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便利业务

搜索文档
买入A股!多家券商已实际开展互换便利
证券时报· 2025-05-01 22:58
文章核心观点 互换便利工具去年下半年推出,部分券商获业务资格并开展业务,各券商利用该业务持仓股票和ETF、配置A股等,部分券商年报披露业务情况及会计科目变化,未来各券商将继续利用该工具平衡资金功能与效益、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1][4][15] 各券商互换便利业务开展情况 - 申万宏源首批获资格,参与进度同业前列,首家通过互换便利账户开展北交所做市业务 [4] - 财通证券获资格后首笔交易增持股票,持仓股票和ETF,2.55亿股永安期货股票用于质押 [4][9] - 东吴证券取得资格,参与第二批操作并积极配置A股 [4] - 东方证券稳妥使用资金,完成首笔国债换入及质押式回购交易 [4] - 银河证券参与操作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 [4] - 中信证券首批获资格,首家完成沪深交易所互换便利交易 [5] - 方正证券加大权益投资规模,开展互换便利业务 [6] 各券商互换便利业务相关数据 - 有的券商互换便利质押式回购接近50亿元 [2][7] - 国信证券通过互换便利取得债券为卖出回购业务质押期末公允价值29.44亿元 [10] - 2024年末浙商证券变现受限其他权益工具投资5.21亿元与互换便利业务有关 [10] - 东方证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同比增16.55%,因债券卖出回购和互换便利借入资金增加 [11] - 招商证券互换便利质押式回购46.6亿元,2023年底为0 [12] - 2024年底中泰证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较期初增54.33%,因新增互换便利投资业务 [13] 各券商未来规划 - 财通证券平衡互换便利资金功能与效益,统筹资金降低收益波动,加强“投行+投资+投研”联动 [15] - 东吴证券2025年稳步开展做市业务,利用互换便利扩大投资范围 [15] - 国信证券完善自营资产配置策略,结合互换便利适度扩大方向性投资敞口 [15] - 中泰证券提升投研等能力,获资格后提升资产配置科学性与收益稳定性 [15] 互换便利工具介绍 去年10月央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非银机构可换入高等级流动性资产,资金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16]
买入A股!多家券商已实际开展互换便利
券商中国· 2025-05-01 20:44
互换便利业务参与情况 - 互换便利工具于去年下半年推出,多家券商获得业务资格并实际落地业务 [1] - 部分券商在年报中披露了互换便利业务的参与额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例如有券商互换便利质押式回购接近50亿元 [2][7] - 招商证券2024年底互换便利质押式回购达46.6亿元,该科目2023年底为0 [10] 券商参与互换便利的具体操作 - 申万宏源作为首批获得资格的券商,通过互换便利账户开展北交所做市业务,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3] - 财通证券使用互换便利资金持仓股票和股票ETF,并在第一时间完成股票增持的首笔交易 [3] - 东吴证券参与央行第二批互换便利操作并积极配置A股市场 [4] - 东方证券完成首笔国债换入交易及国债质押式回购交易,成为首批落地创新业务的券商 [4] - 银河证券通过互换便利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4] - 中信证券首批获得资格并完成沪深交易所互换便利交易 [5] - 方正证券积极开展互换便利业务,加大权益投资规模 [6] 互换便利资金的使用及影响 - 财通证券持有永安期货2.55亿股股票用于互换便利业务质押 [9] - 国信证券通过互换便利取得的债券为卖出回购业务质押,期末公允价值为29.44亿元 [9] - 浙商证券因互换便利业务导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受限金额为5.21亿元 [9] - 东方证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同比增加16.55%,主要因互换便利借入资金规模增加 [9] - 中泰证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54.33%,主要因新增互换便利投资业务 [11] 券商对互换便利业务的展望 - 财通证券计划加强投资研究及风险控制,平衡互换便利资金的功能性与效益性 [12] - 东吴证券2025年将积极利用互换便利工具,借助综合资金成本降低优势扩大投资范围 [12] - 国信证券将结合互换便利和其他权益工具适度扩大方向性投资敞口 [12] - 中泰证券通过互换便利资格提升资产配置科学性与收益稳定性 [12] 互换便利政策背景 - 央行创设互换便利工具,支持非银机构以债券、股票ETF等资产为抵押换入国债、央票等高流动性资产 [13] - 运用互换便利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13]
券商披露互换便利业务进展 将平衡功能与效益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证券时报· 2025-04-28 01:20
文章核心观点 互换便利工具于去年下半年推出,部分券商获业务资格并在2024年年报中介绍业务开展情况,各券商积极参与,发挥不同作用,还将平衡互换便利资金的功能性与效益性 [1] 互换便利工具介绍 - 去年10月央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1] - 通过互换便利操作,非银机构可将流动性较差资产置换为国债、央票用于回购或卖出融资,且获取资金仅可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1] 各券商业务开展情况 - 申万宏源作为首批获资格金融机构,参与进度同业前列,发挥做市商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为首家通过互换便利账户开展北交所做市业务的公司 [1] - 东方证券稳妥使用资金,高效筛选A股标的,完成互换便利项下首笔国债换入及质押式回购交易,是首批落地创新业务的券商 [1] - 中国银河积极参与操作,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2] 会计科目变化情况 - 国信证券通过互换便利取得的债券为卖出回购业务设定质押的期末公允价值为29.44亿元 [2] - 2024年末浙商证券变现有限制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金额为5.21亿元,系互换便利业务质押及持有产品处于限售期 [2] - 东方证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同比增加16.55%,主要因债券卖出回购和互换便利借入资金规模增加 [2] 各券商未来规划 - 财通证券使用资金持仓股票和股票ETF,助力资本市场发展,力争提高综合收益,平衡资金功能性与效益性,统筹互换便利与自营资金,降低收益波动性,未来加强“投行+投资+投研”联动 [3] - 东吴证券2025年将稳步开展做市业务,利用互换便利工具扩大投资范围 [3] - 国信证券将加强非方向性投资策略探索,结合互换便利和其他权益工具适度扩大方向性投资敞口 [3]
财通证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5%
搜狐财经· 2025-04-27 20:56
文章核心观点 财通证券发布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营收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增长,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 [1] 2024年整体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2.86亿元,较上年65.17亿元下降3.55% [1][2] - 归母净利润23.40亿元,同比增长3.9% [1] - 总资产1445.55亿元,较2023年1337.54亿元增长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64.05亿元,较2023年346.05亿元增长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7.19亿元,2023年为 -74.60亿元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9%,2023年为6.67% [2]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下降24.1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下降36.52%,主要系2025年一季度债券市场调整及公司自营投资业务配置结构的影响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财富管理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18.46亿元,同比增长15.22%,得益于客户开发和维护成效显著,客户数增长12.7%,客户托管资产规模增幅11.3%,全年引进资产增幅28% [3] 投资银行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5.11亿元,同比下降33.00%,因2024年A股股权融资市场延续收紧态势,融资数量和规模同比双下降,全年股权融资规模2904.72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近73% [3] 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17.19亿元,同比增长0.36%,截至2024年末,资产管理规模超3000亿元,其中公募管理规模近1300亿元,非货公募超过1100亿元,非货公募管理规模位列持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机构前三 [4] 证券信用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5.27亿元,同比下降11.51% [4] 境外证券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0.52亿元,同比下降12.58% [4] 证券自营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5.88亿元,同比下降24.95% [4] 其他业务进展 - 2024年财通证券获得证监会批准,成为全市场第一批获得互换便利业务资格的20家金融机构之一,使用互换便利获得的资金持仓股票和股票ETF,将助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