收缩,形成负向循环 [6][8] - 2024年企业部门也开始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与居民部门形成相互强化的负反馈效应 [11] - 长期解决方案(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与短期需求不足矛盾之间存在时间差,需要平衡处理 [12][13] 需求侧分析 - 央行前行长易纲指出中国面临内需疲软问题,尤其在消费和投资方面 [2] - 高善文博士认为总需求不足是2023年三至四季度的主导性风险 [2] - 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和房地产相关财富效应消退是制约有效需求的主因 [4][6] - 2024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斜率陡峭,显示需求不足从居民端扩散到企业端 [10][11] 房地产影响 - 2009-2018年房地产繁荣创造了财富效应,拉动消费升级和预期扩张 [4] - 脱离收入的房价上涨不可持续,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后来者"减少,投机市场见顶 [6][8] - 资产价格下跌使部分群体成为"负资产者",全社会总需求受到高杠杆制约 [8] - 房地产确定进入存量时代,不能再通过加杠杆抬房价解决当前问题 [13] 企业部门传导 - 2023年需求不足主要集中在居民端,2024年已扩散到企业端 [11] - 企业采取"降本、裁员、增效"措施,进一步加剧居民部门就业和收入不稳定 [11] - 居民防御性收缩导致企业预期下降,形成负向正反馈循环 [11] 长期与短期平衡 - 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是长期解决方案,但短期内难以缓解需求不足 [12] - 人口老龄化导致风险偏好降低,投资行为趋于保守 [12] - 需要在对冲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的同时推进长期结构调整 [13] -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补贴公共服务等措施可短期缓解需求收缩 [13] 政策建议方向 - 财政政策应从基建投资转向民生领域支持,如教育医疗补贴 [13] - 需降低全生命周期资产持有成本(如房产维护费用) [13] - 避免债券收益率下行过快过扁平,维持市场稳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