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价格
icon
搜索文档
425万亿元!“上海价格”火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23 15:04
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核心观点 - 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由上期所和中金所共同主办,证监会、上海金融办及交易所高层发表重要讲话 [1] - 2017-2024年上海期货市场规模增长2.7倍达425万亿元,"上海价格"成为全球贸易定价参考 [1][2] - 论坛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扩大开放、防范风险等主题,强调期货市场对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 [3] 上海期货市场发展成果 - 上海已上市47个期货期权品种(不含5个ETF期权),覆盖金属、能源化工、航运等关键领域 [2]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为航运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赋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 - 2024年上海金融市场总交易额3650万亿元,其中衍生品市场贡献425万亿元 [4] - "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提升:天然橡胶期货价授权大阪所,原油期货参考价在CME发布 [4] 产品创新与开放进展 - 科创50股指期货期权研发工作正在推进,服务科技企业发展 [2] - 上期所近期将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期权,实现有色金属期权全覆盖 [8] - QFI可交易品种扩展至22个,天然橡胶期货合约5月26日在日本挂牌 [8] - 上期所成为内地首批加入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的商品交易所 [8] 金融期货市场功能 - 股指期货套保持仓股票市值从1.78万亿增至2.03万亿(增幅14%),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5] - 中证1000股指期货期权推出后,相关ETF数量从3只增至15只,规模从85亿增至1450亿 [6] - 2025Q1金融期货期权日均成交127.2万手(同比+19.8%),日均持仓201.4万手(+7.8%) [7] - 使用股指期货的指数基金超额收益提升75%,年金产品波动率显著降低 [7]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国务院文件明确期货市场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 [2] - 上海将深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出国际金融产品,丰富期货品种体系 [4] - 期货市场将持续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扩大开放,形成产业良性循环 [3]
上衍论坛之开放“强音”:期货市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新华财经· 2025-05-18 23:16
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发展历程 - 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将于5月22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自2004年首届论坛以来 加快推进开放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始终是核心议题 [1] - 论坛见证了中国期货市场从探索国际化到深度参与全球定价体系的历程 包括原油期货上市 航运指数期货纳入QFI范围 纸浆和天然橡胶期货价格输出至境外市场等里程碑事件 [1] "上海价格"国际化进程 - 中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于2018年上市 7年间"上海油"已成为全球原油价格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初步形成亚太原油贸易集散中心 [2] - 2020年纸浆期货交割结算价授权挪威浆纸交易所 首次实现中国期货价格向境外输出 2025年天然橡胶期货价格授权大阪交易所 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2][3] - 航运指数期货2023年上市后表现亮眼 截至2025年4月日均成交量达13.28万手 日均成交额114.65亿元 成交量和活跃度远超境外同类产品 [3] 制度创新与跨境合作 - 上海期货市场通过创新"三级市场流通体系"等服务模式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国际采购难题 推动国际铜期货与沪铜期货形成"双合约"格局 [4] - 上期所与伦敦金属交易所 海湾商品交易所等签署合作备忘录 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联动 2021年首次实现低硫燃料油期货跨境交收 [4] - 2024年发布《提升交割库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提出通过集团跨境交割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实现交割服务"走出去" [4] 国际市场拓展与参与 - 上期所积极参展国际衍生品大会等会议 在新加坡 日本 韩国等国家举办上百场品种推介会 持续加强与国际市场互动 [5] - 目前参与上海期货市场的境外投资者遍布五大洲30余个国家和地区 持仓和成交量均占相当比例 [5] 未来发展目标与政策支持 - 《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贸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 提升有色金属等"上海价格"定价基准的全球占比 [6] - 上期所计划有序推出更多国际化品种 拓宽对外合作渠道 吸引境外产业企业参与 推动交割服务"走出去"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价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