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医保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试点建设标准化“医保服务驿站”,参保人家门口办医保业务
新京报· 2025-11-04 17:57
北京市基本医保参保推广 - 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基本医保全民参保宣传推广活动 [1] - 医保中心与银行、医院、街道、企业代表签订医保服务下沉合作协议并启动试点工作 [1] - 建设标准化“医保服务驿站”并计划逐步向全市扩面 让参保人在家门口办理常用医保业务 [1] - 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 完成“十四五”目标 [1] 参保服务优化与数据协同 - 通过与公安、民政、残联等多部门协作深化数据共享 建立“联网通办”机制 [1] - 对符合条件的残疾、特困等13类免缴人员实现免办手续自动参保 [1] - 教育部门保障在校生参保工作推进 税务部门保障征缴渠道畅通确保参保群众及时享受待遇 [1] - 完善“一网通办” 优化“一件事”办理流程 缩短群众办理时限 [2] 医保待遇与保障体系升级 - 签约家庭医生的城乡老年人和劳动年龄内居民取消首诊转诊限制 [2] - 职工大病保障起付线降低至30404元 报销比例最高达70% [2] - 针对特困、低保等困难群体 起付线减半 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且上不封顶 [2] - 着力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梯次减负体系 实现一站式结算 [2] 区域合作与特定群体覆盖 - 签订京津冀三地合作备忘录 在异地就医备案、集中带量采购、基金监管等方面形成联动 [2] - 探索在部分区建立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 推动服务事项协同 [2] - 关注新就业从业者及失业人员群体 促进“应参尽参”以保障其权益 [2] 智能化就医与服务创新 - 电子医保码一码通行、移动支付一键结算、个人账户线上可购OTC药品 实现“免排队、秒支付” [2] - 新生儿出生集成化办理参保 “医保人生”一键可查医保权益 [2] - 智能咨询服务平台提供人机交互式答疑 实现政务服务集成化、智能化、便捷化升级 [2] 宣传与服务网络拓展 - 组织开展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五进”现场宣传活动 确保宣传全覆盖 [3] - 联合社会力量扩大医银、医医、医社、医企“医保服务驿站”合作网点 统一服务标识 [3] - 服务驿站提供政策咨询、参保信息查询、居民参保登记、个人信息变更等服务 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 [3]
【省医保局】陕西全面实行生育津贴直达个人账户
陕西日报· 2025-10-15 08:24
政策核心内容 - 陕西省自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参保女职工个人账户的新政策 [1] - 新政取消了“单位中转”模式,要求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了从提交申请到资金到账全程不超过24小时的案例 [1] - 该政策预计全年将惠及参保职工约12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近20亿元 [1] 效率与流程优化 - 申领流程大幅简化,参保女职工仅需通过“陕西医保”App或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即可在线申请 [2] - 对比以往需准备纸质材料、经单位审核再转交医保部门、周期长达1个多月的旧流程,新流程效率显著提升 [1] - 政策利用省医保信息平台数据库,通过系统自动比对参保、分娩住院费用结算记录等信息,精准识别申领资格 [2] 监管与保障机制 - 新政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一旦发现不符合领取条件或违规领取的情况,将按规定追回津贴 [2] - 措施旨在确保医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堵住监管漏洞 [2] - 该举措被官方视为保障参保女职工权益、提高经办效率、增强生育意愿的有力措施 [2]
深圳医保“一码付”上线,就医结算再快一步!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23:17
医保便民服务创新 - 广东省医保码"一码付"在宝安区中医院首发上线 实现参保群众就医购药过程中仅需手机扫码或刷脸一次即可完成医保报销及自费支付 [1] - 该功能融合第三方支付渠道 通过扫描医疗机构二维码开通服务 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即可完成挂号、就诊、医保结算和现金结算全流程 [1] - 采用"人脸识别+实名+实人"安全核验技术 依托国家医保统一信息平台保障医保基金安全与公众隐私安全 有效防范冒名就医和盗刷套刷医保卡等违法违规行为 [1] 医保数字化建设进展 - 深圳市医保局以医保电子凭证、电子处方、电子票据及移动支付、信用支付"三电子两支付"为牵引 推动医保结算从"卡时代"迈进"码时代"和"脸时代" [2] - 全市医保码激活人数突破1898万人 99%以上定点医药机构支持医保码全流程应用 医保码线上线下结算率超过57% [2] - 2340家定点医药机构已落地刷脸就医服务 医保局将持续拓展医保码全流程应用和"一码付"等便民场景 [2]
关系转移“指尖办”惠及超11万人次!青岛医保“全程网办”升级
齐鲁晚报网· 2025-06-05 22:09
核心观点 - 青岛市医保局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服务全面提速 包括全程网办 免申即享和远程办理等模式 显著提升办理效率和参保人满意度[1][2][3] 服务模式创新 - 推出全程网办服务 通过官网和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实现一键申请 无需纸质材料[2] - 系统自动对接全国医保信息平台进行数据流转 业务办理时限从45个工作日压缩至跨省15个工作日和省内9个工作日[2] - 部分业务实现当日办结 效率提升超80% 办理进度实时推送手机端[2] - 2022年1月至2025年5月线上办理医保关系转移超11.3万人次[2] - 线上业务量占比从2022年1-5月的36.17%提升至2025年1-5月的98.51% 增幅达62.34%[2] 智能化服务 - 针对省内流动就业群体推出免申即享服务 系统自动识别异地参保记录并弹窗提醒[2] - 经确认后同步完成参保登记和关系转移申请 实现登记即转移[2] - 自2023年12月开通至今已有1231名参保人享受无感办理 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2] 服务渠道扩展 - 除线上渠道外同步开通电话指导办理服务 支持异地身份核验后远程完成申请[3] - 实现零接触办事 持续深化互联网+医保改革[3] - 未来将拓展智能速办和跨省通办等场景 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服务再提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