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
搜索文档
四名内幕知情人提前交易!12连板天普股份突生变故:交易存终止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9-18 18:25
收购交易结构 - 中昊芯英联合关联方计划出资13.6亿元取得天普股份控制权 若履行全面要约收购需最高8.04亿元资金 [2][3] - 中昊芯英账面资金余额10.51亿元 关联方海南芯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的收购资金于9月17日到账 [3] - 交易被质疑通过方案设计规避借壳上市审核 因借壳标准要求连续三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超2亿元 而中昊芯英2022-2024年净利润为-4298万元/8133万元/8891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7亿元 [5] 业务发展计划 - 收购完成后将推动天普股份从传统油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 [2][3] - 中昊芯英主营AI芯片设计与算力解决方案 天普股份主营汽车高分子流体管路系统 双方业务差异较大 [3] - 公告明确中昊芯英未来12个月内无资产注入计划 [5] 对赌协议与IPO压力 - 中昊芯英对赌协议或有负债高达17.31亿元 触发条件包括2026年12月31日前未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购 以及2024-2025年合计净利润未达2亿元 [5] - 部分股东已签署回购豁免同意函对应10.68亿元 未签署部分最大敞口6.64亿元 [6] - 截至2025年9月未提交IPO申请或启动上市辅导 独立上市时间窗口不足 [6] 股价表现与内幕交易 - 天普股份年内累计涨幅达572% 股价从12.44元涨至83.6元 [7] - 2月14日至8月14日期间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存在股票买卖行为 公司称交易发生於内幕信息形成前 不属于内幕交易 [7] - 若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等异常交易 交易可能存在终止风险 [8]
内幕知情人提前潜伏,天普股份“卖身”突增不确定
第一财经· 2025-09-18 17:21
收购交易概况 - 中昊芯英联合关联方计划出资13.6亿元取得天普股份控制权 若履行全面要约收购需最高8.04亿元资金 [2][3] - 中昊芯英账面资金余额10.51亿元 关联方海南芯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收购资金于9月17日到账 [3] - 天普股份复牌后连续12个涨停板 年内累计涨幅达572% 股价从12.44元涨至83.6元 [2][7] 业务转型方向 - 收购完成后将推动天普股份从传统油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 [1][2][3] - 天普股份主营汽车用高分子流体管路系统及密封系统零件及总成 中昊芯英主营AI芯片设计与算力解决方案 [3] 借壳上市规避嫌疑 - 公司否认交易构成借壳上市 坚称无资产注入计划且与自身资本证券化路径无关 [2][3] - 中昊芯英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为-4298万元/8133万元/8891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7亿元 不符合主板借壳连续三年净利润累计超2亿元标准 [4] - 控制权变更满36个月后注入资产不再自动触发借壳认定 但仍需遵循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4] 对赌协议与资金压力 - 中昊芯英对赌协议或有负债达17.31亿元 触发条件包括2026年底前未完成IPO或2024-2025年合计净利润未达2亿元 [4] - 部分股东已签署10.68亿元回购豁免同意函 未签署部分最大敞口为6.64亿元 [5] - 若交易未完成 中昊芯英作为回购义务方的条款将自动恢复效力 [5] 内幕交易调查 - 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在2月14日至8月14日期间存在股票买卖行为 公司称交易发生于内幕信息形成前 [7] - 相关人员承诺将所获收益归天普股份所有 [7] - 若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行为 交易可能存在终止风险 [8] IPO进程与时间窗口 - 截至2025年9月中昊芯英未提交IPO申请或启动上市辅导 独立上市时间窗口不足 [6]
停牌前11连涨停,605255明天复牌
