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失速
搜索文档
拓新药业:业绩失速,前三季度营收及净利润均创同期新低,上市4年来股价回撤超八成,重要股东及高管密集减持
证券时报网· 2025-11-07 15:14
资料显示,公司专注于医药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已构建起覆盖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及功能食 品原料的多元化业务布局,形成多维立体的产品矩阵。 日前,拓新药业三季报发布,公司营业收入延续下滑趋势,亏损幅度也进一步扩大。上市4年来,公司 并未实现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反而业绩逐渐失速,收入规模甚至低于上市前。 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72亿元,同比下降16.64%,前三季度亏损3016.11万元,亏损 金额进一步增加。 从单季度统计,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8965.38万元,同比下降16.21%,已连续3个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 降,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188.05万元,已连续6个季度亏损。 对比历史数据,公司在上市后的次年经营业绩大幅提升,进入业绩的"高光时刻",此后营业收入增速放 缓,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接近腰斩,今年前三季度继续下滑。净利润则是在上市次年创出新高后,增速 即开始连续下降,去年全年及今年前三季度持续亏损,且前三季度亏损金额已超去年全年。 对于经营业绩的显著下降,公司在今年半年报及去年年报中给出了答案,部分抗病毒类原料药产品市场 需求的变动,导致销量大幅减少,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影响,部 ...
业绩失速,投诉频发!炊具大王要“熄火”?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09:29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4.20亿元,同比下降2.30%,归母净利润为4.26亿元,同比下降13.42%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微增2.33%,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66%,较上半年0.07%的降幅显著扩大 [2][5]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3.42%,创下近三年同期新低,单季度下滑幅度明显扩大 [2][7] 财务指标与风险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攀升至31.33亿元,较2024年末的26.90亿元增长16.47% [8]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应收账款达到32.63亿元,较2024年末增幅超过20% [8] 市场结构与收入来源 - 内销业务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面临增长停滞,2021年至2024年其增速从10.8%降至-1.21%,2024年内销业务占总营收比重达66.55% [11] - 外销业务高度依赖SEB集团,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SEB集团的收入占外销收入的比例均超90% [11] - 外销业务毛利率长期低于内销,以2025年半年报为例,外销毛利率约15.02%,内销毛利率则达27.72% [11] 研发投入与同业比较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长期维持在2%左右,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1.83% [15][16] - 2022年至2024年,厨房小家电行业整体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12%、3.22%、3.33%,均超过3%,苏泊尔常年低于行业均值 [15] - 2019年至2024年,公司每年销售费用规模显著高于研发投入,年度销售费用与研发投入的比值最低超过4倍 [17] 公司治理与股东行为 - 2025年1月,原总经理张国华提前离任,财务总监徐波临时代行总经理职责,2月末原非独立董事Delphine SEGURA VAYLET也因个人原因辞职 [12] - 2025年5月底公司实施年度分红后,董事苏显泽、副总经理叶继德、财务总监徐波便集体减持,合计套现超540万元 [12]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上有超8000条关于苏泊尔的投诉,涉及煤气灶爆炸、炒锅涂层脱落等产品安全隐患 [20] - 全国12315平台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关于苏泊尔的公示投诉总量达24件,环比增加33.33% [24]
业绩失速,投诉频发!炊具大王苏泊尔要“熄火”?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09:21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4.20亿元,同比下降2.30%,归母净利润4.26亿元,同比下降13.42%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微增2.33%,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66%,较上半年0.07%的降幅显著扩大 [1][3] - 业绩增速持续放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从2018年的25.91%降至2024年的2.97%,2025年转为实质性下滑 [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3.42%,创下近三年同期新低 [1][5]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攀升至31.33亿元,较2024年末的26.90亿元增长16.47% [6][7] 