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1030
国证国际· 2025-10-30 19:10
核心观点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3.75%-4.00%,但淡化12月再次降息的预期,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概率从超过90%降至60%左右[5] - 市场情绪受国际金价与美股走势影响,避险资金撤离贵金属与防守板块,转向金融及运输等抗跌板块[4] - 贸易战缓和与通胀放缓相互呼应,预计将支撑美股、港股的短期上行趋势,中美元首会面成为后续市场关键观察点[6] 市场表现总结 - 港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恒生指数跌0.33%,国企指数跌0.97%,恒生科技指数跌1.26%[2] - 大市成交金额2427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336亿元,占可卖空股票总成交额比率15.99%[2] - 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下降至22.6亿元,净买入最多的是中国移动、华虹半导体、泡泡玛特,净卖出最多的是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中兴通讯[2] 板块表现分析 下跌板块 - 黄金及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主要因金价从高位大幅回调,紫金矿业、招金、山东黄金等主要黄金股齐跌[3] - 大消费板块普遍下行:体育用品、奢侈品、烟草与香港本地零售股走弱,部分高估值个股如上美股份与毛戈平跌势明显[3] - 医药及生物科技股延续调整:恒瑞医药绩后重挫,创新药与医药外包板块持续走弱,AI医疗及互联网医疗等新兴赛道降温[3] - 科技股全线受压:云计算、手游及科网巨头股价受压,苹果产业链股延续回调[3] 上涨板块 - 银行与保险板块逆市上扬:汇丰控股第三季税前利润大幅超预期,带动股价反弹逾4%,渣打、中银香港及友邦均跟随上升[4] - 航空板块表现突出:南方航空、国泰及美兰空港录得升幅,受益于出行需求及油价回落因素[4] 公司点评:滔搏 (6110.HK) 财务表现 - FY2502收入同比下滑6.6%至270.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1.9%至12.9亿元[8] - 主力品牌(Nike、Adidas)收入同比下滑6.1%至233.1亿元,其他品牌收入同比下滑9.9%至35.0亿元[9] - 毛利率同比下滑3.4个百分点至38.4%,主要由于库存加速出清、折扣力度加大[9]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20%至38亿元,全年派息率135%[9] 运营策略 - 直营门店数量同比减少18.3%至5020家,毛销售面积同比减少12.4%,显示门店结构持续优化[10] - 公司与高端跑步品牌SOAR Running合作,并深化和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的合作,通过布局户外赛道打造多元化品牌矩阵[10] - 预测FY26/27/28的EPS为0.21/0.22/0.23元,给予2026/02财年16倍PE,目标价3.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8][10]
互联网医疗板块10月29日涨0.21%,漱玉平民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1.2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29 16:45
板块整体表现 - 互联网医疗板块在10月29日整体上涨0.21%,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上涨0.7%)和深证成指(上涨1.95%)[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漱玉平民以6.29%的涨幅领涨,佳缘科技则以13.29%的跌幅领跌[1][2]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11.25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99亿元和9.26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漱玉平民收盘价为11.99元,涨幅6.29%,成交量为20.11万手,成交额为2.42亿元[1] - 福瑞股份收盘价为74.48元,涨幅6.20%,成交量为15.05万手,成交额为11.04亿元[1] - 兴齐眼药收盘价为82.01元,涨幅5.29%,成交量为30.94万手,成交额为25.18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佳缘科技收盘价为34.63元,跌幅13.29%,成交量为19.82万手,成交额为7.06亿元[2] - 嘉和美康收盘价为24.26元,跌幅5.82%,成交量为6.25万手,成交额为1.54亿元[2] - 安必平收盘价为24.32元,跌幅5.22%,成交量为3.11万手,成交额为7639.36万元[2] 个股资金流向 - 汉威科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19亿元,净占比8.52%,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3273.33万元和1.52亿元[3] - 福瑞股份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14亿元,净占比10.36%,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14亿元[3] - 兴齐眼药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9507.56万元,净占比3.78%,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5376.11万元和4131.44万元[3]
平台巨头竞速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如何可持续?
