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战
icon
搜索文档
6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害马之群
新浪财经· 2025-06-29 10:20
哲学与思想研究 - 《柏格森哲学词汇》按字母顺序介绍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主要术语,结合原著引文与阐释,提供清晰而深度的理论框架,每个词条标注原著出处并分"定义""理论背景""哲学意义"三级结构 [2] - 《故事中的伦理学》将故事和伦理学探索结合,系统介绍功利主义、义务论到美德伦理学等两千多年来伦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帮助用理性思辨对待道德问题 [16] - 《未尽的快乐:魏晋名士社交处方笺》以《世说新语》为蓝本剖析魏晋名士在七种社会关系中的故事,展现他们以真实和满足为准则找寻快乐的方式 [39] 历史研究新视角 - 《波斯人:万王之王的时代》调用伊朗最新考古发现等第一手史料叙述"波斯版本"的伊朗古代历史,重塑对古代世界的理解 [4] - 《不列颠大战略的神话》挑战英国作为"欧洲均势积极维护者"的传统认知,认为这一形象不符合历史现实 [6] - 《何谓明治》揭露明治维新中鲜为人知的草根阶层民众的近代化构想,展现日本原本拥有的另一种可能性 [20] - 《间谍教廷》披露二战期间教宗庇护十二世暗中策划推翻希特勒的惊天阴谋,展现天主教间谍网络对抗纳粹暴政 [22] - 《鲜血、火焰与黄金》基于私人信件展示伊丽莎白一世和凯瑟琳·德·美第奇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理解16世纪欧洲提供新视野 [45] 文化与社会研究 - 《昌明国粹》全面剖析柳诒徵与南高史学群体,钩沉师生薪火相传的治史之道,还原南高学派在五四浪潮中昌明国粹的历程 [10] - 《出瀛海》以晚清诗人海外游历诗为主题,从海外见闻感受晚清外交的艰难挑战与中西文化碰撞 [12] - 《文弱书生》采用跨学科方法分析历代经典文本,考察传统文化中以"才子"为代表的文弱书生的男性气概建构 [41] - 《口罩》探究口罩在东亚地区普及过程中政策力量、社会舆论等公共博弈,揭开近现代政治、文化、社会史的沉重一角 [26] 艺术与考古 - 《不为人知的柴科夫斯基》收录俄罗斯国立柴科夫斯基故居博物馆资料,公开两百余份档案展现"老柴"的生存实录、隐秘社交等 [8] - 《我无所畏惧》讲述法国女考古学家克里斯蒂亚娜·德罗什-诺布勒古保护卢浮宫文物和埃及神庙建筑群的故事 [43] - 《如何成为一只猫》通过猫这个载体融合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提供新的看待世界方式并反思人与动物关系 [3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社会流动性和它的敌人》分析英国社会流动性变化的前沿研究,探讨中小学与大学在创造更公平未来方面的作用 [37] - 《征服密码》从考古学出发结合多学科研究成果,围绕农业、文字等六大要素揭示亚欧大陆文明发展的底层逻辑 [47] 饮食与生活 - 《法兰西美食一千年》追溯法式烹饪跨越数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展现法兰西美食作为流动盛宴的历史 [14] - 《葡萄酒与战争》讲述二战期间法国葡萄酒界人士从纳粹铁蹄下挽救葡萄酒的故事,展现他们在黑暗时代的生存智慧 [30]
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中国公布“9·3”阅兵安排
环球时报· 2025-06-25 06:56
纪念活动安排 - 中国将于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 [1][3] - 纪念活动还包括为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或其遗属颁发纪念章,7月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9月18日在沈阳市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10月25日前后举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12月13日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8] 阅兵式亮点 - 受阅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体现解放军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战略威慑实力以及中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 [1] - 阅兵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部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将参阅,信息支援部队、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兵种将首次亮相 [4][6] - 新型航母、驱逐舰、隐身战机、无人机、战略导弹等国之重器将展示,解放军地面部队可能展示机器狗、无人地面车辆和反无人机系统等最新装备 [4][6] 历史背景与国际意义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歼灭日军150多万人,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5] - 纪念活动旨在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抵制对抗战叙事的扭曲,进一步还原历史真相,巩固二战历史记忆和正确认知 [5][6] - 阅兵展示中国坚决捍卫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决心,正值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之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5][6] 国际参与与反应 - 中方将邀请有关国家的领导人、前政要、高级别官员,有关国际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外国驻华使节、武官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出席纪念活动 [1] -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8月31日至9月3日访问中国,参加纪念活动 [7] - 日本媒体称中方举行阅兵意在"展示战胜国地位、扬国威",这是中国时隔6年再次在北京举行阅兵式 [7] 抗战老兵安排 - 综合考虑身体状况等因素,本次阅兵不再组织抗战老兵方队参阅,而是安排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和抗战烈士亲属代表到天安门现场观礼 [9] - 将邀请国民党抗日老兵到现场观礼,体现中国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 [9]
以正确二战史观守护历史的正义
人民网· 2025-06-15 08:5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二战东方主战场的历史贡献 - 中国战场持续时间长达14年,有效牵制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赢得时间 [2] - 中日交战兵力峰值超1000万人,战区覆盖中国10余省区达160万平方公里,造成中国军民3500万人伤亡及超6000亿美元经济损失 [2] - 中国战场粉碎日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图谋,为美军中途岛海战和苏联出兵东北创造有利条件 [2] 对错误史观的批判 - 需批驳"欧洲中心论"将二战起点定为1939年德军侵波兰的叙事,该观点弱化中国战场关键作用 [3] - 反对"日本受害论"等美化侵略史谬论,强调《开罗宣言》等文件已确认日本侵华属二战核心组成部分 [3] 中苏战场的战略协同 - 中国战场牵制日军迫使日本放弃北进苏联计划,使苏联能将主力投入欧洲战场对抗德国 [4] - 苏联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及军事顾问团、志愿航空队支援,增强中国军队作战能力 [4] 历史教育与国际合作 - 中国通过设立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及文献整理等措施构建系统性抗战记忆传承体系 [5][6] - 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提出"一带一路"及三大全球倡议,倡导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7] 注:原文未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内容,故未提取相关数据
南京获取完整版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留守名簿
新华社· 2025-06-14 20:37
历史档案发现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取完整版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留守名簿 [1] - 名簿包含该部队成员真实姓名与详细个人信息 为系统性研究提供可靠史料 [1] -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于5月14日首次公开展示该名簿 纪念馆6月14日通过日本有识之士协助获得完整版 [1] 历史研究价值 - 1644部队在南京建立细菌工厂并进行人体实验 其遗址至今仍存 需推动保护以促进公共记忆重构 [1] - 名簿公开有助于中日学者共同研究细菌战体系 目前世人对该部队认知仍有限 [2] - 档案将用于展览陈列和历史教育 通过史实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1] 文物与证据 - 纪念馆现存1644部队细菌实验受害者遗骸 手术剪刀 证章 照片等实物史料 [1] - 名簿回归再次证实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细菌战的铁证 [1]