证券时报· 2025-09-17 21:28
复牌安排 - 天普股份将于2025年9月18日复牌 此前因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及异常波动于2025年9月11日起停牌核查[2] - 公司9月份已经历两轮停牌核查 首次停牌核查发生在2025年9月4日至9月8日[2]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2日至9月10日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 期间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2] - 首次停牌核查后股价仍然延续暴涨行情[2] 股权结构 - 总股本1.34亿股 控股股东天普控股及实际控制人尤建义与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1.01亿股 占总股本75%[3] - 外部流通股比例较小 流通盘较小 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3] 控制权变更 - 实控人尤建义及天普控股、天昕贸易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合计向中昊芯英转让10.75%股份[3] - 普恩投资、天昕贸易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向方东晖合计转让8%股份[3] - 股份转让完成后 中昊芯英、海南芯繁和方东晖拟对天普控股增资 增资后中昊芯英与海南芯繁合计持有天普控股50.01%股权[3] - 杨龚轶凡将通过中昊芯英、海南芯繁控制天普控股 成为上市公司新实控人[3] 收购方背景 - 中昊芯英系AI芯片"准独角兽"企业 身背IPO对赌条款[3] - 市场存在对"资产注入"和"借壳上市"可能性的猜想[3] 公司声明 - 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 其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与本次收购无关[6] - 股份转让尚需取得上交所合规性确认意见并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审批程序及时间存在不确定性[6] 资金到位情况 - 收购资金总额21.23亿元已全部到位 其中海南芯繁3.95亿元于2025年9月17日完成实缴[6] - 中昊芯英9.65亿元和方东晖7.64亿元收购资金此前已到位[6]
“80后牛散”与“85后芯片新贵”结盟,11连板“妖股”天普股份换老板
36氪· 2025-09-17 07:48
公司控制权变更交易 - 天普股份原实控人尤建义因62岁体力精力有限且子女不愿接班 决定转让控制权给中昊芯英杨龚轶凡[4] - 交易采用三步走复杂结构:股份转让中昊芯英获10.75%股权(3.46亿元) 自然人方东晖获8%股权 增资控股股东天普控股获50.01%控制权 触发全面要约收购(23.98元/股)[8] - 交易总金额涉及中昊芯英出资9.65亿元(自有资金) 方东晖出资7.64亿元 其他收购方已到位2.76亿元[6] 股价表现与监管关注 - 公司股价在停牌前一个月涨幅达37% 停牌前报76元/股 总市值102亿元 市盈率191.35倍(行业平均30.96倍)[1][4][9] - 上交所连续下发两份监管工作函 关注收购资金来源及内幕信息管控[3] - 公司自查后公告称不存在内幕信息提前泄露 控制权变更审批程序存在不确定性[1][9] 收购方背景与资金情况 - 中昊芯英为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企业 成立以来完成14轮融资 累计股权融资金额超17亿元 最新估值40亿元[6][15][19] - 公司2024年营收5.98亿元(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170.55%) 2024年净利润8590.78万元(2022年亏损4297.68万元)[2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亿元 净利润亏损1.44亿元(同比扩大72.72%) 资产负债率19.08%[21] 业务协同与承诺 - 中昊芯英承诺2025-2027年度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为正数[21] - 收购方认可天普股份汽车主机厂资源及4.67%资产负债率 计划结合芯片技术为上市公司赋能[4] - 天普股份上半年营收1.51亿元(同比降3.44%) 归母净利润1129.8万元(同比降16.08%)[3] 交易相关方背景 - 杨龚轶凡为85后芯片专家 斯坦福博士 曾任职甲骨文和谷歌 2018年回国创办中昊芯英[14] - 一致行动人方东晖为80后知名投资者 