第一财经· 2025-10-19 14:05
行业趋势:AI驱动互联网医疗复苏 - 医院自研AI大模型进入冷静期,转向寻求外部AI服务资源 [1] - 大模型技术提升线上诊疗效率并延伸服务生态,使互联网医疗重获市场关注 [1] - 头部平台企业和AI科技公司凭借技术基座和海量健康搜索数据持续加注医疗赛道 [1] 公司动态:平台企业加速布局AI医疗应用 - 百度健康发布基于自研大模型的AI管家APP,覆盖泛健康、个性化问诊到就医决策等多场景,并支持36万合作医生对AI决策进行二次实时核验 [2][5] - 抖音(字节跳动)旗下小荷健康成立新公司,并上线独立App“小荷AI医生”,定位为全天候健康管家 [2] - 京东健康、腾讯健康、美团买药、商汤科技、科大讯飞、东软等多家公司也相继推出医疗垂直大模型和医生智能体 [2] 技术路径:提升AI决策准确性与安全性 - 行业通过扩大实时更新和校准的诊疗数据规模,并结合算法迭代以理解医生推理路径,来抑制AI幻觉 [3] - 百度健康采用三层数据加工训练模型:数据清理整合、引入医疗专业逻辑编码、场景泛化增强 [4][5] - 严肃医疗场景中,AI决策均由真人医生二次把关和签字背书,AI平台角色类似于“网约车平台派单”以提升效率而非取代医生 [5] 商业模式:从用户端向医疗机构端拓展 - 互联网医疗在用户端面临用户黏性不高、收费路径不明等挑战,医保商保支付体系有待畅通 [6] - 面向医疗机构的生态合作成为平台型和科技企业的发力重点,院端路径畅通有助于链接更多医生资源并可能打通创新药械线上销售 [6]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通过建立独立算力平台并对外采购,落地了10个主流大数据模型 [6]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与百度健康合作的“AI智慧门诊”覆盖30余个临床科室,智能加号服务中手术患者占比66.5%,恶性病理确诊率71.4%,专家复核准确率达91.9% [6] 应用效果:AI助力医疗资源精准分配 - AI在快速识别病人问题、辅助医生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作用持续显效,实现“患者减负、医生增效” [6][7]
大摩:予京东健康“与大市同步”评级 第三季度动能持续强劲
智通财经· 2025-10-14 11:53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约24% [1] - 增长主要由自有药品销售强劲(特别是慢性病领域)和营养产品表现超出预期驱动 [1] - 医疗器械销售表现符合预期 [1] - 广告收入增速持续快于产品销售,支持利润率进一步改善 [1] - 2025财年目标存在上行空间,预期收入增长20%,调整后营业利润为35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为53亿元人民币 [1] 公司运营与战略 - 线下投资可能低于先前预期,比之前预期少1亿元人民币 [1] - 第三季度开设50多家药房门市,并计划在第四季度新增约150家门市 [1] - 线上药房在7个城市(此前为3个)获得部分非处方药个别账户报销资格,覆盖北京、深圳、广州、东莞、沈阳、合肥及济南 [1] - 报销范围扩大被视为未来数年实现更广泛覆盖的鼓舞性一步 [1]
快讯 | 10月第1家中企石榴云医在美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21
公司上市与募资 - 石榴云医于10月8日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POM [1] - 公司此次发行价为每股4美元,发行了500万股 [1] - 公司通过此次发行募集了2000万美元资金 [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是一家慢性病在线医疗服务平台 [1] - 业务针对慢病复诊,构建了"医、药、患、检、险"闭环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为4693万美元 [1] - 2024年公司净亏损为512万美元 [1]
卫宁健康涨2.07%,成交额3.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07.7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09 13:4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9.39元/股,成交额3.23亿元,换手率1.83%,总市值207.9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07.79万元,特大单净买入801.62万元,大单净卖出1409.4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42%,但近60日下跌4.67%,年内已2次登上龙虎榜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31.43%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18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91.04%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软件及服务占比84.65%,硬件销售占比7.89%,互联网医疗健康占比7.46%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最新统计期股东户数为11.78万户,较上期微减0.53%,人均流通股增至16244股 [2] - 华宝中证医疗ETF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5877.33万股,较上期增持175.06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4526.36万股,较上期减持65.23万股,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新进为第十大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软件研发、销售与技术服务,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概念板块包括互联医疗、智慧医疗等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722.63万元 [3]
京东大药房上线睡眠中心 在线问诊+送药到家缓解用户失眠难题
证券日报· 2025-09-23 22:12
睡眠健康市场需求 - 中国近四分之一人口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 约40%人群存在夜间易醒问题[2] - 睡眠障碍涵盖六大类九十多种疾病 包括失眠障碍 睡眠呼吸障碍 昼夜节律相关睡眠-觉醒障碍 不宁腿综合征等 诊疗需求广泛且迫切[2]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要求2025年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睡眠门诊服务 直辖市要求区县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此类服务[3] - 国家四部门联合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 明确普遍睡眠门诊建设工作目标[3] 公司业务布局 - 京东健康旗下京东大药房上线睡眠中心并计划开设互联网睡眠门诊 提供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全流程睡眠健康解决方案[2] - 整合精神心理 中医等专科资源 与全国三甲医院精神科医生合作 采用"疾病治疗+心理咨询"联合诊疗方式[3] - 提供AI心理陪伴师"聊愈小宇宙"24小时心理陪伴服务 并借助智能工具帮助用户进行初步自评[3] - 持续输出权威科普内容 推动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转变[3] 产品与服务协同 - 用户可购买睡眠药物 呼吸机 褪黑素等不同类别健康商品 实现一键购齐[4] - 卫材中国药业原研创新药物达卫可®(莱博雷生片)在京东健康全网首发 该药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4] 行业合作与发展 - 公司持续深化与医疗机构 专家学者的合作 不断完善服务模式[4] - 睡眠中心成立是对国家政策的快速响应 依托公司强大的医疗资源整合能力[3]
太极集团涨2.21%,成交额1.4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20.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3:4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21%至22.21元/股 成交额1.46亿元 换手率1.20% 总市值123.6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20.15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280.59万元 大单净买入539.56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0.15% 近5日微涨0.05% 近20日下跌4.31% 近60日上涨4.13%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中成药 西药 保健品加工销售及医疗器械销售 [1] - 收入构成:医药商业60.23% 医药工业52.62% 中药材资源8.87% 大健康及国际1.69% 服务业及其他0.12% [1] - 属于申万行业分类中药Ⅲ板块 概念板块包括医药电商 维生素 互联医疗 中药 央企改革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41万户 较上期减少8.15% 人均流通股10,296股 较上期增加8.8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25.24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88.06万股 [3] - 富国研究精选混合A增持24.53万股至476.44万股(第八大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360.13万股(第九大股东) 景顺资源垄断混合A新进持股324.79万股(第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58亿元 同比下降27.63% [2] - 归母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71.9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83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67亿元 [3]
