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

搜索文档
“借壳上市”还是“资本炒作”?杜甫酒业“港股白酒第二股”质疑缠身
搜狐财经· 2025-05-17 13:32
公司更名与上市仪式 - 中国环保能源(00986 HK)正式更名为"杜甫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于5月13日在成都举行主板更名上市暨开市仪式 [1] - 市场宣传称其为继珍酒李渡后的"港股白酒第二股"但实际仅为名称变更未涉及股权置换或资产注入 [1] 合作模式与协议细节 - 双方通过独家代理协议绑定三年1 5亿元销售额对赌条款折合年均目标约5000万元并设超额完成奖励1%分红机制 [3] - 中国环保能源获得杜甫酒业在中国大陆非独家及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独家销售权 [3] - 合作模式为轻资产绑定仅更名和代理销售未改变公司主业和股权结构 [1][8] 公司背景与财务状况 - 中国环保能源原主营珠宝设计及放贷业务近10个财年中7年亏损2024年3月31日止12个月收益0 66亿港元亏损0 19万港元 [5] - 杜甫酒业前身为绵竹县曲酒二厂2019年彭作权收购47 68%股权成为大股东目前彭作权、汪中林、汪佳分别持股45 57%、29 44%、6 04% [5] - 杜甫酒业两大股东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2025年1月公司及彭作权被列为被执行人 [5]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更名后股价5月12日~13日飙升129%市值达1 84亿港元但5月16日回落至0 125港元市值1 62亿港元 [7] - 港股允许股价长期低于1元的"仙股"存在与A股强制退市机制不同 [7] 行业监管与上市环境 - A股白酒板块自2016年金徽酒上市后9年未扩容创业板明确不支持酒饮制造业上市白酒被传为"红灯行业" [14] - 港股借壳上市若未来12个月内白酒业务收入占比超50%可能触发港交所"非常重大收购"审查需重新履行IPO程序 [14] 合作风险与行业影响 - 代理模式缺乏定价权可能引发价格战或窜货损害品牌形象杜甫酒业管理团队在跨境酒类贸易经验不足 [10][12] - 轻资产证券化路径若被区域酒企效仿可能导致港股出现大量"僵尸酒企"恶化板块流动性 [12]
杜甫酒业“借壳上市”?公司所有权尚未变动,创始人股权被冻结
搜狐财经· 2025-05-16 18:34
出品丨搜狐财经 作者丨 毕然 饶婷 编辑丨李文贤 杜甫酒业"借壳上市"?公司所有权尚未变动 据多家媒体报道,5月13日,杜甫酒业在成都高调举行主板更名上市暨开市仪式。 杜甫酒业借壳上市一事有了新进展。 5 月 13 日上午 9 时,中国环保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 "杜甫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杜甫 酒业集团"。 据报道,杜甫酒业也在同日召开的更名仪式上官宣,集团已通过并购优质资产借壳上市的方式快速登陆 港交所,未来将聚焦白酒主业,同步推进国际化市场布局。 目前,公司并未披露股权交易、对价支付、董事会改组等收购核心信息,天眼查显示中国环保能源仅将 公司名称进行了变更,股权结构尚未发生变化。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公司所有权没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杜甫酒业不算借壳上市。 沈萌提到,上市公司的主要优势在于融资功能以及形象提升,所以能够弥补地方酒业品牌的不足。而资 产注入或股权变更更多属于资本运作,对各自的业务发展帮助有限,即使不进行资本运作也一样可以在 业务层面形成有效的合作。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戴冠春也认为,只是更名应该不构成借壳上市。"估计监管机构也会从 商业逻辑,是否存在未披露的交叉持股 ...
