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岸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助力福建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金融时报· 2025-06-16 07:3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若干措施》,旨在金融领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意见 [1] - 政策聚焦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促进闽台经贸深度融合、全域融合发展及深化社会人文交流四大方向 [1] - 文件制定基于深入调研,包括多次赴厦门、福州、平潭等地座谈,直接了解台胞台企金融诉求 [3] 政策亮点与具体措施 民生金融支持 - 允许台胞使用人民币跨境购买商品房,资本项下交易款项直接汇入/汇出,免除汇兑成本 [4][7] - 优化支付服务:推行线上预约开户、境外银行卡境内ATM取现、增设外币兑换点及新台币现钞预约服务 [4][7] - 支付便利化措施覆盖机场、港口等重点区域及台胞集中区 [7] 跨境贸易与投融资便利化 - 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简化单笔超5万美元服务贸易外汇支出的税务备案流程,转为事后核验 [8] - 优质企业可办理经常项目轧差净额结算,货物贸易特殊退汇无需事前登记 [8] - 台资企业境内股权再投资免接收方登记,非金融企业外债及境外上市登记可直接在银行办理 [9] 金融开放与产业合作 - 鼓励台资企业集团在闽设立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集中管理全球资金 [9] - 支持台湾地区有限合伙人开展QFLP业务,吸引合规台资基金管理企业入驻 [11] - 将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型国际贸易纳入结算便利化范围 [8] 实施进展与未来方向 - 已落地措施包括台胞支付服务优化、企业外债"一站式"服务等 [5] - 下一步将强化政策宣介,推动"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提质增效,深化两岸征信合作 [10][11] - 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将协同政府部门,重点推进社会融合、经济融合、情感融合及全域融合四大领域的金融支持 [11]
金融支持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政策发布会在厦举行 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新华财经· 2025-06-16 00:21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若干措施》,旨在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1][3] - 政策聚焦优化两岸"生活圈"金融生态、跨境贸易便利化、资本项下投融资开放及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 [3][4][5][6] - 金融机构代表包括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海峡银行等参与政策落地交流 [7] 生活圈金融生态优化 - 允许福建省内银行为台胞办理商品房交易相关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覆盖合法合规交易款项 [3] - 推行境外人员境内支付服务试点,包括ATM境外卡取现功能改造、外币兑换点布局及线上预约开户等便利措施 [3] 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 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试点,审慎合规银行可为优质企业办理单笔超5万美元服务贸易外汇支出事后核验 [4] - 支持银行创新新型跨境贸易结算,允许试点企业与境外交易对手开展经常项目外汇轧差净额结算 [4] - 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登记,服务贸易代垫分摊业务审核权限下放至银行 [4] 资本项下投融资便利化 - 台资企业在闽再投资参照外资企业免登记,外债及境外上市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 [5][6] - 允许福建企业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集中运营境内外资金并开展轧差结算 [6] 两岸金融市场建设 - 推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与新三板合作,支持优质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 [6] - 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创新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6] 政策实施与监管 - 强调风险防控底线,要求试点银行及企业专项监测,保障跨境资金流动平稳 [7] - 央行与外汇局将推动政策细化落实,强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撑 [7]
跨越海峡 同心同行——两岸最大民间交流活动启幕
新华网· 2025-06-15 23:02
新华社厦门6月15日电 题:跨越海峡 同心同行——两岸最大民间交流活动启幕 新华社记者李寒芳、郑良、许雪毅 本届海峡论坛前,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限阻两岸交流交往,一再污名化海峡论坛、恐吓阻挠台胞参与, 但众多台湾同胞克服困难与会,展现希望交流合作的意愿和担当,体现两岸同胞血脉亲情与交流意愿是 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 "两岸交流不会间断,会一直持续。"首次参加海峡论坛的台湾青年许家齐说,如果两岸来往更多,两岸 人民的情谊会越来越深厚。 凤凰花开时节,又迎新朋故知。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在厦门隆重举行。带着闽南乡音,带着热切 期待,众多台湾乡亲再次跨海来相会,共叙两岸情。 "我的年轻朋友中有很多人向往大陆,想来看电影'哪吒',想来逛逛大陆的潮玩店。"台湾青年余纪萱几 乎"全家总动员"来出席本届论坛。她说,我们是两岸婚姻家庭,我和先生一起来参加海峡论坛,我妈妈 也从台湾和一些朋友一起过来。"两岸民众之间有很多天然的纽带和桥梁,不会因为个别政党的阻挠而 中断。" 作为两岸百姓的论坛、两岸民间交流的盛会,海峡论坛2009年举办以来共开展各类活动近800场,累计 吸引两岸同胞35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台湾同胞超过14万人次 ...