涉足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 近期减持晨丰科技套现5005万元[11] - 双方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约定以海南芯繁意见为准 方东晖不谋求实际控制权[13] 历史承诺与潜在争议 - 原实控人尤建义曾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25% 当前复杂交易结构可能涉及承诺履行争议[8][9] - 中昊芯英存在17.31亿元对赌协议负债(10.68亿元已豁免 6.64亿元未豁免) 需在2026年底前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购[19]
回应“借壳”质疑!11连板天普股份说明会: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
格隆汇· 2025-09-17 00:03
公司控制权变更与股价表现 - 天普股份因控制权变更消息连续11个涨停板 累计涨幅超185% 停牌前股价报76元/股 总市值达102亿元[1] - 中昊芯英通过股份转让加增资方式获得控制权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杨龚轶凡 交易触发全面要约义务[2] - 要约收购价格23.98元/股 最大收购数量3352万股 最高资金需求8.04亿元[2] 收购方背景与交易细节 - 中昊芯英为2020年成立的AI芯片企业 首颗AI芯片"刹那"已量产 被市场质疑借壳上市[3] - 公司明确否认借壳传闻 无资产注入计划 无主营业务调整计划 无资产重组计划[3] - 收购资金21.23亿元全部为自有资金 其中中昊芯英9.65亿元和方东晖7.64亿元已全部到位 海南芯繁3.95亿元中2.76亿元已实缴[4] 公司治理与交易合规性 - 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在内幕信息形成前买卖股票 相关方承诺将交易收益归公司所有[5] - 原实控人尤建义因精力有限且子女不愿接班转让控制权 强调无其他未披露利益安排[5]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3.44% 受客户订单缩减和新能源汽车替代影响[6][7] - 归母净利润1129.80万元同比下降16.08% 主要因应收账款增加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15.6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23.19%[7] - 公司维持分红计划 每10股派现0.75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05.6万元[8] 行业背景与业务特点 - 公司主营汽车用高分子材料流体管路系统和密封系统零件 客户包括日产 马自达 福特 丰田 吉利等知名车企[6] - 行业面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提升 燃油车市场份额下降的结构性调整压力[7]
借壳ST联合上市再进一步!包装水市场内卷加剧,润田实业欲借资本之力破局
华夏时报· 2025-09-12 18:24
借壳上市交易进展 - ST联合于9月10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润田实业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以实现控制[2][3] - 交易总对价30.09亿元 其中21.06亿元通过发行6.58亿股支付(发行价3.2元/股) 9.03亿元通过定增支付[3][4] - 江西省国资委于9月2日批准重组方案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江西迈通 实控人仍为江西省国资委[3][4] 股权结构与交易细节 - 润田实业股权由江西迈通(51%)、润田投资(24.7%)、金开资本(23.4%)持有 交易后三者将分别持有ST联合28.86%、13.98%、13.75%股权[3][4] - ST联合配套募资不超过12亿元 其中9.03亿元用于股权收购 发行对象为35名特定投资者[4]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ST联合总股本为5.05亿股 交易后将新增6.58亿股[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润田实业主营包装饮用水业务 核心产品为润田纯净水和润田翠矿泉水 销售区域高度集中于江西省[5][6] - 2023年营业收入11.52亿元 净利润1.45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12.6亿元 净利润1.76亿元[6] - 2025年1-4月营业收入3.88亿元 净利润5823.28万元 