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津贴
icon
搜索文档
8点1氪:无需结婚证,多省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刘强东承诺京东点评“永不商业化”;网红酸奶Blueglass部分产品降价60%
36氪· 2025-11-18 08:10
生育津贴政策 - 全国已有25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统筹区占比近9成 [3] - 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已超2.6万元,且无须提供结婚证即可申领 [3] 京东业务动态 - 京东外卖将推出独立App,并推出承诺"永不商业化"的京东点评 [3] - 京东正式推出旗下现制饮品品牌"七鲜咖啡",已在北京落地并以每周新开3至5家门店的速度拓展 [7] 消费品牌与零售 - 高端网红酸奶品牌Blueglass部分产品在第三方外卖平台售价低至19.9元,较线下49元原价大幅下跌60% [4][6] - 盒马创始人侯毅创立的"派特鲜生"因线下门店经营压力大,计划于12月中旬关闭所有门店,但保留线上业务 [6] - 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7] 汽车行业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CEO认为欧洲2035年后全面淘汰燃油新车的严格期限已"不再可行",需更多灵活性 [11] - 吉利汽车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2亿元,同比增长59% [24] - 小鹏汽车第三季度营收203.8亿元,同比增长101.8%,预计第四季度交付量125,000至132,000辆 [25] - Momenta与宝马集团联合开发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将率先搭载于国产新世代BMW iX3,计划于2026年量产上市 [15] 科技与人工智能 -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千问App公测版上线 [19] - 阿里国际站面向全球市场推出AI Mode,用AI Agent帮全球中小企业全自动执行跨境电商采购流程 [20] - 英伟达遭亿万富翁彼得·蒂尔清仓,其在7月至9月期间出售了约537,742股英伟达股票,截至9月30日不再持有任何股份 [9] - 大疆投资3D打印公司,基于对消费级3D打印技术发展潜力和行业增长潜力的看好 [9] - 智元机器人自主研发机器人操作系统"灵渠OS",计划今年年底正式开源 [22] - 谷歌DeepMind与谷歌研究院联合推出天气预报模型WeatherNext 2 [23] - 百分点科技发布业内首个数据治理大模型百思数据治理大模型(BS-LM) [23] - OpenAI修复ChatGPT长破折号滥用问题 [24] 新能源与气候行动 - 隆基发布《2024-2025隆基绿能气候行动白皮书》,提出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目标,2030年范围一、二排放较2020年下降60% [8] - 欣旺达消费类半固态电池出货量已突破1000万颗 [30] 企业财报与融资 - 搜狐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为900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 [26] - 低空物流企业"迅蚁科技"完成C+轮数千万元融资,资金用于加速产品研发制造与拓展市场网络 [27] - 商汤医疗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联创资本等多家机构 [28] - 全球矿石智能光电分选企业"好朋友科技"完成由梅花创投投资的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 [29] 其他行业要闻 - 联想控股宣布于浩自2025年11月17日起获委任为公司首席执行官 [14] - 广汽集团公布新一届领导班子,聘任閤先庆为总经理等 [17] - 法拉第未来Q3财报披露时间略有延迟,因首次进行两家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工作量复杂度大幅提升 [11] - 松下出售旗下住宅部门松下住空间株式会社(PHS)80%股权至YKK,松下将继续持有PHS 20%股份 [11] - 阿联酋航空与星链达成合作,将于2025年11月率先在波音777机型启用星链卫星网络 [17] - 华为将于11月25日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华为Mate 80系列、Mate X7及多款全场景新品 [16]
生育津贴无需结婚证直发个人,职场宝妈人均超2.6万
第一财经· 2025-11-17 10:0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医保政策正通过生育津贴直付个人、简化申领流程、扩大保障范围等措施,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以缓解生育忧虑 [3][4][5][7] 生育保险政策进展 -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和生育津贴,后者是分娩后休产假期间的基本经济收入,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而非用人单位 [3] - 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生育津贴“直付个人”模式,让“产假工资”直接进入女职工账户,截至11月1日全国已有25个省份实现,统筹区占比近9成 [3] - 生育津贴直付个人模式有效缓解家庭育儿经济压力,并杜绝用人单位违规操作可能性,减轻女性就业后顾之忧 [4] 生育保险覆盖与津贴水平 - 截至今年6月,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53亿人 [4] - 2024年全国参保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超2.6万元 [4] 申领流程简化 - 国家医保局同步推进生育保险申领流程简化,绝大多数地区申领生育津贴不再需要提供结婚证、生育服务证等材料 [5] - 根据《全国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023年版)》,申领通常只需提供身份证件和诊断证明或出院记录 [5] - 部分地区如浙江省依托“智慧医保”系统实现生育津贴“无感申领”,全流程自动化,实现“群众零跑腿” [6] 全周期生育保障体系 - 国家医保局加快建立全周期生育保障体系,助力“怀得上、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 [7] - 我国全面提升住院分娩医疗费用保障水平,积极推动政策范围内生育医疗费用全额保障,吉林、江苏、山东等7个省份已率先实现生娃基本不花钱 [7] - 截至10月底,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已惠及超100万人次 [7]
7省份生娃基本不花钱