港股异动 | 杜甫酒业集团(00986)一度跌超13% 公司近期完成更名 股价两天曾暴涨近1.3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1:40
股价波动与更名事件 - 杜甫酒业集团(00986)股价一度跌超13%,此前5月12日-13日累涨近1.3倍,昨日冲高回落最终收跌逾2%,截至发稿跌10.79%报0.124港元,成交额338.58万港元 [1] - 中国环保能源宣布更名为"杜甫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英文股份简称变更自2025年5月13日起生效 [1] - 公司2023年2月公告将为四川杜甫酒业集团代理销售杜甫酒,认为白酒行业消费频次高于珠宝行业 [1] 股权结构与借壳上市传闻 - 香港交易所披露显示杜甫酒业集团两名大股东郭莎和董倩分别持股4700万股(8.28%)和4000万股(7.04%) [2] - 天眼查显示四川杜甫酒业由11名股东持股,实控人彭作权拥有45.57%股权 [2] -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指出在公司所有权未变动情况下,"借壳上市"说法不成立 [2] 业务转型与市场猜测 - 公司董事会已识别白酒行业业务机会,与四川杜甫酒业建立代理销售合作 [1] - 杜甫酒业2022年曾启动赴港上市,此次合作引发借壳上市猜想 [1]
IPO受挫的一道新能,终于等来了“白衣骑士” | 能见派
新浪财经· 2025-05-15 08:57
IPO 受挫的光伏新锐企业——一道新能,将被地方国资接盘。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站日前发布公示,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工控")将成为 一道新能源实控人。交易完成后,一道新能将成为第二家国资控股的光伏组件全球 Top10 厂商。 近年来,国资正逐步走向台前,加快进入光伏制造端。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如今借壳曲线上 市已经成为最快捷的途径。衢州工控入主一道新能后不排除带领其继续寻求 A 股上市的可 能,甚至有消息称,"壳"已经准备好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道新能背负着较高的负债率。招股书数据显示, 2021 年至 2023 年, 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 -1.47 亿元、 2.03 亿元和 4.60 亿元。但与同行相比其资 产负债率偏高,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 87.71% 、 86.54% 和 86.89% 。 去年 8 月,一道新能 IPO 进程终止,亟待融资输血,而三峡系要退出的传闻四起。此次衢 州国资入主,似乎也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 针对这笔并购,衢工集团表示,"作为衢州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衢工集团始终以推 动地方产业升级为己任。此次控股一道新能源,是集团深化新能源赛道布局、构建'研发 - ...
纵腾网络欲借壳*ST绿康?A股或诞生“跨境物流第一股”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16:16
跨境物流独角兽迎资本大动作,控股上市公司的纵腾要"借壳"登陆资本市场了吗? 日前,A股上市企业绿康生化(002868)发布了《关于筹划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宣布跨境电商物流龙头企业纵腾网络通过受让绿康生化 29.99%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成功实现跨界收购。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纵腾网络创始人王钻。 收购后会否有更多资本动作?截至发稿前,南都·湾财社暂未收到纵腾网络更多回复。不过,有接近纵腾网络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企业内部还在推进 IPO。 收购四年连亏的ST公司 这也给了纵腾跨界收购的机会。虽然在公众视野中颇为低调,但纵腾近年因为SHEIN的崛起,也备受外界关注,资方也相继抛来橄榄枝。 作为亚马逊、eBay、TikTok、SHEIN、沃尔玛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的仓储物流供应商,纵腾集团现已获得了包括普洛斯、钟鼎资本、字节跳动、高瓴资本、 泰康人寿、泥藕资本(NEEO FUND)等机构的数十亿投资,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独角兽。 成立于2009年,纵腾网络是中国跨境电商物流龙头企业、全球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服务商纵腾集团的母公司。纵腾网络主营业务涵盖跨境仓储与物流全链条服 务,包括海外仓(谷仓海外仓)、 ...