规模显著低于农夫山泉、华润饮料等百亿级龙头企业[6] 业绩承诺与增长预期 - 控股股东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71亿元、1.83亿元、1.94亿元[7] - 2025年承诺净利润较2024年实际1.76亿元下降2.8% 2026年同比增长6.7% 2027年同比增长6.4%[6][7] - 业绩承诺增幅不足7% 反映行业竞争压力下增长预期保守[2][7] 行业竞争环境 - 包装水市场头部企业优势显著 包括农夫山泉、怡宝、娃哈哈、景田百岁山及外资品牌依云、雀巢[6] - 行业价格战频发 华润饮料2024年10月港股上市进一步加剧竞争 其2025年上半年包装水营收52.51亿元同比减少23.1%[6][7] - 区域性品牌面临全国扩张挑战 需投入水源地布局和供应链建设[6] 战略发展规划 - 未来以"润田翠"两元以上矿泉水为主导产品 抢占优质矿泉水资源[8] - 三年内强化江西省龙头地位 将东北建设为第二主要市场 同时开拓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8] - 借助ST联合数字营销及跨境电商业务资源 拓展多渠道发展[7]
资本热话 | 紧急融资买壳遭监管质疑,天普股份收购方上演资本豪赌
搜狐财经· 2025-09-12 15:47
收购方案 - 中昊芯英拟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方式以合计约9.65亿元价格谋求获得天普股份控制权 [1] - 截至2025年9月中昊芯英收购资金仍未到位 [1] 对赌协议压力 - 中昊芯英对赌协议产生或有负债约16.42亿元 其中10.71亿元已签署回购豁免同意函 3.81亿元回购豁免获初步同意 1.9亿元暂未明确豁免 [2] - 对赌协议要求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购 否则需支付回购款项 [2] - 科德教育2023年4月投资1.3亿元 若未完成上市需按年化8%溢价回购 特殊情形下溢价率达15% 三年投资期回购金额约1.6亿元 [3] - 艾布鲁通过子公司分阶段投资 2024年9月以2.5亿元取得7.69%股份 2025年8月追加投资1.65亿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9.73% [3] 业绩对赌条款 - 艾布鲁投资约定若2026年底前未完成合格IPO或整体出售 或2024-2025年合计净利润小于2亿元将触发回购 [4] - 中昊芯英2024年净利润8590.78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7亿元 下半年需实现2.58亿元净利润才能避免触发回购条款 [4] 独立上市障碍 - 时间窗口不足 截至2025年9月未提交IPO申请 距2026年底仅剩15个月 科创板上市全程耗时普遍超过18个月 [6] - 基本面恶化 2022-2024年营收从8169.38万元增至5.98亿元 净利润从-4297.68万元增至8890.78万元 但2025年上半年亏损达1.43亿元 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1.8倍 [6] 资金安排 - 中昊芯英账面资金7.46亿元 未使用要约收购保证金1.65亿元 待入账股权融资款1.4亿元 合计10.51亿元可覆盖9.65亿元收购需求 [7] - 若履行全面要约收购存在7.18亿元资金缺口 [7] - 通过变更B轮融资募集资金用途支付交易价款 其中包含艾布鲁子公司8月增资的1.65亿元 [7]
上海微电子要借壳上市?动力新科say no!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12:11
公司声明与市场传闻 - 动力新科否认与上海微电子就借壳上市进行任何实质性商谈或合作 [2] - 市场传闻称上海微电子可能通过借壳上市实现资本化 [2] 上海微电子资本化进程 - 上海微电子成立于2002年 主要从事半导体装备、泛半导体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开发 [2] - 公司2017年启动IPO筹备 但因2024年董事长换届违反科创板管理层稳定性要求 于当年10月撤回辅导备案 [2] 动力新科业务背景 - 公司始建于1947年 现隶属于上汽集团 1993年在上交所发行A、B股 [3] - 2021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形成重型卡车和柴油发动机两大产业板块一体化发展格局 [3] - 当前主营业务为生产制造销售重型卡车和柴油发动机 [3] 动力新科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累计亏损金额达60.73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继续亏损3.01亿元 [4]