常来常往 走近走亲(观沧海)
人民日报· 2025-06-15 06:12
海峡论坛与两岸交流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即将举办 该论坛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6届 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 [1] - 论坛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交友交心 厚植情谊 有力推动两岸民间交流 增进同胞福祉 [1] - "江苏·南京台湾周"吸引千余名台湾工商团体、基层民众、青年代表及大陆代表参加20余场活动 [1] - 两岸基层民生发展交流会分享服务基层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经验 [1] -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汇聚两岸文化、学术领域等各界代表人士800余人 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发扬 [1]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政策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 [2] - 政策旨在通过创新措施为两岸交流合作提供坚实保障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2] - 赖清德当局上台后采取多项措施阻挠两岸交流 包括维持"禁团令"、调升旅游警示等级、发布旅行安全手册等 [2] - 当局阻挠两岸客运直航航点航班全面恢复 抵制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 [2] - 这些措施导致岛内旅游业经营困难 社会民怨累积 [2] 两岸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两岸旅游业发展受阻 民进党当局操弄"反中抗中" 渲染"统战渗透威胁" [3] - 当局担心台湾民众了解真实大陆后会拆穿其编造的"信息茧房" [3] - 大陆持续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 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 [3] - 两岸交流合作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融合发展不断深化 [3] - 越来越多台胞台商通过实际行动支持两岸交流合作 [3] 两岸交流合作前景 - 岛内主流民意要求和平、发展、交流、合作 [4] - 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愿望无法被压制 [4] - 台湾民众参与两岸交流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 [4] - 大陆欢迎台湾同胞多来旅游 参与交流合作 共享发展成果 [4]
金融如何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一文读懂央行、外汇局这份重磅文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9:16
深化两岸金融领域融合发展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提出12条政策措施,聚焦优化两岸"生活圈"金融生态、跨境贸易试点、资本项下便利化及金融监管四大方向 [1] - 政策亮点包括允许福建银行为台胞办理商品房跨境人民币收付款、优化台资企业融资通道,并推动福州、厦门、泉州三地简化外汇流程、扩大轧差结算 [1] 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 - 支持福建开展境外人员境内支付服务先行先试,推行线上预约开户,加大ATM改造力度以支持境外银行卡取现,加快外币兑换点建设 [2] - 通过支付便利化措施强化福建作为"台胞登陆第一家园"的吸引力,包括自动取款机功能升级和外币兑换场景覆盖 [1][2] 资本项下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 台资企业在福建开展再投资可参照外商投资企业免登记,外债及境外上市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 [3] - 允许福建企业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集中管理境内外资金,开展资金归集、调剂及经常项目轧差结算 [3] - 推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创新升级,加强与新三板合作,鼓励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 [3][6] 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 福州、厦门、泉州三地试点优质企业可简化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流程,单笔超5万美元的服务贸易支出可事后核验税务备案表 [4] - 支持银行自主办理新型跨境贸易外汇收支业务,优化结算服务 [4] 对银行业务影响 - 福建银行业涉台业务量将提升,外债及再投资登记流程简化带动台企融资便利化 [5] - "台资板"对接新三板及A股将促进投贷协同,跨境结算、数字人民币支付等中间业务收入增长 [5] - 银行需强化科技赋能以优化跨境支付系统,适应两岸金融深度融合 [5] 企业境外上市便利化 - 福建省纳入境外上市外汇登记银行直接办理试点范围,企业H股上市后可直接在银行办理外汇登记及开户 [6] - 政策延续2023年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方向,此前试点覆盖上海、江苏等6省市 [6] 台资企业专项金融服务 - 福建省设立60家重点银行保险机构服务台胞台企,配备专柜办理结售汇等全品类业务 [7] - 兴业证券、华福证券设置30个台胞专柜,提供线上线下证券账户开立服务 [7] - 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为台资企业提供37项资本市场专项对接,包括新三板上市辅导 [7]
重磅!央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
新华网财经· 2025-06-12 18:19
一、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服务台胞台资企业登陆第一家园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 示范区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 示范区的意见》,深化两岸金融领域融合发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 《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以 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着眼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助力两 岸交流交往交融。《若干措施》从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服务台胞台资企业登陆 第一家园建设,支持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支持资本项下跨境 投融资便利化,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四方面提出12条政策措施,对 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推动《若干措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进一步加 大金融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附件: ...