二战启示录:我们正处在“魏玛”世界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6-09 17:00
二战胜利的核心因素 - 美国制造业产能于1943年超过所有敌国总和,展现出恐怖的工业实力[1] - 苏联通过五年计划快速实现工业化转型,战时动员占工人总数三分之一的女工投入生产[12] - 美苏采用规模化生产模式:美国依靠50万新成立企业和汽车业转型(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年产350万辆客车骤降至139辆),苏联通过中央计划实现坦克厂41天投产[11][12] 工业转型效率对比 - 美国克莱斯勒工程师从零开始实现坦克日产15辆,亨利·凯泽造船效率提升87%(355天→41天)[11] - 德国受制于工艺传统,虎式坦克质量优先导致产量仅为美苏坦克的零头[13] - 苏联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1个月转型坦克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直接成为战场[12] 经济体系与战争动员 - 美国战时保持"火炮与黄油"并行,福特尝试流水线造飞机虽失败但未形成产能瓶颈[12] - 德国资源占有量等同美苏(钢铁/煤炭/铝),但军工产出仅为对手30%[12][13] - 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超500亿美元资助,马歇尔计划重建欧洲并确立美元体系[8] 制造业模式差异 - 美国依赖企业家精神:照相馆老板转型造船巨头,标准化流程使工时减少97%[11] - 苏联实行指令经济:工人仅掌握单一工序即可组装复杂武器[12] - 德国陷于手工业思维,军事需求政出多门导致产能分散[13] 历史与当代产业启示 - 特朗普2.0关税政策类比英法殖民经济内循环,但美国以国内市场替代原材料殖民地[9] - 俄乌冲突暴露俄罗斯去工业化后果,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伴随金融霸权崛起[14] - 魏玛比喻警示全球供应链关联性与技术撕裂并存,民粹主义威胁产业秩序[16][18]
和讯投顾张婧:短线一进二战法,快速获取短线收益的策略
和讯财经· 2025-06-08 10:47
选标策略 - 一进二策略从首板选晋级二板的标的 通过动态板块筛选剔除近半年或一年内涨停少于两次的标的 因无涨停基因 [1] - 剔除仅一次涨停的标的 因难凝聚人气和资金追捧 剔除反复炸板的标的 因封单不坚决后市难被看好 [1] - 剔除市值大于80亿的标的 因盘子大难带动 剔除股价大于20元的标的 [1] - 剔除最近半年出现过一次连板主升浪的标的 因上方套牢盘多资金不愿抬轿 [1] - 优先选择近期热门题材板块 因热度高资金易聚焦 选择主板能突破前方压力且底部筹码集中度高的标的 [1] - 每天符合条件的标的数量不定 需优中选优 上午涨停优于下午 拉升过程放量最优 [1] 介入时机与条件 - 第二天开盘竞价量能需达昨天首板成交量的5%以上 说明资金一致 不满足则放弃 [2] - 最佳挂单时间为竞价结束9:28前 比竞价价高1-2个点 基本以开盘价成交 [2] - 若开盘未成交 只能在涨停封板瞬间排队 看手速 [2] 仓位管理 - 仓位不宜过重 两成仓为宜 后续趋势加强可加仓做T 注重胜率而非一夜暴富 [3]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莫斯科举办
新华社· 2025-06-06 23:26
中俄历史合作与文化交流 - 图片展主题为"并肩战斗 携手前行" 展出61幅照片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历史及中俄战时情谊 [1] - 展览内容涵盖战时合作与近年交流成果 突出两国人民用鲜血铸就的战斗友谊 [1][2] - 活动由中国驻俄大使馆支持 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等机构联合主办 俄中友好协会等协办 [2] 官方表态与历史评价 - 中方公使强调两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历史贡献 牺牲巨大但奠定关系发展基础 [1] - 俄共中央副主席指出中苏战斗友谊坚不可摧 为俄中关系蓬勃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 - 俄联邦委员会前驻华大使称中苏是抗击法西斯的中坚力量 期待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2] 活动背景与象征意义 - 展览选址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 呼应两国元首共同出席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1] - 俄方代表认为展览是共同铭记历史的重要举措 体现传承友好的实际步伐 [1][2] - 时间节点选择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 强化历史联结与当代合作信号 [1][2]
二战午餐肉:天堂与地狱之间的美食,是如何加速二战进程的?
