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成药靶点

搜索文档
Nature子刊:姜海/邓贤明团队开发高通量蛋白降解剂筛选平台,成功发现SKP2分子胶降解剂
生物世界· 2025-09-16 17:0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许多致病蛋白质,例如转录因子、E3 连接酶和支架蛋白,对于传统的化学抑制方法来说,都被认为是 不可成药靶点 。 靶向蛋白降解 能够特异性地清除这类致病 蛋白,并且可能极大地拓展我们对抗此前无法治疗的疾病的能力。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几种靶向蛋白降解的方法,包括 PROTAC、ATTEC、LYTAC、AbTAC、FRTAC、TrimTAC 等。例如,利用现有化学配体针对疾病靶点的各种 PROTAC 分子已被开发出来,成功降解了诸如 BTK、BRD4、AR 和 KRAS-G12C 等疾病驱动蛋白。 在这项新研究,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方法 —— DEFUSE ( DE ath FUS ion E scaper, DEFUSE 有拆除引信的意思 ) ,用于识别小分子蛋白质降 解剂。 然而,从头开始发现蛋白降解剂仍然颇具挑战性,这极大地阻碍了针对不可成药靶点的研究进展。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强大且易于实施的筛选系统,实现高通量 发现能够降解蛋白质的化合物,以解决这一瓶颈问题。 2025 年 9 月 10 日,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姜海 团 ...
Nature/Science两连发:David Baker团队中国博后利用AI“驯服”无序蛋白,攻克“不可成药”靶点
生物世界· 2025-07-31 12:13
内在无序蛋白(IDP/IDR)的特性与挑战 - 内在无序蛋白(IDP)及具有内在无序区域(IDR)的蛋白约占人类蛋白质组的60%,缺乏单一明确结构,具有高度灵活性[1] - IDP/IDR驱动关键细胞信号转导、应激反应及多种疾病进展,但传统上被认为是"不可成药"靶点[2] - 传统药物设计方法难以靶向IDP/IDR,因其结构动态变化且易降解聚集[7][9] AI技术突破与核心原理 - 研究团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设计能精准结合IDP/IDR的结合蛋白,精度达原子级别[2] - AI模型RFdiffusion采用"动态匹配"原理:不预设结构、局部构象引导、双向优化[11][12][13] - 互补的logos策略预制1000个"结合口袋"库,有效连接成单一结构[17] 研究成果与应用潜力 - 设计生成的结合蛋白对IDP/IDR的结合亲和力达3-100纳摩尔,部分低于100皮摩尔[15][18] - 靶向胰淀素的结合蛋白可抑制淀粉样纤维形成并分解已形成纤维,与2型糖尿病相关[16] - 靶向G3BP1的结合蛋白可破坏应激颗粒形成,为帕金森病研究提供新工具[16] - 设计的结合蛋白在癌症治疗、疾病诊断、神经疾病干预等领域展现应用潜力[18] 技术特点与行业影响 - 两种互补设计策略:RFdiffusion适合具有螺旋和链状二级结构的靶点,logos策略适合缺乏规则二级结构的靶点[22] - 研究工具已在线发布供免费使用,可能引发新治疗手段和诊断方法浪潮[20] - 标志着计算生物学进入"实用时代",推动AI与生物医药的深度融合[24]
攻克“不可成药”,David Baker团队中国博后利用AI从头设计蛋白,靶向内在无序蛋白,解锁治疗靶点
生物世界· 2025-07-19 11:06
内在无序蛋白(IDP/IDR)研究突破 - 内在无序蛋白(IDP)和内在无序区域(IDR)占据人类蛋白质组近一半比例,但因其缺乏稳定结构长期被视为"不可成药"靶点,难以开发靶向药物[2] - 诺奖得主David Baker团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设计出原子级精度的结合蛋白,成功攻克IDP/IDR靶点难题[3] 技术方法创新 - 采用基于diffusion的AI模型RFdiffusion,可从头设计自然界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质,此前已应用于癌症免疫疗法等领域[5] - 开发两种互补设计策略: - "logos"策略通过预制1000个结合口袋库,组合生成数万亿种结合蛋白,适配随机序列多肽[9][11] - RFdiffusion策略直接生成与IDP/IDR结合的蛋白,无需预先指定靶点几何形状[7][22] 实验验证成果 - 测试43个靶点(21个疾病相关IDR+18个合成序列),39个实现紧密结合,34个亲和力达100皮摩尔至100纳摩尔[14] - 设计蛋白成功应用于: - 富集低丰度蛋白(蛋白质组学研究) - 靶向癌症受体无序结构域 - 抑制GPCR信号通路 - 阻断疼痛信号(DYNA_2b2结合蛋白亲和力<100皮摩尔)[14] - 针对胰淀素设计的结合蛋白可阻止2型糖尿病相关淀粉样纤维形成,亲和力3-100纳摩尔[17][18] 应用前景 - 为癌症治疗、神经疾病干预等提供新手段,例如调控IL2信号通路、靶向朊病毒等[17][18] - 设计工具已开源发布,可供全球研究人员免费使用[23][24] 行业影响 - 突破传统动物免疫法局限(IDR蛋白易降解导致抗体开发失败)[6] - 首次实现纳摩尔至皮摩尔级亲和力,达到自然界最强蛋白相互作用水平[20] - 两种策略互补:RFdiffusion擅长螺旋/链状靶点,logos策略适配无规则二级结构靶点[22]
晶泰科技(02228)与美国生物制药传奇Gregory Verdine旗下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联手打造最强AI制药平台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11:24
晶泰科技与DoveTree LLC战略合作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 LLC达成总额数十亿美元的战略合作,涉及肿瘤、自免及神经疾病领域多个管线的全球独家权益 [1] - 晶泰科技将在签约后10日和180日内分别获得5100万及49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收取数十亿里程碑款项及个位数特许权使用费分成 [1] - 合作方Gregory Verdine是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先驱,学术成果商业转化成功,拥有多家上市公司 [1] Gregory Verdine的学术与商业成就 - Verdine 29岁获哈佛正教授聘书,35岁成为哈佛化学系半个世纪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2] - 开创表观遗传调控与DNA修复的新疗法,开发"订书肽"技术,开辟价值千亿美元的不可成药靶点赛道 [2] - 创立12家生物科技公司,其中7家成功上市,1家被收购,在癌症治疗领域贡献卓著 [3] Verdine的商业成功案例 - Enanta Pharmaceuticals持有丙肝药Paritaprevir核心专利,助力艾伯维Viekira Pak®上市首年销售额达16亿美元 [4] - Aileron Therapeutics(后更名为Rein Therapeutics)与辉瑞合作推进乳腺癌药物组合疗法至临床阶段 [4] - WaVe Life Sciences巅峰市值达25亿美元,Warp Drive Bio被Revolution Medicine收购,后者市值飙升至75亿美元 [4] - FogPharma累计融资超5亿美元,突破β-Catenin靶点,成为α螺旋肽全球引领者 [4] Verdine的药物研发影响力 - 主导研发的T-细胞淋巴瘤药物罗米地辛(Istodax®)累计销售额达数亿美元 [7] - 帕立瑞韦(Paritaprevir)和格卡瑞韦(Glecaprevir)作为艾伯维丙肝药物核心引擎,累计销售额超100亿美元 [7] - 艾伯维Mavyret® 2018年销售额达34.38亿美元,位居全球抗病毒药物销售额第三位 [8] - Verdine连续20年担任罗氏、默沙东、辉瑞顾问,其企业有超过10条临床在研管线 [8] Verdine的风投与AI制药布局 - Verdine是顶尖风投a16z投资合伙人,专注生物健康赛道,曾执掌Third Rock Ventures、Apple Tree Partners [9] - a16z总管理规模达165亿美元,投资案例包括Facebook、Airbnb等科技巨头,并积极布局AI制药领域 [9] - 与晶泰科技合作验证"美国IP+中国效率"模型,有望打开千亿级不可成药靶点市场 [10] - 晶泰科技通过合作获得首付款及潜在数十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支持持续研发创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