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蛋白降解
搜索文档
Kymera Therapeutics(KYMR)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4 22:30
Kymera Therapeutics (NasdaqGM:KYMR) Q3 2025 Earnings Call November 04, 2025 08:30 AM ET Speaker0Good day, everyone. My name is Sophie, and I will be your conference operator today. At this time, I would like to welcome you to the Chimera Therapeutics third quarter twenty twenty five results call. All lines have been placed on mute to prevent any background noise. After the speakers' remarks, there will be a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If you would like to ask a question during this time and you have joined ...
百时美施贵宝:如何领跑诺奖后的肿瘤治疗新叙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5:55
免疫肿瘤治疗的科研进展与临床突破 - 五年生存率是衡量癌症疗法长期获益的“金标准”,免疫肿瘤治疗正使该目标逐渐可及 [1] - 2018年和202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均表彰了免疫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标志着人类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迈出关键一步 [1] - CheckMate系列数十项临床研究奠定了当前免疫治疗的“地基”,其支柱是全球首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及其开创者百时美施贵宝 [2] 公司在关键瘤种的临床成果 - 在消化道肿瘤领域,CheckMate-649研究实现了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零的突破”,五年随访数据证实长期获益,推动疾病迈向“慢病化管理” [5] - 在早期肿瘤治疗中,纳武利尤单抗在中国获批四项早期肿瘤适应症,数量居所有PD-1抑制剂之首,CheckMate-816研究首次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验证“免疫+化疗”模式 [7] - “双免联合”方案是免疫治疗策略的飞跃,O+Y方案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肝癌及肺癌等多个瘤种实现突破 [7][8] 长期生存证据与行业标准 - 公司通过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随访夯实长生存“金标准”,CheckMate-649和CheckMate-816的五年数据证实显著生存获益 [9] - CheckMate-227研究已取得六年随访结果,七年生存数据即将公布,进一步验证双免治疗“长尾效应”的持久力 [9] 提升药物可及性的多元举措 - 公司与商业保险及城市普惠型健康险合作,截至2024年底,其免疫肿瘤产品已被超过100个城市的惠民保产品覆盖 [11] - 公司支持的患者援助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批准超过4万人次患者入组获得援助药品 [11] - 公司积极申报免疫肿瘤药物纳入2025年首次制定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以填补医保目录空白并拓宽患者可及路径 [12][13] 未来五年的创新战略布局 - 公司将持续探索突破性免疫治疗组合,2025年引进PD-L1/VEGF双抗pumitamig,并加速引进第三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Opdualag [17] - 通过收购RayzeBio获得多个差异化放射性配体药物,并重点布局KRAS G12C抑制剂Krazati等小分子靶向药物 [18] - 公司构建了以CELMoD技术平台为核心的靶向蛋白降解研发管线,目前有三款药物处于III期临床,其中iberdomide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19][20] - 在全球重点临床项目中,中国患者入组人数领先,未来公司将推动本土与全球研发形成良性互动 [21]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 2025年是公司进入中国第43年,也是其“中国2030战略”的第五年,公司致力于将全球科研成果与中国患者需求深度结合 [2] - 面向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科学创新和本土化实践为驱动力,践行“中国2030战略”,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持久力量 [16][23]
Nature子刊:姜海/邓贤明团队开发高通量蛋白降解剂筛选平台,成功发现SKP2分子胶降解剂
生物世界· 2025-09-16 17:0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许多致病蛋白质,例如转录因子、E3 连接酶和支架蛋白,对于传统的化学抑制方法来说,都被认为是 不可成药靶点 。 靶向蛋白降解 能够特异性地清除这类致病 蛋白,并且可能极大地拓展我们对抗此前无法治疗的疾病的能力。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几种靶向蛋白降解的方法,包括 PROTAC、ATTEC、LYTAC、AbTAC、FRTAC、TrimTAC 等。例如,利用现有化学配体针对疾病靶点的各种 PROTAC 分子已被开发出来,成功降解了诸如 BTK、BRD4、AR 和 KRAS-G12C 等疾病驱动蛋白。 在这项新研究,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方法 —— DEFUSE ( DE ath FUS ion E scaper, DEFUSE 有拆除引信的意思 ) ,用于识别小分子蛋白质降 解剂。 然而,从头开始发现蛋白降解剂仍然颇具挑战性,这极大地阻碍了针对不可成药靶点的研究进展。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强大且易于实施的筛选系统,实现高通量 发现能够降解蛋白质的化合物,以解决这一瓶颈问题。 2025 年 9 月 10 日,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姜海 团 ...
