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全产业链

搜索文档
2024年定西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7:53
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定西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亿达到507亿元形成全链条发展新格局 [1] - 中医药产业是定西立市兴市之本富市强市之基全力打造"中国药都" [1] 标准化种植体系 - 建成西北最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中药材种子324种6488份 [2] - 甘肃省唯一中药材种子加工厂年加工量1000多吨 [2] - 制定29项甘肃省地方标准培育10多个系列品种 [2] -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达84.2%建设GAP示范基地42万亩优质种子种苗基地23.5万亩 [2] 精深化加工体系 - 33家加工企业自建联建60余个产地加工车间年加工量37万吨 [3] - 建成5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引进16户全国中医药百强企业 [3] - 全市中药材加工企业115户其中规上企业73户拥有药品批号365个 [3] - 年加工产值102亿元产品覆盖中药饮片提取物配方颗粒中成药等 [3] 专业化市场体系 - 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140万吨储藏品种320多个 [3] - 建成5个大型交易市场年交易量150万吨交易额近300亿元 [3] - 陇西首阳岷县当归城渭源渭水源为西北最大黄芪当归党参交易市场 [3] 融合化发展体系 - 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定西医院 [4] - 研发生产110多种中医药大健康产品包括药膳药妆医疗器械等 [4] - 建成中医药康养基地如陇西康养一条街通渭温泉疗养中心 [4]
天大药业(00455.HK)7月11日收盘上涨11.11%,成交5.99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27
市场表现 - 7月11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46%报24139.57点 天大药业股价上涨11.11%至0.15港元/股 成交量42.8万股 成交额5.99万港元 振幅22.22% [1] - 最近一个月天大药业累计跌幅3.57%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20.12% 同期恒生指数涨幅19.78%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3.06亿元 同比减少37.99% 归母净利润-5683.2万元 同比减少154.07% [2] - 毛利率46.08% 资产负债率33.9% [2]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2.79倍 行业中值6.7倍 [3] - 天大药业市盈率-4.73倍 行业排名第138位 低于同业公司如其他精优药业(0.86倍)、金斯瑞生物科技(1.41倍)、东瑞制药(3.03倍)等 [3]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中医药全产业链 包括创新药物研发、医疗科技、中医诊疗及健康管理 建立中药材品质"天大标准" 创办新型中医馆"天大馆" [4] - 产品线覆盖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健康产品及医疗器械 涉及心脑血管、儿科、抗肿瘤等治疗领域 拥有"和谷"、"托康"等健康品牌 [4] - 通过"云上天大馆"平台整合互联网技术 实现线上线下中医药服务融合 提供远程诊疗及专家会诊 [4] 市场布局 - 以中国市场为基础 在深圳和珠海设立营销中心 通过分销网络覆盖全国 同时拓展港澳、澳大利亚及欧美市场 [4] - 战略定位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辐射全球的医药健康服务提供商 构建全球健康管理及慢病防治体系 [4]
天大药业(00455.HK)5月9日收盘上涨8.0%,成交326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09 16:28
市场表现 - 5月9日港股收盘天大药业股价报0.162港元/股,单日涨幅8%,成交量2000股,成交额326港元,振幅0.67%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下跌10.71%,年初至今累计下跌11.24%,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3.54%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营业总收入3.06亿元,同比下滑37.99%,归母净利润亏损5683.2万元,同比扩大154.07% [2] - 毛利率46.08%,资产负债率33.9% [2]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5.44倍,中值4.53倍,天大药业市盈率-5.26倍,行业排名第125位 [3] - 可比公司市盈率:其他精优药业0.72倍、金斯瑞生物科技1.05倍、东瑞制药2.86倍、大健康国际4.14倍、帝王国际投资4.28倍 [3] 公司业务 - 以中医药全产业链为核心,涵盖创新药物研发、医疗科技、中医诊疗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块,建立"天大标准"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 [4] - 旗下"天大馆"中医诊疗平台融合互联网技术,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中医药服务,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并计划拓展至全球 [4] - 产品线覆盖中药/化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涉及心脑血管、儿科、抗肿瘤等治疗领域,拥有"和谷"、"托康"健康品牌 [4] - 中国市场通过深圳/珠海营销中心覆盖全国,国际业务通过香港/澳大利亚子公司拓展,计划进入欧美市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