中国央行、国家外汇局:支持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快讯· 2025-06-12 16:12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央行与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金融措施 [1] - 政策重点包括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1] - 支持银行优化新型跨境贸易结算服务 [1] 跨境贸易试点 - 鼓励审慎合规银行创新金融服务 [1] - 允许银行自主办理试点优质企业真实合规的新型跨境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1]
《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印发
快讯· 2025-06-12 16:04
金融支持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12条政策措施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1] - 政策聚焦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优化及台胞台资企业服务 [1] - 福州、厦门、泉州将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1] - 措施涵盖资本项下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及金融风险防范 [1] 政策具体方向 - 支持构建两岸"生活圈"金融生态,促进交流交往交融 [1] - 强化台胞台资企业在福建的金融服务,助力第一家园建设 [1] - 跨境贸易试点与资本便利化措施同步推进 [1] - 金融监管全面加强以保障政策实施安全性 [1] 政策影响 -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 - 金融高水平开放政策首次在福建三大城市集中试点 [1] - 资本流动便利化将提升区域跨境投融资效率 [1]
逐梦荆楚正当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5 06:48
两岸青年交流活动 - 第七届两岸(湖北)青年东湖交流季以"青春有为·共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发展与融合",设"青历""青创""青传"三大板块,促进两岸青年交流交心、互学互鉴 [3] - 活动自创办以来累计举办约40项两岸青年交流活动,近万名两岸青年参与,成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的"嘉年华" [6] - 截至目前已有1200多名台青在湖北学习就业创业,130余位台湾教师在湖北任教,150多名台湾注册医师入职省内医疗机构 [8] 两岸青年创业就业 - 2025年"千岗迎台青"台湾青年实习就业专场招聘活动提供6875个岗位,涵盖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精密制造、现代物流、金融证券等领域 [8] - 湖北立旺食品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针对台胞求职者特开设管培生岗位,招聘会开始不久已收到30多份简历 [8] - 台青李龙宇2020年8月到武汉创业,公司专注青少年科普教育领域,服务覆盖湖北省内上百个社区及数十所学校,已开展上千场科普活动 [6][7] 两岸文化交流 - 台湾90后短视频博主曾馨卉拍摄发布与两岸美食相关短视频近300期,勾连起跨越海峡的"舌尖共鸣" [4] - 曾馨卉还发布带家人登黄鹤楼和游长江、体验光谷空轨、乘坐无人驾驶汽车等视频内容,推介江城发展变化 [4] - 台青吕纯纯参与交流季活动,对武汉市百年建筑保护理念表示赞赏,认为"新旧融合"方式让老建筑重焕生机 [5] 成功创业案例 - 台青王祥宇创办的力翰教育集团规模逾200人,合作学校遍及近70个城市 [8][9] - 王祥宇表示从创业辅导到政策落实,从生活照应到资源对接,获得实实在在的支持使其能安心在大陆追梦 [9] - 台青李龙宇对青少年科普教育行业充满信心,认为武汉作为大学之城拥有丰富科教资源 [7]
两岸同胞裹粽子庆端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31 09:22
活动概况 - 2025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五芳斋杯"海峡两岸同胞裹粽友谊赛在浙江嘉兴举办 共有150余名台胞台属参与裹粽手艺比拼 [2] - 活动包含6组选手进行裹粽比拼 专业评委根据粽子数量和质量进行打分颁奖 [3] 文化特色 - 台湾选手采用独特裹粽方式 一边裹粽一边用棉线串起挂于横杠 形成"粽子风铃"造型 [2] - 嘉兴已连续18年举办两岸同胞裹粽友谊赛 该活动成为嘉台两地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3] 参与体验 - 定居嘉兴16年的台胞表示嘉兴在气候、生活节奏、饮食文化等方面与台湾相似 活动提供联络感情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机会 [2] - 来自嘉善的"台湾媳妇"作为历年比赛常驻选手 强调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人传承弘扬 [3] 后续规划 - 嘉台两地还将开展一系列经贸文化交流活动 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