搜狐财经· 2025-06-05 03:16
午餐肉的历史背景 - 午餐肉诞生于美国大萧条后的恢复时期,由荷美尔公司首次推出熟制猪肉罐头 [7] - 初期产品因外形和口感问题引发消费者反感,但部分人发现烧烤后味道改善,逐渐形成三明治等食用方式 [7] - 二战爆发后,美国政府选择午餐肉作为士兵口粮,因其易保存、高热量且便于携带的特性 [7] 午餐肉在二战中的角色 - 荷美尔公司等罐头厂在战时扩大生产,向前线输送大量午餐肉 [9] - 美国士兵初期接受午餐肉,后期因长期食用产生厌倦,甚至开发出交换物资、劝降敌军等非食用用途 [9] - 午餐肉在美国士兵中获负面外号如"疑似肉"、"灵肉",形象大幅下滑 [10] 午餐肉在盟军及敌国的接受度 -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盟军提供超1亿磅(约45,000吨)午餐肉,需2250节苏联标准火车车厢运输 [12] - 英国士兵在物资配给制下视午餐肉为珍贵食品,苏联红军开发出煎制、炖煮等多种食用方式 [12] - 德国士兵在战争后期因物资短缺逐渐接受午餐肉,日本士兵则因缺乏补给对其存在产生心理冲击 [12][14] 午餐肉的战略意义 - 尽管美军对其评价消极,午餐肉为反法西斯阵营提供了关键的热量和营养支持 [15] - 二战期间午餐肉成为全球战场的重要后勤物资,直接影响士兵体力和战局走势 [15]
5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追寻兴奋:文明化过程中的体育与休闲
新浪财经· 2025-05-29 15:37
历史研究 - 奥斯曼帝国黑人宦官在17-19世纪完成从奴隶到权力掮客的转变,深度参与后宫管理、皇子教育及朝政决策 [2] - 非洲本土学者视角分析19世纪殖民主义对非洲经济结构的重塑,涵盖环境、农业、矿业、贸易等领域 [14] - 唐后期皇权研究聚焦安史之乱后政务决策机制,分析皇权对信息控制、议政程序及君臣私人关系的构建 [32] 国际政治与战争 - 冷战研究揭示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接受欧洲现状后核战争风险骤升的机制,探讨稳定国际秩序构建路径 [16] - 二战海战全景分析比较六大海军强国优劣势,重点解析美国海军崛起的经济、技术及地缘政治动因 [18] - 克里米亚战争研究指出其外交控制特性及对后续意法奥战争、普法战争乃至一战的连锁影响 [22] 经济与社会发展 - 美国1960年代社会运动研究通过当事人访谈与地下手稿,探讨数百万美国人参与街头运动的深层原因 [24] - 战后英国史梳理1945年后殖民体系瓦解与产业衰落背景下的社会转型,呈现多元开放与身份认同困境 [46] - 国际标准建立研究揭示一个半世纪来规则制定背后的商业博弈,分析标准化运动对全球治理的奠基作用 [48] 文化与艺术 - 侯麦音乐评论集将电影分析方法应用于古典音乐,探讨莫扎特、贝多芬作品的哲学内涵及跨艺术形式关联 [8] - 德勒兹电影理论导读解析"影像与符号分类学"的思想来源,评述其对电影研究半个世纪的影响 [12] - 安哲罗普洛斯访谈录呈现其电影创作与个人经历的交融,揭示巴尔干历史创伤对其美学体系的塑造 [42] 医疗与科技 - 近代中国医疗史通过孙中山等五人案例,分析疾病抗争史折射的传统医学与现代性对话 [10] - 牛奶全球史追踪从宗教仪式到工业产品的文化渗透,探讨其作为营养学象征与全球化载体的双重角色 [26] 社会批判 - 美国不平等研究批判冷战后凯恩斯主义导致的权力集中,指认新自由主义为贫富分化根源 [30] - 社会科学政策影响力研究揭示和平时期学术与现实脱节现象,呼吁打破"政学鸿沟"壁垒 [28]
深刻理解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时代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5-21 06:0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 年。80年前,中国和苏联率先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与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一起揭开了打造以联 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序幕。近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 署名文章中指出:"二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作出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成立联合国。"5月7日至10日,习近 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共同 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 成立8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发出了二战胜利成果 不容挑战、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时代强音。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的当下,我们 要深刻理解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时代意义。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需要大国共担时代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其胜利不仅是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野蛮的伟大成就, 还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二战胜利不仅结束了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