第一财经· 2025-11-12 17:2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口发展已进入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新阶段,生育水平呈现“低意愿、低水平”特点,理想子女数约1.8个,实际打算生育数约1.6个,现实生育水平仅为1.1个左右[3] - 国家正通过构建生育保险、照护服务、生殖健康三大支撑制度,并实施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辅助生殖医保报销等一揽子政策,以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3][4][7] 人口发展趋势与特征 - 中国人口转变速度更快,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人口转型历程,当前正处于人口负增长的初期阶段[3] - 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生育水平下降未止步[3]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发挥育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作用[4] - 国家医保局持续指导地方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2024年惠及100万人次,全国已有25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4] - 吉林、江苏、山东等7个省份已率先实现政策范围内生育医疗费用全额保障,生娃基本不花钱[4]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7]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民办幼儿园就读儿童相应减免费用[7] 地方政府具体举措 -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惠及64.7万就诊人次,总费用8.63亿元,医保基金支出5.81亿元,并计划将胚胎冷冻和保存等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体系[5] - 湖南省提出常住人口30万以上的县市区至少有2家、30万以下的县市区至少有1家公立医疗机构可提供助产服务,并将椎管内麻醉纳入医保甲类诊疗项目,实现个人自付比例降至0%[6] 未来政策方向与专家观点 - 专家建议未来免费学前教育可能延伸到学前三年,再延伸到高中,至少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8] - 鼓励生育需要经济支持、教育、托育、假期、医疗、居住等多方面综合施策,用人单位可通过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政策履行社会责任[9]
生育津贴 直发个人精简流程
央视网· 2025-10-23 04:24
生育津贴政策进展 - 生育津贴是生育保险待遇,旨在保障生育女职工在分娩和产假期间的收入,避免因无法正常参加劳动导致收入中断 [1] - 政策设计考虑减轻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负担,以降低用工成本并促进女性就业 [1] - 全国已有近90%的医保统筹区实现生育津贴由"单位代发"转为直接发放到个人,提升参保女职工享受待遇的便捷性 [1]
直发个人精简流程 生育津贴这些知识要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2 11:22
政策覆盖与执行进展 - 全国近九成医保统筹区已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 [1] - 已有20多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2] -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53亿人 [2] 申领流程优化 - 部分地区如株洲市实现生育津贴线上“一站式”办理,办理时长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 [1] - 申领流程从产假结束后提前至分娩后即可办理 [1] - 享受待遇不再需要提供准生证、结婚证等附加材料 [2] 津贴发放标准与影响 - 2024年全国参保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超2.6万元 [2] - 生育津贴按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免征个人所得税 [3] - 津贴计算公式为:(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30天)×产假天数,通常高于女职工本人工资 [3] 覆盖范围扩大 - 保障范围从企业职工扩大至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 [6] - 例如上海市规定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中1%视为生育保险缴费 [6] 权益保障与待遇衔接 - 未婚生育也可享受法定98天产假和相应生育津贴,未婚流产可享受15天至42天流产假并申领产假工资 [5] - 若生育津贴高于员工平均工资,企业无需再支付产假工资;若低于则需补足差额 [4] - 企业未缴纳生育保险的,员工可要求企业支付产假工资 [4]
25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苹果股价创历史新高|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7:12
宏观经济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万亿元,同比增长5.2% [3] - 9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3] - 上海土拍6宗地块成交金额198.77亿元,其中3宗溢价成交但溢价率均低于20% [3]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 [3] - 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1893.5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 [4] - 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 [4] 资本市场 - 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5] - 10月20日A股主要指数收涨,沪指涨0.63%,深成指涨0.98%,创业板指涨1.98%,两市成交1.74万亿元 [5] - 外资机构认为中国产业政策支持、外资回流及科技突破构成A股中长期向上核心逻辑 [6] - 年内87家民营上市公司启动并购重组,合计拟交易金额2443.79亿元,参与公司数量激增93.33% [6] 公司业绩 -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41%,营收1041.9亿元,同比增长12.9% [7] - 大族数控第三季度营收15.21亿元,同比增长95.19%,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81.94% [7] - 