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诉讼
搜索文档
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7:21
公司经营与项目进展 - 公司实施部分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于2025年8月11日完成,回购注销后剩余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28,497,700股,激励对象减至170人,总股本由2,253,255,047股减少至2,240,826,747股 [6] - 年产20万吨竹浆技改工程项目总投资为39,314.64万元,建设工期18个月,截至报告期末已开工建设,累计投入7,040万元,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工 [10] - 水仙药业募集资金项目(风油精车间扩建及新建口固车间和特医食品车间项目)进展缓慢,项目一期未有突破性进展,资金尚未实质性投入,难以在原计划时间内完成,公司正寻求优化调整方案 [9] 法律与知识产权事项 - 公司一项名为“一种利用超声波制浆-漂白一体化工艺”的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10227376.5)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公司已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已于2025年8月7日开庭审理,尚未收到结果 [7] - 控股子公司福建省泰宁青杉林场有限责任公司与世丰木业的经营合同纠纷案经福建高院再审后下发终审民事判决书,公司将继续申请强制执行 [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11月12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将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15][16] - 本次股东大会有特别决议议案,且对中小投资者实行单独计票 [20]
【三诺生物(300298.SZ)】一次性费用支出拖累,归母净利润低于预期——2025年三季报点评(王明瑞/吴佳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8 07:04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概览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53亿元,同比增长8.52%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1亿元,同比下降17.36%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1.90亿元,同比增长13.40%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0亿元,同比下降47.55% [4] 业绩驱动因素与一次性影响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主要系美国孙公司支付罗氏专利一次性费用1900万美元(约1.36亿元人民币)影响 [4][5] - 剔除该一次性专利费用影响后,公司25Q3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内生增长强劲 [5] - 与罗氏就BGM产品达成交叉专利许可和解协议有助于公司把握BGM市场份额提升机会,更好地专注于核心业务 [5] 核心业务表现分析 -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业务成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公司指引全年销售目标有望达成 [6] - CGM业务采取一代产品主打性价比、二代产品定位高端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6] - 国内CGM业务持续减亏,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6] - 传统血糖监测(BGM)业务在国内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5]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进展 - CGM产品在欧洲、中东等国家的医保准入进展顺利,为后续放量奠定基础 [6] - 公司在欧洲市场遭遇雅培发起的专利诉讼,影响一代CGM产品在部分国家销售,但二代产品不受影响 [7] - 公司正积极评估二代产品在欧洲的推广策略以应对潜在影响 [7] - 公司已建立起全球销售网络和品牌资源,产品国际化出海可期 [8] 海外子公司经营状况 - 海外子公司Trividia收入持续增长 [7] - 海外子公司PTS经营改善趋势明显 [8] - 随着对海外子公司整合进入尾声,子公司经营拐点初现,有望实现盈利 [8]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CGM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扩容 [6] - CGM产品有望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6]
三诺生物20251024
2025-10-27 08:31
三诺生物 20251024 摘要 三诺生物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受 Trividia 与罗氏交叉专利授权费用影响, 若排除该费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82%。前三季度整体同比增长超 12%,显示公司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国内传统业务单季度收入增长超 10%,CJM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80% 并持续减亏,海外市场 Trividia 市场份额提升,收入环比增长,PTS 业 务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整体业务表现良好。 CGM 产品前三季度海外销售额约 8,000 万元,三季度订单增长,毛利 率超 50%。但因雅培专利诉讼,部分欧洲国家供货受限,预计上诉结果 和二代产品策略将决定未来增长。 雅培提出 633 专利诉讼导致三诺生物部分欧洲国家一代 CGM 产品暂停 销售,公司正积极上诉并评估二代产品投放策略,以应对潜在的法律挑 战。 三诺生物计划在美国推出二代 CGM 产品,预计 2026 年上半年进行小 型预临床,下半年启动主临床,总费用预算约为 2000 万美元,不受欧 洲诉讼直接影响。 Q&A 三诺生物 2025 年三季度的主要经营表现和亮点是什么? 三诺生物在 2025 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1.9 亿元,同比增长 ...
