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搜索文档
民生政策 落地有声丨Vlog:“退休”半日,打卡“15分钟生活颐养圈”
新华社· 2025-10-26 08:50
(一)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日 间照料、短期托养、代购代缴代办等服务; (二)健康管理、家庭照护、康复护理、安宁疗护 等服务; (三)探访关爱、生活陪伴、心理咨询等服务; (四)养老顾问、法律服务、安全指导、安全监 测、紧急救援、识骗防骗等服务; (五)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 ( 六) 家庭生活环境适老化改造; (七)国家、省和市规定的其他居家养老服务。 2025年1月14日 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 《常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2024年制定) 素养老服务主要包 吃饭不用太操心,看病就在家门口,兴趣相投的朋友在身边……近日,新华社记者陈思跟随生活在江苏 省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的退休工程师杜宇伟度过了半天"退休"时光,好不惬意! 像杜宇伟这样的退休人员,能够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得益于常州在建 设"15分钟生活颐养圈"时因地制宜的探索。这也是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加速构建、供给结构不断优化 的缩影。 民生政策零距离 ...
数说“十四五”丨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
央广网· 2025-10-11 11:24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 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 此外,我国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对象已经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 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全国城乡低保的平 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低保对象达到了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守住了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陆治原:从今年5月10日起,累计办理"全国通办"婚姻登记26.3万对。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 已命名乡村地名71万条,有效服务百姓出行、乡村振兴。 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 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表示,"十四 五"期间,我国兜底民生保障全面得到加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十四五"期间,全国建立国家基本养老服务 ...
居家养老更便利、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我国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10:03
兜底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 基本建成覆盖低保、特困人员并向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1] - 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并提高孤儿等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1] -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明显提高,并加快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体系建设,运用人工智能、健康监测、服务机器人等新技术提供照护服务 [1] 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 全国老年助餐点数量达到8.6万个,完成超过200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 [3] - 全国近800万张养老床位中护理型床位比例大幅增长,占比超过65% [3] - 首次面向全体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每月可领取补贴 [3] 专项社会服务进展 - 全国建成1万多个公益性公墓,持续推进惠民殡葬 [5] -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可在全国任何婚姻登记点办理 [5] - 全国新命名乡村地名超过70万条,促进"快递进村"和"山货进城",助力乡村振兴 [5]
“十四五”期间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加速构建
中国经济网· 2025-10-11 08:53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就 - 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每天服务超300万老年人就餐 [1] - 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6万个,床位总数799.3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显著提升至65.7% [1] - 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惠及4945万老年人 [1]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 截至2024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亿,占总人口15.6% [2] - “十四五”期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9岁,较2020年提高1.07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 [2] - 人口老龄化程度随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而不断加深 [2] 老年人社会参与与权益保障 - 全国登记注册老年志愿者达5358万人,服务总时长16.4亿小时 [2] - 深化“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打击老年消费、旅游、教育、养老金融等领域的侵权行为及涉老非法集资、诈骗 [2] - 通过开展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及“敬老月”活动推进老年友好社会建设,活动已实现县级全覆盖 [2] 政策体系与总体评价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加速构建 [1][3] - 老年人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正在加快形成 [3]
老有所养,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夕阳红”
新华网· 2025-09-19 09:32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老龄工作方针政策更加 明确。 近年来,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制定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 三大类16项服务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明确提出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民政部、财政部 联合印发通知,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政策驱动引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一组数据正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果的有力证明—— 截至2024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近10.73亿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养老床位 合计799.3万张,参加"银龄行动"的老年志愿者累计超700万人次……新时代以来,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保 障机制逐步完善,供给能力不断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老伴两次意外受伤,多亏'河西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政策,两次都拿到了保险公司赔付的3000 多元医疗费和住院津贴。"家住天津市河西区的72岁老人陈平说。 为降低老年人因意外伤害带来的损失,自2020年起,河西区每年拿出专项财政资金,为辖区内约30 万老年人统一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最高可赔付15000元。截至去年底,累计赔付 ...
筑牢防线 补齐短板 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优化 - 全面取消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户籍限制 解决2亿灵活就业人员 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障碍 [2] - 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 扩大制度覆盖广度和深度 [2] - 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 合理确定缴费补贴水平 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如黑龙江2025年最高缴费档次从3000元提高至5000元 广东江门对选择600元及以上缴费者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60元 [3] - 精准落实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政策 确保低保对象 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应保尽保 [3] 普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完善普惠养老 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加强基本服务收费引导 支持提供质量有保障 价格可承受 运营可持续的普惠服务 [4] - 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 要求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针对4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专业护理床位供给不足问题 [4] - 积极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 引导乡镇敬老院向社会开放 优先满足孤寡 残障失能 高龄留守和低保家庭老年人照护需求 [5] - 养老机构向专业护理转型 引入专业设备 培养照护人才 优化服务流程 形成覆盖长期照护 康复护理 医疗支持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4]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创新 - 我国养老呈现"9073"格局 90%老人居家养老 7%依托社区养老 3%机构养老 [6] - 以社区为主场景加强便民服务资源整合 推进服务设施复合利用 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7] - 支持养老普惠社会服务进社区 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推动养老服务向基层下沉 [7] - 险企探索"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模式 如泰康保险通过助餐服务 康复护理 文化活动向社区辐射 大家保险构建站内护理+上门服务+医养服务能力 中国人寿推出普惠型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8]
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金融时报· 2025-06-16 10:00
养老保险制度优化 - 全面取消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户籍限制 解决2亿灵活就业人员 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障碍 [2] - 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 [2] - 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 合理确定缴费补贴水平 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如黑龙江2025年最高缴费档次从3000元提高至5000元 广东江门对年缴费600元以上参保者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60元 [3] - 精准落实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政策 确保低保对象 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应保尽保 [3] 普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完善普惠养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对基本服务收费加强引导 支持提供质量有保障 价格可承受 运营可持续的普惠服务 [4] - 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 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400万人 [4] - 积极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 引导乡镇敬老院向社会开放 优先满足孤寡 残障失能 高龄留守和低保家庭老年人需求 [5]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创新 - 我国养老呈现"9073"格局 90%老人居家养老 7%社区支持养老 3%机构养老 [6] - 以社区为主场景加强便民服务资源整合 推进服务设施复合利用 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支持养老普惠服务进社区和老年助餐服务 [7] - 险企积极探索"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模式 如泰康保险提供助餐服务 康复护理 文化活动 大家保险构建站内护理+上门服务+医养服务能力 中国人寿推出普惠型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