“先挂牌,后升级”:聪明企业的高性价比赴美上市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9-12 10:03
上市策略 - 采用"先挂牌 后升级"的阶梯式上市策略 通过OTC市场作为战略起点逐步走向更高资本市场舞台[2] - OTC转板具有低门槛 稳估值 灵节奏优势 为暂不满足IPO条件企业搭建通往主流资本市场的阶梯[12] 壳公司特征 - 壳公司注册于美国内华达州 成立于2006年 为无业务休眠状态 无诉讼无负债[4] - 授权股份5亿股 交付结构为100%优先股和80%普通股 股权架构灵活[4] - 壳价格29.5万美元 成本可控 企业可安心注入资产[7] 合规与披露 - 长期履行SEC信息披露义务 实时提交最新报告 最新报告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4] - 壳公司信息透明洁净 能让借壳企业大幅降低合规风险与历史纠纷隐患[5] - 监管申报状态正常 公司状态良好[4] 服务内容 - 提供全链条服务包括优质壳选择 控股权收购 基础信息变更 股票交易及资产装入 OTC层级升级及NASDAQ转板服务[7] - OTC层级升级服务辅导企业满足不同层级市场的信息披露和财务指标要求[8] - NASDAQ转板辅导包括架构合规性整改 财务指标达标督导 申请文件撰写 监管沟通等全流程服务[11] 成功案例 - 某农牧业企业完成从OTC专家市场到PINK市场再到OTC ID市场的阶梯式晋级 从低透明度市场跃升至合规披露层级[9] - 橡果国际能源公司2025年8月成功转板纳斯达克 以每股5.2美元发行150万股 募资780万美元 较OTC时期估值提升35%[13] - 案例企业内蒙古绿海清泉农牧业公司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优质畜牧带 建立种养结合的可持续循环经济模式[11] 转板条件 - 纳斯达克转板利润标准要求最近财年或三年中两年税前利润100万美元 市值要求800万美元[12] - 股东权益标准要求3000万美元股东权益 市值要求1800万美元[12] - 市值标准要求上市证券市值7500万美元 市值要求2000万美元[12] - 总资产/总收入标准要求最近财年或三年中两年总资产及总收入均不低于7500万美元 市值要求2000万美元[12]
上市对赌压力悬顶紧急融资买壳 天普股份收购方上演资本豪赌
第一财经· 2025-09-11 20:24
收购交易概况 - 中昊芯英拟以合计约9.65亿元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方式收购天普股份控制权 但截至公告日收购资金仍未到位 [2] - 天普股份因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于9月12日再度停牌核查 股价达76元 市值突破100亿元 [2] - 中昊芯英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亿元 业绩下滑现金流吃紧 [2][7] 对赌协议压力 - 中昊芯英与股东科德教育和艾布鲁签署严苛对赌协议 必须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购 否则触发年化8%-15%溢价回购 [2][5] - 对赌协议产生的或有负债总额约16.42亿元 其中10.71亿元已获回购豁免同意函 3.81亿元获初步同意豁免 1.9亿元暂未豁免 [3] - 豁免条款前提是本次收购交易完成 若收购失败仍将面临16.42亿元违约负债 [3] - 科德教育2023年4月投资1.3亿元获8.38%股权(后稀释至5.53%) 若对赌失败回购金额约1.6亿元 [3][5] - 艾布鲁通过子公司星罗中昊分阶段投资 2024年9月以2.5亿元获7.69%股权 2025年8月追加1.65亿元将持股提升至9.73% [5] - 艾布鲁对赌条款要求2024-2025年合计净利润达2亿元 但中昊芯英2024年净利润8590.78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7亿元 下半年需实现2.58亿元净利润才能避免触发回购 [5][6] 上市路径困境 - 中昊芯英未提交IPO申请或启动上市辅导 距离对赌截止日仅15个月 而科创板上市平均需18个月以上 时间窗口明显不足 [2][7] - 公司基本面恶化 2022-2024年营收从8169.38万元增长至5.98亿元 净利润从-4297.68万元改善至8890.78万元 但2025年上半年亏损额达2024年净利润1.8倍 难以满足持续经营能力要求 [7] 资金筹措安排 - 中昊芯英账面资金7.46亿元 未使用收购保证金1.65亿元 待入账股权融资款1.4亿元 合计10.51亿元可覆盖9.65亿元收购款 但全面要约收购存在7.18亿元资金缺口 [8] - 公司通过变更B轮融资募集资金用途支付交易价款 其中包含艾布鲁子公司星罗中昊8月投入的1.65亿元增资款 [8] - 监管质疑突击入股交易背景及价格依据 公司回应称不存在抽屉协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