Kymera Therapeutics(KYMR)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4 22: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STAT6项目是公司最先进的项目 将启动两项2b期研究 一项在第四季度 一项在明年第一季度 [7] - 公司拥有两个合作项目 分别与Sanofi和Gilead合作 [10] - IRAK5是另一个重要项目 针对未开发的转录因子 [9] - 公司有IND就绪的第二代STAT6分子 作为保险政策和扩展产品线的潜在工具 [4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十大最常见免疫炎症性疾病在七大主要市场拥有超过1亿患者 [5] - 仅有约3%的患者能够获得先进的全身性疗法 其中75%是生物制剂 [6] - 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中 Dupixent的渗透率仍然很低 不到5% [3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免疫学领域 所有近期进入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的项目都几乎只专注于免疫学 [5] - 公司战略是通过 flawless execution 和持续的药物开发支持来保护产品线 [45] - 公司专注于解决真正的问题 将技术与正确的目标、通路和疾病相匹配 [4][58] - 公司避免进行平台合作 可能会进行单一资产合作 但绝不会进行多资产平台合作 [67] - 公司认为口服降解剂是范式转变类型的药物类别 因为它们可以提供生物制剂的通路阻断效果 同时是口服药物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相信STAT6项目有潜力成为 best in class 的Th2药物 [15] - 公司对拥有类似Dupilumab的药物充满信心 并认为公司价值被低估 [68] - 公司需要一些运气来支持战略执行 但这是无法计划的 [46] - 公司鼓励投资者关注STAT6之外的其他项目 如IRAK5 [69] - 公司认为Chimera不仅仅是STAT6公司 即使STAT6项目非常成功 公司也需要更多 [70] 其他重要信息 -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啮齿类动物中进行的四个月毒理学研究中 STAT6被完全消除 且耐受性极好 [11] - 在健康志愿者中 STAT6降解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完全降解目标 并有效阻断PH2细胞因子 [9] - 公司正在1b期研究中观察多种Th2生物标志物 包括血液中的TARC和皮肤中的Th2转录组 [29] - 1b期研究的目标包括确认在患者中的降解效果 完善2b期剂量选择 以及证明细胞因子影响和疗效终点 [13][14] - 公司根据健康志愿者数据选择了三个2b期剂量 但增加了第二个剂量以确认2b期剂量选择 [21][23] - 在1b期和2b期研究中 患者资格标准与Dupilumab研究中使用的标准一致 以确保患者群体是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34][36] - 公司排除对先前IL-4、IL-13或JAK STAT靶向药物反应不足的患者 但允许因耐受性或报销问题而停止使用的患者 [37] - 公司认为STAT6项目在效力、特异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很难被超越 [49] - 公司正在探索其他机会 如Th1、Th17疾病、自身抗体疾病、IBD和风湿性疾病 [55][56] - 公司正在研究组织选择性E3连接酶 细胞类型特异性降解 和细胞外降解等前沿概念 [61][6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概述公司的工作内容和近期进展 - 公司专注于免疫学领域 致力于提供新一代药物 将技术与正确的目标、通路和疾病相匹配 STAT6项目是最先进的项目 将启动两项2b期研究 公司还拥有IRAK5项目和两个合作项目 [3][4][5][7][9][10] 问题: 