三诺生物(300298) - 2025年10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4 19:24
债券代码:123090 债券简称:三诺转债 证券代码:300298 证券简称:三诺生物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10-01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华泰证券:代雯、高鹏、杨昌源;华安证券:李婵;兴业证券:董晓洁; | | | 天风证券:周海涛;中信证券:沈睦钧;中信建投证券:华冉;中金公 | | | 司:刘雅馨;国盛证券:杨芳、王震;华创证券:陈俊威;国金证券:何 | | | 冠洲;申万宏源证券:陈烨远;东吴证券:向潇、王美麒;中国银河证 | | 参与单位名称及 | 券:程培、孟熙;光大证券:吴佳青;民生证券:朱凤萍;信达医药:曹 | | 人员姓名 | 佳琳、唐爱金;国泰海通证券:孟陆、谈嘉程;华金证券:苏雪儿;华福 | | | 证券:王艳;长江证券:徐晓欣;睿远基金:傅鹏博;华夏基金:常黎 | | | 曼、谢子情;西部证券:陆伏崴、吕晔、孙阿敏;泰信基金:曲奕丞、李 | | ...
百济神州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涉及诉讼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09 03:00
诉讼基本情况 - 案件申诉方为Pharmacyclics LLC,被申诉方为百济神州及其全资子公司BeOne Medicines USA, Inc [3] - 诉讼于2023年6月13日在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提起,指控公司产品百悦泽®侵犯其美国专利编号11,672,803 [3] - 申诉方请求法院判决认定公司相关活动导致及将导致他人侵犯其专利,并请求赔偿及其他救济措施 [3] 诉讼进展过程 - 2023年10月12日,法院受理共同约定,在百济神州于2023年11月1日前向USPTO提交专利授权后复审申请结果确定前暂缓侵权诉讼审理 [3] - 2025年4月29日,USPTO作出最终书面决定,宣布Pharmacyclics的'803专利全部权利无效 [3] - 2025年5月29日,Pharmacyclics向USPTO提交对最终书面决定的局长复审请求,该请求于2025年7月17日被USPTO拒绝 [4] - Pharmacyclics决定不对USPTO的最终书面决定提起上诉,双方于2025年9月30日向法院提交共同协议,自愿撤回案件,案件已做出终局处理 [4] 诉讼结果与影响 - 案件已通过双方提交共同协议自愿撤回的方式做出终局处理 [2] - 本次诉讼未对百悦泽®在美国的研发和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2] - 本次诉讼未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5] - 公司对百悦泽®的知识产权有充分的信心 [2]
百济神州专利案结案!双方自愿撤诉
深圳商报· 2025-10-08 18:00
诉讼事件概述 - 申诉方Pharmacyclics LLC决定不对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最终书面决定提起上诉 [1] - 双方于2025年9月30日向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提交共同协议,自愿撤回诉讼案件,案件已终局处理 [1] - 本次诉讼未对百悦泽®在美国的研发和销售产生不利影响,也未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5] 诉讼事件背景与进程 - 2023年6月13日,Pharmacyclics在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对百济神州及其子公司提出申诉,声称公司产品百悦泽®侵犯其美国专利编号11,672,803 [4] - 2023年10月12日,法院决定暂缓侵权诉讼审理,等待公司向USPTO提交的专利授权后复审申请结果确定 [4] - 2025年4月29日,USPTO作出最终书面决定,宣布'803专利的全部权利无效 [4] - 2025年5月29日,Pharmacyclics提交局长复审请求,但于2025年7月17日被USPTO拒绝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达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 [7]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到4.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8.77亿元,公司首次实现半年度营业利润与归母净利润双项盈利 [7] - 2017年至2023年,公司净利润持续亏损,其中2020年亏损113.84亿元,2022年亏损136.42亿元 [5] 产品销售构成 - 公司营收更多来自全球市场,泽布替尼在海外的销售额达到113.35亿元,占上半年营收的65.3% [7] - 泽布替尼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11.92亿元 [7] 行业与公司特点 -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 [5] - 药物产品需完成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监管审查、生产、商业化推广等多个环节,易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5] - 公司是首家在美股、港股及A股三地上市的企业,于2021年12月成功登陆科创板 [5]
