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拉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外交部:中拉合作日益得到拉方民众认可和支持
快讯· 2025-07-09 15:54
中拉合作民意调查 -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和秘鲁等拉美前六大经济体民众对华好感度进一步上升 [1] - 对华贸易使拉方受益 中国是拉美国家可靠有益的融资来源 [1] - 中方基建投资给拉美国家带来实惠 中拉合作日益得到拉方民众认可和支持 [1] 中拉合作特点 - 中拉已成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 其鲜明底色是平等相待 [1] - 中拉合作的强大动力是互利共赢 胸怀品格是开放包容 [1] - 中拉合作的根本追求是造福人民 这也是得到人民拥护的关键 [1]
谢锋:中拉合作没有地缘算计 不针对第三方 也不应受第三方干扰
快讯· 2025-06-26 10:0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新闻内容主要聚焦于中国驻美国大使在美洲国家组织年会上的外交政策表态和中拉关系原则。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数据或市场趋势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秘鲁钱凯港对中国贸易的价值
第一财经· 2025-06-15 20:53
钱凯港的经济影响 - 钱凯港预计每年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经济效益,占GDP的1.8%,创造70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1] - 港口启用后秘鲁至亚洲海运时间从35天缩短至25天,显著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出口竞争力 [1] - 秘鲁总统呼吁邻国共同利用钱凯港作为战略枢纽,巴西表现最为积极 [1] 钱凯港的战略定位 - 钱凯港是天然深水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78公里,为中拉贸易提供直达通道 [2] - 秘鲁、智利和厄瓜多尔形成小集体,货物可通过钱凯港运输至中国,预计运输量将几何级增长 [3] - 巴西计划通过钱凯港运输活牛至上海,拓展对华贸易渠道 [3] 中秘经贸关系 - 中国是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秘贸易总额397.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8] - 秘鲁对华出口额252.25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34% [8] - 2024年秘鲁出口总额746.64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占GDP的26.2% [7] 基础设施合作 - 巴西与中国正磋商建设连接钱凯港至巴西的铁路,海上贸易距离可缩短至少1万公里 [10] - 中国中铁承建的巴西东西一体化铁路(FIOL)全长1500公里,预计2027年运营 [10] - 两洋铁路计划总长4919公里,建成后将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岸,压缩巴西至中国海运时间10天并降低30%运输成本 [10][11] 拉美区域发展 - 巴西东北部占全国人口27%,但GDP仅占14%,面临干旱和人口外流问题 [9] - 巴西东北部拥有90%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 [9] - 中国与拉美基础设施合作提速,巴西计划新建换装中心、智能调度系统和边贸口岸 [11] 中拉整体合作 - 2024年中拉贸易额518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0% [13]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拉美直接投资存量6008亿美元,2024年流量147.1亿美元 [13] - 中拉论坛成为推进整体合作的重要平台,双方经济总量占全球1/4 [12]
中国新能源车抢滩拉美
虎嗅· 2025-06-11 16:04
拉美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 - 拉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3%,远低于中国的48%,市场开发空间巨大[1] - 拉美人口6.65亿,人均GDP是东南亚两倍,支付能力更强[3] - 语言文化统一(葡语/西语),宗教限制少,互联网普及推动电动车兴趣提升[4] - 政治环境对中国企业友好,无北美式警惕态度[5] - 南美"锂三角"资源丰富,智利铜矿、墨巴汽车产业链成熟,提供产业基础[6] 中国车企出海战略 - 比亚迪交付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深圳号",装载量9200辆,采用北斗导航/LNG双燃料等尖端技术[9][11] - 比亚迪计划2026年扩展至8艘自有滚装船,年运输能力超80万辆,较租赁节约15%成本[12][13] - 上汽"安吉安盛"轮装载量9500辆刷新纪录,自营船队达35艘,融资20亿元强化物流网络[18][19][21] - 常州基地每分钟下线1辆新车,3月产量3.5万辆创纪录,一季度增长80%[16]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585.9万辆(+19.3%),新能源出口128.4万辆[23] - 奇瑞出口114.4万辆居首,比亚迪出口43.3万辆(+71.8%)[24][26] - 南美新能源车超50%为中国制造,电动公交车几乎全部来自中国[26] - 巴西进口新能源车91.4%为中国品牌,销售额达12亿美元[27] - 出口均价较国内高30%-50%,汉EV在巴西售价翻倍至70万人民币[28][29] 拉美市场本土化布局 - 比亚迪巴西工厂投资45亿元,年产能30万辆,系亚洲外首座电动车工厂[40]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7月投产,目标3年本土化率60%[40] - 上汽名爵计划在墨西哥建厂及研发中心,比亚迪墨西哥工厂推进中[41] - 中国品牌电动巴士占拉美6000辆运营车辆,主导公交电动化转型[43][44] - 比亚迪联合壳牌在巴西建充电网络,广汽发布巴西专属品牌[47][48] - 长安汽车在秘鲁建鲁班工坊培养新能源技术人才[49] 产业链协同与历史意义 - 中拉合作涵盖锂矿、电池、整车制造到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联动[50] - 比亚迪云轨交付巴西圣保罗地铁17号线,实现单轨技术出海[45] - 中国新能源汽车完成从"桑塔纳时代"技术引进到"汉EV"高端输出的历史跨越[35][36]