对STAT6的1b期数据有什么期望 - 1b期研究的目标包括确认在患者中的降解效果 完善2b期剂量选择 以及证明细胞因子影响和疗效终点 期望是展示与上游生物制剂相当的效果 但需注意这是一项小型非安慰剂对照研究 [13][14][15] 问题: 需要达到什么水平的降解才能显示疗效 - 临床前数据显示 70%至80%的降解可以产生生物标志物影响 但要获得强劲疗效 需要90%或更多的降解 在脾脏中90%的降解可能相当于血液和其他组织中95%以上的降解 [17][18][19] 问题: 为什么在1b期研究中增加第二个剂量 - 增加第二个剂量是为了确认2b期剂量选择 而不是出于安全考虑 公司希望根据患者数据绘制剂量反应曲线 以完善剂量选择 [20][21][23] 问题: 如何考虑2b期的剂量反应 - 公司根据健康志愿者数据将剂量分为几个区间 50至200毫克显示完全降解 6.25至25毫克显示90-95%降解 低于6.25毫克显示低于90%降解 即使在相同区间内 也可能存在生物学差异 [25][26][27] 问题: 1b期研究是否会进行皮肤活检 - 是的 1b期研究将进行皮肤穿刺活检 以观察皮肤中的Th2转录组 期望看到与Dupilumab类似的效果 [29][30] 问题: 特应性皮炎试验患者有什么特点 - 患者资格标准与Dupilumab研究中使用的标准一致 以确保患者群体是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但由于其他疗法的可用性 当前试验患者可能不如Dupilumab试验患者严重 生物标志物水平也可能较低 [34][35][36] 问题: 试验中是否有关于先前使用生物制剂的排除标准 - 公司排除对先前IL-4、IL-13或JAK STAT靶向药物反应不足的患者 但允许因耐受性或报销问题而停止使用的患者 预计大多数患者将是未使用过生物制剂的 [37][39][40] 问题: 2b期试验有什么独特之处 - 对于特应性皮炎 资格标准与1b期研究类似 但有一些小的改进 公司非常注重确保正确的患者群体 并查看患者的Th2 tone 如嗜酸性粒细胞和IgE [41][42][43] 问题: 如何应对STAT6领域的竞争 - 公司通过 flawless execution 和持续的药物开发支持来保护产品线 并拥有IND就绪的第二代STAT6分子作为保险政策 公司认为很难做出比KT621更好、更安全、更特异的分子 [45][47][49] 问题: 除了STAT6 还有什么其他令人兴奋的方向 - 公司正在探索Th1、Th17疾病、自身抗体疾病、IBD和风湿性疾病等领域 并拥有IRAK4合作项目 公司还致力于开发互补的产品线 可能考虑组合疗法 [53][54][55][56] 问题: 靶向蛋白降解的前沿在哪里 - 公司专注于解决真正的问题 而不是因为能够降解就降解 前沿包括分子胶、组织选择性E3连接酶、细胞类型特异性降解和细胞外降解 [58][59][61][62] 问题: 公司如何推进这些前沿概念 - 公司可以进行早期发现的相对低成本投资 以建立能力 然后根据成功和资本成本决定是否进行内部开发 公司会使用合作作为工具 但避免平台合作 [65][66][67] 问题: 投资者目前对Chimera的故事有哪些低估 - 公司认为如果拥有类似Dupilumab的药物 公司价值被低估 同时公司不仅仅是STAT6公司 还拥有如IRAK5等其他重要项目 [68][69][70]
生物医药2025年二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7-24 06:28
行业概览 - 2025年7月1日商保创新药目录官宣,创新药支付影响因素持续改善,政策层面引导多元支付结构发展[3][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超50起,披露合作总金额达508.8亿美元,接近2024年全年总额522.6亿美元[7][12] - 创新药出海趋势反映国际认可度提升,药企通过首付款、里程碑付款等形式优化现金流并加大研发投入[8] 行业政策 - 国家医保局等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开放医保数据用于研发,鼓励商保设立创新药投资基金[10] - 国家药监局拟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间从60日缩短至30日,优先支持儿童药、罕见病药及全球同步研发项目[10][18] - 