宇树科技上市关键期遇专利诉讼,法院一审判其并未侵权
虎嗅· 2025-10-01 19:09
案件核心判决结果 -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9月26日出具民事判决书,驳回原告露韦美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1][11] - 法院认定,露韦美公司未提供产品实物作为比对依据,且根据现有证据,宇树科技的"Go2机器狗"技术方案不具备涉案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必要技术特征,因此侵权主张不成立 [8] - 法院同时驳回了露韦美公司对宇树科技进行财务审计、证据保全、现场调查及刑事立案等一系列申请 [9][10] 诉讼双方背景 - 原告露韦美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6日,注册资本55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食品销售和日用百货销售,并非宇树科技的竞争对手 [3] - 露韦美公司法定代表人周建军是"一种电子狗"发明专利的发明人,该专利几经转让,于2025年6月25日变更为露韦美公司所有 [3] - 天眼查数据显示,周建军控制的浙江建林电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发起过数十起专利诉讼,大多以原告身份起诉银行等机构 [18] 宇树科技应对措施与IPO进展 - 宇树科技估值超过100亿元,已进入上市辅导期,并于2025年7月18日在浙江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2][13][14] - 公司预计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2024年产品销售额构成约为:四足机器人占65%、人形机器人占30%、组件产品占5% [14] - 在应对诉讼的同时,据传宇树科技已于8月中旬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对涉案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该请求已被正式受理 [4] 行业视角与专家观点 - 专利诉讼已成为企业上市路上的"高频暗礁",尤其在科创板、创业板等对知识产权高度敏感的板块 [20] - 宇树科技的代理人及资深专利律师指出,此类在上市前夕由非竞争对手发起的诉讼有"碰瓷"嫌疑,在业内很常见,积极应对是关键 [5][20] - 专家认为,对上市进程真正产生影响的专利诉讼通常来自同行竞争对手,因其手持更具针对性和威胁的专利 [21]
佰维存储收到撤诉裁定后再涉专利诉讼 涉案金额121.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17:48
专利诉讼进展 - 元预知技术提起的两起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诉讼已因原告撤诉而终止 [1] - 埃姆梯尔存储技术就同一事项再次提起诉讼 法院已立案但尚未开庭 [1] - 新诉讼案件涉案金额为两个案件合计1,216,850元 每个案件律师费等合理开支暂计608,425元 [1]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主张原告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并进行不构成侵权等抗辩 [1] - 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针对涉案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程序 [2] - 将继续就涉案专利是否构成标准必要专利以及是否构成侵权提出合理抗辩 [2] 专利状况与影响评估 - 公司拥有393项境内外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171项(截至2025年6月末) [1] - 涉案专利即将于2026年11月27日保护期届满 [2] - 诉讼预计不会对公司持续供货能力产生影响 因涉案金额较低对利润影响较小 [1] 经营现状与原则 - 公司研发、生产、经营均正常 [2] - 在专利许可谈判中秉持FRAND原则 [2] - 公司重视自主创新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 [1]
