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德国财政部长克林贝尔:德国将在发展国际援助方面继续保持可靠的合作伙伴地位。我们无法就全球发展融资短缺问题进行双边补偿。
快讯· 2025-06-03 15:25
德国财政政策与国际援助 - 德国财政部长克林贝尔强调德国将继续作为国际发展援助的可靠合作伙伴 [1] - 德国政府明确表示无法通过双边方式解决全球发展融资短缺问题 [1]
专访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31 15:37
中国经济发展与开放政策 - 中国过去10年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亚洲未来仍将是全球经济最活跃地区 [5] - 中国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举措扩大区域贸易 促进繁荣发展 [5] - 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 明确表态不会开倒车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7] - 中国创新成果显著 在电动汽车 人工智能等领域处于全球前沿 [7][9] 中新经贸合作成果 - 中新自贸协定是首个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全面自贸协定 具有开创性 [11][30] - 协定实施后双边贸易跨越式发展 新西兰进口中国汽车激增 中国进口新西兰食品增长 [32] -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 占其进出口市场首位 [36] - 奇异果贸易体现协定成效 中国年进口数千吨新西兰奇异果 全程冷链快速通关 [3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深度求索)技术可比肩国际大模型 [9] - 中国车企设计水准与质量显著提升 新西兰消费者大量选购中国品牌汽车 [32] - 中国通过绿色金融改革推动可持续发展 国际公司参与产业评估监测体系 [26] 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 - 中国高铁网络发展迅速 实现北京至南京等城市高效连接 [25] - 中国5G/6G通信网络和交通基建展现战略布局能力 [25] - 基础设施规划具有前瞻性 推动欠发达地区接入全国网络 [25] 区域经济一体化 - 亚洲需通过合作打造韧性 用好RCEP等协定重振APEC活力 [5]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跨洲互联互通 共享发展机遇 [25] - 中新关系体现"策略性交流"和"积极态度" 推动务实合作 [38][40]
中国为世界提供“稳”的定力、“进”的动力(挚友·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系列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9 06:54
中国经济表现与政策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 [4] - 中国锚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扩内需、新基建投资和中小企业补贴等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回升 [2][3]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超过50%,人工智能专利占全球60% [5] -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正融入制造业全流程,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 [5] - 中国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5] 全球化与一带一路 - 一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2% [7] - 中吉乌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开工,哥伦比亚加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7] -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GDP占世界经济总量18%-19% [6][7] 区域发展与民生保障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 - 经济大省被要求挑大梁,同时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3] - 中国积极保障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增进民生福祉 [3]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启动
大众日报· 2025-05-28 08:59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 - 活动由山东省政府主办,主题为"携手同行 合作发展",旨在促进中外地方政府交流,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 -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强调,山东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 - 活动包括"友城说—山东老友记"故事分享、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签约、"山东省友好城市杰出伙伴"颁授仪式,发布国际友城合作"济南倡议"等环节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 汤加外交大臣兼国防大臣图普托阿王储、泰国前副总理塔帕朗西等多国政要出席活动并致辞 [2] - 中联部副部长陈洲、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执行委员会主席苏博京等嘉宾表示,活动为世界各国友城伙伴搭建桥梁、提供平台、创造机遇 [3] - 活动推动深化友城经贸往来、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促进友好关系巩固发展 [3] 山东发展定位 - 山东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当前正稳步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 [2] - 山东希望以友城周为契机,与各国友城共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2] - 山东计划与友城共拓地方交流空间、共筑经贸合作基石、共辟产业升级路径、共走绿色发展道路、共织民心相通纽带 [2]
擦亮“留学中国香港”这张教育名片
环球时报· 2025-05-27 09:36
香港教育国际化现状 - 香港致力于打造"留学中国香港"品牌以提升国际软实力及话语权 [1] - 香港提出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但需更系统策略应对全球教育市场竞争 [1] - 香港教育国际化推广不足 非本地生源过度依赖内地 其他国家地区生源比例偏低 [4] - 香港职业专才教育和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滞后 需关注全球南方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4] 内地教育国际化策略 - 内地教育"走出去"采取多层次策略 涵盖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数字教育 语言文化交流等领域 [2] - 内地与马来西亚合作包括建设中马国际高等研究院 人工智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等常态化平台 [2] - 内地与越南 柬埔寨合作重点包括职业教育 数字教育 师生学者交流及孔子学院等语言文化推广 [2][3] - 内地通过政府奖学金 互免签证等措施促进国际学生双向流动 [3] 香港可借鉴的发展方向 - 香港应拓展职业教育及基础教育对外开放 借鉴内地与东南亚国家的成功合作模式 [5] - 香港需主动"走出去"精准推广 聚焦东南亚华人社区及"一带一路"国家等重点区域 [5] - 香港高校可与海外院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研究中心或双学位项目以提升合作深度 [5]
统筹“两件大事” 续写“两大奇迹”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20
新时代以来,中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成功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 迹"。新征程上,中国将与时俱进,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水平安 全,统筹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7日 10 版) 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1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5月12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 全》白皮书,全面阐释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工作的创新理念、生动实践和建设成果,意义重大。这是中 国政府对外发布的首部国家安全白皮书,具有里程碑价值,通过主动宣介与答疑解惑,彰显大国担当。 白皮书在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推出,以内外兼修、开放包容的中国安全为全球安 全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白皮书内涵丰富、亮点纷呈,尤其是针对如何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这一世界 难题,给出了辨证施治、与时俱进的"中国答案",即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高质量发 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水平安全、统筹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发展是基础、安全是前提,发展和 ...