北京市提出压缩临床试验启动时间至20周内,新获批创新药械产品目标不少于15个[10][16] - 工信部推动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支持AI大模型平台建设及全产业链应用试点[10][14] 投融动态 - 2025Q2生物医药领域融资案例91起,披露金额44.43亿元,环比减少7.38%,生物制品占比最高(58起/28.87亿元)[21] - 细分领域聚焦小分子药物(22起/14.36亿元)和抗体药物(10起/14.60亿元)[21][22] - 早期融资(天使轮至A轮)占比53.41%,但中后期融资金额占比62.57%,显示行业成熟度提升[21][23] - 地域分布集中: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合计占比76.92%案例及92.91%金额[25][27] 活跃投资者 - 汉康资本、龙磐投资、高瓴创投为Q2最活跃机构(各3次投资),重点布局RNA药物、小分子药物及细胞治疗[30] - 生物制品中细胞治疗最受关注(49家机构投资),化学制药中小分子药物为主(59家机构投资)[30] 关键投融资事件 - 浩博医药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推进慢性乙肝反义核苷酸药物临床开发[17] - 英矽智能获1.23亿美元E轮融资,用于AI药物研发平台升级[18] - 靖因药业获5000万美元B2轮融资,加速siRNA疗法临床开发[15][16] 行业趋势(分子胶) - 分子胶技术可靶向传统"不可成药"靶点,分子量小于500Da且无需结合口袋,渗透性优于PROTAC[34][35][37] - 全球在研分子胶药物超240种,BMS管线进入III期临床(淋巴瘤治疗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85%)[38] - 国内达歌生物DEG6498获FDA临床批件,康朴生物KPG-818启动红斑狼疮IIb期试验[38] - AI技术破解分子胶设计难题,Orionis Biosciences等平台通过高通量筛选加速开发[40] - 2024年以来分子胶领域交易活跃,艾伯维与Neomorph合作潜在金额达16.4亿美元[39][43] 代表企业(达歌生物) - 专注分子胶靶向蛋白降解技术,GlueXplorer平台覆盖肿瘤、炎症、神经科学等领域[47][48] - 累计融资4次,披露总额6亿人民币,2025年A++轮获2000万美元(投资方含元生创投等)[49]
成都先导20250618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公司 成都先导、英国子公司 Valadyx、英国公司 Vanadis、仙瞳生物、Vapotherm、百济神州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技术平台与研发进展** - 拥有 DNA 编码化合物库(DEL)、Galeo、靶向蛋白降解、AI 加分子生成四个核心技术平台,在各领域取得进展,如核酸药物设计实现一站式商业化,靶向蛋白降解找到新颖 E3 配体并转让分子[3][7][8] - 建设 DMTA 高通量分子优化平台,目前运行商业项目训练自研能力,预计四季度有更多结果披露[5][6] - 自研管线 HG146 针对 HDAC 靶点实体瘤进入二期临床,已入组 20 多例头颈癌患者,预计四季度披露更多数据,采取开放策略[2][10] - 第二代小分子抑制剂 3,918 项目针对 AAA 和 AF 疾病领域,确定三个 PCC,通过 BD 找合作机会,推进早期管线有失败风险[2][11] 2. **AI 制药优势与应用** - AI 制药依托自研“先导模型”,整合大量数据,构建分子发现平台,扩展化学空间,提供更多苗头化合物[15] - 推出 Halo 平台,结合 DEL 技术与 AI 及自动化,基于 SAR 数据实现高效分子优化,设备已投入使用[15][16] - AI 技术用于早期筛选、拓展化合物库组合方式,与大厂建库联盟、与 SGC 合作推进计划,但未达工业规模运用水平[19] 3. **业务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仙瞳生物核酸药物生产合作完成首单商业项目,CDMO 核酸药市场竞争激烈,推行有价值项目稳健发展[4][30] - 进行并购,目标公司专注特殊制剂和下游药学评价,财务好现金流充裕,有望带来创新空间和国内市场拓展[4][14] - 