免签“朋友圈”再扩容 是时候开启一场“中国行”了
央视网· 2025-06-02 15:00
免签政策的核心观点 - 中国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拓展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 [1] - 政策传递深化中拉合作的积极信号,为拉美国家游客带来更多便利 [6] - 免签政策打开跨境旅游流量阀门,为中拉经贸合作提供更多机会 [8] 免签政策对旅游业的影响 - 政策让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旅客可以纵享"中国行",智利游客可轻松入境感受多元中国文化 [3] - 阿根廷人对中国文化和自然景观充满好奇,免签政策打破障碍,使其能沉浸式感受中国魅力 [6] - "中国游"成为全球热词,政策创新如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提升吸引力 [11] 免签政策对经贸合作的影响 - 政策显著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与自由化 [6] - 拉美国家期望加强对华出口和经贸往来,新政极大便利企业家尤其是中小企业人员出行 [8] - 政策有助于国际团队轮换,优化跨国项目协调,显著提升合作效率 [8] 免签政策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 政策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为智利旅行社、旅游从业人员和"网红博主"带来新机遇 [3] - 阿根廷人可以尽情品味中国美食,深化跨文化沟通 [6] - 国际展览和推广活动在振兴入境旅游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1]
岳云霞:共同谱写中拉未来合作序章
经济日报· 2025-05-29 08:17
中拉论坛合作成果 - 中拉论坛正式运行10年来贸易额增长两倍多,中国在拉投资存量增长5倍左右,增速分别为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速的1.5倍与2.7倍 [1] - 中国成为拉美最大国际融资来源,10年间推动实施基础设施合作项目234个,金额达1014亿美元,累计创造76.1万个就业岗位 [1] - 截至2024年底中拉贸易额达5184.7亿美元,中国对拉投资存量超6000亿美元,基础设施专项贷款已超额完成 [3] 合作领域拓展 - 中拉合作从传统能源资源领域扩展至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转型等新兴领域 [4] - 中国在拉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高科技业的投资快速发展 [3] - 双方规划开展政治和安全、基础设施和交通、贸易投资金融、农业、工业和科技、环境、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 [3] 合作机制深化 - 中拉论坛通过部长级会议、国家协调员会议及专业分论坛建立全方位交流机制 [2] - 中方提出发展工程、文明工程、民心工程、团结工程、和平工程五大合作工程 [4] - 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对巴西等五国试行单方面免签以促进人文交流 [4] 战略对接成效 - 中拉论坛发布10份重要文件,包括《北京宣言》和《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 [3][4] - 中国"规划先行"经验引入国际合作,设定可量化目标推动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协同 [3] - 双方将加大全球领域立场协调,共同构建国际秩序新格局 [4]
中拉携手共绘下一个美好十年(观象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4 05:17
中拉论坛合作成果 - 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到历史性的约5184亿美元,较10年前翻了一番[2] -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拉美和加勒比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 - 中国在拉美地区累计实施200多个基建工程,落地众多产能合作项目,提供上百万个就业岗位[2] - 中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力推动当地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2] 未来合作方向 - 中方宣布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包括团结工程、发展工程、文明工程、和平工程和民心工程[3] - 会议通过《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双方达成的3年合作项目超过100项[3] - 中方宣布了20项支持拉美发展的举措[3] - 未来在经贸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农业和粮食安全、工业与信息化、能源、海关、税务等领域合作将进一步加深[3] - 在文化领域,将从文明交流、文化艺术交流、教育、青年、智库、民间友好、媒体、通讯、影视、知识产权等领域深化双边合作[3] 全球南方团结合作 - 中拉合作体现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对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4] - 北京宣言强调全球南方的团结精神,重申愿根据各国优势与能力,协调推进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进程[4] - 倡导建设和平世界,推动普惠包容、互利共赢的经济全球化[4] - 强调全球经济治理必须回应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4]