业务结构 - 内销业务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面临增长停滞,其增速从2021年的10.8%降至2024年的-1.21%,2024年内销业务占总营收比重达66.55% [8] - 外销业务高度依赖SEB集团,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SEB集团的收入占外销收入的比例均超90%,导致外销收入波动剧烈,例如2022年外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9.34% [8] - 外销业务以代工为主,毛利率长期低于内销,2025年半年报显示外销毛利率约15.02%,内销毛利率则达27.72% [9] - 2025年三季度营收和盈利低于预期,主要由于出口疲软(出口额同比下降约11%)和国内营销费用高于预期 [8] 研发与营销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长期维持在低位,2022年至2024年研发比例分别为2.06%、2.02%、2.09%,远低于同期厨房小家电行业超过3%的平均水平 [11][1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比例进一步下降至1.83%,而同期可比公司如爱仕达、北鼎股份的研发比例均超过5% [12][13] - 公司销售费用规模显著高于研发投入,2019年至2024年,年度销售费用与研发投入的比值最低超过4倍,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6.15%降至9.73% [14] 公司治理与市场关注 - 2025年1月,原总经理张国华提前离任,财务总监徐波临时代行总经理职责,2月末原非独立董事Delphine SEGURA VAYLET也辞职 [9] - 2025年5月底,公司实施年度分红后,董事苏显泽、副总经理叶继德、财务总监徐波便集体减持,合计套现超540万元 [9] - 苏氏家族自2009年起持续减持,包括协议转让在内,总金额超过50亿元 [10]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投诉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苏泊尔的投诉量超8000条,涉及产品安全隐患如煤气灶爆炸、炒锅涂层脱落等 [16] - 全国12315消费者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关于苏泊尔的公示投诉总量达24件,环比增加33.33% [19]
业绩“失速”下的“非洲手机之王”:控股股东拟套现18.66亿,38人共享 “财富盛宴”
国际金融报· 2025-09-18 14:57
股东减持与财富变现 - 公司控股股东传音投资以每股81.81元的价格减持2280.70万股,占总股本的2.00%,转让总收入约为18.66亿元 [1] - 交易价格较公告日收盘价89.21元存在约8.36%的折价,减持后传音投资持股比例由49.15%降至47.15%,仍保持控股地位 [1] - 此次减持实质上是38位创业元老(包括创始人竺兆江及37位合伙人)的集体财富变现,按持股比例估算,竺兆江个人获利约3.86亿元,其余合伙人平均每人获利约4000万元 [2] - 此次为传音投资第二次通过询价转让减持,上一次在去年5月以125.55元/股减持806.57万股,套现约10.13亿元,两次均有兴证全球基金重仓参与 [2] 公司历史与创始人背景 -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竺兆江现年52岁,1996年毕业后入职波导公司,从销售岗位起步,2003年成为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并主导海外市场开拓 [2] - 竺兆江于2006年看准非洲市场潜力,离开波导创立传音科技,公司逐步成长为全球知名手机品牌,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 [3] - 公司于2019年9月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继小米之后第二家上市的国产手机公司,竺兆江凭借公司财富以155亿元身家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796名 [3] 财务表现与分红政策 - 公司实施高额分红,2025年上半年派发现金红利9.12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75.22% [5] - 2024年全年累计分红34.2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61.65%,自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总额已达132.3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出现显著下滑,营业收入约290.77亿元,同比下降15.86%,归母净利润约12.1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7.48% [5] - 业绩下滑趋势在2025年一季度已显现,当季营收同比下降25.45%,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69.87%,为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断崖式利润下滑 [5] 市场竞争与经营挑战 - 公司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受产品上市节奏、市场竞争加剧及供应链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营业收入与毛利额下降 [6] - 非洲作为公司核心市场增长乏力,2024年非洲市场收入227.19亿元,同比增长2.97%,较2023年6.74%的增幅显著放缓,且毛利率为28.59%,同比下滑1.46个百分点 [6] - 非洲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小米、realme、OPPO、荣耀等中国厂商持续加大投入,对传音形成围攻态势 [6] - 2025年第二季度,传音在非洲市场出货量970万部,市场份额51%仍居首位,但年增长率仅为6%,而同期小米和荣耀的出货量年增长率分别高达32%和16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