有出海计划,与海外咨询机构合作,参加波士顿 Bio 会议,加强 BD 能力推动国际合作[27] 4. **财务与经营状况** - 研发投入和商业转化率稳步上升,服务端保持健康增速,通过多种技术实现成长第二曲线和财务目标[2][12] - 英国公司 Vanadis 经营改善,24 年基本盈亏平衡,国际业务趋向稳定[13] - 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表现不错,利润改善,一季度财务费用因汇兑和利息下降[14][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迪尔技术发展**:十年间从需大量验证到成为发现和设计分子、优化分子的高效可靠工具,正向大型跨国公司证明先导化合物优化能力[9] 2. **先导联盟合作**:六家公司分享特殊制剂等资源,总量达十几万级别,用于设计反应产生新苗头化合物,与 SGC 更新合作推进计划[18] 3. **自动化实验室作用**:由机械臂控制,24 小时高通量合成和检测,可定制操作,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17][20] 4. **其他研发进展**:主要专注小分子药物研发,探索核酸药递送载体,特殊肽设计有进展,头颈部实体瘤项目二期临床按计划入组[24][25][26] 5. **架构与投资考虑**:暂时无搭建 H 股架构计划,考虑海外机构投资需求但无确切预期[28]
中国博后一作Nature论文:冷冻电镜+AlphaFold,揭开细胞压力警报系开关的精准调控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5-11 17:00
应激反应与SIFI蛋白机制 - 慢性应激反应激活会损害细胞存活并导致退行性疾病,生物体通过E3泛素连接酶SIFI等沉默因子终止应激信号传导以维持细胞内稳态[2] - SIFI如何在细胞尺度上感知应激压力并及时使应激反应失活尚不清楚[3]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团队解析了内源性SIFI的冷冻电镜结构,结合AlphaFold建模和生化分析,揭示了整合应激反应(ISR)沉默的结构和机制基础[4] 整合应激反应(ISR)的双重作用 - 细胞遭遇压力(如线粒体损伤)时会启动ISR,暂停非必需活动以集中资源修复损伤,但持续激活的ISR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5] - 线粒体受损时,细胞通过激酶HRI激活ISR暂停蛋白质合成,若修复后警报未关闭,长期停工将导致细胞死亡并引发小脑共济失调、早发性痴呆等疾病[6] SIFI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SIFI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负责在压力解除后标记HRI和受损蛋白,引导其被蛋白酶体降解以重启细胞正常运作[7] - SIFI结构包含:1) 巨型脚手架结构(1.3MDa,由UBR4、KCMF1和钙调蛋白组成,形似双臂环抱的圆环);2) 中心传感器KCMF1的ZZ结构域识别特定降解信号蛋白;3) 外围催化臂UBR4与泛素结合酶UBE2A协同合成K48泛素链;4) 钙调蛋白铰链感知钙离子信号调控构象变化[9] SIFI的工作机制 - 广谱"质检":通过柔性结构域捕获多种应激相关蛋白(如未正确导入线粒体的前体蛋白)[12] - 启动"贴标":KCMF1给底物加首个泛素标签,若底物自带泛素(如HRI融合泛素)可跳过此步骤[13] - 精准"链式反应":UBRI4的UBL结构域将底物泛素传递给UBE2A,专一性连接K48位点形成降解信号链,破坏界面会导致应激信号失控[14] 医学应用前景 - 患者UBR4突变(如A2581T、R2584C)导致SIFI支架扭曲无法协调泛素传递,修复SIFI功能或抑制HRI可逆转病理表型[15] - SIFI的广谱底物结合能力为设计新型PROTAC分子提供模板,改造其ZZ或DOC2结构域可精准锁定癌细胞蛋白,突破"不可成药"蛋白靶向瓶颈[16]
