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公地

搜索文档
从“中国制造”到“全球爆品” 深圳与它的企业们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15:22
深圳头部企业技术版图 - 华为卫星通信技术实现无人区手机求救功能,比亚迪刀片电池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安全边界,腾讯AI大模型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算力支持,大疆无人机从专业领域进入消费市场 [1] - 新兴企业如影石全景相机、韶音骨传导耳机、徕芬吹风机、拓竹3D打印机等产品覆盖消费电子细分领域,形成"深圳军团"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背景下稳健扩张 [1] 产业链协同与创新生态 - 深圳形成半径50公里的"超级协同网络",影石创新光学模组量产难题通过本地供应链18个月解决,拓竹科技激光雷达传感器带动40家配套企业协同技改 [2] - 供应链网状生态提供"硬件当日达"效率,支持快速验证迭代,如上午设计图纸下午可获样品 [2] 基层治理与营商环境 - 南山区粤海街道构建顶级知识服务生态,南山街道实施"楼宇-服务站-专员"网格化体系,将政策宣讲等服务嵌入写字楼 [4] - 龙岗坂田街道围绕华为等龙头激活产业链,聚集12家上市公司及1300家规模以上企业,建设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4] - 宝安区通过"制造业服务基因"提供全链条支持,如福海街道依托会展中心转化商机,石岩街道为半导体企业解决用地用电难题 [5] - 龙华区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工业富联合作打造"灯塔工厂",并改造产城空间融合人才公寓等设施 [7] 城市与企业共生关系 - 企业拓展城市产业边界,如科比特从6000元起步成为工业无人机巨头,影石创新通过全景相机上市,体现"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升级 [9] - 政府角色从"店小二"转变为战略合伙人,与企业形成双向成就关系,如龙华区老旧工业区改造同步嵌入生活生态空间 [8][9]
深圳智能硬件“三剑客” 改写全球智造新叙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7:48
深圳智能硬件"三剑客"概况 - 影石创新、韶音科技、拓竹科技三家公司以年均超50%的毛利率和全球市占率榜首地位,颠覆中国制造"低价内卷"刻板印象 [1] - 三家公司代表中国智能硬件制造产业,以技术定价权、产业链治理权、全球品牌权改写全球市场规则 [1] - 深圳3D打印机出口前5月增速达43.5%,拓竹科技产品展示航天级零件精确打印能力 [1] 产业链协同优势 - 深圳形成半径50公里的超级协同网络,影石创新18个月完成光学模组从图纸到量产 [2] - 拓竹科技自研激光雷达带动40家配套企业协同技改,实现"硬件当日达"生态,旗舰机X1打印速度达行业平均5倍 [3] - 韶音科技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声学产业集群,用10年时间以骨传导技术重写声学规则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定位 - 韶音科技通过骨传导技术将频响扩展至20Hz-20kHz,产品重量降至30g,占据中国开放式耳机市场销售额第一 [1][5] - 拓竹科技43个传感器实现全自动校准,良品率从70%提升至98%,入门机型价格仅为同业1/3但性能超300% [8] - 影石创新通过AI剪辑、自拍杆隐身等技术,2024年用户生成内容日均播放量超10亿次,构建"硬件-内容-社交"飞轮 [8]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影石创新2024年营收55.74亿,海外占比68%,在洛杉矶设立好莱坞工作室 [9][10] - 韶音科技海外营收占比达70%,通过亚马逊打入47国运动市场 [9] - 拓竹科技重点布局欧美市场,通过Kickstarter众筹获1200万美元,在斯图加特组建工程师社群 [9][10] 市场影响与行业变革 - 韶音科技开辟200亿级骨传导耳机新市场,产品成为波士顿马拉松半数跑者标配 [1][6] - 拓竹科技以"工业级技术下沉"改变3D打印行业,消费级设备达到航天制造标准 [7][8] - 三家企业验证"硬科技-深生态-全球场"三角模型,形成文化包容性壁垒 [10]