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

搜索文档
 非洲淘“铜”记:为新能源寻找全球支点
 钛媒体APP· 2025-10-29 15:16
 项目投资概况 - 洛阳钼业拟投资10.84亿美元建设刚果(金)KFM二期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和自筹资金 [1] - 项目建设期2年,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投产后预计新增原矿处理规模726万吨/年,新增年平均10万吨铜金属产能 [1][4]   KFM二期项目的战略与运营 - KFM矿被认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产铜钴矿项目之一,公司间接持股拥有其71.25%的权益 [4] - 10.84亿美元投资预算中,工程费用占8.59亿美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9亿美元,预备费1.16亿美元,显示出项目管理的精细化 [4] - 项目为采选冶联合工程,将新增726万吨/年的硫化矿采矿及选矿能力,并扩建冶炼设施,改造一期选厂以最大化资源利用率 [4] - 项目投产时间点与全球预测的铜供需缺口出现时间相吻合,显示公司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 [4]   财务与业绩支撑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2.8亿元,同比增长72.61%,且已超过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润总和 [5] - 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上升,叠加铜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增长,是业绩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为重大投资提供现金流保障 [5]   项目的全球意义 -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到2030年关键矿产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四倍以上,铜作为电气化核心金属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5] - 项目达产后每年10万吨的新增产能,将在缓解未来铜供应紧张局面中发挥作用,其钴副产品也将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提供原料保障 [5]   公司的全球布局与战略 - 公司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从本土企业发展为国际化多元矿产资源公司,刚果(金)布局是其全球化战略核心,除KFM外还运营Tenke Fungurume矿 [6][8] - 公司业务拓展至巴西(铌磷项目)和澳大利亚(铜金矿),建立起多元化、全球化的产品组合和地域分布,有效平滑单一产品价格波动 [8][9] - 公司建立了国际化管理团队和“中国根基、全球运营”的模式,通过持续运营优化和技术提升挖掘现有资产潜力 [9][10]   行业背景与中企出海策略 - 非洲兴起资源民族主义浪潮,如刚果(金)修订矿业法提高权利金税率,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禁止关键矿产原矿出口,增加了投资复杂性和成本 [11][12] - 中国企业在应对资源民族主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结合的一揽子方案,更易与资源国找到利益共同点 [13] - 洛阳钼业等中企采取深度本地化经营、考虑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精心构建社区关系、提升多方利益平衡能力等策略应对挑战 [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