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倒计时20天!500份「ESIE 2025会刊」领取通道开启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21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 - 12日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规模大、规格高,涵盖全产业链,有众多亮点活动和主题论坛,为储能行业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2][3] 展会基本信息 - 展会时间为2025年4月10 - 12日 [2][3] - 展会地点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 [2][3] - 主办单位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 - 六大展馆冠名商有SUNGROW、新浪智能等 [4] - 战略合作方有FF、HZAC [4] 展馆设置 - A1馆为系统集成馆,展示户储、工商储等多种储能类型 [5] - A3馆是储能应用馆,展示分布式能源与储能系统等内容 [5] - B1馆和A2馆为储能技术馆,分别展示钠电池等多种储能技术及锂电池等相关内容 [5] - A4馆是智能智造&国际馆,展示配电设备等内容及六大产教融合平台 [5] - B2馆是“储能+”解决方案馆,展示充电桩/站等相关内容 [5] - 展会还设立固态电池等特色展区 [5] 展商信息 - 展商包括海博思创、宁德时代、比亚迪等800多家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7] 主题论坛 - 40多个主题论坛涵盖政策、技术、市场、国际等方面 [8][13][14] - 政策方面包括最新储能政策解读等内容 [13] - 技术方面涵盖储能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内容 [13] - 市场方面有共享储能电站开发等内容 [14] - 国际方面包括全球储能市场投资机会分析等内容 [14] 展会亮点 - 规格高,由国家部委领导等组成“政产学研领袖矩阵” [17] - 规模大,超160000㎡展区集结全场景解决方案 [17] - 市场化,六大行业巨头冠名展馆,800+展商展品贯穿全产业链 [17] - 国际化,50+国海外市场联动,多国使馆支持 [17] - 专业化,有《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发布等硬核活动 [18] - 6大国家级产教融合平台首度联展 [19] 展会规模数据 - 500+储能新品全球首发 [20] - 800+展商/赞助商 [20] - 160000+平米展览面积 [20] - 4000+产业上下游企业 [20] - 200+专业观众人次 [20] - 200000+国内外合作媒体 [20] - 300+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项目 [20] - 100+合作单位 [20] - 40+主题论坛 [20] - 50+国家 [20] - 30+国际B2B采买团 [20] - 50+驻华使馆 [20]
A股,年内首单主板IPO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3-14 20:05
文章核心观点 3月14日华润新能源主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作为华润电力全资子公司,其专注新能源发电业务,业绩稳健增长,此次募资拟扩大新能源项目建设,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1][2][3][4] 公司情况 - 公司为华润电力全资子公司,肩负集团清洁能源转型重任,专注风力、太阳能发电站全周期运营,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在各业务阶段积累丰富经验,盈利能力居行业前列 [2] - 截至2024年9月末,控股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达2,820.69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2,156.6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664.05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及发电量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 [3] - 2021 - 2024年1 - 9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1.34亿元、181.98亿元、205.12亿元、171.50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65.76亿元、64.58亿元、84.59亿元、63.49亿元,业绩量质齐升 [4] - 公司预计融资金额245亿元,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 行业情况 - 我国正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3] - 2024年全国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4.5亿千瓦,首次超越火电装机量,预计2025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超3亿千瓦,行业发展空间持续扩容 [3]
国家能源局重磅发布!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3-03 09:05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绿色低碳转型和发展质量效益三方面主要目标及21项年度重点任务 [1][6][25] - 提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8][25] - 全国发电总装机目标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2亿千瓦以上,发电量达10.6万亿千瓦时 [8][25] 能源供应保障 - 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保持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油气储备规模持续增加 [8][25] - 推进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建设,有序核准大型现代化煤矿,加快已核准煤矿项目建设 [9] - 强化油气勘探开发,推动大庆、胜利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建设,提升油气储备能力 [9] - 推动金上—湖北、陇东—山东等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加快陕西—安徽、甘肃—浙江等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 [10] 绿色低碳转型 - 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 [11] - 推动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核准一批沿海核电项目 [11] - 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支持零碳园区建设和光伏建筑一体化 [12] - 推动煤炭洗选高质量发展,加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促进煤炭矿区采煤采气一体化发展 [12] 能源科技创新 - 加大新能源发展重大技术攻关力度,推进智能电网、煤炭、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15] - 强化新型储能等技术特别是长时储能技术创新攻关和前瞻性布局 [15] - 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持续燃料产业,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 [15] - 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试点应用,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重点领域试点工程 [15] 能源体制改革 - 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实现新能源由保障性收购向市场化消纳转变 [13] - 出台促进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制度 [13] - 深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实现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 [13] - 加快推进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等制修订,推动制定《石油储备条例》 [13] 国际合作与规划 - 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合作,推动中亚国家向我国稳定供气 [19] - 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风电、光伏、氢能等领域合作,推进电力互联互通 [19] - 筹办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举办2025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 [19] - 科学谋划"十五五"能源规划,深入研究全国最优电力流向布局、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思路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