合金投资第三季度营收6571.18万元,同比增长21.61%,净利润268.23万元,同比增长4985.25% [7] - 科大讯飞三季度营收60.78亿元,同比增长10.02%,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02.40% [7] - 工业富联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3.3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5.51亿元 [8] - 周大福计划在10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零售价格,多数产品提价幅度预计在12%-18% [8] 国际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39%,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11] - 苹果股价涨约4%,总市值升至3.89万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大市值公司 [11] - COMEX黄金期货涨3.82% [11] - 欧盟成员国支持在2028年1月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提案 [12]
25省份、近九成统筹区将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1:06
政策实施范围与进度 - 全国预计到11月1日将有25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1] -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的统筹区占比近九成 [1] - 自9月以来,江西、安徽、陕西等省已陆续在全省推开该政策 [1] 具体省份实施情况 - 辽宁、江苏已正式发文,将于11月1日起在全省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 [1] - 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等多个统筹区已实现直接发放 [2] - 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等所有列出城市均已实现直接发放 [2] - 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大庆等所有列出地区均已实现直接发放 [2] 关键时间节点 - 辽宁省多个城市(如葫芦岛、鞍山、抚顺等)将于11月1日起实施直接发放 [2] - 江苏省全部地级市(如南京、无锡、苏州等)将于11月1日起实施直接发放 [3] - 政策在多个省份的集中实施时间点为11月1日 [1][2][3]
【省医保局】陕西全面实行生育津贴直达个人账户
陕西日报· 2025-10-15 08:24
政策核心内容 - 陕西省自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参保女职工个人账户的新政策 [1] - 新政取消了“单位中转”模式,要求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了从提交申请到资金到账全程不超过24小时的案例 [1] - 该政策预计全年将惠及参保职工约12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近20亿元 [1] 效率与流程优化 - 申领流程大幅简化,参保女职工仅需通过“陕西医保”App或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即可在线申请 [2] - 对比以往需准备纸质材料、经单位审核再转交医保部门、周期长达1个多月的旧流程,新流程效率显著提升 [1] - 政策利用省医保信息平台数据库,通过系统自动比对参保、分娩住院费用结算记录等信息,精准识别申领资格 [2] 监管与保障机制 - 新政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一旦发现不符合领取条件或违规领取的情况,将按规定追回津贴 [2] - 措施旨在确保医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堵住监管漏洞 [2] - 该举措被官方视为保障参保女职工权益、提高经办效率、增强生育意愿的有力措施 [2]
生娃养娃,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值得关注(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9-02 06:41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 聚焦育儿补贴 免费学前教育 托育服务等方面 旨在降低生育 养育 教育成本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1] 直接经济补贴 -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 每孩每年3600元 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中央财政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2] -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目前20个省份实现直接发放 确保参保人第一时间得到经济支持 [2] 教育成本减免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政策覆盖公办民办幼儿园 预计今年秋季学期惠及1200万人 [3] -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覆盖子女养育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每月每孩2000元定额扣除 子女教育专项从学前教育至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每月每孩2000元定额扣除 [3] 服务体系建设 - 加快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 多种托育形式为网络 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4] - 各省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以上 设立15天左右配偶陪产假 5-20天父母育儿假 保障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4] - 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 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 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 [4]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这些地方已实现→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5:27
