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医药产业脱钩

搜索文档
与中国医药产业脱钩?美药企成本或将增加一半
第一财经· 2025-05-15 13:05
2025.05. 15 本文字数:4953,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晓华 林志吟 吴斯旻 日前美国财政部部长表示,不希望与中国全面脱钩,但是要把医药等产业带回美国。 针对美国官员的上述表态,中国医药产业从业人士认为,美国原料药的供应大量来自于中国;在创新 药开发方面,中国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强行脱钩,部分美国药企成本预计增加一半。 南京应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维义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美国政府鼓励药品制 造企业回归美国,可能会导致部分订单从中国转移到美国,进而影响中国医药企业的出口业务。然 而,从长期来看,美国本土制造药品的成本可能会高于从中国进口,这将难以达成美国的期望。"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拟要降低美国药品价格,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要实现这个 目的,恰恰需要中国企业的参与,只有中国药企能持续提供成本较低且质量较高的原料药和创新药研 发服务,美国药企才能更好降低经营成本。 中国原料药之重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承担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原料药供应任务。据中国医药保健 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统计,中国原料药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从20 ...
与中国医药产业脱钩?美药企成本或将增加一半
第一财经网· 2025-05-15 12:53
中国原料药产业优势 - 美国88%的原料药依赖进口,其中中国承担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供应[2][3] - 中国原料药出口规模从2013年236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517.9亿美元,疫情期间抗生素等大宗原料药需求激增推动增长[2] - 中国在抗生素类、维生素类大宗原料药及前体药等特定品种上具有难以替代的规模和技术优势[3] -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提交153份DMF备案,同比增长57.7%,远超印度的110份和美国的13份[4] 全球供应链依赖与产业转移 - 美国重建原料药产业需10-15年,受制于人力成本、工业基础等结构性因素[6] - 中国具备化工基础、STEM人才储备和规模优势,印度等国家难以替代[6] - 全球原料药生产重心已从欧美转向亚太,环保成本上升是欧美产能下滑主因[4][5] -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导致部分订单转移,但产业回流规模和程度短期内不可高估[5] 创新药产业链发展 - 过去十年FDA批准的462种新药中,小分子药物占三分之二,前25家获批企业无中国公司[7]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战略合作参与全球分工,2024年跨国药企30%大额预付款交易涉及中国企业(2022年仅3%)[7] - 中国CXO行业全球占比从2024年14.8%预计提升至2030年19.5%,市场规模达4823亿元[8] - 药明康德服务全球1/6临床期小分子药物,2024年支持6款美国上市小分子药物开发[9] CXO行业竞争力 - 美国生物制药公司74%的临床前/临床服务外包给中国企业,CDMO外包比例达30%[10] - 外包至中国可为欧美企业节省33%-75%成本,印度受限于高端产能和交付能力[11] - 中国CXO产业链形成一体化网络,交付效率高是核心竞争力[10] - 生物技术公司更关注研发效率,专利悬崖促使大型药企增加外包机会[9] 美国药品价格机制 - 美国药价高企源于不干预政策和商保体系,保险公司通过药企返点获取收入[12] - 现有药品利润分配机制未改变情况下,产业回流难以降低药价[12] - 中国原料药和CXO模式有助于降低美国药企成本,可能增加对中国供应链依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