佰维存储涉专利诉讼,撤诉后又被起诉预计影响小
新浪财经· 2025-09-19 16:09
专利诉讼进展 - 原告元预知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就两起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起诉佰维存储后撤诉 但埃姆梯尔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就同一事项再次起诉且法院已立案未开庭 [1] - 本次两案件合计涉案金额为121.685万元 [1] - 公司已提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并将积极应诉 同时遵守FRAND原则且无明显过错 因涉案专利即将到期 预计诉讼对供货能力和利润影响较小 [1]
Catalyst Pharmaceuticals(CPRX)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4 03:1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年Firdapse产品收入指导为3.55亿至3.6亿美元 [28] - Fycompa产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000万美元 全年指导为9000万至9500万美元 [73] - GammaRay产品2025年收入指导为1亿至1.1亿美元 [52] - Fycompa产品处方量下降速度较慢 属于粘性市场 品牌向仿制药转换速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76][77] - 公司预计Fycompa美元份额将在第四季度中期加速下降 [8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Firdapse业务 - 美国LEMS患者总数约3500-5400人 其中特发性LEMS和癌症相关LEMS各占约50% [7][9] - 特发性LEMS可寻址市场约1700-2002名患者 市场渗透率约30% [9] - 癌症相关LEMS可寻址市场约1700名患者 市场渗透率仅约10% [18] - 两种LEMS市场的可寻址规模各为6亿美元 [18][31] - 患者停药率约20% 主要原因是患者去世 [22] - 平均日剂量从80毫克增加到100毫克后 患者使用剂量更接近100毫克 [28] GammaRay业务 - 产品于2025年3月上市 在竞争激烈的DMD市场取得良好进展 [5] - 患者来源: 45%来自prednisone 45%来自Emflaza 10%为初治患者 [45] - 平均患者年龄约12岁 约失去行动能力的时点 [61] - 可寻址市场规模12亿美元 但市场存在4个参与者 [52] - 已覆盖93个卓越中心中的100个 [54] Fycompa业务 - 已有Teva一家仿制药企业上市 定价比品牌低17% [80] - 预计11月还将有两家仿制药企业进入市场 [74] - 处方量保持强劲 但美元份额将因渠道采购转向仿制药而下降 [7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LEMS市场 - 特发性LEMS侧需要寻找被误诊为重症肌无力的患者 属于潜在市场挖掘 [7][8] - 癌症相关LEMS侧通过无摩擦检测和NCCN指南纳入 推动诊断和治疗 [14][16] - 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3%可能患有LEMS 每年约900名患者 [15] - 患有LEMS的癌症患者比没有LEMS的癌症患者寿命长两倍 [16] DMD市场 - 约95%患者曾使用类固醇 但目前仅70%在使用 存在治疗缺口 [50] - 基因疗法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影响患者治疗选择 [56] - 排队效应: 等待基因治疗的患者不愿更换类固醇药物 [5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采用收购和建设(buy and build)商业模式 寻找市场机会并与合作伙伴公司合作引入产品 [2] - 专注于商业要素 通过执行降低商业风险 同时管理监管风险 [3] - 业务发展策略: 寻找治疗领域无关、立即或近乎立即增值的产品 峰值销售额低于5亿美元 [91] - CNS聚焦但基础设施适用于任何治疗领域 [90] - 销售团队配置: Firdapse有16名销售代表覆盖全国 [11] GammaRay有12名销售代表 [85] - 专利策略: 与首批仿制药申请者中的两家达成和解 如最后一名诉讼者以同样方式退出 专利保护期可至2035年2月 [3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特发性LEMS侧: 重症肌无力疗法增加将导致更多患者被诊断和误诊 为公司创造机会 [8] - 癌症相关LEMS侧: 无摩擦检测和NCCN指南更新为2026年发展奠定基础 [21] - GammaRay市场: 参与100%市场而非仅30-40% 是巨大机会 [45] - Fycompa市场: 仿制药侵蚀速度较慢 属于粘性市场 [76] - DMD市场: 基因疗法问题解决后应该能获得更多关注 [57] - 业务发展: 保持在5亿美元峰值销售额以下的市场 避免与更大公司竞争 [91] 其他重要信息 - 与Quest诊断合作推出无摩擦VGCC检测 实现办公室抽血和结果回报 [14] - 2025年5-6月最终确定无摩擦检测合同 7月获得NCCN指南更新 [20] - 2025年6月实施药师致电医生计划 改善患者坚持治疗 [24][25] - GammaRay的SUMMIT研究正在进行 预计需要约1年招募足够患者 [69] - 免疫抑制剂量研究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出结果 [62][6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Firdapse在特发性LEMS治疗范式中的定位和渗透率 - LEMS治疗机会分为特发性和癌症相关各50% 特发性侧需要寻找误诊患者 误诊主要为重症肌无力 [7][8] - 可寻址市场1700-2002名患者 渗透率约30% 还有巨大上升空间 [9] 问题: 特发性LEMS增长驱动因素 - 通过市场数据寻找可能被误诊的标记 保持约500名诊断中患者的储备池 [11] - 每季度约50%新患者来自这个储备池 [12] - 80%医生只开一处方 需要销售代表帮助医生理解治疗方案 [12] 问题: 癌症相关LEMS与特发性LEMS的差异 - 癌症侧不是潜在市场挖掘 患者更集中 年诊断数更高但生存期较短 [17] - 抗体检测适用于两侧患者群体 [14] - 与GPO合作 超过80%肿瘤医生由GPO管理 [16] 问题: NCCN指南纳入和无摩擦检测实施时间点 - 无摩擦检测合同2025年5-6月最终确定 NCCN指南7月更新 [20] - 5月已开始投入专门资源与GPO合作 [20] 问题: Firdapse20%停药率及降低可能性 - 停药主因是患者去世 [22] - 起始剂量低于30毫克/天的患者更可能停药 [23] - 2025年6月实施药师致电医生计划 帮助制定滴定方案 [24][25] 问题: 与大型肿瘤学实践和GPO的合作进展 - 四步过程: 无摩擦检测、NCCN指南、进入护理路径、与GPO签约 [26] - 正在与GPO合作更新指南 大多数使用NCCN指南 [27] 问题: 2025年Firdapse指导3.55-3.6亿美元的假设 - 基于最大剂量从80毫克增加到100毫克 患者剂量更接近100毫克 [28] - 销售团队重新分配 现在有专门团队 [29] - 可寻址市场10亿美元 去除症状太少或太多患者后约80%可寻址 [31] 问题: 专利状况和时间线 - 仅剩Hetero一个诉讼者 [36] - 2025年10月7日Markman听证会 [36] - 如最后诉讼者以同样方式退出 专利保护期至2035年2月 [32] 问题: GammaRay与现有皮质类固醇的差异化 - 已发表文献显示在骨健康、骨生长和身高方面更优 [39] - 患者攻击行为表现更少 可能白内障更少 希望有更好的心血管安全性 [39] 问题: GammaRay的市场准入和定价 - 市场研究显示定价略低于品牌Emflaza 支付方不会阻挡 [42] - 市场已建立 患者从prednisone开始 如果不满意可能转向Emflaza [43] - 平均患者支付低于2美元/月 不是价格竞争 [49] 问题: 从prednisone或generic Emflaza转换速度 - 随时间推移 初治患者将更难获得 因为会从generic prednisone开始 [48] - 目标是成为第二选择 每个患者都应使用类固醇 [50] 问题: GammaRay2025年1-1.1亿美元指导的假设 - 可寻址市场12亿美元 但存在4个参与者 [52] - 100个卓越中心 250名医生开80-90%处方 45个中心开90%处方 [54] - 已覆盖93个中心 现在需要做深而非做广 [55] 问题: 排队效应持续时间 - 排队效应指等待基因治疗的患者不愿更换类固醇 [58] - 基因治疗后部分患者转向GammaRay [59] - 基因疗法标签扩大后包含所有患者 但现在又不包含非行动患者 [60] 问题: 免疫抑制研究的意义 - 寻找免疫抑制剂量 如找到可参与基因治疗前的准备 [65] - 但研究性质是基础临床开发 无保证会找到 [65] 问题: SUMMIT研究的意义和时间线 - 在商业使用GammaRay患者中寻找安全信号 [67] - 与DMD自然史比较 需要约1年招募足够患者 [69] - 可能至少18个月或几年后才进行第一次比较 [69] 问题: Fycompa仿制药侵蚀曲线 - 已有Teva一家仿制药上市 定价低17% [80] - 预计11月还有两家仿制药进入 [74] - 处方量保持强劲但美元份额将下降 [78] 问题: SG&A投资决策 - 罕见病领域需要慎重 不能过度推广 [85] - Firdapse侧两个市场不需要更多销售代表 [88] - Fycompa已大幅减少投资 主要是社交媒体和样品 [89] 问题: 业务发展策略 - 治疗领域无关 立即或近乎立即增值 [91] - 峰值销售额低于5亿美元 避免与更大公司竞争 [91][92] - CNS聚焦但基础设施适用于任何治疗领域 [90] 问题: 未来一年主要成就 - SUMMIT研究更接近完全入组 [93] - 癌症LEMS计划真正落地推进 进入护理路径 与相关方签约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