文章核心观点 - 全国生育津贴发放方式取得显著进展,已有20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现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2] - 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的统筹区占比接近80% [2] 各省份及地区实施情况 -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面实现直接发放 [2] - 辽宁省内沈阳、葫芦岛、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铁岭、朝阳等城市实现直接发放,而大连、阜新、辽阳、盘锦等城市未完全实现 [4] - 吉林省内所有市州,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州、梅河口、长白山管委会均已实现直接发放 [4] - 黑龙江省内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鹤岗、绥化、大兴安岭、森工、哈铁、省本级、齐齐哈尔、鸡西、七台河、黑河、农垦、双鸭山等城市实现直接发放 [4] - 内蒙古自治区内吕梁、太原、省直、呼伦贝尔市、乌海市、包头市、赤峰市、二连浩特市、区本级、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呼和浩特市、满洲里市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5] - 上海市已实现直接发放 [6] - 江苏省内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等城市实现直接发放 [6][7] - 浙江省内杭州、宁波、舟山、嘉兴、省本级、湖州、台州、温州、丽水等城市实现直接发放,绍兴、衢州、金华等城市未完全实现 [7] - 安徽省内亳州市、池州市、滁州市、铜陵市等城市实现直接发放,而合肥市、淮北市、蚌埠市、阜阳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宿州市、淮南市、六安市、宣城市、安庆市、黄山市、省本级等未完全实现 [7] - 福建省内福州、莆田、泉州、厦门、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平潭等城市实现直接发放,漳州未完全实现,省本级未实现直接发放 [7] - 江西省内南昌市、九江市、吉安市、抚州市等城市实现直接发放,景德镇市、萍乡市等未完全实现 [7][8][9] - 山东省内聊城、省直、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市、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滨州、菏泽、胜利油田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8] - 河南省内郑州市、平顶山市、新乡市、许昌市、商丘市、济源示范区、鹤壁市、焦作市、濮阳市、南阳市、信阳市、安阳市、漯河市、驻马店市、开封市、洛阳市、三门峡市、周口市、省本级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8] - 湖北省内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州、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8][10][11] - 湖南省内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娄底市、湘西自治州、省本级、衡阳市、怀化市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11] - 广东省内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区本级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11]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南宁市、柳州、桂林、北海、梧州、玉林、钦州、贵港、来宾、防城港、百色、贺州、崇左、河池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11] - 海南省已实现直接发放 [10] - 重庆市已实现直接发放 [10] - 四川省内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阿坝州、甘孜州、凉山、省本级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10][12] - 贵州省内黔西南州、遵义市、黔东南州、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省本级、毕节市、黔南州、铜仁市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12] - 云南省内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楚雄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丽江市、迪庆州、临沧市、昭通市、文山州、普洱市、德宏州、怒江州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12] - 西藏自治区已实现直接发放 [12] - 陕西省内杨凌示范区、商洛市、榆林市、西安市、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延安市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而韩城市、渭南市、咸阳市、铜川市未完全实现 [12][13] - 甘肃省内天水市、嘉峪关市、金昌市、武威市、酒泉市、张掖市、定西市、平凉市、陇南市、甘南州、甘肃矿区、长庆油田、白银市、庆阳市、临夏州、省本级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14] - 青海省内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南州、海北州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14] - 宁夏回族自治区内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等地区实现直接发放 [14]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克州、昌吉州、自治区本级、乌鲁木齐市、伊犁、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州、哈密市、吐鲁番市、巴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等实现直接发放 [14]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克拉玛依市、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十三师、第十四师、兵直等均已实现直接发放 [14] 发放方式备注 - 部分统筹区针对不同申请途径、申请单位和人群存在既可发放至单位也可发放至个人的情形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