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

搜索文档
相互成就 共同繁荣
经济日报· 2025-05-08 08:07
政治与战略关系 - 中俄关系在2025年展现出成熟、稳定、自主、坚韧的特质,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 [1] - 两国元首战略沟通引领中俄关系深化,为全方位战略协作作出战略规划和全面部署 [1] - 中俄战略协作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合作卓有成效 [1] 经济合作 - 2024年两国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增长1.9%,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2] - 俄罗斯是中国原油、天然气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机电产品、汽车进口来源国 [2] - 双边贸易本币结算超过95%,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2] 新兴领域合作潜力 - 两国在新材料、绿色发展、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有合作空间 [2] - 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海外仓等新业态上有合作潜力 [2] 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 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举办数百项人文交流活动,"欢度春节"活动火遍莫斯科 [2] - 中国来俄留学人员超过6万人,双方游客数量超过300万人 [2] - "汉语热"在全俄持续升温,两国关系内生动力越发强劲 [2] 长期战略定位 - 中俄两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长远的,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选择 [3] - 两国不断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完全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相互成就、共同繁荣的内生动力不会减退 [3]
前瞻|中俄元首今年将首次面对面会晤,专家:国际变局中构建更坚韧的合作架构
新浪财经· 2025-05-07 07:46
中俄元首外交与战略合作 - 习近平主席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这是两国元首2024年首次面对面会晤 双方将就中俄关系发展及国际地区问题展开战略沟通 [1] - 此访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第11次访俄 延续了2023年建交75周年三次会晤的互动势头 2024年两国元首已通过视频电话开展两轮战略沟通 [3] - 普京在纪录片中强调俄中关系具有深刻战略意义 称两国可靠稳定的关系增强了世界稳定性 全球性动荡呈现扩散态势背景下 俄中利益相吻合 [1][4] 双边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 - 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俄罗斯是中国原油天然气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中国是俄罗斯机电产品汽车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6] - 双边贸易本币结算率超过95% 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合作领域从传统能源航空航天拓展至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 [6] - 专家建议推动贸易主导模式向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转型 加强汽车机电电子产品领域融合 挖掘能源农业机械等领域协同发展潜力 [6][7] 多边协作与国际治理 - 2024年适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 中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加强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协作 反对单边主义霸凌行径 推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5] - 两国元首将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 俄外交部称此次访问表明双方反对篡改二战历史的决心 [4][5] 地缘战略与周边外交 -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 习近平连续访问东南亚三国和俄罗斯 凸显周边外交重要性 专家指出巩固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关系对构建战略纵深区至关重要 [8][9] - 俄美关系缓和背景下 专家建议中国企业探索恢复对俄直接投资 建立中俄产业园产业基金 创新投资模式以突破当前相互投资额较低的瓶颈 [8]
特朗普开口提条件,中方不给台阶下,日本要来接盘:中国不买我买
搜狐财经· 2025-05-06 19:33
中美贸易战对农产品行业的影响 - 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因关税战大幅下滑,2024年出口总额达1284亿美元,但当前到岸价飙升至1026美元/吨,远高于巴西大豆的580美元/吨,导致对华出口基本停滞 [1] - 美国农业领域承受巨大压力,农民面临农产品滞销和经济损失,迫切需要开拓新出口渠道 [3] 日本作为美国农产品的替代市场 - 日本考虑增加美国玉米和大豆进口,以配合美日关税谈判,日本自民党干事长表示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增加进口无问题 [3] - 日本此举旨在换取美国在其他贸易领域的让步,如避免对日本汽车加征高额关税 [4] 日本农业可能面临的冲击 - 大量进口美国低价农产品可能打压日本本土农产品价格,影响农民收入,引发农业领域不稳定 [6] - 日本农业规模较小且敏感,难以承受美国农产品涌入带来的冲击 [6] 中国在贸易战中的立场 - 中国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明确表示不会在关税问题上妥协,要求美国彻底取消单边关税措施 [6] - 中国强调市场需求建立在共赢基础上,有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 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 美国发动的关税战对全球经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日本试图通过让步解决贸易问题可能引发国内矛盾 [8] - 中国坚守原则为国际经济秩序树立榜样,各国需在复杂国际关系中找准定位以维护利益 [8]
以色列口头批评卡塔尔 称该国似乎仍支持哈马斯
快讯· 2025-05-05 19:04
以色列与卡塔尔外交争端 - 以色列指责卡塔尔"似乎仍然支持哈马斯"并发动言辞攻击 [1] - 卡塔尔外交部回应称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言论具有"煽动性" [1] - 以色列外交部通过社交媒体反驳卡塔尔外交部"制造混淆" [1] 人质谈判争议 - 以色列官员指控卡塔尔说服哈马斯拒绝妥协方案 该方案涉及释放人质与暂时停火 [1] - 非卡塔尔的阿拉伯官员称以色列的指控系"捏造" [1] 注:根据任务要求 未包含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等无关内容 且原文未涉及公司或行业数据 故跳过相关分析
东西问|苏长和:为何今天依然要继承、弘扬和践行万隆精神?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10:43
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 -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在印尼万隆举行会议,形成以"团结、友谊、合作"为核心的万隆精神[3] - 会议提出"万隆十项原则",包含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重要准则[7] - 推动非殖民化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促成20世纪80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建立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体系[8] 万隆精神的当代价值 - 当前国际关系处于十字路口,霸权主义威胁全球安全,需重新强调万隆精神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4] - 2025年举办"万隆精神与全球南方共同发展"国际研讨会,聚集中国、印尼等400余名代表探讨新型国际关系[3][5] - 万隆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政治基础,其核心理念可指导解决文明冲突、共同发展等时代命题[12] 中国对万隆精神的实践 - 中国是万隆精神的忠诚继承者和践行者,通过和平发展、多边主义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13] - 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体现对万隆精神的发扬[13] - 复旦大学等机构发起研讨会,旨在挖掘万隆精神新内涵,为全球治理贡献"全球南方"智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