募资4亿!数字医疗平台成功IPO,首日市值近百亿
思宇MedTech· 2025-09-18 12:09
公司上市表现 - 健康160于2025年9月1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首日股价大涨137.34% 收盘价28.22港元 市值一度逼近百亿港元[1] - 全球发售约3364.55万股 募集资金约4亿港元 资金将用于医疗资源扩展、研发投入、产品服务丰富及战略并购[1] 业务模式定位 - 公司从"线上预约入口"升级为"连接患者、医疗机构与医生的O2O平台+院端SaaS组合"模式[3] - 平台连接超14400家医院(含公立医院)、9060家民营医疗机构、29000家基层医疗机构 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3] - 提供在线预约、导诊分诊、处方续方、线上问诊、院后随访、慢病管理等全环节服务[3] - 累计连接约90万名临床医生 其中约65万在平台有活跃行为[3] 用户与运营数据 - 注册用户约5520万 用户就诊路径为"线上预约—线下就诊—线上复诊/随访"[5] - 通过院端信息系统对接帮助医院将线下流程迁移至移动端 提升就诊峰值处置能力[3] - 医生侧提供线上门诊排班、远程复诊、随访工具等轻量SaaS能力[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约5.26亿元、6.29亿元和6.21亿元 2025年一季度约1亿元[7] - 近三年净亏损均在1亿元左右 2025年一季度亏损收窄至约1700万元[7] - 收入主要来自医药健康用品销售(占比超三分之二)和数字医疗解决方案[7] - 医药销售毛利率较低(2024年仅约1.4%) 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毛利率超过70%[7] 行业政策环境 - 互联网医疗政策强调合规线上服务与医疗质量支付安全并重[8] - DRG/DIP改革推动医院从"项目付费"转向"按病组付费/按人头付费"[8] - 公立医院信息化升级需求增加 计划将患者侧触点统一至院级App或小程序[9] 竞争格局差异化 - 相较于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电商系平台 公司更强调院端连接与就诊流程数字化[10] - 区别于保险系平台的健康管理+保险闭环模式 公司专注就诊服务与院端流程改造[10][13] - 平台价值在于将碎片化就医事件变得可预期和高效 需兼顾患者体验与医院效率[12] 核心能力要求 - 医院侧需要提升重改造复制效率 包括系统适配、数据结构统一、医保结算对接等[15] - 医生侧需要提升线上执业经营效率 帮助医生完成随访复诊并沉淀患者资产[15]
“狂飙”和惊天跳水,同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20:39
香港股市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03%至26438.51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6%至6077.66点 恒生国企指数微涨0.02%至9386.39点 [2] - 全日成交额达2940.69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卖出31.89亿港元 [2] 板块及概念表现 - 非必需性消费行业指数上涨0.38% 工业指数上涨0.36% 资讯科技业指数上涨0.30% [6] - 原材料业指数下跌1.10% 医疗保健业指数下跌1.05% 地产建筑业指数下跌0.74% [6] - 工业4.0概念指数领涨6.55% 光伏太阳能指数涨2.98% 国内零售指数涨2.64% [6] - 未盈利生物科技指数暴跌11.43% 抗肿瘤指数跌4.33% 互联网医疗指数跌4.01% [6] 个股异动表现 - 药捷安康股价单日暴跌53.73%至192港元 早盘曾大涨63.73% 公司称业务运营正常 [7] - 福森药业单日暴涨367.65%至1.59港元 盘中最高涨幅达414.71% 因糖尿病新药获批上市 [10] - 京东健康下跌5.82%至65.55港元 阿里健康下跌3.89%至6.67港元 领跌恒指成份股 [4][5] - 三花智控大涨12.83%创上市新高 携程集团涨4.09% 美团反弹3.03% [3] 成交额重点个股 - 阿里巴巴成交额171.48亿港元微跌0.71% 美团成交额96.04亿港元涨3.03% 腾讯成交额86.1亿港元微涨0.23% [5] 行业监管动态 - 花旗环球金融前高管被禁业五年 因2008-2018年间股票业务存在错误标签和失实陈述 [14] - 香港证监会指出该高管未履行核心职能主管职责 导致公司严重违反监管规定 [14] 医药行业研究观点 - 创新药板块面临分化 市场对部分企业BD前景存在担忧 尤其受海外政策变动影响 [13] - 具备技术平台和大市值的龙头公司更受市场青睐 创新药及器械仍是核心关注方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