景兴纸业(002067) - 002067景兴纸业业绩说明会20250513
2025-05-13 17:2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媒体采访和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13日13:30 - 17: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兼总经理王志明、独立董事朱锡坤、财务总监盛晓英、董事会秘书姚洁青、副总经理廖昌吕 [2] 股价与市值管理 - 公司管理层认为目前股价偏离公司内在价值,生产经营正常,会努力提升经营水平以业绩回报投资者,重视市值管理,2024年实施分红、第一期回购并注销股份,第二期股份回购正在进行 [2][5][7] 可转债问题 - 公司发行的12.8亿元可转债还有7.44亿元未转股,还有1年多到期,公司希望包装原纸市场回暖后推动正股价格上行促进转股,也做好到期兑付准备 [3] 业绩问题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亏损,原因是包装原纸市场供需失衡未缓解,需求低迷,销售收入减少,毛利率下降,毛利空间压缩,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下降,研发费用增加 [3] 关税政策影响 - 公司国内生产基地无美国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部分废纸从美国进口,未收到马来西亚加征关税通知,会持续关注 [3] 生活用纸产能建设 - 公司实施年产5万吨再生环保生活用纸项目,因再生生活用纸海外市场需求大,现有纸机不能满足生产,技改后可使产品多样化、差异化,提高竞争力,符合双碳政策 [4] 东南亚盈利情况 - 今年以来公司马来景兴在设备运行、人员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较上年度有所改善,但需加强市场拓展提升盈利能力 [5]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00,000股,占总股本的0.0477%,成交总金额2,088,976.00元(不含交易费用),会根据市场和公司实际择机回购并披露 [5][6][7] 借壳上市情况 - 公司目前尚无第三方就借壳上市事项进行接洽或相关战略规划 [7] 马来西亚项目情况 - 马来西亚项目分一期再生原料项目和二期包装原纸项目,一期因包含部分二期费用运营成本高,实施二期是为补缺国内市场需求领域,提升产品竞争力,获更好投资回报 [8]
借壳上市vs类借壳:14个案例拆解核心差异与实操要点
梧桐树下V· 2025-05-07 20:25
借壳上市与类借壳的核心概念 - 借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取得已上市公司控制权,随后注入自身业务和资产实现间接上市,本质是资产证券化的替代路径,需符合等同于IPO的审核标准 [2] - 类借壳是通过分步交易、分散标的等手段规避借壳认定标准,形式上不触发监管条件但实际效果类似借壳,核心逻辑是在不完全满足"控制权变更+资产规模达标"前提下实现资产上市 [6] 借壳上市的认定标准 - 控制权变更:上市公司自控制权变更之日起36个月内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资产 [3] - 资产注入规模: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 购买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前一年度对应指标比例达100%以上 - 发行股份占首次购买资产董事会决议前一日股份比例达100%以上 [3] - 主营业务变化:即使资产规模未达标,若导致主营业务根本变化仍可能被认定 [3] - 其他特殊情况:证监会认定的可能导致根本变化的情形,或具有产业协同性的重组标的符合IPO标准时可豁免 [4] 类借壳的操作特征 - 实控人未变化:通过大股东提前埋伏、控制发股比例、引入第三方等方式规避控制权变更 [7] - 36个月后收购:延迟资产注入时间窗口 [7] - 向非实控人收购:选择第三方资产规避关联交易认定 [7] - 收购占比低于100%:控制资产规模不触发定量标准 [7] - 业务协同整合:通过业务资源整合实现实质转变,形式上区别于传统借壳 [8] 借壳与类借壳的差异对比 - 监管认定:借壳需完全符合IPO标准,类借壳按普通重组审核但面临穿透式问询 [10] - 操作复杂度:借壳流程标准化,类借壳需多方设计复杂交易结构 [10] - 时间成本:借壳审批周期长,类借壳可能缩短但存在后续监管风险 [10] - 法律性质:借壳为合规重组,类借壳属于监管套利依赖个案判断 [11] - 构成要件:借壳需同时满足控制权变更+资产规模+主营业务变化等全部条件,类借壳仅需满足部分条件 [9] 市场案例与课程内容 - 近期借壳案例包括中交设计借壳祁连山、中联高机借壳路畅科技等12个典型案例 [12][13][18] - 类借壳四大模式对应案例包括思林杰收购科凯电子、光智科技收购先导电科等7个具体操作 [18][21] - 课程涵盖借壳上市全流程、类借壳模式解析及14个实战案例深度拆解 [11][12][21]
老牌中药陕企落寞,业绩亏损与“易主”生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7:35
每经记者 张静 西安 每经编辑 贺娟娟 老牌中成药企康惠制药(603139.SH)交出一份业绩继续下滑的成绩单。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6.54%至 5.6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242.6%至8962.55万元,这也是 公司连续三年归属净利润亏损。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则实现营业总收入1.21亿元,同比下降4.72%;归母净利润亏损1723.93万元。 而若从扣非净利润看,会发现公司"上市即巅峰",2017年上市后至2022年扣非净利润持续负增长。 如今,这家1999年成立,当下业绩落寞,面临诸多经营困难的老牌药企,被一家算力科技公司跨界收购, 引发市场关于其是否会被"借壳"的关注。 当传统产业与新经济资本"联姻",这场资本腾挪中,面临生存困境与转型压力的老牌药企,将何去何从? 连续三年亏损 康惠制药是一家位于陕西咸阳的老牌中成药企业,1999年创立,于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另,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76%至5598万元,财务费用同比激增77.03%至3238万元,成本管理"失控" 不仅归母净利润亏损,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样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增加,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670 ...