中国方案为全球发展增添动力(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5-26 05:50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回应时代要求,秉持开放包容理念,以自身发展不断为世界注入新 的发展动力,彰显大国担当 当前,中国正以更大力度推动全面发展,积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现代化经验,为人类共同发展注入 更多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回应时代要求,秉持开放包容理念,以自身发展不断为 世界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彰显大国担当。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充满活力、一往无前。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0%,经济总量跃上130万亿元人民币新台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迈过1000万辆大关,全球创新指数排 名升至第十一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 千年深厚文明底蕴为根基,坚持团结合作,朝着发展振兴的目标不断前行。 我曾多次到访中国,惊叹于中国社会的活力和中国式现代化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尤其是近年来,中国 创新动能强劲,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不管是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还是不断升级的"中国智 造",科技进步与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世界正面临关键抉择。中国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全 ...
国际观察:中拉合作迈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13:20
"中拉合作造福双方、惠及世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所长宋均营表示,中拉 论坛成立10年来,设立部长级会议、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对话、国家协调员会议等机制,已搭 建起中拉整体合作的四梁八柱。中拉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成果丰硕。 宋均营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历史再一次走到了团结还是分裂、 合作还是对抗的十字路口。今年是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本次会议的举行正当其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执行所长孙岩峰表示,中拉论坛成立以来,影响力和认可度在 拉美地区不断提升。孙岩峰认为,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巴西总统卢拉、智利总统博 里奇三位拉美国家元首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表明拉方对中拉论坛的高度认同,希望以中拉 整体合作推动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双边合作。 近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接受人民网专访的专家 学者表示,本次会议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为中拉关系长远发展擘画蓝图,向世界发出 团结协作、共迎挑战的"中拉声音"。 中拉同属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是平等互利、共同发 ...
“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是其强大韧性”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11:31
哈比卜·巴达维说:"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现代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合作计划。对阿拉 伯国家来说,倡议是加强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机遇,特别是在能源和交通领 域。黎巴嫩处在东西方的交界处,能够为促进这种联通发挥关键作用。" 哈比卜·巴达维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 倡议,这些倡议反映了中国支持全球共同发展和促进文明对话的立场,其核心是主张建立更加公正合理 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加强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 哈比卜·巴达维认为,当前黎中经贸合作没有达到应有水平,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对黎巴嫩而 言,基础设施薄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双方应该制订更加清晰可行的合 作规划。他表示,阿拉伯国家同中国的战略利益相近,发展目标趋同,近年来双方务实合作取得了长足 进展。相信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这一关系将持续深化,阿拉伯国家也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 新机遇。 人民网迪拜5月22日电 (记者管克江)"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延绵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从 哲学、科学、艺术到创新等各方面,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巨大贡献。"近日,黎巴嫩 ...
传承胞波情谊 捍卫人间正道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2 16:31
中缅历史合作 - 两国共同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记忆,中国远征军入缅抗击日本侵略者,守护中国西南门户并助力缅甸独立斗争 [2] - 两国民众修建滇缅公路(云南昆明至缅甸腊戍),开辟国际援助物资运输生命线,打破日本对华封锁 [2] - 二战期间合作彰显同甘共苦的胞波情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2] 和平共处与外交协作 - 缅甸是最早承认新中国并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邻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 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缅等29国倡导"不结盟"和"求同存异",成为发展中国家反殖民运动的标志事件 [3]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精神体现亚洲文明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历史性贡献 [3] 国际事务相互支持 - 1971年缅甸签署"两阿提案"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第2758号决议),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确保程序公正并通报中方 [4] - 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维护缅甸等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公平正义 [4] 新时代战略合作 - 2020年习近平访缅后,两国关系进入构建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深化全面战略合作 [5] - 缅甸地震(2024年3月28日7.9级)后,中国首个派出救援队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获缅方高度评价 [5] - 两国在自然灾害、疫情、金融危机等挑战中相互支持,续写胞波情谊新篇章 [5] 未来合作方向 - 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5] -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落实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 [5] - 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建设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