Kymera Therapeutics(KYM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9 2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拥有7.75亿美元资金,现金可维持到2028年上半年 [9] - 公司因IRAK4项目取得临床前里程碑,预计在第二季度获得2000万美元付款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STAT6项目 - KT621在健康志愿者SADMAD研究已完成,预计下月公布数据,目标是在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剂量下,使血液和皮肤中STAT6降解率达90%以上 [42] - 正在进行的Phase Ib试验(BROADEN)预计在第四季度公布数据,旨在证明KT621对血液和皮肤病变中STAT6的强力降解具有类似dupilumab对多种Th2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44] - 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分别启动AD和哮喘的两项2b期试验 [42] IRAF5项目 - KT579目前处于IND启用研究阶段,预计2026年初进入一期测试 [49] - 临床前研究显示,KT579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对IRAF5具有皮摩尔到纳摩尔的效力,能有效抑制关键促炎细胞因子和I型干扰素的产生 [59][61] - 在狼疮和RA小鼠模型中,KT579显示出优于或相当于现有药物的疗效 [68][70] IRAK4项目 - 赛诺菲正在HS和AD两个平行的2b期研究中推进KT474,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研究并随后公布数据 [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七大主要市场中,约1.6亿患者受10种最常见免疫炎症疾病影响,目前仅有约500万患者使用先进的全身疗法,渗透率为3% [12] - 在Th2疾病方面,七大主要市场中有超1亿患者被诊断,目前仅有约100万患者使用以dupilumab为主的先进全身疗法 [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免疫学领域,利用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开发创新药物,目标是成为商业阶段公司 [6][8][9] - 公司拥有独特的小分子配体发现和优化能力,以及基于追求传统上未被追踪靶点的目标选择策略 [7] - 公司决定不推进TYK2降解剂KT295进入临床开发,将资源重新分配到STAT6等项目,以延长现金跑道并提高成功概率 [31][33][34] - 行业在免疫学领域存在创新药物可及性问题,传统口服小分子药物无法完全阻断通路,而公司的降解剂可在稳态下完全阻断通路,有望替代生物制剂 [13][16][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目前处于市场波动期,但自身拥有出色的口服免疫学管线、多个即将到来的催化剂、优秀的研究团队和强大的资产负债表,有能力应对不确定环境 [28] - 公司对STAT6和IRAF5项目充满信心,认为它们有潜力改变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方式,为更多患者提供变革性药物 [45][7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发布今日活动的回放和相关演示文稿,可在公司网站的投资者板块查看 [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对在AD中靶向STAT6并在四周研究中显示效果的信心如何,是否会得到相对嘈杂的数据集 - 公司表示该项目的基础是IL - 4和IL - 13通过STAT6传递信号,dupilumab的相关数据表明即使在四周内也能产生有说服力的差异化数据集公司预计基于KT621的临床前数据,能在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终点方面看到强劲数据 [84][85] 问题2: 不推进TYK2项目的决策是否与分子概况或竞争格局有关 - 公司称主要是为了将资源集中到STAT6项目,该项目进展迅速且潜力巨大同时,TYK2领域竞争激烈,而IRAF5项目竞争强度低,有望成为多种疾病的同类最佳药物 [91][92] 问题3: IRF5进入临床后,最低降解目标概况如何,与现有疗法相比,展示疗效提升有多重要 - 公司认为目前至少80%的降解率能呈现出同类最佳的效果,但还在进一步研究更低降解率是否足够在狼疮模型中,靶向IRF5的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疗法 [98] 问题4: 如何看待IRF5的安全性,是否会探索不同降解水平以考虑长期安全性 - 公司表示IRF5仅在特定细胞中表达和激活,且多项研究表明其功能丧失与癌症关联不大公司在临床前研究中未观察到安全风险 [108][111] 问题5: IRF5降解是否会触发反馈机制导致疾病复发 - 公司称在临床前研究中未观察到抗性机制或其他途径的激活,即使在停药后也未出现炎症反弹 [117][118] 问题6: STAT6项目在不同适应症中,降解水平是否都需超过90% - 公司表示一期研究目标是血液和皮肤中降解率达90%以上,这基于临床前数据和最大化成功概率的考虑后续将通过二期b剂量范围研究确定不同疾病所需的降解水平 [121][122][123] 问题7: 此前针对IRF5的竞争方法有哪些不足,KT579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公司指出IRF5的化学特异性结合剂或抑制剂难以确定,且需抑制其所有功能KT579能特异性结合并降解所有类型的IRF5,是首个选择性且有效靶向该目标的药物 [131][132][133] 问题8: IRF5的初始开发计划有多广泛,到2028年能推进到什么阶段 - 公司认为目前确定具体开发计划还为时过早,但预计该项目开发范围较广,会优先考虑多个适应症公司计划2026年初启动一期研究并在年内完成 [135][136] 问题9: IRF5的感染风险如何,与B细胞耗竭疗法相比疗效如何 - 公司称IRF5并非广泛的免疫抑制剂,因其仅在特定免疫细胞中表达和激活,不会影响其他重要的转录因子在狼疮模型中,与多种标准疗法相比,KT579表现相当或更优未来可进一步研究与B细胞耗竭疗法的比较 [143][144][148] 问题10: 降解剂方法相对于变构调节剂有何潜在优势 - 公司认为使用变构调节剂难以实现选择性和阻断IRF5的所有功能,且持续高水平阻断IRF5较困难,而降解剂可通过低剂量实现每日一次给药 [156][158] 问题11: KT579是否会加重特定亚型患者的疾病,是否针对特定亚型设计 - 公司表示难以选择性靶向特定亚型,但KT579能降解所有表达的亚型,这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能很重要,且未观察到加重疾病的情况 [162][163] 问题12: 6月健康志愿者研究中PD标志物分析的重要性如何,一期b研究在启动二期试验前要解决哪些问题 - 公司期望KT621在各项研究中表现类似dupilumab,在健康志愿者研究中,预计生物标志物表现与dupilumab相似在一期b研究中,期望看到类似dupilumab的效果同时,公司可通过观察STAT6降解程度了解通路阻断情况 [168][169][170] 问题13: KT621的给药方式是否会考虑类似Dupixent的初始高负荷剂量和后续低维持剂量 - 公司基于KT621的临床前数据,未建立负荷剂量模型,希望在临床中也能如此 [171] 问题14: Phase Ib试验的剂量与健康志愿者研究中最高测试剂量相比如何,与即将进行的二期b试验剂量有何关系 - 公司未透露剂量信息,表示有降解目标期望在分享健康志愿者数据和一期b数据后再讨论剂量问题 [175][176] 问题15: IRF5概念是否等同于联合疗法,在体内研究中是否有理由相信它的作用类似双药或三药联合 - 公司认为IRF5可在特定疾病背景下实现多靶点组合的效果,有望作为单一药物产生相当于联合多种药物的活性同时,公司也有将不同通路药物联合使用的可能性 [181][182] 问题16: 如何确保STAT6降解剂在患者中的降解动力学能准确反映真实的靶点敲低情况 - 公司称在健康志愿者研究中使用质谱技术显示出强劲的降解效果,但在患者研究中因操作困难改用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存在样本易恶化的问题,公司计划在现有研究中确保能准确测量蛋白水平待分享健康志愿者数据后,可进一步评论该问题 [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