*ST绿康实控人变更背后:借壳上市还是玩转“三方交易”资本局?
新浪证券· 2025-05-07 15:30
公司现状与风险 - 公司因持续亏损且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绿康" [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总额超10亿元,审计机构出具"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部分"的审计意见 [4]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2.22亿元、-4.4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2.31亿元、-4.64亿元 [3] 业务转型与业绩表现 - 公司原主营兽药原料药等生物业务,2017-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6.97%、13.08%、23.73%和24.15%,2021年首次亏损2604.39万元 [2] - 2022年切入光伏胶膜赛道形成双主业模式,股价从10元/股飙升至65.9元/股,涨幅超5倍 [2] - 光伏业务因行业价格内卷、设备产能利用率不足、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固定资产和存货减值,同时财务费用支出大 [3] 资本运作与股权变动 - 2025年4月24日四大股东以13.73元/股向纵腾网络转让4660.84万股,交易总额6.4亿元,纵腾网络持股比例升至29.99%成为新实控人 [5] - 纵腾网络2024年未经审计营业总收入271.05亿元,净利润11.22亿元,资产总计104.43亿元 [6] - 2024年10月百兴房地产以14.16元/股受让长鑫贰号777.08万股,交易总额1.1亿元,持股比例达5% [7] 潜在发展方向 - 公司可能面临借壳上市或三方交易两种资本运作路径,借壳上市需满足IPO审核标准且周期较长 [9] - 三方交易模式可规避传统借壳监管,特点是控制权变更后向非关联第三方收购资产 [9] - 公司同步公告剥离光伏胶膜业务相关资产,包括绿康(玉山)、绿康(海宁)等子公司全部资产和负债 [9]
独家:蚂蚁集团正洽谈国际业务部门在香港 IPO 事宜 --- Exclusive Ant Group in Talks for International Unit IPO in Hong Kong
2025-05-06 10: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蚂蚁集团及其旗下蚂蚁国际、耀才证券⾦融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蚂蚁集团重启 IPO 相关** - 蚂蚁集团正就蚂蚁国际香港 IPO 事宜与监管机构磋商,且已获当前不存在政策障碍的积极信号,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周志峰牵头与香港及新加坡监管方磋商 [3][4][5] - 蚂蚁集团在重大治理结构调整后重启搁置的 IPO,2023 年底左右相关程序完成,马云不再担任某些子公司实际控制人,按规定蚂蚁集团或其子公司最早今年初可在香港上市 [6][7][8] - 今年 4 月蚂蚁集团旗下财富管理子公司拟收购耀才证券金融集团 50.55%控股权,为 IPO 重启预期注入强心针 [11][12] - **借壳上市可能性** -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蚂蚁集团可能借壳耀才证券金融集团上市,但市场内部人士排除该可能性,因香港交易所规则及耀才证券资产规模,借壳上市难以实现 [13][14][15] - **蚂蚁国际业务情况** - 蚂蚁国际是全球数字支付与金融科技提供商,业务覆盖亚、欧、中东及拉丁美洲,去年重组为独立运营单元 [16] - 过去几年其财务重要性提升,收入贡献从 2020 年约占集团年收⼊的 5%增长至 2024 年的 20%左右,市场估值约 2000 亿元人民币(278 亿美元) [17][18] - 始于 2015 年,最初为中国出境游客提供跨境支付服务,在东南亚市场重要,运营多个支付平台,近期加倍拓展海外贷款业务 [18][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0 年 7 月蚂蚁集团首次宣布上市意向,8 月提交有望成全球最大规模的 IPO 申请,计划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募集 345 亿美元,11 月因监管发布草案申请被紧急叫停 [9][10] - 耀才证券金融集团交易完成后将触发对剩余发行股份的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