国际观察:中拉合作迈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13:20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核心成果 - 会议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擘画中拉关系长远发展蓝图,发出团结协作的"中拉声音" [1] -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契合,是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 [1] -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拉已成为命运共同体,具有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开放包容、造福人民的鲜明特征 [1] 中拉合作机制与成果 - 中拉论坛成立10年来已搭建整体合作框架,包括部长级会议、外长对话等机制 [1] - 会议通过《北京宣言》和《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达成超过100项三年合作项目 [2] - 中方宣布20项支持拉美发展的举措 [2] 中拉合作新方向 - 中方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明确方向 [3] - 五大工程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相契合 [3] - 拉方代表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对拉合作新倡议和系列全球倡议 [3] 中拉合作前景 - 中拉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成果丰硕,具有强大内生动力 [1] - 三位拉美国家元首出席会议,表明拉方对中拉论坛的高度认同 [2] - 未来中拉将继续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树立榜样 [3]
高端访谈丨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为中拉合作带来质的飞跃——访乌拉圭外长卢贝特金
新华网· 2025-05-22 22:12
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成果 - 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为中拉合作带来质的飞跃,推动双边关系深化[3] - 中方提出的重要举措获得高度评价,中国被视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重要伙伴[3] - 乌拉圭将接任拉共体轮值主席国,计划与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共同推动拉共体对华关系发展[3] 中乌双边关系进展 - 2023年中乌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合作水平持续提升[3] - 中乌合作被视为当前国际形势中的稳定因素,具有合作共赢特性[3] - 乌拉圭各界共识认为中国是其重要贸易伙伴,经贸往来日益密切[4] 文化交流与能源合作 - 乌拉圭希望加强与中国文化交流,孔子学院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发挥积极作用[4] - 中乌在新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开展合作,中国新能源公交车已在蒙得维的亚投入使用[4] - 双方致力于能源转型,共同应对环境挑战,建设更清洁可持续的世界[4] 经贸与农业合作展望 - 乌拉圭希望其优质农业和渔业产品更多进入中国市场[4] - 期待中国游客增加对乌拉圭的访问,促进双边人文交流[4]
外媒关注:在世界呼唤对话的关键时期,中拉合作硕果累累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08:35
中拉论坛成果 -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28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及6个地区组织参加,达成100多项三年合作项目 [1] - 多家外媒关注中拉论坛成立10年来的丰硕成果,称赞中拉合作硕果累累,多边务实合作造福世界 [1] 拉美三国领导人访华 - 巴西、哥伦比亚和智利三国总统特别出席北京部长级会议,表达与中方建立更长远合作关系的意愿 [2] - 此次会议彰显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为扩大影响力所做出的最新努力 [2] - 2024年中拉贸易额超51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 - 会议为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铺路,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可能成为重点 [2] 中拉贸易与投资合作 - 过去二十年,中国从巴西、智利等国进口大量矿产和其他资源,同时中国产品如汽车和家电等极大丰富拉美市场 [2] - 中国投资为拉美国家的桥梁、水坝和港口等基础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2] - 中资企业在拉美投入大量资金,合作领域从矿业和农业延伸到电信、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等领域 [3] "一带一路"倡议在中拉合作中的作用 - 拉美有23个国家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3] - 哥伦比亚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覆盖基础设施、贸易和投资等多个领域 [3] - 中国产300辆电动公交车抵达智利,这是1800辆电动公交车中交付的第一批,将改善智利公共交通服务系统 [3] 拉美民众对中国的态度 - 拉美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迅速提升,中国被认为是更可靠的贸易伙伴和更有礼貌的大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